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EPS系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1
作者 周云龙 李峰 张建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66,170,共5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控制能力,引入模糊PID控制方法克服被控对象缺少数学模型的缺陷,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以Simulink完成仿真测试,得到EPS系统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逐渐增大车速的过程中,EPS系统产生了更小的助...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控制能力,引入模糊PID控制方法克服被控对象缺少数学模型的缺陷,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以Simulink完成仿真测试,得到EPS系统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逐渐增大车速的过程中,EPS系统产生了更小的助力转矩,表明EPS系统可以适应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满足路感的控制性能。提高方向盘转矩时,助力电机产生了更大助力转矩,EPS系统可以实现对汽车转向进行灵活控制的功能。与传统PID相比,模糊PID获得了更小超调量,大幅降低调整时间,使EPS系统获得更优助力效果。以模糊PID方法进行控制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外界干扰快速完成调整过程,使EPS系统获得更强抗干扰性能。该研究模糊PID都可以快速产生稳定助力转矩,充分适应复杂的转向控制要求,对提高电动汽车转向控制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 模糊PID 控制器 仿真分析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出杆液粘阻尼器隔振系统优化及冲击实验
2
作者 陈化奎 李峰 张建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163,169,共5页
为了降低锻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振动而产生冲击作用,设计了一种双出杆液粘阻尼器隔振系统。外部载荷对粘滞阻尼器产生冲击作用后,活塞和液压缸缸体间出现相对运动,活塞一侧的油液经节流孔流至另一侧,通过孔缩效应形成阻尼力,从而使... 为了降低锻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振动而产生冲击作用,设计了一种双出杆液粘阻尼器隔振系统。外部载荷对粘滞阻尼器产生冲击作用后,活塞和液压缸缸体间出现相对运动,活塞一侧的油液经节流孔流至另一侧,通过孔缩效应形成阻尼力,从而使冲击能量发生耗散,由此达到隔振的效果。通过AMESim软件对孔隙液压阻尼器开展了阻尼力仿真分析,并进行试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阻尼孔的增大,阻尼力发生了逐渐减小现象。阻尼孔的孔径尺寸由2mm提高至3mm时,阻尼力峰值发生了快速降低,表现为剧烈变化的特征。当输入载荷小于50g时,实验与仿真误差均小于5%;当输入载荷大于50g后,最大误差只有6.85%,远低于20%允许误差,表明这里构建的模型能够满足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系统 液粘阻尼器 优化 仿真分析 实验验证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