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叶片抗近真实鸟体撞击动态损伤研究
1
作者 张昕喆 刘思凡 +3 位作者 火盈飞 王仁涛 王晓璐 李国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843-7851,共9页
风扇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遭遇鸟撞后的首要响应部件,其应力变化导致的动态损伤会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根据“斑头雁”外形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近真实鸟体三维模型,针对飞机在起飞-爬升、进近-着陆两个最易发生鸟撞事故阶段的飞行工况,... 风扇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遭遇鸟撞后的首要响应部件,其应力变化导致的动态损伤会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根据“斑头雁”外形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近真实鸟体三维模型,针对飞机在起飞-爬升、进近-着陆两个最易发生鸟撞事故阶段的飞行工况,进行了不同撞击速度、不同风扇叶片转速以及不同鸟体撞击姿态对叶片动态损伤影响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航空发动机转速和鸟体撞击叶片的相对速度增大时,风扇叶片的轴向损伤变形程度呈现出单调增加趋势;随着风扇叶片转速的增加,鸟撞后叶片的应力峰值呈V字形趋势,在航空发动机叶片转速为2 005 r/min时,应力峰值最小;当鸟体以不同姿态与风扇叶片碰撞的初始时刻接触面积增大时,叶片受到的应力大小和损伤程度也逐步增大,当鸟体呈现90°撞击姿态时,叶片在轴向上的损伤变形达到60.887 mm。研究结果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抗鸟撞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鸟撞 航空发动机叶片 TC4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航空货运“干-支”联动配载优化
2
作者 李国举 张潜锐 +1 位作者 余彬 张昕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1-2538,共8页
随着“干-支”联运多级航空货运体系逐步形成,机场货运周转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干-支”联动式货物高效配载方法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建立了以“干-支”最大装载率为优化目标,同时满足干线货机和支线货机的舱室位置... 随着“干-支”联运多级航空货运体系逐步形成,机场货运周转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干-支”联动式货物高效配载方法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建立了以“干-支”最大装载率为优化目标,同时满足干线货机和支线货机的舱室位置约束、舱室尺寸约束、重心约束和重量约束等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整数规划联动配载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开展了B757-200干线货机和ARJ21-700F支线货机的“干-支”联动货物配载的优化研究。发现“干-支”联动货物配载的平均装载率相比于“干-支”逐次配载提高了5.45%,达到72.05%。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干-支”联动配载方法能显著增加货运总体装载量,从而有效提升机场货运周转效率,为“干-支”联运多级航空货运体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航空货运 “干-支”联动配载 装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料荷电喷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翔 侯军兴 +1 位作者 胡文帅 吴凯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研究了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料E0、E10、E30、E50的荷电雾化模式及特性,考察乙醇掺混比例、燃料流量、喷嘴孔径对荷电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 kV荷电电压范围,E0燃料主要呈单一模式——液滴模式。随着荷电电压的增加,E0燃料由... 研究了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料E0、E10、E30、E50的荷电雾化模式及特性,考察乙醇掺混比例、燃料流量、喷嘴孔径对荷电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 kV荷电电压范围,E0燃料主要呈单一模式——液滴模式。随着荷电电压的增加,E0燃料由液滴形状转变为纺锤形状;E10、E30、E50燃料均先后出现液滴、脉冲射流、锥射流、偏射流、多股锥射流模式,其中液滴模式由液滴形状变为微液滴形状。随着乙醇掺混比例的增加,E10、E30、E50的雾化模式转变所需的临界电压逐渐减小,雾化锥角逐渐增大。随着燃料流量的增加,荷电雾化锥角逐渐增大,雾化模式转变的临界电压逐渐增加。喷嘴直径从1.05 mm减小为0.30 mm,荷电雾化锥角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喷雾 航空煤油 乙醇 雾化模式 雾化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混合翼垂起无人机气动特性与飞行试验
4
作者 刘战合 郭利欣 +3 位作者 张璇 曾宪泽 王菁 崔晓森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5,共8页
为兼顾垂直起降、平飞巡航及水面连续采样需求,综合多旋翼和固定翼优势,提出了两种椭圆形混合翼垂起无人机布局设计方案,基于K-Ω-SST湍流模型和FLUENT软件,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无人机平飞状态的升阻特性、压力云图及流线分布。仿真结果表... 为兼顾垂直起降、平飞巡航及水面连续采样需求,综合多旋翼和固定翼优势,提出了两种椭圆形混合翼垂起无人机布局设计方案,基于K-Ω-SST湍流模型和FLUENT软件,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无人机平飞状态的升阻特性、压力云图及流线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椭圆形混合翼具有较高的升力系数,与平直固定翼相比升力线斜率由0.05541增加到0.1198,提升了116.21%,升阻比有所降低;椭圆形混合翼设计可显著改善无人机大迎角失速特性,大迎角(14°)飞行时混合翼上表面保持为层流状态而平直固定翼发生明显分离;椭圆形混合翼的下机翼和前置固定翼下方高压区明显,对平尾有较好的流场修正作用,可改善平尾流场分布并提高操纵效率;通过验证机多轮试飞试验,证明提出的椭圆形混合翼方案具有优秀的垂起及巡航性能,飞行模态转换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混合翼 无人机 气动特性 垂直起降 多旋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hatGPT到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迭代对图书馆的影响
5
作者 郭亚军 徐苑茜 +2 位作者 梁艳丽 黄鑫 刘代军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49,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带来新契机,从ChatGPT到DeepSeek的演进将对图书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采用横向对比分析法和技术特征解构法,比较ChatGPT与DeepSeek的技术差异,通过分析DeepSeek的技术特征,如开源协同、算法透明、动态...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图书馆智慧化发展带来新契机,从ChatGPT到DeepSeek的演进将对图书馆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采用横向对比分析法和技术特征解构法,比较ChatGPT与DeepSeek的技术差异,通过分析DeepSeek的技术特征,如开源协同、算法透明、动态知识进化等,揭示其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前景。服务层面,图书馆引入DeepSeek能够推动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发现服务与特殊群体服务等领域的创新;资源层面,DeepSeek有助于促进图书馆资源体系在生产、组织、评价与管理上的全流程变革;治理层面,DeepSeek能够扩展图书馆服务边界、推动资源形式转变和馆员角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图书馆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6
作者 朱凯丽 刘京 +5 位作者 李守科 陈仁鹏 刘金凤 曾万祺 赵玉红 陈玺文 《果树资源学报》 2025年第2期50-53,56,共5页
【目的】改变文冠果传统的育种方式,对文冠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探索,为文冠果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良种繁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以优良品种文冠果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无菌培养,探索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6-BA、IAA... 【目的】改变文冠果传统的育种方式,对文冠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探索,为文冠果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良种繁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以优良品种文冠果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无菌培养,探索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激素(6-BA、IAA、IBA)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增殖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MS+6-BA 0.4 mg/L+IBA 1.5 mg/L+NAA 0.2 mg/L最适于文冠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MS+6-BA 0.2 mg/L+NAA 0.1 mg/L+IBA 0.5 mg/L更利于不定芽增殖,1/2 MS+NAA 0.1 mg/L+IBA 2.0 mg/L对生根有促进作用。【结论】影响文冠果快速繁殖的激素种类较多,其中激素6-BA、IAA、IBA对文冠果生长影响较大,合适的培养基配以合理的激素浓度更有利于文冠果快速繁殖,为文冠果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愈伤组织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段机翼水面起降地效无人机气动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战合 夏陆林 +3 位作者 马云鹏 王菁 张芦 吴浩坤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为改善水面起降性能和气动性能,基于船身式机身、多段机翼和T尾融合设计思路,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式多段机翼地效无人机方案,采用N-S方程和K-Ω-SST湍流模型,详细研究了该型无人机在不同状态下的压力云图、压力系数及升阻特性。仿... 为改善水面起降性能和气动性能,基于船身式机身、多段机翼和T尾融合设计思路,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仿生式多段机翼地效无人机方案,采用N-S方程和K-Ω-SST湍流模型,详细研究了该型无人机在不同状态下的压力云图、压力系数及升阻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地效作用随离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离水高度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高度弦长比H/c)接近1时,地效作用较为显著,无人机在离水高度0.2 m时,升力系数、升阻比分别提升21.91%和40.37%,阻力系数降低15.22%;对提出的多段机翼布局,地效飞行主要影响下表面压力系数和压力云图,下表面压力系数展向上由内向外正压增幅逐渐减小,弦向上前后缘附近压力系数较小,结合压力云图分析,地效对升力增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段和内段机翼下方区域;地效飞行可明显提高升力线斜率(H/c为1时提高了8.89%),迎角增加时升力系数增幅和阻力系数降幅均逐渐变大,升阻比增幅(H/c为1)在迎角2°后均达到26%以上;通过验证机的多轮水面起降和有、无地效飞行试验,证明设计方案具有优秀的气动性能和飞行性能,可为水质检测、水面地效运输、搜救侦察等提供应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机翼 水面起降 气动性能 无人机 地面效应 船身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黏热效应对圆锥动静压浮环轴承润滑承载特性影响分析
8
作者 杨帅 侯军兴 +3 位作者 安晓东 王晓鹏 赵树森 张绍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8-118,共11页
为研究润滑油温黏热效应对圆锥动静压浮环轴承性能的影响,构建内、外膜热流体润滑控制方程组,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耦合求解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温黏关系式及浮环平衡方程,结合轴承温度测量试验获得油膜温度场分布特征,分析不... 为研究润滑油温黏热效应对圆锥动静压浮环轴承性能的影响,构建内、外膜热流体润滑控制方程组,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耦合求解Reynolds方程、能量方程、温黏关系式及浮环平衡方程,结合轴承温度测量试验获得油膜温度场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转速、偏心率工况下轴承承载力、摩擦力矩、端泄流量等润滑承载特性的变化规律,揭示温黏热效应对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膜温度场不均匀分布现象明显,深腔与进油槽油膜温度较低,封油面附近油温迅速升高;温黏热效应使轴承在高转速下的承载能力下降,端泄流量增加;内外层最小油膜厚度随进油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避免承载力下降引起局部油膜破裂及润滑失效,有必要在轴承设计分析阶段考虑温黏热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黏热效应 圆锥浮环轴承 温度场分布 承载性能 最小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机身鸭式布局无人机气动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战合 张璇 +3 位作者 夏陆林 王菁 周鹏 曾宪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66-3972,共7页
优化载重性能的气动布局设计是当前无人机研究重要方向,为提高物资运载能力和结构性能,基于连接翼、双机身、鸭式布局设计,提出一种新型双机身鸭式布局无人机,采用FLUENT详细研究了两种飞行速度下的升阻特性、压力云图、涡量分布等。研... 优化载重性能的气动布局设计是当前无人机研究重要方向,为提高物资运载能力和结构性能,基于连接翼、双机身、鸭式布局设计,提出一种新型双机身鸭式布局无人机,采用FLUENT详细研究了两种飞行速度下的升阻特性、压力云图、涡量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双机身鸭式布局无人机具有较高的升阻性能,速度提高时,升力系数增加而阻力系数减小,速度由30 m/s增加到60 m/s时,最大升力系数增加7.6%,升阻比增加4.8%;从表面压力云图看,升力主要贡献为前机翼、鸭翼和后机翼,失速迎角前后,后机翼未受前机翼和鸭翼气流干扰,提高了无人机的失速特性;巡航迎角状态的涡量较弱,仅在翼梢及部件连接处出现,失速迎角前后,翼梢、部件连接处涡系增强,且产生了干扰,机翼表面趋于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身 鸭式布局 无人机 升阻比 升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制备金属氮化物涂层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永强 顾艳阳 蒋志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92,共23页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作为目前研究热门的物理气相沉积方法之一,已经在刀具材料、不锈钢、聚合物、复合材料等基体上实现硬质涂层、生物涂层、耐腐蚀涂层、耐高温氧化涂层、绝缘涂层等多种类型涂层制备。通过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iPIMS)作为目前研究热门的物理气相沉积方法之一,已经在刀具材料、不锈钢、聚合物、复合材料等基体上实现硬质涂层、生物涂层、耐腐蚀涂层、耐高温氧化涂层、绝缘涂层等多种类型涂层制备。通过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与复合方法及后续热处理等工艺方法复合,调节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的脉冲频率、峰值功率、占空比、多脉冲和双极性实现对靶材离化率、等离子体空间分布、涂层沉积速率、相结构、微观结构、元素成分、内应力等等离子体参数和涂层物相结构的调整,以提高基体材料的硬度、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氧化及生物相容性等综合使役性能。特别是在应用于金属氮化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结合目前硬质涂层材料的应用现状,探讨高功率脉冲溅射技术沉积涂层的特性和技术优势,介绍20多年来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在制备单元单层、多元多层、纳米多层与多元复合、高熵合金及含Si、O、C等金属氮化物硬质涂层工艺及性能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硬质涂层 耐腐蚀 耐高温氧化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发动机组合燃烧压力振荡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军兴 杨海鹏 +3 位作者 郑路 李树豪 张华阳 安晓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0,48,共6页
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二甲醚发动机组合燃烧的压力振荡特性,确定了压力振荡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考察了进气道引入燃料量(PI)对缸内压力在不同频域的子信号峰值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转速1500 r/min下,PI由0.77 mg/s增加至1.37 mg/s时... 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二甲醚发动机组合燃烧的压力振荡特性,确定了压力振荡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考察了进气道引入燃料量(PI)对缸内压力在不同频域的子信号峰值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转速1500 r/min下,PI由0.77 mg/s增加至1.37 mg/s时,放热率曲线均呈三阶段放热,缸内压力级频谱曲线包括速降段、缓降段和波动段三个阶段。1100 r/min时规律类似。PI增加,HCCI燃烧低温放热部分峰值增加,峰值相位提前;高温放热部分由单峰变为双峰;扩散燃烧部分波动变剧烈。缸内压力带通滤波得到低频域子信号p_(1)、中频域子信号p_(2)和高频域子信号p_(3),其中子信号p_(1)对应正常燃烧压力,子信号p_(2)和p_(3)对应燃烧压力振荡。燃烧状态决定了子信号各个循环的峰值。PI增加,子信号p_(1)各个循环的峰值均增加。正常燃烧状态,子信号p_(3)各个循环的峰值均很小,子信号p_(2)的峰值明显大于子信号p_(3)的峰值。发生轻微压力振荡时,子信号p_(3)各个循环的峰值显著增加。发生剧烈压力振荡时,子信号p_(2)各个循环的峰值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组合燃烧 压力振荡 时域特性 频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偏压占空比对TiCrN薄膜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永强 顾艳阳 +5 位作者 范梦圆 杨佳乐 张华森 张晓晓 钟素娟 廖志谦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7,共11页
随着先进制造领域对高速钢材料切削性能和加工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利用氮化物薄膜来提高基体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等综合性能,延长高速钢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TiCrN薄膜提升高速钢材料的使役性能,研究脉冲偏压占空比对TiCrN薄膜... 随着先进制造领域对高速钢材料切削性能和加工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利用氮化物薄膜来提高基体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等综合性能,延长高速钢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TiCrN薄膜提升高速钢材料的使役性能,研究脉冲偏压占空比对TiCrN薄膜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实现薄膜沉积工艺的优化。采用电弧离子镀方法,通过改变脉冲偏压占空比在M2高速钢基体和单晶硅片上沉积TiCrN薄膜。研究发现,脉冲偏压占空比的增大有助于减少膜层表面大颗粒数量,改善膜层表面质量;占空比从10%增加到60%,TiCrN薄膜厚度先增大后减小,30%占空比时,TiCrN薄膜的厚度达到最大值623.8 nm,60%占空比时,TiCrN薄膜的厚度达到最小值517.4 nm。当脉冲偏压占空比为10%时,Cr元素含量为33.9 at.%,晶粒尺寸达到最小值12.692 nm,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9.22 GPa和407.42 GPa。当脉冲偏压占空比为30%时,Cr元素含量达到最小值33.07 at.%,此时TiCrN薄膜晶粒尺寸达到最大值15.484 nm,纳米硬度达到最小值25.38 GPa,稳定摩擦因数达到最大值0.9。所制备的TiCrN薄膜均以(220)晶面为择优取向,晶粒尺寸在12.692~15.484 nm,纳米硬度都在25 GPa以上,是M2高速钢的2.8倍以上。在脉冲偏压占空比为20%时,TiCrN薄膜摩擦因数最小为0.68,磨痕宽度为0.63 mm,自腐蚀电位达到最大值-0.330 V(vs SCE),自腐蚀电流密度达到最小值0.255μA/cm~2,腐蚀速率最低,耐腐蚀性能最强。与M2高速钢基体相比,Ti CrN薄膜的硬度、耐腐蚀和摩擦磨损性能都显著提升,Cr元素和离子轰击作用是影响TiCrN薄膜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硬质薄膜工艺优化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TiCrN薄膜在刀具材料性能提升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脉冲偏压占空比 TiCrN薄膜 纳米硬度 耐蚀性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座舱隐身对常规战斗机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刘战合 王菁 +2 位作者 张芦 石金祥 张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15724-15731,共8页
座舱是常规战斗机前向的重要散射源,为研究其散射特性,提出座舱隐身措施的电磁散射影响分析方法。基于某型常规战斗机,建立常规、隐身座舱的战斗机电磁模型,采用物理光学法计算多种状态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分析RC... 座舱是常规战斗机前向的重要散射源,为研究其散射特性,提出座舱隐身措施的电磁散射影响分析方法。基于某型常规战斗机,建立常规、隐身座舱的战斗机电磁模型,采用物理光学法计算多种状态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分析RCS曲线分布特点、电磁散射的俯仰角和频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座舱隐身措施明显降低了前向腔体散射,使散射曲线前向波峰消失而向内收敛;俯仰角在一定范围内时,采用隐身座舱后,RCS前向均值约为-20 dBsm(入射频率6 GHz),相对减缩值随俯仰角呈“W”形分布,俯仰角为0°时达到最大值19.788 7 dB;频率增加时,前向RCS均值逐渐降低,而相对减缩值震荡变化,最大可达24.667 4 dB;其余角域上,俯仰角和多频响应特性相对较弱;座舱隐身措施可同时改善常规战斗机前向角域上的不同俯仰角、多频隐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舱 隐身 电磁散射 雷达散射截面(RCS) 战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在钎焊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瑞林 龙伟民 +3 位作者 钟素娟 廖志谦 樊喜刚 魏永强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37-144,共8页
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原位合成法凭借其操作简单、成本低、与其他工艺的兼容性较好和便于推广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将原位反应引入钎焊领域,可以有效解决钎料在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成形性能差、接头残余应力大、... 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原位合成法凭借其操作简单、成本低、与其他工艺的兼容性较好和便于推广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将原位反应引入钎焊领域,可以有效解决钎料在制备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成形性能差、接头残余应力大、难以润湿母材等问题。本文综合评述了目前关于原位反应在钎料合成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通过改变成形工艺来原位熔合低熔点高强韧钎料的相关研究,归纳了常见的成形工艺,如层状复合式、挤压复合式、添加金属粉芯及表面镀覆等,之后介绍了利用原位反应生成复合钎料增强相来实现异种材料有效连接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现阶段利用原位反应合成钎料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钎料 增强相 异种材料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强化对Cr-Ni-Mo系高强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亚龙 吴鲁纪 +3 位作者 何肖飞 王振 屈盛官 秦海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2-1082,共11页
采用喷丸强化对Cr-Ni-Mo系高强钢进行强化处理,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喷丸前后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了喷丸强化对Cr-Ni-Mo系高强钢试样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销盘接... 采用喷丸强化对Cr-Ni-Mo系高强钢进行强化处理,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喷丸前后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了喷丸强化对Cr-Ni-Mo系高强钢试样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销盘接触摩擦过程中喷丸处理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在材料表层形成了塑性变形层并产生了位错区域,但提高了表面粗糙度;随着喷丸气压和覆盖率的增加,试样的表层显微硬度和表面残余压应力值显著提高;同时,喷丸试样表面形成的冲击弹坑改善了接触界面润滑效果,喷丸试样的摩擦系数由未处理试样的0.073最大降至0.023,其磨损率由1.25×10^(-5)mm^(3)/(N·m)最大降至0.81×10^(-5)mm^(3)/(N·m),平均摩擦系数最大降低68.49%,磨损率最大降低了35.20%;此外,原始试样的磨损机理为犁沟,喷丸试样主要为犁沟、氧化磨损和黏结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微观结构 摩擦磨损 强化机理 Cr-Ni-Mo系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混合多目标蚁群算法求解带运输时间和调整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国辉 闫少峰 +1 位作者 陆熙熙 张海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90-3695,共6页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一类重要的组合优化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搬运、机床换模、更换刀具等间接加工活动中存在运输时间和调整时间,会对生产周期产生影响。研究了同时考虑运输时间和调整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小化...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一类重要的组合优化问题,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搬运、机床换模、更换刀具等间接加工活动中存在运输时间和调整时间,会对生产周期产生影响。研究了同时考虑运输时间和调整时间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机器总负载、机器关键负载和工件的交货期惩罚值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多目标蚁群算法。结合问题特征和算法特点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编码方式,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分别搜索各优化目标的最优调度方案,针对调度方案集进行非支配排序选择,为了提高算法的搜索精度,提出了突变和靠拢操作。最后通过基准实例和生产实例进行仿真实验,并与改进遗传算法、MOGATS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混合多目标蚁群算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蚁群算法 运输时间 调整时间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与能耗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国辉 卫世文 +1 位作者 张海军 陆熙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73-3677,共5页
随着能源价格日益上涨以及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不断推进,制造业正朝着绿色生产方向转型。针对受调整时间和能耗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大完工时间、总调整时间和总能耗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设计改进的NSGA-Ⅱ与禁忌搜索结合... 随着能源价格日益上涨以及国家节能减排措施的不断推进,制造业正朝着绿色生产方向转型。针对受调整时间和能耗约束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以最大完工时间、总调整时间和总能耗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设计改进的NSGA-Ⅱ与禁忌搜索结合的多目标混合算法(MOGATS)进行求解。算法设计三种初始化规则保证初始解的质量和多样性。为提高算法搜索效果,将Pareto等级引入交叉算子中,并在变异算子中加入模拟退火算法提升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最后,在Pareto前沿中找到各个目标的最优个体作为初始解,进行禁忌搜索以提高解的质量。通过与其他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MOGATS算法能够有效求解考虑机器调整的柔性作业车间多目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能耗 调整时间 多目标 模拟退火 禁忌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电控柱塞泵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晓东 李亚丽 +2 位作者 许小奎 侯军兴 张华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68-174,共7页
为精确预测在高压环境下柱塞腔内多物理场耦合作用对燃油喷射系统供油过程的影响,基于柱塞腔、柱塞副泄漏、燃油物理特性等模型建立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解耦计算和试验方法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柱塞... 为精确预测在高压环境下柱塞腔内多物理场耦合作用对燃油喷射系统供油过程的影响,基于柱塞腔、柱塞副泄漏、燃油物理特性等模型建立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解耦计算和试验方法验证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柱塞直径越大,残余容积越小,柱塞腔内燃油压力升高率越大;增大柱塞副初始密封长度、减小初始柱塞副间隙或者增加凸轮转速时,由于柱塞副泄漏量较少,对供油过程压力特性的影响较小;燃油初始温度越低,燃油的体积弹性模量和密度越大,导致柱塞腔内燃油压力升高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柱塞泵 柱塞副泄漏 多物理耦合 燃油喷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算法综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安晓东 李亚丽 王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4-75,共12页
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融合是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核心功能之一,能够较好地理解光线条件较差时车辆外部环境目标,对无人驾驶车辆和智能车辆识别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在图像特征提取和分类中优势显著。针对... 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融合是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核心功能之一,能够较好地理解光线条件较差时车辆外部环境目标,对无人驾驶车辆和智能车辆识别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在图像特征提取和分类中优势显著。针对汽车领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进行综述,分析了现代车辆对图像融合技术的需求;总结了基于数学方法框架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和最新发展;概述了基于神经网络结构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最后讨论了车载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磨高熵合金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邢秋玮 王万年 +3 位作者 李国举 张昕喆 张新房 陈占兴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5-95,共11页
耐磨高熵合金具有主元多、强度高、硬度大、磨损率低和耐高温等特征,应用前景广阔,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磨材料。围绕耐磨高熵合金的主要制备工艺与耐磨性能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对近年来耐磨高熵合金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耐磨高熵合金具有主元多、强度高、硬度大、磨损率低和耐高温等特征,应用前景广阔,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磨材料。围绕耐磨高熵合金的主要制备工艺与耐磨性能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对近年来耐磨高熵合金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固、液、气态成型的耐磨高熵合金制备技术,总结了影响高熵合金耐磨性的因素,包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内的多种元素对高熵合金耐磨性能的影响,说明了高熵合金及其碳氮化物涂层耐磨性能的研究进展。耐磨高熵合金的制备工艺较多,应根据合金形态成分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通过添加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诱导硬质相析出仍是提高合金耐磨性能的主要手段;有些高熵合金或高熵合金涂层在高温、润滑等条件下也能够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耐磨性能 固溶强化 第二相强化 高熵合金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