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两种不同分离、传代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钧涛 涂汉军 +4 位作者 张力 李东升 李新建 黄宽明 付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比较不同分离、传代方法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取怀孕15d的大鼠,分别用机械分离法和含0.01%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海马区细胞,均以1×106/mL的活细胞密度接种到无血清的NSCs培养基中培养,...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比较不同分离、传代方法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取怀孕15d的大鼠,分别用机械分离法和含0.01%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海马区细胞,均以1×106/mL的活细胞密度接种到无血清的NSCs培养基中培养,分离纯化至P5代。以含10%胎牛血清(FBS)和2%多聚赖氨酸的DMEM/F12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机械分离组获得的活细胞及培养后的神经干细胞球数目明显多于胰蛋白酶消化组,其细胞贴壁率却高于胰蛋白酶消化组。取神经干细胞球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分别呈Nestin、β-tubulin-Ⅲ、GFAP和O4阳性反应。结论大鼠胚胎海马区有NSCs存在,离体培养时能分裂增殖,并能被诱导分化。机械分离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各有利弊,可以根据实验情况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以稳定高效地培养出N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胚胎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冻存 被引量:5
2
作者 涂汉军 胡钧涛 +3 位作者 张力 李东升 李新建 陈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冻存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其生长、增殖特点及复苏后的活性。方法取孕15d的大鼠海马区细胞,体外培养。以20%牛血清白蛋白(BSA)加10%二甲基亚砜(DMSO)作冷冻保护剂,于液氮中冻存。复苏后计数活细胞数... 目的体外培养、冻存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其生长、增殖特点及复苏后的活性。方法取孕15d的大鼠海马区细胞,体外培养。以20%牛血清白蛋白(BSA)加10%二甲基亚砜(DMSO)作冷冻保护剂,于液氮中冻存。复苏后计数活细胞数,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分化状态。结果第1-4代NSCs复苏后神经干细胞存活率在40%~6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冻存复苏后的NSCs能够存活、传代,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增殖、分化,并且冻存复苏不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和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胚胎 神经干细胞 培养 冻存 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章明 涂汉军 +3 位作者 袁先厚 秦军 李新建 付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48-1049,共2页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产Storz外径4.0mm神经内镜经纵裂入路及经额角入路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头痛、癫痫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例合并脑积水....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产Storz外径4.0mm神经内镜经纵裂入路及经额角入路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头痛、癫痫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例合并脑积水.结果12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其中以颅高压症为主要表现者6例中,4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减轻,4例癫痫发作者未再发作.12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复查CT或MRI囊肿缩小<50%7例,50%~90%3例,>90%2例.2例脑积水均消失.结论对透明隔囊肿应用神经内镜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微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囊肿 神经内镜 微创神经外科 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C_6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力 涂汉军 +5 位作者 胡钧涛 李新建 李东升 黄宽明 付锐 刘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将Wistar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C6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神经干细胞转染目的基因移植治疗颅内肿瘤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建立25只C6载瘤模型和35只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模型;待肿瘤生长至3周和4周时,两组分别随机抽取5只大鼠行... 目的将Wistar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C6胶质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神经干细胞转染目的基因移植治疗颅内肿瘤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建立25只C6载瘤模型和35只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模型;待肿瘤生长至3周和4周时,两组分别随机抽取5只大鼠行MRI检测;分不同时间段大鼠灌注取材,分别做HE染色、GFAP及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模型平均生存时间为4.28周;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88周;且其平均肿瘤体积比对照组小。BrdU染色显示沿针道及与C6胶质瘤交界的部位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论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有定向靶向作用,能够“追踪”渗透到周围正常组织的肿瘤细胞,可以作为生物载体转染目的基因治疗胶质瘤;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能够延长大鼠模型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胚胎 神经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点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崔雨 柯宗平 +2 位作者 马利 李万菊 姜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应用焦点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技巧和知识、自觉遵医行为、临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血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焦点解决模式能够架起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从而使患者的血糖、血压进一步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焦点解决模式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敏 冯小敏 叶宝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对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常规护理方案,出现风险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对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常规护理方案,出现风险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以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前、后根据建立的风险管理流程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预防。结果两组护理缺陷、投诉情况、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及高压氧治疗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减少护理缺陷、投诉,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高压氧治疗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伯毅 罗杰 +2 位作者 郑翔 陈黎 黄云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29-353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含量的影响。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机械通气组(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及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6、10天血清IL-6含量,并评估患者治疗期间...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含量的影响。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机械通气组(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及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6、10天血清IL-6含量,并评估患者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机械通气组在入院后第2、6、10天血清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病死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有效地限制血清IL-6水平的升高,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治疗对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秦军 涂汉军 +5 位作者 李新建 王辉 黄宽明 周章明 王伦长 袁先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研究局部冷冻对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于冷冻治疗后6、12、24、48、72 h留取标本,用光镜、末端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 目的 研究局部冷冻对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于冷冻治疗后6、12、24、48、72 h留取标本,用光镜、末端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产物。结果G422胶质瘤经冷冻治疗后,冷冻灶中心区呈坏死改变,冷冻周边区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呈“梯状”降解,冷冻后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目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bax表达阳性细胞数也多于对照组(P<0.05),而冷冻对bcl-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除坏死外,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冷冻杀伤胶质瘤细胞的另一重要机制;这种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bax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治疗 G422胶质瘤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