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早期意识形态管理权思想探赜 被引量:1
1
作者 申晓晶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43,共7页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意义。回顾毛泽东早期的意识形态管理权思想,考察其基本内容和生成逻辑,旨在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权建构提供基本思路。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意义。回顾毛泽东早期的意识形态管理权思想,考察其基本内容和生成逻辑,旨在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权建构提供基本思路。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潮侵蚀;在阵地管理上,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队伍建设;在管理运行上,应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回应现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意识形态管理权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2
作者 李伟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1,共2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到一个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随后的一年多来,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经常提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到一个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随后的一年多来,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经常提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刻变革,生产力形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升级,并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内在逻辑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增强驱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光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高校档案数据要素化和市场化,强化档案数据要素的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等功能,为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增强驱动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历史机遇。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增强驱动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有“数字化+档案管理”“智慧化+... 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高校档案数据要素化和市场化,强化档案数据要素的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等功能,为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增强驱动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历史机遇。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增强驱动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有“数字化+档案管理”“智慧化+档案服务”“沉浸式+档案教育”等模式。高校档案数据要素开发面临主体协同开发缺失、档案文化教育较少、档案类产品缺失等问题,无法有效发挥档案数据要素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增强驱动功能。为此,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为依托,建立多元协同的档案数据要素开发机制,建构以档案数据要素为依托的课程体系,开发沉浸式、智慧化的档案数字化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档案数据 档案文化 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 多元协同 数字产品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伟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230,F0003,共2页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核心特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十五年目标: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美丽中国目标完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 产业振兴 生态环境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1-452,共2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农业领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而循环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循环再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农业领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而循环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循环再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循环生态农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生产 全球环境问题 循环再利用 可持续发展 发展策略分析 循环生态农业 新型农业生产 最大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提升能力本领的路径研究
6
作者 张艳丽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9-61,共3页
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提升领导干部本领是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自身能力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新时代领导干部需具备多项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是核心要义,服务群众和化解风险本领是基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是实践要求,掌... 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提升领导干部本领是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自身能力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新时代领导干部需具备多项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是核心要义,服务群众和化解风险本领是基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是实践要求,掌握学习本领是有力保障。为此,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宗旨意识、勇于担当重任来提升领导干部本领,还需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淬炼出过硬的实践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干部本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集体记忆和社会参与动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强 汪青松 张新红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1,共7页
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相互关联,集体记忆是文化自信自强生成的重要根基,凝聚了文化自信自强坚定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整体性与局部性、民族性和时... 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相互关联,集体记忆是文化自信自强生成的重要根基,凝聚了文化自信自强坚定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整体性与局部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举旗定向,建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集体记忆;凝心聚力,传承延续伟大建党精神集体记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提素强基,推动形成广泛社会参与的文明建设发展格局;踔厉奋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行正致远,以建构中华民族文化集体记忆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自强 社会主义文化 集体记忆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江丽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4,共2页
特色农业是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与农业市场高度细分化背景下,建立在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优势农业、高效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就此,本文分析... 特色农业是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与农业市场高度细分化背景下,建立在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优势农业、高效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就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视域下公仆意识的内涵及践行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艳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37,共4页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公仆意识,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体,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并贯穿于政治建设的始终;践行公仆意识,不仅需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理念,还必须对"人民"的内涵与...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公仆意识,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体,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并贯穿于政治建设的始终;践行公仆意识,不仅需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理念,还必须对"人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服务"的价值与理念有一个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践行公仆意识有助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能够使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政治建设视域下践行公仆意识,不仅需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教育,更需要强化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建设 公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常态化风险及其管控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晓霄 张艳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6,共4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全方位处于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国际局势跌宕演化,国内战略交织并进,民族复兴赫然向前,但是伴随着令人满意的高速发展,新的挑战和风险逐步显露出来,并日益走向常态化。弄清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新风险,并随之不断创新执政... 进入新时代,我国全方位处于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国际局势跌宕演化,国内战略交织并进,民族复兴赫然向前,但是伴随着令人满意的高速发展,新的挑战和风险逐步显露出来,并日益走向常态化。弄清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新风险,并随之不断创新执政方式,以期实现社会"善治"之格局,此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基本使命和重要方略。为此,文章探究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常态化风险的主要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治国理政 常态化风险 管控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简《系年》第一章新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靖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周武王作帝籍,以祭祀上帝天神,是继承周族敬天传统的创新之举,是伐商的重要举措。敬天思想蕴含着保民思想,二者统一而不可分割。敬天保民包含三重关系,即天—王、王—民、天—民关系,其中天—民关系决定其他两种关系。在周人意识中,天... 周武王作帝籍,以祭祀上帝天神,是继承周族敬天传统的创新之举,是伐商的重要举措。敬天思想蕴含着保民思想,二者统一而不可分割。敬天保民包含三重关系,即天—王、王—民、天—民关系,其中天—民关系决定其他两种关系。在周人意识中,天命基本等同于民命。敬天就要保民,保民就是敬天。厉王、宣王时期,抛弃帝籍礼制,意味着周初诸制败坏。西周衰落、败亡,被《系年》作者归结于废弃帝籍礼,也有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籍 敬天 保民 清华简《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话语建构、内生机制及增强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永刚 宋惠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9,共7页
面对新时代重大风险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统筹“两个大局”、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发扬斗争精神破解复兴难题,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话语体系。这一理论话语体系的生发... 面对新时代重大风险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统筹“两个大局”、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发扬斗争精神破解复兴难题,建构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话语体系。这一理论话语体系的生发有着深层的内生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忧患资源的文化禀赋,中国共产党百年忧患思想的基因传承,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引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要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使命。全面培塑增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应坚持思想教育与规范引导的辩证统一、历史传承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汲取教训与借鉴经验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忧患意识 话语建构 内生机制 增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礼文化对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艳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3-65,共3页
中华礼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礼仪交往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它约束着中华儿女的基本行为习惯,是新时代依然需要传承和创新的独特精神资源。以中华礼文化为镜鉴加强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加强人们的社会公... 中华礼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礼仪交往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它约束着中华儿女的基本行为习惯,是新时代依然需要传承和创新的独特精神资源。以中华礼文化为镜鉴加强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加强人们的社会公德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完善社会公德建设机制,进而使人们自觉践行社会公德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礼文化 社会公德建设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过继规则的民间文书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嘉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136,共8页
“过继”是明代户绝家庭宗法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的民间“过继”文书有“立继”文书、“出继”文书、赠与文书、遗赠抚养文书、招婿养老文书等。明代民间“过继”的内容有“奉祀”“继产”“当差”等,“过继”的方式有全部权... “过继”是明代户绝家庭宗法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的民间“过继”文书有“立继”文书、“出继”文书、赠与文书、遗赠抚养文书、招婿养老文书等。明代民间“过继”的内容有“奉祀”“继产”“当差”等,“过继”的方式有全部权利义务承继的“过继”、养老“承分”不“奉祀”的“过继”、以养老换取继产的“过继”、只继产不奉祀不养老的“过继”。明代的“过继”不仅继承了传统社会的做法,而且在继承方式和范围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则,为现代民事继承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过继 民间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演化逻辑、共生特质与传承创新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永刚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2-47,共6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秘诀,是中国共产党人绵延生长、赓续传承的血脉基因与精神密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从起源到成熟、完善,业已形...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秘诀,是中国共产党人绵延生长、赓续传承的血脉基因与精神密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从起源到成熟、完善,业已形成为内涵丰富、特质鲜明的精神谱系。基于整体性和学术性分析,系统探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内在关联、共生机制、内在特质和传承创新,是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展现党的时代形象与气质品格的理论自觉,也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实践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革命精神谱系 演化逻辑 共生特质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改道对明清时期徐州的影响——评《黄河史话》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7-I0008,共2页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起源之地,承载着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但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水源与肥沃土地的同时,也给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数次严重的灾难。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黄河泛滥、决堤和改道现象就多达上... 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的起源之地,承载着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但黄河给中华民族带来水源与肥沃土地的同时,也给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无数次严重的灾难。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黄河泛滥、决堤和改道现象就多达上千次,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改道现象就有20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改道 上下五千年 黄河泛滥 黄河流域 华夏民族 灾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民间契约中的“闽契”
17
作者 徐嘉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131,共9页
明代福建地区的民间契约文书发现遍及福建省绝大多数地区,明代福建地区的土地文书不仅具有种类的多样性、称谓的复杂性、格式文书与实务文书的互动性等特点,而且具有紧贴民间交易公平的价值取向、保留交易习惯的传统规则、地方契约规范... 明代福建地区的民间契约文书发现遍及福建省绝大多数地区,明代福建地区的土地文书不仅具有种类的多样性、称谓的复杂性、格式文书与实务文书的互动性等特点,而且具有紧贴民间交易公平的价值取向、保留交易习惯的传统规则、地方契约规范经验的广泛传播等意义。明代福建地区的土地文书在明代全国契约文书集群中具有突出的史料价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契 明代 契约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蚕桑萃编》中的我国北方桑树施肥技术研究
18
作者 胡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0-545,共6页
卫杰的《蚕桑萃编》是清末我国北方蚕农种植桑树的指导手册,其更强调对农民桑树施肥实践的指导。该书总结了明清时期江浙等地的桑树施肥技术,结合我国北方桑园土质、气候,以及北方传统的桑树种植施肥习惯,系统阐述了我国北方传统桑树所... 卫杰的《蚕桑萃编》是清末我国北方蚕农种植桑树的指导手册,其更强调对农民桑树施肥实践的指导。该书总结了明清时期江浙等地的桑树施肥技术,结合我国北方桑园土质、气候,以及北方传统的桑树种植施肥习惯,系统阐述了我国北方传统桑树所施用粪肥的种类、堆制技术,并对各种粪肥粪力及其发挥,桑树管理中施肥技术要点,以及与桑树种植移栽相配套的施肥种类及技术要点进行梳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桑树种植施肥技术体系,为清末我国北方桑树施肥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萃编》 北方 桑树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契约文书看明代民间分家行为的秩序及价值取向
19
作者 徐嘉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分家文书显示,明代民间的分家方式主要有“标分”“阄分”“议分”。明代分家文书所承载的民间实体规则有女子有限分产、特别保留份额、代位继承等,程序规则有中间人参与、拈阄等。明代分家文书及其内在民事规则充分体现了明代民间社会... 分家文书显示,明代民间的分家方式主要有“标分”“阄分”“议分”。明代分家文书所承载的民间实体规则有女子有限分产、特别保留份额、代位继承等,程序规则有中间人参与、拈阄等。明代分家文书及其内在民事规则充分体现了明代民间社会家庭财产分割行为的当事人立约的自治意识、履约的诚实守信、财产份额分割的公平正义以及国家法与民间习惯并重的民间程序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家文书 明代 分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农学与实验农学的交锋与融合——以我国近代化学肥料施用的论战为视角
20
作者 胡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6,共8页
伴随西方近代农业科学在我国的传播,化学肥料在20世纪初被引入,随后对我国传统经验农学范式下的施肥理论和实践产生冲击,进而引发关于化学肥料施用和抵制的论战。论战中实验农学在被用于解读我国传统经验农学范式下施肥实践的同时,也被... 伴随西方近代农业科学在我国的传播,化学肥料在20世纪初被引入,随后对我国传统经验农学范式下的施肥理论和实践产生冲击,进而引发关于化学肥料施用和抵制的论战。论战中实验农学在被用于解读我国传统经验农学范式下施肥实践的同时,也被论战双方用来支撑分析化学肥料和天然肥料的利弊。围绕化学肥料施用的论战最终形成我国天然肥料和化学肥料相结合的农业施肥模式,我国传统经验农学也逐渐向实验农学转型,实验农学和我国传统经验农学在交锋中实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农学 实验农学 化学肥料 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