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32例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放射性肺炎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海芝 曹科 +1 位作者 曹培国 蒋文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的33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糖尿病(dia...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的33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组(n=45)和非糖尿病(non-diabetesmellitus,NDM)组(n=287),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并将其中接受放射治疗的216例患者分为糖尿病放射组(DMR组,n=33)和非糖尿病放射组(NDMR组,n=183),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M组与NDM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放射治疗的DMR组和NDMR组患者照射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2.42%和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糖尿病的NSCLC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病危险是非糖尿病组的2.721倍(95%CI为1.253~5.910)。结论:糖尿病为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糖尿病 临床病理 放射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邹勇斌 范卫君 +1 位作者 张亮 唐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759-2761,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接受3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最... 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接受3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最大病直径均>11cm,先TACE化疗,待肝功能恢复后,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患者治疗后及时复查增强CT或MRI检查和肿瘤标志物以评价疗效。结果:36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16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生存期12.5个月,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死于肝外转移。结论: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是治疗巨块型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巨块型 微波消融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氟尿嘧啶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利平 符鹏程 +1 位作者 张华 谢俊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吉非替尼与氟尿嘧啶单用及联用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吉非替尼与氟尿嘧啶单用及其合用对食道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吉非替尼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吉非替尼与氟尿嘧啶单用及联用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吉非替尼与氟尿嘧啶单用及其合用对食道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吉非替尼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抑制作用增加;但是在48、72h80μg/mL与40μg/mL组间比较抑制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尿嘧啶对食道癌的抑制作用同一浓度组在不同时间抑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时间不同浓度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吉非替尼与氟尿嘧啶合用后在24、48、72h对食道癌细胞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单用吉非替尼及氟尿嘧啶(P<0.05),合用后48、72h协同作用q值均>0.85。结论:吉非替尼与氟尿嘧啶对食道癌细胞抑制作用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两者合用后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吉非替尼 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4
作者 黄忠雄 何玉成 +4 位作者 胡六才 李姝毅 卢芳华 刘文姬 罗学军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尿路三维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参照IVU检查方法,对91例B超、KUB及IVU未明确病因的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病例,行16层螺旋CT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16层螺旋CT...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尿路三维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参照IVU检查方法,对91例B超、KUB及IVU未明确病因的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病例,行16层螺旋CT扫描,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清晰显示泌尿系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91例患者中,泌尿系结石5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0例,肾位置异常6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1例,前列腺囊肿伴右肾缺如1例,输尿管结核4例,腹膜后肿瘤压迫输尿管4例,结石和肿瘤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16层螺旋CT尿路三维成像对显示泌尿系梗阻性病变快捷、安全可靠,可作为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输尿管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xomicin可诱发前列腺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GADD153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平 罗荣城 +1 位作者 符鹏程 黄朝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67-2371,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及其与GADD153/CHOP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EPO处理DU145不同时间,MTS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分子GADD153...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EPO)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及其与GADD153/CHOP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EPO处理DU145不同时间,MTS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分子GADD153、GRP78 mRNA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ADD153、GRP78蛋白表达情况;转染GADD153siRNA从而沉默基因GADD153,通过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GADD153证实转染是否成功;转染GADD153后,通过MTS法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凋亡情况。结果 EPO抑制DU145细胞生长,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未处理组,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低剂量组。EPO处理后GADD153,GRP78基因转录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72 h最为明显。GADD153、GRP78蛋白在EPO处理后不断增加,均在72 h增加到最高,且低剂量与高剂量组在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GADD153siRNA后,GADD153基因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中GADD153siRNA 50 nmol/L最为明显。沉默基因GADD153后,EPO处理DU145细胞,其细胞数目的减少部分被阻断,细胞凋亡部分被阻断。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epoxomicin能抑制DU145细胞生长,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发内质网的相关分子GADD1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GADD153/CHOP GRP78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