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血清MDA、SOD、CAT水平与发作程度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任腾飞 班曼曼 +1 位作者 李翠 郭艳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与其发作程度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癫痫患者96例,比较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损害程度及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血清MDA、SOD、...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与其发作程度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癫痫患者96例,比较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损害程度及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血清MDA、SOD、CAT水平,探讨血清MDA、SOD、CAT水平与发作程度、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96例癫痫患者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33例,.中度认知功能障碍43例,重度认知功能障碍20例。血清MDA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OD、CAT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96例癫痫患者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42例,部分性发作54例;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者与部.分性发作者血清MDA、SOD、CAT水平相当(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癫痫患者血清MDA水平与NHS3评分正相关,与MoCA评分负相关(P<005),血清SOD、CAT水平与MoCA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 癫痫患者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SOD和CAT水平降低,其中血清MDA水平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而血清SOD和CAT水平仅与认知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发作程度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冯静静 黑丹丹 +1 位作者 马勇 刘昱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1981-1984,共4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颐和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颐和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神经损伤标志物指标,包括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采用全自动检测仪检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以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NSE和GFAP等神经损伤标志物以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神经损伤标志物和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舒血宁注射液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静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8期3351-3353,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物提取物联合多奈哌齐药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颐和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盐... 目的探讨银杏物提取物联合多奈哌齐药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颐和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片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部分评定量表(ADAS-Cog)评价患者认知能力,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药物治疗后,血清NGF和BDNF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并且观察组神经营养因子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药物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ADAS-Cog评分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例,12.50%)与对照组(7例,10.9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多奈哌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利于患者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银杏叶提取物 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配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及对TLR4/NF-κB信号通路与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岳亚男 徐晓妍 +3 位作者 郑晨星 马勇 黑丹丹 王宝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64-2068,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配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免疫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高压氧配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免疫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单一组、联合组,每组40例。单一组接受中药汤剂治疗,联合组接受高压氧配合中药汤剂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TLR4 mRNA、NF-κB p65 mRNA)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单一组,BI、FMA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及RBC-ICR低于单一组,RBC-C3bRR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 mRNA、NF-κB p65 mRNA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配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效果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并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压氧 中药汤剂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与脑白质高信号对脑梗死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川 吴冠瑾 +1 位作者 冯静静 李雷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脑梗死风险预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CICAO患者57例(CICAO组),CICAO组又按照脑灌注结... 目的分析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脑梗死风险预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CICAO患者57例(CICAO组),CICAO组又按照脑灌注结果分为灌注正常组30例和低灌注组27例。选取同期住院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记录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灌注正常组与低灌注组功能磁共振成像灌注参数特点和不同部位WMH分级的差异,包括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CICAO患者脑梗死中高风险的预测指标。结果CICAO组男性、收缩压、脑卒中史和外周动脉疾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灌注正常组比较,低灌注组rMTT、rTTP明显延长(1.08±0.11 vs 0.96±0.11,P<0.01;1.05±0.08 vs 0.98±0.10,P<0.01),rCBF、rCBV明显减少(1.01±0.08 vs 1.05±0.08,P<0.05;1.03±0.07 vs 1.11±0.09,P<0.01)。2组脑深部WMH的Fezaka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室旁WMH的Fezaka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脑卒中史、脑深部WMH、rMTT、rCBF、rCBV是脑梗死中高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rMTT延迟与rCBF、rCBV减少及严重脑深部WMH是预测CICAO患者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颈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白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106例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岳亚男 郑晨星 +1 位作者 李雷申 王宝亮 《北方药学》 2019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中成药乌灵胶囊联合西药盐酸帕罗西丁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随机分为实验组(n=53)和对照... 目的:分析中成药乌灵胶囊联合西药盐酸帕罗西丁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随机分为实验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并服用盐酸帕罗西丁抗抑郁,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乌灵胶囊;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9.2%;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1周、2周、4周、6周后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在治疗一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无明显变化,治疗2周、4周、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的HAMD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使用西药盐酸帕罗西丁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虽有显著的疗效,但是乌灵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 盐酸帕罗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秦树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2期4097-4099,共3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住院且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溶治疗,观...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颐和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住院且行溶栓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0、IL-8、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应激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软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定眩胶囊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穆素会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究强力定眩胶囊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年该院收治的94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强力定眩胶囊治疗,14 d为一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强力定眩胶囊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年该院收治的94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强力定眩胶囊治疗,14 d为一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两药联合治疗眩晕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且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定眩胶囊 甲磺酸倍他司汀 眩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荆翠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740-742,共3页
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0例VD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在... 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0例VD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前后认知功能(MMSE)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1.43%)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DL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VD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家庭跟进式分级护理模式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小菊 张冰爽 贾中兴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4例ACI患者纳入研究,将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n=30),未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4例ACI患者纳入研究,将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n=30),未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参照组(n=34);收集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主要临床症状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患者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意识障碍、肠内营养、气管插管或呼吸机是ACI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患者标本共检出7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51株(占70.83%)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呋辛、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80.00%),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35.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较高(>50.00%),明显高于铜绿假单胞菌(P<0.05);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70.00%)。结论:ACI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意识障碍、肠内营养、气管插管或呼吸机使用等,应根据不同病原菌耐药情况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抗感染治疗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对脑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雨春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1期50-50,共1页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脑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参照组在手术开始前给予维生素K1,研究组在手术开始前给予...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脑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参照组在手术开始前给予维生素K1,研究组在手术开始前给予抑肽酶,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总输血量以及凝血功能。结果:相比参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以及总输血量均明显减少,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血小板计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研究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肽酶应用于脑外科手术可显著减少围术期出血,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确切的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脑外科手术 血液保护作用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李雪梅 李丹 吕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7期3197-3200,共4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拟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拟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 d。观察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高,收缩期血管外周阻力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较对照组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流动力学 再灌注损伤 法舒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二级预防抗血栓药物应用调查及对预后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马建永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观察不同预防方案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州颐和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案将其分为50 m...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观察不同预防方案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郑州颐和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案将其分为50 mg组、150 mg组、300 mg组与对照组各50例。50 mg组口服阿司匹林50 mg/d,150 mg组口服阿司匹林150 mg/d,300 mg组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对照组给安慰剂。观察期12个月,对比各组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血小板凝集率、疾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重度狭窄率为28%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用药后,50 mg组、150 mg组与300 mg组的血小板凝聚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内,50 mg组、150 mg组与300 mg组的复发率分别为8%、10%与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6%)(P<0.05)。结论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确切,能够控制有关疾病复发,无需通过加大用药剂量追求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预后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