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若楠 牛明敏 赵树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显由于脑卒中导致面瘫后遗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显由于脑卒中导致面瘫后遗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试验组)和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同时在相关部位皮肤的特殊区域施加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治疗。治疗前后对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进行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症状量表的相关内容,结合面神经功能分级(MHBN)。结果治疗后根据评定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治疗组(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能够很大程度的恢复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的面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进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 Rood技术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 脑卒中后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正向设计离焦框架镜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延缓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秀红 符爱存 +5 位作者 姫娜 周路坦 李光光 张凤妍 吕勇 王卫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多区正向设计离焦(DIMS)框架镜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延缓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视光诊疗部就诊的近视[等效球镜度(SE)为-0.50~-6.00 D]儿童青少年276例(276眼),其... 目的研究多区正向设计离焦(DIMS)框架镜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延缓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视光诊疗部就诊的近视[等效球镜度(SE)为-0.50~-6.00 D]儿童青少年276例(276眼),其中验配DIMS框架镜(DIMS组)和普通单光(SV)框架镜(SV组)者各138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SE及眼轴长度(AL)的变化量,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AL、SE变化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只取右眼数据纳入统计分析。结果完成6个月随访者共259例,DIMS组131例,SV组128例。戴镜6个月后DIMS组和SV组患者AL变化量分别为(0.10±0.13)mm和(0.18±0.11)mm,SE变化量分别为(-0.25±0.17)D和(-0.46±0.33)D,两组患者间AL和SE变化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完成1年随访者共238例,DIMS组120例,SV组118例,两组中完成1年随访患者的主要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1年后DIMS组和SV组患者AL变化量分别为(0.22±0.16)mm和(0.38±0.21)mm,SE变化量分别为(-0.52±0.35)D和(-0.95±0.32)D,两组患者间AL和SE变化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相较于SV框架镜,DIMS框架镜延缓AL增长42.1%,延缓SE增长45.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IMS组患者戴镜1年后AL的变化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2,P=0.006)。结论与SV框架镜相比,DIMS框架镜能有效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进展及AL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正向设计离焦框架镜 等效球镜度 眼轴长度 近视 儿童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牛琳 王双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13例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6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13例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6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ESCV及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障碍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流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8%(5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45/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CV评分呈升高的趋势(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期峰流速及舒张期末峰流速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腹部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减轻疼痛,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腹部推拿 气滞血瘀型 椎动脉型颈椎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片剂中盐酸巴马汀含量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凯 魏永鸽 郝海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95-1499,共5页
以氘代甲醇为溶剂,马来酸为内标,通过比较马来酸内标峰与盐酸巴马汀定量峰的峰面积,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黄藤素片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 00~10. 00 g/L,相关系数(r)为0. 999 3,定量下限为25. 0 mg/L,检... 以氘代甲醇为溶剂,马来酸为内标,通过比较马来酸内标峰与盐酸巴马汀定量峰的峰面积,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黄藤素片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 00~10. 00 g/L,相关系数(r)为0. 999 3,定量下限为25. 0 mg/L,检出限为8. 5 mg/L,回收率为98. 5%~104%。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且与结构鉴定同步完成,适用于黄藤素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藤素片 盐酸巴马汀 核磁共振波谱法 定量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