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台小型泥浆泵与大型泥浆泵联合输沙工作方式的改进
1
作者 李国繁 吴宾格 +1 位作者 吕锐捷 尚宏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56-58,共3页
多台小型泥浆泵与大型泥浆泵联合输沙工作方式的改进李国繁,吴宾格,吕锐捷(河南黄河河务局郑州450003)尚宏琦(郑州黄委会水科院450003)为了满足管道输沙要求,提高管道输沙应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了多台小型泥浆... 多台小型泥浆泵与大型泥浆泵联合输沙工作方式的改进李国繁,吴宾格,吕锐捷(河南黄河河务局郑州450003)尚宏琦(郑州黄委会水科院450003)为了满足管道输沙要求,提高管道输沙应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了多台小型泥浆泵与大型泥浆泵接力的输沙方式,即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泵 输沙 流体机械 方式 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坝岸同罩护根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荣曾 张红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5,共3页
根石走失是造成黄河下游坝岸出险的重要原因,也是下游防洪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利用大面积铅丝网将坝岸松散根石罩护起来的防护方法,经室内外动床模型试验和原型试验证明,理论正确,操作简便,能有效防止坝岸工程根石走失,可... 根石走失是造成黄河下游坝岸出险的重要原因,也是下游防洪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利用大面积铅丝网将坝岸松散根石罩护起来的防护方法,经室内外动床模型试验和原型试验证明,理论正确,操作简便,能有效防止坝岸工程根石走失,可以在险工、河道整治工程中广泛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铅丝网罩 坝岸 堤防 动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下游河道输沙特性与形成窄深河槽的原因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文林 茹玉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得出:含沙量200kg/m3以上的洪水,河道排沙能力强,500m3/s流量的排沙比可达100%;含沙量100~200kg/m3的洪水,800~1000m3/s流量的排沙比才能达到100%,河槽排沙能力...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得出:含沙量200kg/m3以上的洪水,河道排沙能力强,500m3/s流量的排沙比可达100%;含沙量100~200kg/m3的洪水,800~1000m3/s流量的排沙比才能达到100%,河槽排沙能力低,主槽淤积机会多、数量大,对河道不利;高含沙量小水,主槽淤积严重;高含沙量大洪水淤滩刷槽,形成窄深河槽。河岸抗冲稳定性较强,并经常出现高含沙量大洪水,是形成渭河下游窄深河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输沙 窄深河槽 排沙比 渭河下游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动力特性试验成果整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刚 杨宗茂 郝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4-36,共3页
通过对某工程4种粗粒土的动模量、阻尼比试验,就特性曲线的全归一化处理、Hardin经验公式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特性曲线的全归一化处理能较好地消除由于粗粒土动力试验一般团结应力范围值较大而对试验成果带来... 通过对某工程4种粗粒土的动模量、阻尼比试验,就特性曲线的全归一化处理、Hardin经验公式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特性曲线的全归一化处理能较好地消除由于粗粒土动力试验一般团结应力范围值较大而对试验成果带来的影响;Hardin经验公式能够适用于粗粒土,但由于土体中占主要成份的骨架材料不同,使粗粒土阻尼比公式中的m取值增大了0.69~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动力试验 固结 动模量 成果整理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斜心墙堆石坝的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沈凤生 潘恕 耿晔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40,共5页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黄河小浪底斜心墙堆石坝的最终设计断面在施工和蓄水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状态进行了分析。主混凝土防渗墙采用梁单元模拟,并在砂砾石与混凝土防渗墙以及粘土与混凝土防渗墙间设置接触面单元。上游旋喷混凝土防...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黄河小浪底斜心墙堆石坝的最终设计断面在施工和蓄水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状态进行了分析。主混凝土防渗墙采用梁单元模拟,并在砂砾石与混凝土防渗墙以及粘土与混凝土防渗墙间设置接触面单元。上游旋喷混凝土防渗墙采用普通实体单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上游旋喷混凝土防渗墙中的应力不超过11MPa,不会有强度问题;而对于主混凝土防渗墙,由于在施工期和蓄水淤积期均承受较大的压应力,因此该防渗墙的设计和施工是整个坝体的关键问题。在整个坝体的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坝体中不会产生过高的超静孔隙水压。坝体的整体设计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有效应力 非线性 防渗墙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淤地坝坝系相对稳定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曾茂林 康玲玲 朱小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3,共5页
坝系相对稳定是指在特定暴雨洪水频率下能保证坝系工程的安全,在另一特定暴雨洪水频率下,能保证坝地作物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沟道流域的水沙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泥沙基本不出沟,后期的坝体加高维修工程量小,群众可以承担。根据实... 坝系相对稳定是指在特定暴雨洪水频率下能保证坝系工程的安全,在另一特定暴雨洪水频率下,能保证坝地作物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沟道流域的水沙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泥沙基本不出沟,后期的坝体加高维修工程量小,群众可以承担。根据实地调查分析,防洪保安全的标准可以定为50~100年一遇,保收标准可定为10~20年一遇,根据以上条件,当坝地面积达到该流域面积的1/15~1/20即可达到相对稳定,达到1/20~1/30即可满足保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坝系相对稳定 黄河中游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8”暴雨对无定河流域产流产沙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胜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4-27,共4页
1994年7、8月,无定河流域连降大到暴雨,8月4~5日,主雨区在流域内的子洲、绥德一线,暴雨中心在绥德,6小时降雨量144.2mm。8月5日无定河白家川站洪峰流量达3200m ̄3/s,为该站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三位洪... 1994年7、8月,无定河流域连降大到暴雨,8月4~5日,主雨区在流域内的子洲、绥德一线,暴雨中心在绥德,6小时降雨量144.2mm。8月5日无定河白家川站洪峰流量达3200m ̄3/s,为该站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三位洪水,统计该站1994年8月三次洪水沙量可知,三次洪水总量为2.58亿m ̄3,输沙量为1.47亿t,较80年代汛期平均输沙量增加1亿t以上,可见流域产沙量之大。造成产流产沙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暴雨较大外,治理面积统计误差较大,治坡措施在大暴雨时仍产生大量洪水泥沙;水利水保工程年久失修,病险坝库多,水毁严重;人类活动新增水土流失等也是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产流 无定河 泥沙 洪水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梁水库放水洞多级孔极消能工孔板布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吕文堂 王复兴 +1 位作者 李远发 邱玉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33,共4页
针对大梁水库放水洞多级孔板消能问题,分析了多级孔板消能中孔径比、上游水位及出口面积对水流空化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多级孔板布置的设计方法并在大梁水库放水洞试验中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能给出较为合理而实用的布... 针对大梁水库放水洞多级孔板消能问题,分析了多级孔板消能中孔径比、上游水位及出口面积对水流空化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多级孔板布置的设计方法并在大梁水库放水洞试验中进行了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能给出较为合理而实用的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工 多级孔板 空化 水库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村—陶城铺河段整治后河道形态变化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月兰 张原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16,共5页
对高村—陶城铺河段河道整治前后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河道整治后本河段平面变化幅度减小,河槽断面窄深稳定,整治以前的嫩滩大大减小或不复存在。嫩滩是主流摆动形成的,它的存在使河槽宽浅,河槽内平均流速减小;嫩滩部位是河槽... 对高村—陶城铺河段河道整治前后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河道整治后本河段平面变化幅度减小,河槽断面窄深稳定,整治以前的嫩滩大大减小或不复存在。嫩滩是主流摆动形成的,它的存在使河槽宽浅,河槽内平均流速减小;嫩滩部位是河槽内较高含沙水流的缓流落淤区和低含沙水流冲刷补给区。故在河道整治以前,河槽调节泥沙作用较大;河槽整治后,原来变化不定的嫩滩转化为二滩,河槽调沙作用相对减弱,二滩的稳定滞沙作用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河道形态 输沙 高含沙水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节水减淤的高含沙输沙方式商榷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璞 李文学 张原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8,62,共4页
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利用高含沙水流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的研究过程,并讨论了节省输沙用水、人为产生高含沙水流、泥沙堆放地点等问题,认为通过小浪底水库对泥沙进行多年调节,产生有利的水沙组合,改造高村以上宽浅游荡河道为... 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利用高含沙水流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的研究过程,并讨论了节省输沙用水、人为产生高含沙水流、泥沙堆放地点等问题,认为通过小浪底水库对泥沙进行多年调节,产生有利的水沙组合,改造高村以上宽浅游荡河道为窄深河槽,再利用窄深河槽输送高含沙水流入海的措施是解决黄河下游防洪、减淤问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水流 输沙 黄河下游 泥沙 减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水脉动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德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对量测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对不同流态区清水和浑水脉动压力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高含沙浑水不再属牛顿体而变为宾汉体,浑水的紊流结构发生变化。浑水脉动压力均方根和强度系数随含沙量增加呈直线关系增大... 在对量测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对不同流态区清水和浑水脉动压力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高含沙浑水不再属牛顿体而变为宾汉体,浑水的紊流结构发生变化。浑水脉动压力均方根和强度系数随含沙量增加呈直线关系增大,以浑水水柱表示的脉动压力均方根和强度系数,浑水和清水没有区别。水流含沙后,浑水紊流结构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紊流结构中旋涡含能分布规律,紊动能仍然集中在大、中尺度旋涡中,所以,浑水和清水脉动压力功率谱看不出任何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压力 紊流 流变 浑水 高含沙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艾山以下河道输沙能力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璞 茹玉英 +1 位作者 张厚军 孙赞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11,共6页
对黄河实测资料分析及高含沙水流输移机理研究表明,窄深河槽具有极强的输沙能力,艾山以下河道在流量3000~4000m ̄3/s时,实际上已经输送过合沙量200kg/m ̄3的洪水,若含沙量增加到400~500kg/m ̄3时... 对黄河实测资料分析及高含沙水流输移机理研究表明,窄深河槽具有极强的输沙能力,艾山以下河道在流量3000~4000m ̄3/s时,实际上已经输送过合沙量200kg/m ̄3的洪水,若含沙量增加到400~500kg/m ̄3时,更容易输送,甚至对d_(50)=0.1mm的粗沙也能顺利输送。以控制流态在充分紊流区,适宜输送的含沙量上限可达800kg/m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水流 河道输沙 黄河下游 艾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土石坝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凤生 潘恕 甘宪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39,共5页
根据小浪底斜心墙堆石坝坝基砂砾石以及有关坝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增长模型以及残余变形模型,对该坝进行二维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加速度时送线是根据世界银行咨询专家为小浪底提出的地震反应谱经过人工合成得到的。分析结果表... 根据小浪底斜心墙堆石坝坝基砂砾石以及有关坝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增长模型以及残余变形模型,对该坝进行二维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加速度时送线是根据世界银行咨询专家为小浪底提出的地震反应谱经过人工合成得到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虽然坝踵砂砾石地基以及上游淤积土表层均有一定范围的液化破坏区,但由于坝唾液化区离大坝坝体较远,因而只影响到坝踵压戗的局部;上游反滤层局部区域有破坏的可能,但由于区域较小,与渗透性良好的堆石体相邻,对坝体不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三维地震反应 液化 小浪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工程地下厂房三维渗流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俊霞 陈士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1,共3页
在分析小浪底工程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下厂房的排渗布置,建立了地下厂房排渗工程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及三维有限元计算,对地下厂房的排渗设计作出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厂房排沙工... 在分析小浪底工程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下厂房的排渗布置,建立了地下厂房排渗工程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及三维有限元计算,对地下厂房的排渗设计作出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厂房排沙工程布置应考虑透水岩层层状分布的特点,厂房上游的排水幕应穿越和岩层,特别是和两个主要透水层为好。同时,要降低西沟水库对厂房后部尾水洞区的影响,适当延长左侧排水幕是完全必要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渗工程 地下厂房 渗流 计算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东良 王万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河道冲淤 河道演变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平面二维恒定流水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少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5-7,共3页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求解平面二维恒定流场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处理固壁不可入边界条件的方法。方程离散具有通用和严格的特点,对合成后形成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一般仅需4~7次选代便能获得稳态解。模...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求解平面二维恒定流场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处理固壁不可入边界条件的方法。方程离散具有通用和严格的特点,对合成后形成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一般仅需4~7次选代便能获得稳态解。模型除经过各种典型情况的考题试算外,还用长江中游界牌河段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二维 恒定流 水力学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天桥水电站面流消能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勾兆莉 柴炳钦 李进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4-26,共3页
天桥水电站采用面流消能,原设计洪水标准为100A一遇。经本次水工整体模型试验,对100A一遇设计洪水、500A一遇校核洪水和1989年实测洪水均作了定床和动床试验研究。成果显示,100A一遇洪水和1989年洪水在建筑物下游可保持面流流态,无... 天桥水电站采用面流消能,原设计洪水标准为100A一遇。经本次水工整体模型试验,对100A一遇设计洪水、500A一遇校核洪水和1989年实测洪水均作了定床和动床试验研究。成果显示,100A一遇洪水和1989年洪水在建筑物下游可保持面流流态,无严重冲刷;500A一遇校核洪水则出现底流,冲坑较深,应考虑采取工程措施以改善流态,降低单宽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流 设计洪水 底流 冲刷 消能 径流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河河口段河道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泽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1-25,共5页
根据河流动力学理论,综合分析了黄河河口段河道特征。与神仙沟、钓口河流路相比,清水沟流路来水来沙条件处于中等,但来水来沙过程比较优越,单股河形成后连续数年出现大流量,塑造了比较好的河道。由于河道是漫流淤积而成,滩地泥沙... 根据河流动力学理论,综合分析了黄河河口段河道特征。与神仙沟、钓口河流路相比,清水沟流路来水来沙条件处于中等,但来水来沙过程比较优越,单股河形成后连续数年出现大流量,塑造了比较好的河道。由于河道是漫流淤积而成,滩地泥沙组成较细,再加上陆面芦苇丛生,河床、河岸稳定性好。清2断面以上弯段与近四段类同,下段与黄河下游直段相同.整治工程可以改造河相形态。清3以上河段,弯道影响河道的平面变形,其下河道的稳定性较差。此外,改道点是一种变动性折点,随着多年的上下移动可逐渐消失。河相关系,造床流量,河床纵剖面,平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口段 河道演变 适床流量 平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大堤渗透系数的反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自力 杨静熙 李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3-15,共3页
应用求解反演问题的间接方法.将渗流计算的有限元法与数学规划中的复合形法结合起来,根据黄河大堤花园口断面的测压管观测资料反求该断面各土层较符合实际的渗透系数,为较好地进行大堤渗流动态预报提供参数。
关键词 黄河 堤防 渗透 反演分析 复合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汛期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12,共4页
非汛期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张永昌(郑州黄委会水科院郑州450003)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上中游地区的水电开发又改变了天然水沙的分配规律。黄河下游沿黄地区,自60年代中期恢复引黄灌溉以来,引黄水量逐年增... 非汛期引水引沙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张永昌(郑州黄委会水科院郑州450003)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上中游地区的水电开发又改变了天然水沙的分配规律。黄河下游沿黄地区,自60年代中期恢复引黄灌溉以来,引黄水量逐年增加,80年代的年均水量已达10O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冲淤 引水 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