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离城镇小尺度的农田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北涝沟村为例
1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李茂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202-6204,共3页
参照参与性农村评估法,对北涝沟村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获取了可靠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资料,应用转移矩阵和生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远离城镇的北涝沟村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未来趋势和生态价值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田已经成为该村主要的土地... 参照参与性农村评估法,对北涝沟村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获取了可靠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资料,应用转移矩阵和生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远离城镇的北涝沟村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未来趋势和生态价值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田已经成为该村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由旱地向水田的转化是其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价值,并继续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为远离城镇小尺度的农田土地利用以及生态变化的人为调控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实地调查 生态价值 北涝沟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1 位作者 李茂玲 梁仁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027-5032,共6页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61年以来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波动的周期进行了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中国未来20a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态足迹的增...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61年以来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波动的周期进行了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中国未来20a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态足迹的增大和生态承载力的减小,中国未来20a的生态赤字越来越大,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政府应从提高生态承载力和减小生态足迹消耗着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EMD 动力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供需EMD分析及动力学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衍广 李茂玲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0,共4页
根据我国能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数据,运用EMD方法对我国能源供需情况进行多尺度分析,构建带有周期波动的中国能源供需动力学模型,揭示其动力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并提出虚拟能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能源生产量为35.6亿t标准... 根据我国能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数据,运用EMD方法对我国能源供需情况进行多尺度分析,构建带有周期波动的中国能源供需动力学模型,揭示其动力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并提出虚拟能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能源生产量为35.6亿t标准煤,能源消费量为42.93亿t标准煤,供需缺口达7.33亿t标准煤,可见我国能源消费速度远远大于能源生产速度。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十分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产 能源消费 经验模态分解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聚集效应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李茂玲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29,共4页
商业聚集促进了区域商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了商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聚集到底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应?企业之间应该如何协调发展?通过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解决了这两个实际问题,为商业企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商业聚集 非线性动力学模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成本与生产投入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李茂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107-10108,共2页
运用非线性理论研究企业环境成本与生产投入之间的动力学关系,预测环境成本与生产投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环境成本 生产投入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经济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动力学分析
6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李茂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区域经济的发展即受本土经济规模的决定,又受外来经济的影响,同时还受区域内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制约。为此,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上来研究本土经济、外来经济、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3者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并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解决... 区域经济的发展即受本土经济规模的决定,又受外来经济的影响,同时还受区域内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制约。为此,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角度上来研究本土经济、外来经济、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3者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并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解决了如何客观对待外来经济的这一问题,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理论研究 本上经济 外来经济 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 动力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农村人流物流和农村道路的动力学平衡分析
7
作者 张衍广 李茂玲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18,共3页
农村的道路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运用非线性理论研究农村公路面积的变化和农村人流、物流之间的... 农村的道路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运用非线性理论研究农村公路面积的变化和农村人流、物流之间的动力学关系,预测农村公路面积和农村人流、物流的发展趋势,对合理安排农村道路建设资金的使用、协调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人流、物流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流物流 农村道路 非线性动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