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糊电极在有机物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传银 李学强 陆光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3-447,共5页
碳糊电极作为一种制备简单、易于更新和重现性好的新型电极,在有机物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就从电极材料的选择、修饰剂的选用和有机物分类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碳糊电极在有机物电化学分析上的进展进行评述。引用文献54篇。
关键词 碳糊电极 电化学分析 有机物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吸收光谱 被引量:6
2
作者 郭英 贝玉祥 高云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灯盏花素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吸收光谱研究表明,DNA的存在使灯盏花素在335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2个等电吸收点,说明灯盏花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通过计算获得双链DNA(dsDNA)与灯盏花素的结合比为1∶3,结合常数β=3.63×1013。灯盏花素与DNA作用强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DNA 循环伏安法 吸收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的电化学和电催化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业梅 刘光东 张志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用海藻酸钠(SA)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到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HRP-SA膜修饰电极。研究结果表明,包埋在SA膜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磷酸盐/乙醇混合溶液中均可得到1对辣根过氧化物酶辅基血... 用海藻酸钠(SA)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到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HRP-SA膜修饰电极。研究结果表明,包埋在SA膜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磷酸盐/乙醇混合溶液中均可得到1对辣根过氧化物酶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可逆氧化还原峰。其式电势随溶液pH值增加而负移,呈线性关系,这说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考察了HRP-SA膜修饰电极对O2气、H2O2、NO和六氯乙烷的电催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海藻酸钠 直接电化学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项朋志 刘丽梅 +2 位作者 郭英 高云涛 王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53-56,共4页
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阿魏酸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在310 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两个等电吸收点,说明... 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了阿魏酸与DNA间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的氧化峰电流减小,且峰电位正移。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DNA的存在使阿魏酸在310 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呈减色效应,且出现两个等电吸收点,说明阿魏酸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嵌插作用为主。通过计算,双链DNA(dsDNA)与阿魏酸的结合数约为1,结合常数为1.01×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DNA 循环伏安法 紫外吸收光谱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红蛋白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的电化学和电催化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业梅 刘慧宏 张志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2,共3页
Myoglobin was immobilized on edge-plane pyrolytic graphite(EPG)electrodes by sodium alginate hydrogel.The protein entrapped in the sodium alginate film undergoes fast direct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s with the form... Myoglobin was immobilized on edge-plane pyrolytic graphite(EPG)electrodes by sodium alginate hydrogel.The protein entrapped in the sodium alginate film undergoes fast direct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s with the formal potential(Eo′)of-0.296V(vs SCE),corresponding to FeⅢ+e-→FeⅡ,The Eo′s are linearly dependent on solution pH with the slope value of-35.0 mV/pH,indicating that the electron transfer was proton-coupled.The mechanisms for catalytic reduction of oxygen,hydrogen peroxide and nitric oxide by myoglobin entrapped in sodium alginate hydrogel were also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海藻酸钠 直接电化学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6
作者 胡军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制备了由阳离子交换聚合物AQ和阴离子聚合物PVP组成的复合修饰电极。考察了该电极在pH为1时0.05mol.L-1H2SO4底液和含亚硝酸根H2SO4底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该电极对亚硝酸根具有明显电催化作用。
关键词 聚合物 复合修饰电极 亚硝酸根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晖 吕丽丽 +6 位作者 丁宗庆 姚进荣 潘文慧 曾强 廖颖 朱金森 程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65-568,共4页
建立了用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对萃取剂的种类,萃取方式以及微波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为0.16~11.2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1.63%~6.5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1.3%~129... 建立了用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对萃取剂的种类,萃取方式以及微波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为0.16~11.2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1.63%~6.5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61.3%~129.2%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多环芳烃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5-三苄氧基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龙德清 李德江 +1 位作者 蔡卫权 陈胜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46-1249,共4页
以没食子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新的3,4,5-三苄氧基苯甲酰腙类化合物4a^4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4f的活性最好,在50 mg.L-1浓度下对水... 以没食子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新的3,4,5-三苄氧基苯甲酰腙类化合物4a^4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4f的活性最好,在50 mg.L-1浓度下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3 4 5-三苄氧基苯甲酰肼 3 4 5-三苄氧基苯甲酰腙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醇浸渍法提取魔芋中的总生物碱 被引量:11
9
作者 龙德清 饶贞学 丁宗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研究了用酸性醇浸渍法提取魔芋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魔芋中总生物碱较佳的工艺条件是:在pH值为2~3的酸性醇溶液中,水浴温度为55℃左右,提取3.5h,总生物碱的含量可达0.20%~0.28%。
关键词 酸性醇浸渍法 提取方法 魔芋 总生物碱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醇回流法提取魔芋中的总生物碱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龙德清 丁宗庆 谢茂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7-89,共3页
研究了用酸性醇回流法提取魔芋中总生物碱的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提取魔芋中总生物碱较佳的工艺条件是:在pH值为2~3的酸性醇溶液中,回流提取3h,总生物碱的含量可达0.39%。
关键词 酸性醇回流法 提取 魔芋 总生物碱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5-三苄氧基苯基)-5-取代硫醚-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德清 蔡卫权 +2 位作者 李德江 兰伟 陈胜胜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95,共5页
以没食子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醚化、酰肼化、关环和硫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2-(3,4,5-三苄氧基苯基)-5-取代硫醚-1,3,4-噁二唑类化合物6a^6i,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 以没食子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醚化、酰肼化、关环和硫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2-(3,4,5-三苄氧基苯基)-5-取代硫醚-1,3,4-噁二唑类化合物6a^6i,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6h的活性最好,在50 mg/L浓度下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三苄氧基苯基 1 3 4-噁二唑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苯双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龙德清 陈胜胜 李德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2-374,391,共4页
以间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6个新型具有对称结构的间苯双酰腙类化合物3a^3f,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3d的活性最好,在50 mg/L质量浓度下... 以间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6个新型具有对称结构的间苯双酰腙类化合物3a^3f,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和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3d的活性最好,在50 mg/L质量浓度下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 双酰肼 双酰腙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罗丹明B-过硫酸钾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光东 丁宗庆 +1 位作者 孙勇 刘传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67-468,共2页
报道了以银催化过硫酸钾氧化丁基罗丹明B褪色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银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8~48 μg/L,检出限为3.6×10-10 g/mL.对浓度为24 μg/L Ag(Ⅰ)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n=11),表观活化能为87.55 kJ/mol.本法应... 报道了以银催化过硫酸钾氧化丁基罗丹明B褪色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银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8~48 μg/L,检出限为3.6×10-10 g/mL.对浓度为24 μg/L Ag(Ⅰ)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n=11),表观活化能为87.55 kJ/mol.本法应用于磺胺嘧啶银乳膏中银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3%~2.7%,回收率为97.4%~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罗丹明B 过硫酸钾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滴定法测定3-巯基丙酸自组装膜的表面酸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传银 郭英 +2 位作者 李学强 杨林丽 陆光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18,121,共4页
利用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巯基丙酸自组装膜的组装过程及表面羧基的解离性质。研究表明,由于巯基丙酸的链长较短,自组装膜的组装过程表现为快吸附,然后表现为缓慢组装的过程。利用阻抗值随溶液pH的变化绘制出阻抗滴定曲线,得出了... 利用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巯基丙酸自组装膜的组装过程及表面羧基的解离性质。研究表明,由于巯基丙酸的链长较短,自组装膜的组装过程表现为快吸附,然后表现为缓慢组装的过程。利用阻抗值随溶液pH的变化绘制出阻抗滴定曲线,得出了自组装膜表面巯基丙酸的表面酸度,研究了饱和吸附与不饱和吸附对表面酸度的影响。利用氢键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3-巯基丙酸 循环伏安法 阻抗滴定法 表面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酸自组装电极对多巴胺的电催化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传银 陆光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4-647,共4页
制备了巯基乙酸自组装金电极,利用循环伏安,SEM,ATR-FTIR对自组装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极上多巴胺的电化学反应.结果发现,在pH 4.5的0.5 mol·L-1 HOAc-NaOAc缓冲溶液中,电极对多巴胺具有电催化作用.多巴胺在电极上具有准可逆响... 制备了巯基乙酸自组装金电极,利用循环伏安,SEM,ATR-FTIR对自组装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电极上多巴胺的电化学反应.结果发现,在pH 4.5的0.5 mol·L-1 HOAc-NaOAc缓冲溶液中,电极对多巴胺具有电催化作用.多巴胺在电极上具有准可逆响应,氧化还原峰电位差△Ep=50 mV,其催化电流受扩散控制.并计算出表面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为7.99×10-4cm·s-1.初步探讨了电极的电催化机理,并优化了电催化反应条件.发现在此体系中25倍抗坏血酸存在下不影响多巴胺的测定.该方法用于针剂及尿液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6)为5.3%,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在95.5%~99.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酸 修饰电极 自组装金膜电极 多巴胺 抗坏血酸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铁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宗庆 吕丽丽 徐晖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506-1507,1516,共3页
建立了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溶液的pH值、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平衡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浊点萃取效果的影响。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500μg/L(r=0.9996),检出限为1.58μg/L,加标回收率为98.7... 建立了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溶液的pH值、螯合剂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平衡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浊点萃取效果的影响。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500μg/L(r=0.9996),检出限为1.58μg/L,加标回收率为98.7%-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1.3%-2.2%。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分光光度法 水样 分离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2-氨基-5-巯基-[1,3,4]三氮唑自组装膜电极上的准可逆行为研究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传银 周享春 陆光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6,共4页
利用新合成的巯基试剂2-氨基-5-巯基-[1,3,4]三氮唑在金电极表面进行了首次自组装,用电化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自组装膜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多巴胺在该自组装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自组装膜能有效促进多巴胺在电极与溶液之... 利用新合成的巯基试剂2-氨基-5-巯基-[1,3,4]三氮唑在金电极表面进行了首次自组装,用电化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自组装膜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多巴胺在该自组装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自组装膜能有效促进多巴胺在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电子传递,表现为二电子传递的准可逆行为,电极反应速率常数为0.105cm/s。该自组装膜电极用于多巴胺注射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5-巯基-[1 3 4]三氮唑 多巴胺 自组装膜 准可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硫基苯氧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勇 丁明武 刘钊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用烯基膦亚胺 (1)与芳基异氰酸酯、对甲硫苯酚的串联aza Wittig反应合成了 2 (4 甲硫基苯氧基 ) 4H 咪唑啉 4 酮衍生物 (3)。用元素分析、IR、MS和1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探讨了成环反应的条件以及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生物... 用烯基膦亚胺 (1)与芳基异氰酸酯、对甲硫苯酚的串联aza Wittig反应合成了 2 (4 甲硫基苯氧基 ) 4H 咪唑啉 4 酮衍生物 (3)。用元素分析、IR、MS和1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探讨了成环反应的条件以及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 ,其中以 2 (4 甲硫基苯氧基 ) 3 (4 氯苯基 ) 5 (2 ,4 二氯苯基亚甲基 ) 4H 咪唑啉 4 酮 (3d)及 2 (4 甲硫基苯氧基 ) 3 (4 氯苯基 ) 5 (3 溴苯基亚甲基 ) 4H 咪唑啉 4 酮 (3e)活性最好 ,在质量分数为 5× 10 -5时 ,对稻瘟菌、水稻纹枯菌、芦笋褐斑菌及苹果轮纹菌的抑制率均达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酮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亚硝酸根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宗庆 张琼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83-1085,共3页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nitrite by spectrophotometric after cloud point extraction was proposed.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acidity,concentration of chromogenic reagent and surfa...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nitrite by spectrophotometric after cloud point extraction was proposed.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acidity,concentration of chromogenic reagent and surfactant,equilib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cloud point extraction were discussed.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4.0~200 μg/L of the nitrite(r=0.9998),the detection limits of 0.43 μg/L.The recoveries fell in the range from 97.7% to 102.4%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between 1.8% and 3.2%.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 in real water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萃取 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根 分离富集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生物碱的初步分离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龙德清 杨峰 陈胜胜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74-775,共2页
研究了用酸性醇提取魔芋中生物碱的方法,通过氧化铝干柱层析法初步分离出了魔芋生物碱样品Ⅰ、Ⅱ和Ⅲ,样品Ⅰ的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
关键词 魔芋 生物碱 分离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