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果榄防治胃溃疡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刚 涂自良 +2 位作者 陈黎 袁胜浩 杨光义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金果榄对胃溃疡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胃溃疡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测定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结果胃溃疡大鼠... 目的研究金果榄对胃溃疡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醋酸烧灼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胃溃疡组织中SOD、MDA、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测定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结果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胃黏膜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金果榄能提高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胃黏膜PGE2的水平,能显著升高血清EGF水平,并促进胃溃疡周边组织EGF表达降低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金果榄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黏膜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果榄 胃溃疡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前列腺素E2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选补虚颗粒水提工艺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军 陈富超 +2 位作者 李鹏 陈琴华 钱航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优选补虚颗粒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出物得率、阿魏酸含量为评定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补虚颗粒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 目的优选补虚颗粒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出物得率、阿魏酸含量为评定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补虚颗粒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颗粒 阿魏酸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注射液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鹏 李春钢 +3 位作者 朱瑜 陈琴华 胡文姬 王众勤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93-1494,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注射液中主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以日本DL-Cl8柱(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1%磷酸-三乙胺(45:55: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6nm,流速为0.8mL·min-1,采用HPLC法测定亮菌... 目的建立测定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注射液中主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以日本DL-Cl8柱(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1%磷酸-三乙胺(45:55: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6nm,流速为0.8mL·min-1,采用HPLC法测定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注射液中主药含量。结果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注射液在浓度为1~10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精密度RSD为0.4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5%,RSD为1.9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注射液中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利咽糖浆中靛玉红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叶立红 辜爽 +2 位作者 黄良永 李鹂 刘新云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219-1220,共2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抗感利咽糖浆中靛玉红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抗感利咽糖浆中的板蓝根(大青叶)所含的靛玉红;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感利咽糖浆中靛玉红的含量,以Dikma Diamonsil ^TM C18(200mm...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抗感利咽糖浆中靛玉红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抗感利咽糖浆中的板蓝根(大青叶)所含的靛玉红;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感利咽糖浆中靛玉红的含量,以Dikma Diamonsil ^TM C18(20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旬.1%醋酸铵-醋酸(70:30:1);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89nm;柱温40℃。结果HPLC法测定靛玉红可迭基线分离,在1.512~24.192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Y=1.900×10^7X-6.486×10^4(r=0.9995,n=5)。3次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9%,RSD为1.8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利咽糖浆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色谱法 薄层 靛玉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5例药物咨询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开俊 朱军 +1 位作者 陈富超 李晓晶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682-683,共2页
目的通过开展药物咨询并对临床药物咨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以临床药物咨询人数、咨询类型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是药物咨询过程中的主要对象,有关抗微生物药物、心血管药物的咨询居多,药物的用法用量、... 目的通过开展药物咨询并对临床药物咨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以临床药物咨询人数、咨询类型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是药物咨询过程中的主要对象,有关抗微生物药物、心血管药物的咨询居多,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价、药物相互作用是咨询的主要内容。结论分析药物咨询特点,可以为药师与医师的相互沟通、提高用药信息传递、加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药学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启斌 狄伟 +2 位作者 程晓莉 张蓬华 涂自良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体外对细胞色素P450酶1A2(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咖啡因、甲苯磺丁脲、美芬妥因、美托洛尔和咪达唑仑为探针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探针药与相应代谢产物的浓度,采用重组酶... 目的研究葛根素体外对细胞色素P450酶1A2(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咖啡因、甲苯磺丁脲、美芬妥因、美托洛尔和咪达唑仑为探针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探针药与相应代谢产物的浓度,采用重组酶研究葛根素对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体外重组酶反应体系中,葛根素对CYP2C9、CYP2C19及CYP3A4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低浓度葛根素(0.1mmol·L-1)使CYP1A2的活性降低(48±9)%(P<0.05),CYP2D6的活性降低(61±8)%(P<0.01);高浓度(0.4mmol·L-1)使CYP1A2的活性降低(82±8)%(P<0.01),CYP2D6的活性降低(88±6)%(P<0.01)。结论葛根素(0.1mmol·L-1)对CYP1A2和CYP2D6酶活性有较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高,对这两种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增强。为研究葛根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重组酶 CY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5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淼生 李宝柱 +1 位作者 甘春英 王启斌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上述5种...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上述5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紫外吸收光谱及微粒的变化。结果5种混合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呈下降趋势;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pH值有明显下降;与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紫外扫描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均明显异常。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开俊 陈富超 +1 位作者 朱军 李一凡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332-333,共2页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的含量,并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的含量,并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紫外光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室温下8 h内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盐酸 西咪替丁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启斌 陈师西 +2 位作者 张澈 李自荣 狄伟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678-680,共3页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各种治疗新药也不断面世。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新药研发的过程中,一氧化氮对骨组织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意义颇受重视,而硝酸甘油作为一氧化氮供体,除了常规用于治疗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各种治疗新药也不断面世。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其新药研发的过程中,一氧化氮对骨组织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重要意义颇受重视,而硝酸甘油作为一氧化氮供体,除了常规用于治疗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也很有潜力研发出治疗骨质疏松的新用途,吸引了研究者们从各种动物模型乃至临床试验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介绍硝酸甘油的一氧化氮机制、对骨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一氧化氮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莎”防晒乳膏对中波紫外线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王刚 常明泉 +2 位作者 段得鉴 郝新才 程晓莉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探讨"派莎"防晒乳膏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派莎"防晒乳膏对HKC进行预处理24 h,采用不同强度的UVB照射体外培养的HKC,24 h后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 目的探讨"派莎"防晒乳膏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派莎"防晒乳膏对HKC进行预处理24 h,采用不同强度的UVB照射体外培养的HKC,24 h后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8)浓度,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量。结果经UVB照射后,细胞损伤程度与UVB照射剂量有关,"派莎"防晒乳膏可提高UVB照射后HKC的生存率,减少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UVB照射可使HKC分泌IL-8增加,"派莎"防晒乳膏组IL-8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VB对HKC有损伤作用,且与照射强度相关,"派莎"防晒乳膏对HKC具有光保护作用。抑制TNF-α和IL-8的释放,提高UVB照射后HKC的生存率,可能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莎”防晒乳膏 中波紫外线 人角质形成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技术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雯 方宝霞 +2 位作者 李鹏 陈富超 李琴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764-766,共3页
固相萃取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介绍固相萃取在中成药不同化学性质的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如用于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萜类、苯丙素类、醌类、黄烷类等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浓缩,具有高效... 固相萃取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介绍固相萃取在中成药不同化学性质的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如用于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萜类、苯丙素类、醌类、黄烷类等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浓缩,具有高效、高选择性、自动化的特点,其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中成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敏华 赵祖兴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1404-1405,共2页
目的建立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对磷酸川芎嗪中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结果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不干扰浓度为0.25 mg.mL-1,限值确定为1.5 EU.mg-1。结论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中... 目的建立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对磷酸川芎嗪中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结果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不干扰浓度为0.25 mg.mL-1,限值确定为1.5 EU.mg-1。结论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可以用鲎试剂法,此法灵敏可靠,方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磷酸 干扰实验 细菌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