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剖宫产术后继发马尾神经受压缺血损伤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光健 张丽萍 +1 位作者 王云甫 何国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术后继发 马尾神经受压 剖宫产 患者 临床探讨 缺血损伤 马尾神经损伤 马尾神经压迫 双下肢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易感性荟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光健 陈俊 +1 位作者 王云甫 朱飞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性质(出血性与缺血性)与医院感染的易感性。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9年4月)、万方数据库(1999年1月~2009年4月)和Medline-pubmed(1965年~2009年4月)为文献检索源,以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荟... 目的探讨脑卒中性质(出血性与缺血性)与医院感染的易感性。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9年4月)、万方数据库(1999年1月~2009年4月)和Medline-pubmed(1965年~2009年4月)为文献检索源,以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全面评价探讨脑卒中性质(出血性与缺血性)与医院感染的易感性。结果出血性脑卒中医院感染优势比较缺血性脑卒中增加93%(OR=1.93,95% CI1.59~2.36,P<0.00001)。结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缺血性脑卒中有更大医院感染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性质 医院感染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大鼠海马结构兴奋性氨基酸神经元的发育 被引量:5
3
作者 席刚明 汪华侨 +4 位作者 唐廷勇 周丽华 阮奕文 范华燕 叶天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体视学研究,对出生后雄性大鼠海马结构中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发育状况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观察。结果证明: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主要分布于锥体层和颗粒层,其他各层相对稀少。颗粒层中两者的平均灰度值都高...  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体视学研究,对出生后雄性大鼠海马结构中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发育状况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观察。结果证明: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主要分布于锥体层和颗粒层,其他各层相对稀少。颗粒层中两者的平均灰度值都高于锥体层(P< 0.05)。锥体层中两种神经元的数密度、面数密度和体密度在发育过程中逐渐下降,平均体积逐渐增大,至生后21d 趋于稳定。颗粒层中上述参数变化不大,但随着细胞层次的增多,两种神经元的总数不断增长。谷氨酸和门冬氨酸神经元的体视学参数排列顺序如下:密度参数为颗粒层> CA1> CA3> CA4 锥体层,平均体积为CA3> CA4> CA1 锥体层> 颗粒层。在细胞总数中(尼氏染色标本计算),CA1、CA3、CA4 锥体层和颗粒层中谷氨酸神经元分别占72.79% 、74.56% 、69.83% 、73.57% ;门冬氨酸神经元分别占69.23% 、71.44% 、68.13% 、67.96% ,两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即各亚区中谷氨酸神经元均多于门冬氨酸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门冬氨酸 免疫组化 发育 海马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剂量苯妥英钠急性中毒致中枢神经不可逆受损长期随访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光健 张丽萍 +3 位作者 陈学强 何晓阔 王云甫 何国厚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1092-1093,共2页
关键词 苯妥英钠 中毒 急性 中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迷茫与前景 被引量:6
5
作者 朱飞奇 钱采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致脑卒中49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伟 陈云 唐荣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1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所致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所致49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脑卒中患者中,脑实质出血5例,脑室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梗死22例,平均年龄(26.0±12.7)岁。...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所致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所致49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脑卒中患者中,脑实质出血5例,脑室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梗死22例,平均年龄(26.0±12.7)岁。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所致脑卒中表现形式多样,发病年龄轻,青少年出现的脑卒中应当考虑到此类疾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脑卒中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治疗神经痛59例
7
作者 刘光健 罗国君 何国厚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78-1279,共2页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18例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给予托吡酯25或50 mg,b id,po;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100 mg,b id或tid,po。疼痛缓解后继续服1周后停药。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18例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给予托吡酯25或50 mg,b id,po;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100 mg,b id或tid,po。疼痛缓解后继续服1周后停药。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86.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40.7%。治疗组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头晕、嗜睡、记忆力减退、少言无语等。结论托吡酯治疗神经痛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神经痛的首选镇痛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卡马西平 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黛力新辅助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慢性紧张型头痛30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正军 吕明 +2 位作者 刘光健 黄朝芬 杨永森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索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慢性紧张型头痛(CT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黛力新、复方氯唑沙宗和硫必利,对照组仅用复方氯唑沙宗和硫必利,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 目的探索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慢性紧张型头痛(CT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用黛力新、复方氯唑沙宗和硫必利,对照组仅用复方氯唑沙宗和硫必利,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头痛程度显著减轻,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或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评分(P<0.05或P<0.01)。结论对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CTH患者,联合应用黛力新,治疗效果较单用复方氯唑沙宗和硫必利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力新 氯唑沙宗 复方 硫必利 头痛 紧张型 慢性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何国厚 王云甫 +2 位作者 刘光健 罗杰 朱飞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AH患者62例,以是否发生CVS,将患者分为CVS组(27例)和非CVS组(3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并对住院前和住院期间发生CVS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和COX... 目的探讨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AH患者62例,以是否发生CVS,将患者分为CVS组(27例)和非CVS组(35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并对住院前和住院期间发生CVS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和COX分析。结果与非CVS组比较,CVS组患者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年限及发热时间更长(P<0.05,P<0.01)。WBC计数明显增高(OR=1.515,95% CI:1.045~1.247,P=0.028)是CVS预测因素;吸烟(RR=1.044,95% CI:1.010~1.078,P=0.010)和高血压(RR=1.092,95% CI:1.025~1.163,P=0.006)是住院期间CVS独立危险因素;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可以降低CVS的发生(RR=0.931,95% CI:0.878~0.987,P=0.016)。由于样本量小,糖尿病是住院前和住院期间发生CVS的低概率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血压、入院时WBC计数增高的老年SAH患者CVS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适当延长住院时间,可以降低CVS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吸烟 高血压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磊 陈新龙 +2 位作者 王华 郑虎 黄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4期335-338,共4页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国内外近10年提出的较新病名。CCCI可使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进而发展为痴呆,现已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CCCI的实验研究、临床辅助诊断及治...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国内外近10年提出的较新病名。CCCI可使脑组织产生慢性缺血,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从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进而发展为痴呆,现已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CCCI的实验研究、临床辅助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认知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黛力新治疗伴有情感障碍慢性紧张型头痛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光健 王云甫 +2 位作者 刘勇 罗国君 何国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黛力新治疗伴有情感障碍慢性紧张型头痛(CTH)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氨酚氯宗分散片和硫必利),B组(氨酚氯宗分散片、硫必利和黛力新),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记录患者头痛程度(HD)、周发作频次... 目的:评价联合黛力新治疗伴有情感障碍慢性紧张型头痛(CTH)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氨酚氯宗分散片和硫必利),B组(氨酚氯宗分散片、硫必利和黛力新),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记录患者头痛程度(HD)、周发作频次(WPF)、每次发作持续时间(STP)和焦虑指数(HAMA)、抑郁指数(HAMD)。结果:5个观察指标各自A、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2、4、6周末各时间点上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或P<0.001);5个观察指标B组评分均较A组减低更明显。结论:联合黛力新治疗伴有情感障碍CTH较单用常规止痛剂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力新 情感障碍 慢性紧张型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光健 陈俊 +1 位作者 王云甫 朱飞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74例SAH患者人口学因素、健康习惯、既往病史、急性期应激因素、急性期并发症、急性期评价指标、治疗时...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74例SAH患者人口学因素、健康习惯、既往病史、急性期应激因素、急性期并发症、急性期评价指标、治疗时间和出血累及脑区等因素的多变量Logistic分析和Cox分析,确定CV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史(OR=1.454,95%CI1.051~2.012;P=0.024)是住院前CVS独立危险因素,白细胞计数增高(OR=1.148,95%CI1.056~1.247;P=0.001)是CVS预测因素;吸烟(HR=1.042,95%CI1.024~1.061;P<0.001)、糖尿病(HR=1.162,95%CI1.025~1.317;P=0.019)和高血压病史(HR=1.042,95%CI1.001~1.083;P=0.042)、Hunt-HessⅣ~Ⅴ级(P<0.11)和CVS发生次数(HR=5.594,95%CI3.769~8.303;P<0.001)是住院期间CVS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尼莫地平(HR=0.983,95%CI0.973~0.993;P=0.001)可以显著降低CVS风险;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组患者CVS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26,95%CI0.474~2.675;P=0.787)。结论具有长期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入院时Hunt-HessⅣ~Ⅴ级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的SAH患者,CVS风险显著增加;应用尼莫地平可以显著降低CVS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晓东 何国厚 +4 位作者 李慎茂 罗国君 艾志兵 黎华 滕敬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2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1例、基底动脉狭窄1例和椎动脉颅内段狭窄7处。结果:27例中,支架...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2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1例、基底动脉狭窄1例和椎动脉颅内段狭窄7处。结果:27例中,支架成形术成功26例(96.3%),狭窄程度从术前76.3±10.1%降至术后8.2±6.9%。其中1例因颈内动脉虹吸段过度迂曲导致支架植入失败,2例术后24h内发生颅内出血,1例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再形成,无手术死亡。22例随访0.5~1a(平均7.5个月),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一定的安全性,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 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肺吸虫病的检测及治疗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光玉 钟萍 +1 位作者 黄朝芬 王云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5-1165,F0003,共2页
关键词 肺吸虫病 临床类型 斯氏狸殖吸虫病 人兽共患病 幼虫移行症 病原体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和康复训练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光健 王云甫 +4 位作者 罗国君 何国厚 王俊华 李厚成 席刚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28-830,共3页
目的评价高压氧和康复训练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把90例患者分为Ⅰ(A、B、C)、Ⅱ(A、B、C)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ⅠB和ⅡB组给予高压氧、ⅠC和ⅡC组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Ⅱ组给予风池穴针刺治疗... 目的评价高压氧和康复训练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把90例患者分为Ⅰ(A、B、C)、Ⅱ(A、B、C)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ⅠB和ⅡB组给予高压氧、ⅠC和ⅡC组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Ⅱ组给予风池穴针刺治疗;以自行改良的洼田氏吞咽功能分级标准于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结果除了ⅠA组,其他5组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组治疗后7个时间点评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了治疗后3日,在其他时间点,Ⅰ和Ⅱ组评分在亚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康复训练优于高压氧;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效果优于非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 假性球麻痹 高压氧 吞咽训练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结合小脑顶核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血流及脑电图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磊 贺谊 +2 位作者 郑虎 王华 李厚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2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小脑顶核刺激(FNS)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及脑电的影响。方法144例CCCI患者分为4组:高压氧+FNS组36例,FNS组36例,高压氧组36例,不接受以上治疗的36例为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电图(EEG)分别...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小脑顶核刺激(FNS)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脑血流及脑电的影响。方法144例CCCI患者分为4组:高压氧+FNS组36例,FNS组36例,高压氧组36例,不接受以上治疗的36例为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电图(EEG)分别检测刺激前后大脑前、中、后动脉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各频段脑电波(α、β、δ、θ波)变化。结果各治疗组患者脑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增高,α波增多,θ、δ波减少(P<0.05);高压氧+FNS组疗效更优。结论高压氧、FNS均可提高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脑血流量,两者合用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 高压氧(HBO) 小脑顶核刺激(FNS)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脑电图(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鸿梅 兰鸿 +3 位作者 夏昌华 曾国香 唐莉 李永琴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行设计DSA患者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25例行DSA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焦虑/抑郁程度、体重指数、躯体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行设计DSA患者术后尿潴留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25例行DSA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焦虑/抑郁程度、体重指数、躯体疼痛程度是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术后4h内饮水量增加是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护士应针对DSA术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尿潴留 体重指数 焦虑 抑郁 躯体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28a-TAT-LacZ重组子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世荣 龚坚 +1 位作者 严洁 邱云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了构建高表达pET28a-TAT-LacZ重组子,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β-Gal能否穿过生物膜,使用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组氨酸编码区后再连接lacZ基因,组成pET28a-TAT-LacZ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利用组氨酸亲... 为了构建高表达pET28a-TAT-LacZ重组子,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β-Gal能否穿过生物膜,使用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组氨酸编码区后再连接lacZ基因,组成pET28a-TAT-LacZ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利用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TAT-β-Gal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加入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得到高度纯化的、有活性的TAT-β-Gal融合蛋白,TAT-β-Gal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成功地构建了高表达pET28a-TAT-LacZ重组子,并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证实TAT-β-Gal融合蛋白穿透生物膜的能力,为肽类、生物大分子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28a质粒 TAT蛋白转导区 TAT-β-Gal融合蛋白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磊 谭莹 +1 位作者 王华 郑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97-799,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患者,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患者,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对狭窄血管经PTAS治疗前后形态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均流速Vm、收缩峰流速Vs、舒张峰流速Vd、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与DSA进行比较。结果41例与术前比Vs、Vm、Vd下降,Pi值增高,Ri值变化不大,TCD及DSA随访所有例患者无再发狭窄;5例患者出现Vs、Vm、Vd增快,Pi值增高,但均未见反流信号;1例出现Vs增快,Vm增快,Vd降低。中、重度狭窄TCD与DSA相符率分别为75%、83%。结论TCD能为血管内支架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前后疗效提供客观依据,其无创、便捷、廉价的优点,更有优势作为PTAS治疗中、重度MCA狭窄的初选、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的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TCD)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大脑中动脉狭窄 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随输液法减少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时疼痛和回血的探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琴 滕敬华 +1 位作者 黎华 刘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时的局部疼痛和静脉血反流情况。方法将 4 8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 12 0例 ,观察组 36 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从同一通道伴随输入 0 .9%氯化钠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下称稀释液 ) ,...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时的局部疼痛和静脉血反流情况。方法将 4 8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 12 0例 ,观察组 36 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从同一通道伴随输入 0 .9%氯化钠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下称稀释液 ) ,观察不同伴随输液速度时静脉血反流情况及病人局部静脉疼痛情况 ,并观察额外输液对病人血压的影响。对照组直接用微量泵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结果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速度一定时 (1mg/h) ,对照组静脉血反流率 95 .8% (115 / 12 0 ) ;观察组稀释液以 7gtt/min的速度维持输液即可完全阻止静脉血反流 ,以 10gtt/min的速度维持输液可以使 99.4 %病人无疼痛感 ,泵入尼莫地平前后血压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 (10 gtt/min)从同一通道输入稀释液安全 ,可缓解疼痛 ,阻止静脉血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微量泵 输液疗法 疼痛: 回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