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CS模型绿色屋顶径流系数变化模拟
1
作者 张启照 申红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绿色屋顶作为城市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如何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降雨径流计算方法,并以径流系数为重要指标,进而评价其降雨径流削减效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绿色屋顶不同场次降雨径流实测数据,在SCS模型降雨... 绿色屋顶作为城市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如何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降雨径流计算方法,并以径流系数为重要指标,进而评价其降雨径流削减效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绿色屋顶不同场次降雨径流实测数据,在SCS模型降雨径流深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建立了径流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并采用事件分析法,通过合理确定初损量以反推计算当时可能最大滞留量,分析当时可能最大滞留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损量与当时可能最大滞留量基本呈线性关系,平均初损率约为0.28;当时可能最大滞留量在降雨期受雨水截留作用会有所减小,随后在非降雨期逐步得到恢复,且总体呈现出初始恢复速率较快、随后逐渐降低、最后趋近于0的变化趋势,据此推导建立了当时可能最大滞留量随时间(包括降雨期与非降雨期)变化的计算表达式。基于SCS模型径流深与径流系数计算公式,结合绿色屋顶当时可能最大滞留量随时间变化的计算表达式,对绿色屋顶不同场次降雨径流深与径流系数进行连续演算模拟,并分别采用确定性系数R2与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场次降雨径流深与径流系数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相应R2值分别为0.93、0.85,NSE值分别为0.94、0.85,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顶 SCS模型 事件分析法 当时可能最大滞留量 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海燕 任长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2-966,共5页
由于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约束条件较多,计算量较大,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根据绿色建筑工程质量模糊贴近技术完成对质量效益的管理,获取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统计序列分析模型。完成对各样本的造价数据的... 由于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约束条件较多,计算量较大,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根据绿色建筑工程质量模糊贴近技术完成对质量效益的管理,获取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统计序列分析模型。完成对各样本的造价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取统计序列,把不同分部工程造价统计序列当成主成分分析的原始数据降维处理。把方差贡献率当成主成分权数,完成对不同主成分的加权平均处理,计算得到主成分综合得分,获取造价特征。在联合参量限制下,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将造价成本、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当成约束指标,通过多因子联合估计技术构造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和实际结果更加接近。按照工期进行模拟,所建立模型造价估算结果和实际结果间的差异很小,说明建立模型针对不同工期的绿色建筑工程造价估算精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绿色建筑工程 造价 快速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工程实例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动力时程分析的提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培杰 翟燕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4-1520,共7页
为提升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精度,以某高层建筑工程楼体剪力墙为背景,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与能量等效准则相结合,确定房屋剪力墙结构沿2个主轴方向的三线性恢复力参数,通过参数构建房屋剪力墙相近层模型。使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房屋剪... 为提升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精度,以某高层建筑工程楼体剪力墙为背景,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与能量等效准则相结合,确定房屋剪力墙结构沿2个主轴方向的三线性恢复力参数,通过参数构建房屋剪力墙相近层模型。使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房屋剪力墙工程楼体,并采用相近层模型模拟该楼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抗震性能的动力时程。结果表明,随着地震水平和楼层的增加,房屋剪力墙层间侧移角包络值和顶点侧移角包络值都在明显增加。设置黏滞流体阻尼器可改善房屋剪力墙受两种地震波的作用,在Ⅸ度罕见地震作用下,房屋剪力墙结构的X向减震效果比Y向好,房屋剪力墙X向和Y向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减震率分别约为38%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剪力墙 抗震性能 动力时程 分析模型 三线性恢复力 相近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焙烧活化煤矸石改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毛诗泽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3,共8页
高温焙烧能激发煤矸石的火山灰活性,但常规的焙烧工艺存在能耗高与耗时长的弊端。该研究采用高效节能的微波焙烧工艺提高了煤矸石的火山灰活性,研究了焙烧温度对煤矸石组成与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养护28 d及硫酸盐溶液侵蚀后硬化浆体... 高温焙烧能激发煤矸石的火山灰活性,但常规的焙烧工艺存在能耗高与耗时长的弊端。该研究采用高效节能的微波焙烧工艺提高了煤矸石的火山灰活性,研究了焙烧温度对煤矸石组成与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养护28 d及硫酸盐溶液侵蚀后硬化浆体的组成与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活性煤矸石改善混凝土制品水化特性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焙烧温度可破坏煤矸石中高岭石的结构,使其转变成偏高岭石,从而赋予煤矸石凝胶活性。煤矸石经700℃焙烧后,可溶性SiO_(2)与Al_(2)O_(3)分别提升至各自总组分的40.23%与72.36%,28 d火山灰活性指数升至80.27%。活性煤矸石参与水化反应,通过消纳浆体中的Ca(OH)_(2)促进了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的生成,丰富了制品的水化产物。这不仅提高了样品的致密度与强度,而且抑制了SO_(4)^(2-)的侵蚀破坏。由于掺入700℃焙烧煤矸石的混凝土样品生成的钙矾石量最少,制品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佳。然而当焙烧温度升至900℃,部分偏高岭石转变成无水化活性的莫来石,相应地制品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也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微波焙烧 火山灰活性 混凝土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机刀盘切削混凝土桩的模型参数研究
5
作者 徐平 左思贤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2-266,共5页
在地铁盾构机切削混凝土桩过程中引入JH-2(Johnson-Holmquist-2)本构模型,提出了C30混凝土JH-2的各项参数获取方法,得到适合于C30混凝土的JH-2模型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混凝土的破坏,借助ALE自适应网格、单元删除功能的损伤... 在地铁盾构机切削混凝土桩过程中引入JH-2(Johnson-Holmquist-2)本构模型,提出了C30混凝土JH-2的各项参数获取方法,得到适合于C30混凝土的JH-2模型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混凝土的破坏,借助ALE自适应网格、单元删除功能的损伤失效准则,模拟了三维标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试验,并建立了三维混凝土桩基和简化盾构机刀盘模拟盾构机刀盘切桩的数值分析试验,并将模拟刀盘扭矩与施工现场的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JH-2模型适用于盾构机刀盘切削混凝土桩的动态破坏数值模拟;C30混凝土在JH-2模型中的损伤参数通过模拟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得出D1=D2=0.45较为合适;地铁盾构机切削钢筋混凝土桩算例中混凝土的破坏形式为脆性破碎,为高度非线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机 切削 混凝土桩 JH-2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碳气凝胶/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户晶荣 李欣聪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3,共6页
将石蜡与墙体材料复合能降低建筑人居能耗,但其易泄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广泛应用,采用吸附能力强的碳气凝胶为吸附载体,有望解决复合相变材料容易泄漏的弊端。为进一步提高碳气凝胶吸附石蜡的性能,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 将石蜡与墙体材料复合能降低建筑人居能耗,但其易泄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广泛应用,采用吸附能力强的碳气凝胶为吸附载体,有望解决复合相变材料容易泄漏的弊端。为进一步提高碳气凝胶吸附石蜡的性能,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三甲基氯硅烷对碳气凝胶表面进行改性,通过XRD、SEM与FT-IR等表征手段探究了碳气凝胶表面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性过程中三甲基氯硅烷的—Cl—Si(CH_(3))_(3)基团能与碳气凝胶表面的—OH发生枝接反应,该变化丰富了试样表面—CH_(3)数量,改善了制品的憎水性与孔结构,提高了其吸附非极性石蜡的能力;当三甲基氯硅烷的质量分数为30%时,改性碳气凝胶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充分浸渍后能吸附85.87%的石蜡。经200次熔融-冷凝循环试验后,复合样品不仅未发生明显的泄漏现象,而且相变温度和相变焓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该研究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与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为开发新型墙体隔热保温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碳气凝胶 相变储热材料 微观结构 储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卸荷路径下的页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空前 谢东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13469-13475,共7页
地下硐室围岩流变现象显著,对硐室开挖与运营造成巨大威胁。以某深埋矿井巷道页岩为例,参照地下硐室实际开挖情况设计轴压与围压等比卸荷应力路径,同时开展恒轴压卸围压、等比卸荷两种应力路径下的蠕变试验,研究页岩在不同卸荷路径下的... 地下硐室围岩流变现象显著,对硐室开挖与运营造成巨大威胁。以某深埋矿井巷道页岩为例,参照地下硐室实际开挖情况设计轴压与围压等比卸荷应力路径,同时开展恒轴压卸围压、等比卸荷两种应力路径下的蠕变试验,研究页岩在不同卸荷路径下的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①页岩在两种卸荷路径下的蠕变特性十分明显,轴向应变量值始终高于侧向应变;②岩石在破坏应力水平下的轴向应变增长程度小于侧向应变,岩石的侧向扩容较为明显;③等比卸荷和恒轴压卸围压条件下的岩石长期强度分别为47.69 MPa和62.85 MPa,等比卸荷应力条件下岩石更易屈服破坏。研究成果可为地下硐室长期稳定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 页岩 蠕变 扩容 长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屋顶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启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97,111,共6页
绿色屋顶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屋顶雨水截留能力是能够延缓产流时间、削减径流总量的关键,基质层土壤渗透特性则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削减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绿色屋顶非降雨期间雨水截留能力变化规律以及降雨产(径)流特... 绿色屋顶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屋顶雨水截留能力是能够延缓产流时间、削减径流总量的关键,基质层土壤渗透特性则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削减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绿色屋顶非降雨期间雨水截留能力变化规律以及降雨产(径)流特点,分别根据土壤水蒸发理论及饱和下渗理论,推导建立了用于描述绿色屋顶非降雨期间雨水截留能力变化过程的指数方程和降雨径流过程的单位线模型。结合绿色屋顶多场次降雨径流实际监测数据,分别对绿色屋顶不同场次降雨截留效果及径流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场次降雨径流系数、径流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均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屋顶 降雨径流 单位线 截留能力 指数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泥沙淤积过程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启照 申红彬 李新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3,共4页
根据内蒙古河段近年来水来沙资料,采用沙量平衡法对河道淤积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受不利水沙变化影响,内蒙古河段1960-2010年泥沙淤积总体呈增长趋势,1986年前增长缓慢,1986年后急剧增长。利用以河床累计淤积量为特征变量的河床滞... 根据内蒙古河段近年来水来沙资料,采用沙量平衡法对河道淤积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受不利水沙变化影响,内蒙古河段1960-2010年泥沙淤积总体呈增长趋势,1986年前增长缓慢,1986年后急剧增长。利用以河床累计淤积量为特征变量的河床滞后响应模型,分别采用单步解析与多步递推模式对内蒙古河段淤积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模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均基本吻合,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993、0.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响应模型 淤积模拟 泥沙 内蒙古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沿程调整变化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启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2,34,共4页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具有“多来多排多淤”的特点,一般采用考虑上站来水含沙量的输沙率经验公式描述。通过比较输沙率经验公式与不平衡输沙理论方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理论上对经验公式的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构建提出了一种变幂指...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具有“多来多排多淤”的特点,一般采用考虑上站来水含沙量的输沙率经验公式描述。通过比较输沙率经验公式与不平衡输沙理论方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理论上对经验公式的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构建提出了一种变幂指数的泥沙输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泥沙输移变幂指数模型,结合黄河下游河道沿程实测水沙资料,重点对花园口—高村(游荡型)、艾山—利津(弯曲型)段输沙沿程调整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确定系数均大于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泥沙输移 经验公式 变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文琛 毛建斌 《江西农业》 2018年第16期68-69,共2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然而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多数农村污水未达标处理或者未经处理就随意排入周边水体,使湖泊及地表水的水质受到污染,继而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破坏农村生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然而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多数农村污水未达标处理或者未经处理就随意排入周边水体,使湖泊及地表水的水质受到污染,继而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可以通过运用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加强污水收集、处理以及资源化建设。基于此,主要分析探讨了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及相关政策,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活动断层盾构隧道纵向受力及变形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瀚源 李兴高 +2 位作者 刘杨 杨益 马明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0-352,共13页
为了研究断层错动下盾构隧道力学响应特征,引入Vlasov双参数地基模型,并考虑水平地基摩阻力的影响,提出跨活动断层盾构隧道纵向力学响应解析模型.以正断层错动工况为例,采用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验证解析模型的合理性,讨论影响隧道结构纵... 为了研究断层错动下盾构隧道力学响应特征,引入Vlasov双参数地基模型,并考虑水平地基摩阻力的影响,提出跨活动断层盾构隧道纵向力学响应解析模型.以正断层错动工况为例,采用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验证解析模型的合理性,讨论影响隧道结构纵向力学响应的因素.建立考虑环缝接头塑性变形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环缝接头塑性变形对隧道结构纵向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模型计算得到的隧道纵向力学响应特征与模型试验、数值计算所得规律一致,当不考虑竖向地基剪切刚度时,解析解计算得到的隧道纵向弯矩偏大;相较浅埋土质地层工况,深埋岩质地层对隧道纵向变形限制作用更加明显,导致结构纵向内力增大;隧道与断层之间竖向距离、断层破碎带宽度及结构纵向抗弯刚度有效率等因素均对隧道最大纵向内力影响显著;当考虑环缝接头塑性变形时,在断层错动20 cm工况下,盾构隧道环缝接头已经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严重威胁盾构隧道的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错动 盾构隧道 理论解析 受力特征 纵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玉霞 李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综述了石墨烯的合成和表征方法,以及提高聚合物与石墨烯相互作用的方法,强调了功能化修饰石墨烯的重要性及其与聚合物混合后形成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性能。石墨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具有特殊性能... 综述了石墨烯的合成和表征方法,以及提高聚合物与石墨烯相互作用的方法,强调了功能化修饰石墨烯的重要性及其与聚合物混合后形成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性能。石墨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具有特殊性能的石墨烯改性热固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等。分析了环氧基树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功能化修饰石墨烯的方法,以及石墨烯改性热固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界面的作用及其对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石墨烯 改性 聚合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氟酸溶液改性钢渣相变混凝土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林林 高华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为了改善钢渣吸附月桂酸的能力,以氢氟酸溶液为腐蚀液,研究其添加量对钢渣孔结构、相组成、形貌结构及月桂酸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然后,将改性钢渣与月桂酸复合,引入硅酸盐水泥等其他原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材料,分析了混凝土砂浆的流动性... 为了改善钢渣吸附月桂酸的能力,以氢氟酸溶液为腐蚀液,研究其添加量对钢渣孔结构、相组成、形貌结构及月桂酸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然后,将改性钢渣与月桂酸复合,引入硅酸盐水泥等其他原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材料,分析了混凝土砂浆的流动性、粘聚性与保水性,研究了相变混凝土的水化热对制品早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氟酸溶液的添加量显著影响月桂酸的吸附量,当氢氟酸溶液的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时,改性后的钢渣能吸附24.12%的月桂酸,复合样品的熔融温度与冷凝温度分别为28.6、30.9℃,熔融潜热与冷凝潜热分别为43.6、43.7 J/g;采用吸附月桂酸后的钢渣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通过其相变储热的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水化反应的温度值,迟滞达到温峰的时间,赋予混凝土制品较高的早期强度。该研究为制备新型隔热保温混凝土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氢氟酸溶液 月桂酸 相变储热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小屋光伏电池铺设方案研究
15
作者 吴孟桃 郑现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8-182,共5页
为解决光伏建筑中光伏电池铺设问题,考虑到太阳光的直射、反射和散射等三种辐射,建立了倾斜面上太阳辐射总量的计算模型。合理地选择铺设材料,对给定小屋的铺设形式作了分析与模拟,选取光伏电池的最优安装方式。分析光伏电池的类型和逆... 为解决光伏建筑中光伏电池铺设问题,考虑到太阳光的直射、反射和散射等三种辐射,建立了倾斜面上太阳辐射总量的计算模型。合理地选择铺设材料,对给定小屋的铺设形式作了分析与模拟,选取光伏电池的最优安装方式。分析光伏电池的类型和逆变器的连接方式,计算得到投资成本与收益。以最优铺设方案为基础设计太阳能光电小屋模型,达到节能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小屋 光伏电池 建筑设计 铺设方案 光伏建筑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预涂动态膜处理城镇污水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东豫 李济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为优化预涂动态膜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膜污染的主要运行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硅藻土平均粒径、跨膜压差及涂膜液质量浓度对动态膜形成过程中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Box-Behnken Design二阶模型优化设计多因素实... 为优化预涂动态膜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膜污染的主要运行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硅藻土平均粒径、跨膜压差及涂膜液质量浓度对动态膜形成过程中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其次采用Box-Behnken Design二阶模型优化设计多因素实验,通过回归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得出优化条件及模型预测值;最后验证在该优化运行条件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硅藻土平均粒径与跨膜压差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各因素对膜平均通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涂膜液质量浓度>硅藻土平均粒径>跨膜压差;根据模型方程得出的优化运行条件为硅藻土平均粒径23.75μm、跨膜压差0.08 MPa、涂膜液质量浓度0.39 g/L,膜平均通量达到36.85 L/(m^(2)·h),与预测值的误差为0.94%。因此,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预涂动态膜工艺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涂动态膜 响应面法 二级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脘容 马思远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8期56-57,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园林规划对城乡更好地发展有重要作用[1]。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规划设计应用范围广泛,农村与城市的建设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能重拾城市建设的特色价值,提高城市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园林规划对城乡更好地发展有重要作用[1]。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规划设计应用范围广泛,农村与城市的建设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能重拾城市建设的特色价值,提高城市风土人情与文化特点。分析了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的重要价值、现状、基本原则及具体形式,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规划设计 乡村景观 现状分析 保护与延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尾矿制备硅酸盐水泥熟料及Zn^(2+)固化研究
18
作者 高华锋 董林林 刘薇 《无机盐工业》 2025年第9期110-116,共7页
锌尾矿是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清洁与高效利用锌尾矿不仅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还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以某锌尾矿为添加剂制备了硅酸盐水泥熟料,研究了锌尾矿对熟料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水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n^(2+)在熟料水化过程中... 锌尾矿是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清洁与高效利用锌尾矿不仅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还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以某锌尾矿为添加剂制备了硅酸盐水泥熟料,研究了锌尾矿对熟料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水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n^(2+)在熟料水化过程中的转移行为,最后总结出Zn^(2+)浸出活性的钝化机理。结果表明:引入锌尾矿促进了f-CaO溶于液相,有助于C_(3)S晶粒的发育生长。但锌尾矿的引入也会导致ZnO与C_(3)A发生反应,生成了Ca_(14)Al_(10)Zn_(6)O_(35),从而抑制了C_(3)A相的合成。随着锌尾矿的掺入,水泥净浆的3 d抗压强度逐渐下降,7 d与28 d的抗压强度却逐渐上升。当锌尾矿的掺入量增至12%,试件养护28 d后具有43.49 MPa的抗压强度。Zn^(2+)浸出活性的钝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Zn^(2+)能固溶于C_(3)S相,但大多数Zn^(2+)分布于中间相,并以合成无水化活性的Ca14Al10Zn6O35的途径被固化;此外,水化后含Zn^(2+)的C_(3)S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物理包裹Zn^(2+),束缚其浸出活性,两者协同赋予制品良好的环境安全性。研究结果为锌尾矿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尾矿 水泥熟料 Zn^(2+)固化 组成与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钡渣烧结砖的制备及Ba^(2+)浸出行为的钝化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李欣聪 户晶荣 郭鑫桥 《无机盐工业》 2025年第8期110-116,共7页
钡渣作为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价值。该研究创新性地采用钡渣为添加剂制备了建筑用烧结砖,系统研究了钡渣掺量对烧结砖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分析了Ba^(2+)在制品烧成... 钡渣作为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价值。该研究创新性地采用钡渣为添加剂制备了建筑用烧结砖,系统研究了钡渣掺量对烧结砖化学组成、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分析了Ba^(2+)在制品烧成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揭示了Ba^(2+)浸出行为的钝化机制。结果表明,当钡渣的掺量为6%(质量分数)、烧结温度为1250℃时,制备出的烧结砖制品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样品的气孔率为8.36%、吸水率为3.51%、抗压强度为66.17 MPa。浸出实验结果显示,制品的Ba^(2+)浸出质量浓度为1.77 mg/L。钡渣中的BaO组分能与Al_(2)O_(3)-SiO_(2)二元系统反应,生成BaO-Al_(2)O_(3)-SiO_(2)液相,该液相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显著降低了样品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另一方面促进了莫来石晶相的发育生长,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使制品的抗压强度最高提升了1倍。Ba^(2+)浸出行为的钝化机制表现为三重作用:首先,钡渣的引入改善了样品的致密度,有效阻隔了酸液渗透进入样品,从而减少了内部Ba^(2+)溶出;其次,含Ba^(2+)液相转变成玻璃相,束缚了Ba^(2+)的浸出;最后,BaO与莫来石反应生成耐酸腐蚀性优异的钡长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渣 建筑用烧结砖 烧结 物理性能 Ba^(2+)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长度对综放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现菊 张慧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当工作面长度不同时,对综放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随上下区段工作面回采的演化进行了模拟研究,以得到上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长度对留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对留巷受两次采动影响的围岩应力和位... 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当工作面长度不同时,对综放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随上下区段工作面回采的演化进行了模拟研究,以得到上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长度对留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对留巷受两次采动影响的围岩应力和位移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工作面推进相同距离时,随着工作面长度的增大,左帮的垂直应力受影响较大,且左帮应力比右帮应力大,巷道底板和右帮位移量变化并不明显;留巷变形量受二次回采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大,因此,为保证留巷的成功,工作面一次回采时,应对巷道围岩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长度 围岩稳定性 沿空留巷 二次回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