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输血中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注的必要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芳 彭小友 +1 位作者 王琼 何章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3-728,共6页
目的探讨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血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3411例反复输血患者与4735例献血员样本进行Rh表型(CcDEe)分型检测,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统计。对Rh同型输血组与随机输血组的输血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 目的探讨Rh表型检测及同型输血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3411例反复输血患者与4735例献血员样本进行Rh表型(CcDEe)分型检测,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统计。对Rh同型输血组与随机输血组的输血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Rh抗原及其表型分布情况与已报道的结果相似,Rh CCDee、Rh CcDEe为高频表型,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高频不规则抗体,占检出抗体的62.42%;随机输血组Rh系统不规则抗体产生率6.6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10%均高于Rh同型输血组的0和3.3%,随机输血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3例,Rh同型输血组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且该组输注红细胞后的血红蛋白上升更明显。结论在反复输血的患者中,Rh表型检测和同型输血,可避免随机输血造成的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有效降低由Rh血型系统引起的输血免疫和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输血疗效,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同型输注 临床安全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网膜素1水平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扬南 李晓芳 彭玉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外周血网膜素1表达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210例,根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外周血网膜素1表达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210例,根据溶栓后网膜素1水平分为低水平组70例(网膜素1<150μg/L),中水平组70例(150μg/L≤网膜素1≤200μg/L),高水平组70例(网膜素1>200μg/L),比较3组END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网膜素1与END的相关性,用Cox回归分析发生END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网膜素1对END的预测价值。结果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 60例(28.6%)。低水平组、中水平组、高水平组EN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7%vs 25.7%vs 14.3%,P<0.01),其中高水平组END发生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网膜素1与END发生呈负相关(r=-0.635,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糖尿病、白细胞计数、网膜素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END独立相关(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网膜素1预测END发生的截断值为162.36μg/L,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11~0.92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3%、88.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外周血网膜素1水平与END的发生密切关联,网膜素1可作为评估END发生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预测 网膜素1 神经病学表现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