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1
1
作者 薛龙 艾世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3,共7页
采用熵值法度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检... 采用熵值法度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加大研发投入来实现。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以及高内部治理水平和大规模企业中,数字经济发展对其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为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收入份额 人力资本结构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广亮 翟晓格 张绍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数字乡村发展为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充分挖掘和释放农村内需潜力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在分析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全国25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结... 数字乡村发展为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充分挖掘和释放农村内需潜力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在分析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全国25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这一结论在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以及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提振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鸿沟对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且这种负向调节效应对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影响更为显著;第四,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呈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影响邻近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此,政府应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发展,鼓励数字技术培训;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服务,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同时也应关注数字弱势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政策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跨区域联动,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村居民消费 提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舆论风险感知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洋洋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157,137,共10页
[研究目的]在数智时代,探究公众对AIGC的关注焦点和情感倾向,有助于正确引导AIGC治理的政策导向,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研究方法]融合文本挖掘分析和fsQCA方法,通过文本挖掘分析提炼出TOS主题框架,运用fsQCA方法探究A... [研究目的]在数智时代,探究公众对AIGC的关注焦点和情感倾向,有助于正确引导AIGC治理的政策导向,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研究方法]融合文本挖掘分析和fsQCA方法,通过文本挖掘分析提炼出TOS主题框架,运用fsQCA方法探究AIGC舆论主题与情感风险之间的因果驱动关系,以算力支持、模型训练、企业应用、行业前景、政府监管、智能金融、教育服务、聊天对话为条件变量,以情感强度为结果变量,剖析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场景因素对情感风险的复杂影响机制。[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公众关注的AIGC舆论领域有8个,公众对AIGC在技术维度和组织维度的发展都持比较积极情感,而对场景维度的态度呈现较弱的积极情感。得到了6条积极情感驱动路径和4条消极情感驱动路径,进一步提炼归纳出两种积极情感驱动模式(组织联动整合模式和场景应用驱动模式)和两种消极情感驱动模式(教育场景优化模式和组织管理赋能模式)。最后,提出了AIGC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舆论引导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舆论风险感知 情感分析 驱动机制 文本挖掘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异质性视角下华为双重股权机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晓东 孙雨姗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6,共8页
本文通过梳理华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其股权结构安排、股东会结构及董事会产生机制、董事会运行机制,发现其利用员工持股计划实现双重股权结构安排,促使创业团队与持股员工之间从传统的短期雇佣合约关系转变为长期合伙合约关系... 本文通过梳理华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其股权结构安排、股东会结构及董事会产生机制、董事会运行机制,发现其利用员工持股计划实现双重股权结构安排,促使创业团队与持股员工之间从传统的短期雇佣合约关系转变为长期合伙合约关系,在实现创业团队与员工之间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从而提升了决策效率与决策质量。基于该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双重股权结构实质是企业为了平衡资金需求与决策质量而采取的制度安排,现实中日益增多的多重股权结构现象可能意味着现代公司不但要经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要面临所有权内部进一步分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为 双重股权结构 员工持股计划 股东异质性 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广亮 翟晓格 张绍阳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共8页
为探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差异、给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建立了包括发展高效、生态友好和资源节约3个维度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68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 为探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差异、给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建立了包括发展高效、生态友好和资源节约3个维度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黄河流域68个地级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熵值法评估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采用莫兰指数对其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自然三方面设置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地形起伏度、年降水量6个指标,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2011—2021年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研究期末整体水平仍较低,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上游地区,发展高效维度在上游和下游地区上升趋势明显,生态友好和资源节约维度在研究期上升幅度较小;2)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地级市相对较多;3)农业绿色发展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显著且影响强度不同,其中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工业化水平、地形起伏度的影响空间差异较小,城镇化水平和年降水量的影响空间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和地形起伏度有负面影响,种植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年降水量有正面影响,影响强度大小为地形起伏度>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种植结构>年降水量。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区域协作、实施差异化农业绿色发展策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6
作者 郑玉 蔡艳艳 刘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5,共6页
文章采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在资源错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表明,... 文章采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在资源错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优化配置金融、人才、技术三类资源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表明,企业内部治理、企业生命周期以及外部基础设施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资源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情感异质性的垃圾分类行为监管演化
7
作者 马刚 郑君君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9,共18页
为研究强制生活垃圾分类背景下居民情感“反击”及监管问题,通过刻画居民情感异质性的特征,构建其垃圾分类行为效用函数,提出了两阶段处罚–诚信监管机制,并采用多主体仿真的方法对比单一处罚监管机制和两阶段处罚–诚信监管机制的演化... 为研究强制生活垃圾分类背景下居民情感“反击”及监管问题,通过刻画居民情感异质性的特征,构建其垃圾分类行为效用函数,提出了两阶段处罚–诚信监管机制,并采用多主体仿真的方法对比单一处罚监管机制和两阶段处罚–诚信监管机制的演化结果.研究发现,单一处罚监管机制为短期有效机制,长期实施该机制会给政府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同时受个体情感异质性的影响,该机制无法有效遏制居民不分类行为;而诚信监管机制是其补充和完善,二者构成的两阶段监管机制可以有效监管居民分类行为.政治敏感度、生活相关度以及认知意愿权重越高,履行垃圾分类行为的人越多;情感外化程度越大,履行垃圾分类行为的人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异质性 垃圾分类行为 监管机制 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绩效机制实证研究--基于交易成本和投资效益的中介效应检验
8
作者 郑玉 史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60,共17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交易成本和投资效益影响企业运营过程中作为在一定资源、条件和环境下实现目标能力和结果的绩效。笔者在依据经济学生产理论关于生产过程和要素配置理论构建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绩效机制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以2007—...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交易成本和投资效益影响企业运营过程中作为在一定资源、条件和环境下实现目标能力和结果的绩效。笔者在依据经济学生产理论关于生产过程和要素配置理论构建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绩效机制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以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有效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交易成本和投资效益两个基本中介变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受制于其他相关要素发生方向和程度变化的运行方式。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绩效正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绩效的影响通过交易成本和投资效益完成,又受制于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劳动密集程度等因素的调节。本研究遵循企业通过组合要素和创新技术实现产出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基本原理,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绩效的机制,拓展了经济学生产理论的运用边界,丰富了有关企业投资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现有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以加快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绩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绩效 交易成本 投资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技术融合、创新节奏与企业突破性创新--技术群嵌入的调节效应
9
作者 李莉 王高森 +1 位作者 程露 韩少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5,共11页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情境下,企业如何把握创新节奏实现突破性创新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组织适应理论、创新网络社群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实技术融合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路径与情境条件。以216家医疗...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情境下,企业如何把握创新节奏实现突破性创新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组织适应理论、创新网络社群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实技术融合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路径与情境条件。以216家医疗装备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实技术融合促使创新节奏不规则方向发展,创新节奏规则化和适度不规则化均能促进突破性创新,但过度不规则会抑制突破性创新;技术群嵌入负向调节数实技术融合与创新节奏的正向关系,创新节奏在数实技术融合与突破性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可为企业在数实融合情境下把握合适的创新节奏,缓解“数字化悖论”,促进突破性创新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技术融合 创新节奏 突破性创新 技术群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舆情事件主题分异与情感缓释模式分析——基于UGC与AIGC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杨洋洋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4,共9页
[研究目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正确引导公众认知,及时疏解不良情感发酵,避免群体极化现象,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旨在研究UGC与AIGC的主题分异规律和情感缓释模式差异,以期为AIGC时代的网络信息治理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以突... [研究目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正确引导公众认知,及时疏解不良情感发酵,避免群体极化现象,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旨在研究UGC与AIGC的主题分异规律和情感缓释模式差异,以期为AIGC时代的网络信息治理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以突发公共舆情事件为切入点,融合LDA模型和fsQCA方法,剖析UGC与AIGC在解析问题上的逻辑差异,结合PSR框架,探究导致突发公共舆情事件UGC与AIGC的情感缓释路径,并提炼出UGC与AIGC的情感缓释模式。[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UGC的情感更加倾向于感性情感,AIGC更偏向于理性情感,各变量均不构成高情感强度的必要条件,得到了5条引发UGC高情感强度的组态路径和10条引发AIGC高情感强度的组态路径,提炼出2种UGC的情感缓释模式(内力溯源模式和诉求发酵模式)和4种AIGC的情感缓释模式(外力助推模式、公众传播模式、诉求回应模式、传播回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舆情事件 主题分异 情感缓释 用户生成内容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11
作者 薛龙 李铭钰 邱梦欣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138,共8页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待研究。基于此,选取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 作为我国金融领域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待研究。基于此,选取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进而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收入分配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高信息透明度企业以及中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拓展了宏观金融市场体制改革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文献,并在实践上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 收入分配效应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下考虑废旧产品质量异质性的闭环供应链决策与协调研究
12
作者 周福礼 陈天赋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9,I0063,I0064,共9页
废旧产品闭环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方式,是生产方式向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废旧产品质量异质性将造成再制造过程中碳排放量的不确定,将进一步地增加碳交易政策下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本文以废旧产品闭环供应... 废旧产品闭环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方式,是生产方式向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废旧产品质量异质性将造成再制造过程中碳排放量的不确定,将进一步地增加碳交易政策下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本文以废旧产品闭环供应链为对象,考虑废旧产品质量对再制造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影响。建立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回收质量与碳交易价格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并讨论收益共享碳交易成本共担对供应链的协调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主要结论。结果表明:当废旧产品质量在一定的阈值内,不论是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废旧产品质量越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与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则随之增大;碳交易价格的提升将减少碳排放总量、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和零售商利润;在碳交易价格与回收质量的共同影响下,批发与零售价格升高、回收率降低,而且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受碳交易价格的影响程度大于废旧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废旧产品 质量异质性 闭环供应链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竞争的收入分配效应检验--基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视角
13
作者 薛龙 邱梦欣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1,共7页
以2004~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构建地级市层面的银行竞争指标,基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视角实证分析银行竞争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 以2004~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构建地级市层面的银行竞争指标,基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视角实证分析银行竞争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银行竞争通过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来发挥收入分配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资本密集度较高、成熟型、公司治理水平较低企业及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推动金融机构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竞争 企业劳动收入份额 人力资本结构 债务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生命周期质量经济性的汽车外购件供应商组合优选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福礼 王旭 +3 位作者 周林 何彦东 倪霖 杨航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59-1271,共13页
作为影响整车质量的主要因素,外购件质量的表现不但影响整车在役性能和消费者体验,而且显著影响主机厂三包费用、企业品牌和销量等质量经济性因素。为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经济性,提出基于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的多目标非线性整数规... 作为影响整车质量的主要因素,外购件质量的表现不但影响整车在役性能和消费者体验,而且显著影响主机厂三包费用、企业品牌和销量等质量经济性因素。为提升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经济性,提出基于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的多目标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预防性优选最佳外购件供应商组合。分析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要素的非线性特性,基于改进风险系数值确定外购件的相对重要度,借助田口损失函数量化由顾客抱怨产生的隐形质量损失。以总质量相关成本、产品系统可靠性、交付期和顾客抱怨数为优化目标,采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和线性加权方法处理多目标组合优选模型。为提升算法求解效率,引入局部搜索策略求解了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模型,设计了一种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算法的优越性,为主机厂面向质量经济性视角的关键外购件组合优选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质量经济性 总质量相关成本 汽车外购件 供应商 组合优选 非线性多目标规划 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国产汽车质量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福礼 王旭 +2 位作者 叶正梗 林云 何彦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8-519,共12页
为从全生命周期研究国产汽车的质量经济性,依据整车制造的质量传递及持续质量改进流程建立了闭环流图,构建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二维质量总相关成本框架,从"预防—鉴定—损失"质量成本和寿命周期成本两个维度描述了整... 为从全生命周期研究国产汽车的质量经济性,依据整车制造的质量传递及持续质量改进流程建立了闭环流图,构建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二维质量总相关成本框架,从"预防—鉴定—损失"质量成本和寿命周期成本两个维度描述了整车的经济性,以千台车维修频次R/1000@3MIS和千台车抱怨数TGW/1000@3MIS反映部件/整车的质量水平。应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刻画国产汽车质量经济性指标的交互关系,并仿真质量改进过程中不同质量活动要素投入时,整车质量经济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实现对整车的质量经济性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质量活动投入能够改善产品的质量经济性指标,不同质量活动及投入策略的选择对整车质量经济性提升存在差异;主机厂应通过关键零部件质量投入提升整车质量经济性,为进一步研究整车质量改善计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汽车 千台车维修频次 千台车抱怨数 系统动力学 质量经济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盈余管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薛龙 刘家诺 黄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6-55,共10页
盈余管理行为在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并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为了探究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行为在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并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为了探究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有效路径,文章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企业的成长性越好、面临的投资机会越多,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缓解效应越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抑制其盈余管理动机,降低盈余管理程度。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探究企业盈余管理的抑制途径,有助于全方位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提升企业盈余质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盈余管理 融资约束 资源配置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纽经济:内涵特征、运行机制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国政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35,共10页
枢纽经济是以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这一现象在经济史中较早存在,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阶段有差异化表现,但本质都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提升和完善。功能聚疏性、空间开放性、多维... 枢纽经济是以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这一现象在经济史中较早存在,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阶段有差异化表现,但本质都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提升和完善。功能聚疏性、空间开放性、多维融合性、形态多样性、迭代周期性是枢纽经济的基本特征,综合交通枢纽是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枢纽经济运行机制可分为动力机制、演进机制和调适机制。现阶段我国枢纽经济发展存在顶层设计不足、枢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枢纽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在新发展格局视野下需要进一步从国家视角完善枢纽经济规划体系,搭建枢纽经济运行平台,进一步优化培育枢纽产业,推进枢纽经济与城市高效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经济 区域经济 枢纽城市 新型城镇化 产业集聚 产业链 交通强国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风险承担 被引量:28
18
作者 薛龙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65,共11页
采用Baker et al.(2013)基于文本分析法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显著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 采用Baker et al.(2013)基于文本分析法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显著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小,成长性越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负向影响越大;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越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越大。上述结论意味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平稳性,并提高政策的精准性,以适当增加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促进企业R&D投入和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风险承担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驱动:基于政治经济学属性特征的诠释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明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5,共8页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从知识产权视角出发,研究知识产权政治经济学属性特征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在上游一体化、下游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去制造化路径过程中,知识产权创造、知识... 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从知识产权视角出发,研究知识产权政治经济学属性特征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驱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在上游一体化、下游一体化、上下游一体化、去制造化路径过程中,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共同体现了知识产权的资本属性和商品属性,其均能够给企业带来租金和高额利润,这正是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制造业服务化 转型升级 属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运输视角下枢纽经济的演化机理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国政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2,共6页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在界定枢纽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从解读综合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的互馈关系入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枢纽经济的演进...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在界定枢纽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从解读综合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的互馈关系入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枢纽经济的演进过程和成长机理。结果表明:枢纽经济的总体进程由起步、成长、强化、成熟4个阶段构成,内部动力和外部刺激共同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同时需要在新发展格局视野下从综合交通宏观规划、枢纽平台运行、枢纽城市建设等层面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枢纽经济 要素优化配置 演化机理 循环累积效应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