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教学的互文性视角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慧 张新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综合语言学界关于“互文性”的论述,提出“互文性”的三种基本类型:(1)语言互文性,包括语域与篇际互文;(2)文化互文性,包括语篇主题与语篇类型两个侧面;(3)煤体互文性,并以《大学英语》教材的语篇为例,探讨了“互文... 本文综合语言学界关于“互文性”的论述,提出“互文性”的三种基本类型:(1)语言互文性,包括语域与篇际互文;(2)文化互文性,包括语篇主题与语篇类型两个侧面;(3)煤体互文性,并以《大学英语》教材的语篇为例,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 互文性 语篇分析 外语教学 语言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美与感伤的双重主题变奏——济慈与李商隐创作美学的平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慧 张新军 江黎娥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济慈和李商隐诗歌都呈现优美与感伤的双重主题。本文通过对济慈的颂体诗与李商隐无题诗进行比较,认为在济慈的诗歌中优美占主导地位,其创作显示外在化的倾向,而李商隐的诗歌则是感伤贯穿始终,显示内在化的倾向。
关键词 优美 感伤 济慈 李商隐 诗歌创作 创作美学 颂体诗 无题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罗克的情歌》的对话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贤玉 张新军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12,共3页
对T.S.艾略特的诗歌进行主题阐释的一个可行办法就是考察诗歌里的各种声音。从俄国文论家巴赫金的对话性视角看,《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罗克的情歌》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对话。描述诗歌中的对话模式可以从声音、视觉、文本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巴赫金 对话性 T.S.艾略特 《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罗克的情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宏伟叙事——詹明信的叙事政治学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新军 杨慧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当代西方叙事理论呈现从诗学向政治学的转向,詹明信的《政治无意识》即是其代表。本文从叙事与历史的问题框架入手,解读了“政治无意识”的叙事理论,其理论指向是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宏伟叙事重建合法性,建构后现代语境下激进的文化政治。
关键词 叙事理论 后现代 文化政治 詹明信 政治无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的语用分析及运用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炜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0-32,共3页
课堂教学用语是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信息输入内容。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言语(speech),教师坚持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组织教学,有利于创设一种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环境,使... 课堂教学用语是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信息输入内容。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言语(speech),教师坚持使用英语课堂教学用语组织教学,有利于创设一种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语言的交际性、意义性和趣味性,从而达到营造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间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用语 语用分析 运用策略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后现代的文化政治——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叙事理论
6
作者 张新军 杨慧 《理论月刊》 2002年第10期19-20,共2页
本文以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为背景,讨论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叙事理论,认为“政治无意识”概念旨在解决叙事与历史的对立,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宏伟叙事重建合法性,建构后现代语境下激进的文化政治。
关键词 文化理论 后现代 文化政治 詹明信 《政治无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文化政治学——詹明信后现代理论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新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3-56,共4页
詹明信的后现代论述是他前期理论尤其是《政治无意识》的自然延伸 ,显示出对各个版本后现代主义的整合倾向 ,其最终指向是要建立后现代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学。西方的后现代理论对把握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詹明信 后现代 文化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