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妇分娩前凝血功能、纤溶指标检验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颜彦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7期153-153,155,共2页
目的:观察孕妇分娩前实行凝血功能和纤溶指标检验的作用和意义。方法:2018年8-10月产科就诊孕妇40名为试验组,同时将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凝血功能和纤溶指标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纤维蛋白原... 目的:观察孕妇分娩前实行凝血功能和纤溶指标检验的作用和意义。方法:2018年8-10月产科就诊孕妇40名为试验组,同时将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凝血功能和纤溶指标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分娩前完善凝血功能和纤溶指标的检验工作,并根据检验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产妇在产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指标 孕妇 健康体检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通过miR-21d-5p调控BMP7表达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
2
作者 陈香文 李惠 +14 位作者 廖湘平 刘黄华 张坚 黄教文 刘志超 张帆 龙圣海 龙英杰 邓华 张嘉 谢先达 许志敏 蒋伟 罗慧敏 陈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能通过微小RNA-21d-5p(miR-21d-5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调控,从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TGF-β_(1)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并检测miR-21d-5p...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能通过微小RNA-21d-5p(miR-21d-5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调控,从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TGF-β_(1)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并检测miR-21d-5p的表达,在HK-2细胞中分组转染miR-21d-5p或anti-miR-21d-5p,再使用TGF-β_(1)处理,观察过度表达或抑制表达miR-21d-5p对TGF-β_(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迁移的影响。分析TGF-β_(1)、miR-21d-5p与BMP7的靶向关系。共转染miR-21d-5p和pcDNA3.1-BMP7,或anti-miR-21d-5p和si-BMP7,使用TGF-β_(1)处理,评估TGF-β_(1)、miR-21d-5p与BMP7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相互关系。结果:TGF-β_(1)处理HK-2细胞后,miR-21d-5p表达和迁移细胞数量升高(P<0.05),P2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水平降低(P<0.05)。过度表达miR-21d-5p增加TGF-β_(1)诱导HK-2细胞增殖和迁移上调(P<0.05),降低P2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过度表达BMP7可以逆转此过程。抑制miR-21d-5p降低TGF-β_(1)诱导HK-2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水平(P<0.05),显著升高P21和E-cadherin蛋白水平(P<0.05),被抑制表达的BMP7可以逆转此过程。结论:TGF-β_(1)可能通过miR-21d-5p靶向调控BMP7表达,从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进一步影响肾脏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微小RNA-21d-5p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血清中的犬尿氨酸和犬尿喹啉酸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乐东 唐爱国 +2 位作者 莫喜明 罗昔波 皮兰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建立了在线衍生、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血清中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和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含量的方法。血清标本经5%高氯酸溶液去除蛋白质后,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测定。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 C8... 建立了在线衍生、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血清中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和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KYNA)含量的方法。血清标本经5%高氯酸溶液去除蛋白质后,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测定。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 C8柱;流动相为0.25mol/L醋酸锌-50mmol/L醋酸溶液(含3%乙腈),流速为1.5mL/min。在0~10min时间段,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5nm和480nm时检测Kyn;10min后,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变换为344nm和404nm时检测KYNA。Kyn的保留时间约为8.1min,线性范围为98~19 600nmol/L,最低检出浓度为50nmol/L,平均回收率为94.88%,日内、日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4%。KYNA的保留时间约为13.0min,线性范围为2.62~1 047nmol/L,最低检出浓度为0.11nmol/L,平均回收率为102.72%,日内、日间测定的RSD均低于4%。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5-羟色胺等物质对目标物的检测无干扰。71例健康成人血清中,Kyn和KYNA含量分别为(1.40±0.34)μmol/L和(24.22±8.67)nmol/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适于临床和科研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犬尿氨酸 犬尿喹啉酸 色氨酸 在线衍生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指标联合AFP、GGT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章勇 林应标 +1 位作者 夏川 李刚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7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甲胎蛋白(AF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甲胎蛋白(AF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90例(慢性HBV携带组)、肝硬化患者66例(肝硬化组)和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52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CG及AFP与GGT。结果三组患者PCⅢ、Ⅳ-C、HA、CG与AF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和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组LN、GG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组的LN、GG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CG、AFP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指标PCⅢ、Ⅳ-C、LN、HA、CG、GGT与AFP在肝病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指标 甲胎蛋白 Γ-谷氨酰转肽酶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吲哚氨2,3-双加氧酶活性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项忠元 皮兰敢 +3 位作者 石志辉 杨佳锦 唐爱国 莫喜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7-498,50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吲哚氨2,3-双加氧酶(IDO)活性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51例体检健康者、152例肺癌患者、3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色氨酸(TRP)和犬尿氨酸(KYN)浓度,计算IDO活性,用ROC曲线评价IDO对肺癌的诊断性... 目的探讨血清吲哚氨2,3-双加氧酶(IDO)活性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51例体检健康者、152例肺癌患者、3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色氨酸(TRP)和犬尿氨酸(KYN)浓度,计算IDO活性,用ROC曲线评价IDO对肺癌的诊断性能。结果肺癌组、健康人对照组与肺良性疾病组TRP浓度分别为(37.42±6.48)、(47.55±5.27)和(46.18±5.84)μmol/L;KYN浓度分别为2.58(1.55~3.26)、1.26(0.87~1.75)和1.35(0.82~2.01)μmol/L,IDO活性分别是78.66(54.37~110.58)、25.75(16.85~36.32)和27.85(16.28~40.62)μmol/mmol。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肺癌患者组TRP降低(t=-15.47,P<0.01),而KYN和IDO升高(U分别为85.8、138.6,P均<0.01)。IDO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45~0.945),临界值为45.8μmol/mmol时,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84.2%。结论肺癌患者血液IDO活性升高,IDO有望用于肺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吲哚氨2 3-双加氨酶 犬尿氨酸 色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5p和SOCS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黄义 颜彦 黄友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9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miR-30-5p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85例,比较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0-5p及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食管癌组织miR-30-5p和SOCS1 ... 目的探讨miR-30-5p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85例,比较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0-5p及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食管癌组织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讨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的相关性,预测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的结合位点,分析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不同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SOCS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SOCS1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癌患者不同病理分级、肿瘤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组织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和SOCS1 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SOCS1 mRNA序列3'非翻译区的285~292碱基位置处含有与miR-30-5p互补结合位点。3年总体生存率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高表达患者低于低表达患者,SOCS1 mRNA高表达患者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iR-30-5p表达升高,而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其与食管癌患者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共同促进食管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miR-30-5p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 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素下调多药耐药蛋白增强人鼻咽癌细胞株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宁 朱乐攀 +1 位作者 谭潭 侯春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8期9-13,18,共6页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下调多药耐药蛋白(MRP)的表达与鼻咽癌紫杉醇(PTX)耐药性关系,探讨鼻咽癌PTX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urvivin和MRP在42例鼻咽癌PTX耐药患者与24例PTX非耐药患者中的表达;采用浓度递增法持续诱导...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下调多药耐药蛋白(MRP)的表达与鼻咽癌紫杉醇(PTX)耐药性关系,探讨鼻咽癌PTX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urvivin和MRP在42例鼻咽癌PTX耐药患者与24例PTX非耐药患者中的表达;采用浓度递增法持续诱导建立鼻咽癌化疗耐药细胞株5-8F-PTX(+),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生长的倍增时间,检测肿瘤细胞的周期分布;采用siRNA技术干扰5-8F-PTX(+)中Survivin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和MRP表达变化,MTT检测不同抗肿瘤药物PTX、顺铂(cDDP)、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耐药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Survivin在鼻咽癌化疗耐药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83.3%,明显高于非耐药患者(41.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RP在鼻咽癌PTX耐药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88.1%,明显高于非耐药患者(3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5-8F-PTX(+)较5-8F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5-8F-PTX(+)细胞生长的倍增时间为21 h,亲本5-8F细胞生长的倍增时间为15 h;5-8F-PTX(+)的G2/M期细胞百分比[(23.1±1.3)%]显著高于亲本5-8F细胞[(13.5±0.9)%];Survivin和MRP在PTX耐药细胞株5-8F-PTX(+)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耐药的5-8F,siRNA干扰5-8F-PTX(+)中Survivin的表达后,Survivin和MRP表达明显下调,PTX、cDDP、5-FU、VCR耐在siRNA-5-8F-PTX(+)中的IC50值不同程度地下降。结论 Survivin可通过下调MRP的表达增强鼻咽癌细胞对PTX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紫杉醇 耐药性 生存素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_7H_5O_3)_2·(C_9H_6NO)抑制Hela细胞生长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辉 喻莉萍 +5 位作者 李旭 胡吉林 何志雄 林应标 刘巧突 李强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5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La(C7H5O3)2·(C9H6NO)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Ⅴ-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La(C7H5O3)2.(C... 目的:观察La(C7H5O3)2·(C9H6NO)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Ⅴ-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La(C7H5O3)2.(C9H6NO)处理Hela细胞24~96h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0.5、1.0、5.0、10.0μmol/L La(C7H5O3)2·(C9H6NO)处理72h后,Hela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La(C7H5O3)2·(C9H6NO)对Hela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7H5O3)2·(C9H6NO) HELA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