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机组振动评价和测点布置现行标准对比分析
1
作者 李志华 李明 +6 位作者 王远洪 王猛 郭金忠 刘殿程 夏绍云 马优 周科衡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6,共9页
比对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关于水电机组振动/摆度的越限评价和测点布置要求,阐述了工程现场振动/摆度测点的布置等,发现评价标准、测点布置标准和工程现场之间出现了振动评价边界条件、评价准则、评价工况、测点布置等不一致或不明确... 比对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中关于水电机组振动/摆度的越限评价和测点布置要求,阐述了工程现场振动/摆度测点的布置等,发现评价标准、测点布置标准和工程现场之间出现了振动评价边界条件、评价准则、评价工况、测点布置等不一致或不明确的现象。分析发现:各标准间不统一之处均出现在固定部件的振动评价和测点布置,对机组轴系径向振动(摆度)的规定相对统一;各标准中的不一致现象,不利于标准广谱应用,且容易产生歧义和分歧;评价标准和测点标准不一致的现象,不利于大型或者巨型机组现场全面振动评价;所有标准中评价准则中缺少振幅越限幅度与累计时长权重系数考虑,不利于水电机组新型角色下振动故障及状态检修开展和数据积累。该结论可为水电机组振动标准编制、安装验收、运行管理和科研试验等从业人员提供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摆度 振动评价 测点布置 不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在电连接器温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志博 朱玛 张高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5期189-192,共4页
对于玻璃封接电连接器,由于接触件材料的电阻率较大,在使用时大量发热而导致的温升,可能会引起电连接器电气性能的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电连接器的功能失效。所以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电连接器的温升值,对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 对于玻璃封接电连接器,由于接触件材料的电阻率较大,在使用时大量发热而导致的温升,可能会引起电连接器电气性能的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电连接器的功能失效。所以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电连接器的温升值,对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使用相关的计算公式进行理论计算,无法获得准确的电连接器的温升值。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电连接器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将更为准确地计算出电连接器的温升,增加设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温升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声学法炉内空气动力场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言钦 胡尚锋 +1 位作者 王保东 魏新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8-43,共6页
声学法测量是炉内动力场检测的先进方法,但是,由于炉内复杂的环境噪声及声波传播时的衰减,声波信号的可靠辨识以获得准确的传播时间成为该方法的关键之一。基于小波技术在包括信号处理等许多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研究了小波分析应用... 声学法测量是炉内动力场检测的先进方法,但是,由于炉内复杂的环境噪声及声波传播时的衰减,声波信号的可靠辨识以获得准确的传播时间成为该方法的关键之一。基于小波技术在包括信号处理等许多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研究了小波分析应用于声学法测量的方法。将静态场中的声波信号加上不同随机噪声并进行滤波分析,证明小波法的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滤波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声学法测量中具体声波信号的特点,给出了小波及小波包分析在声波信号消噪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在炉膛模型动力场声学法测量实验中的应用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膛 测量 小波分析 声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涂层提高PEI绝缘材料耐原子氧剥蚀能力的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征 张义 +4 位作者 范壮壮 李江 邹翔 李成宾 张翔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8-295,共8页
目的验证SiO2涂层对PEI绝缘材料耐原子氧剥蚀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以某航天器舱外用电连接器PEI绝缘材料为研究对象,将全氢聚硅氮烷(PHPS)作为涂层材料,利用底涂浸涂、面涂喷涂的KH-AORX湿化学法镀膜工艺,把PHPS直接转化为二氧化硅(SiO2... 目的验证SiO2涂层对PEI绝缘材料耐原子氧剥蚀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以某航天器舱外用电连接器PEI绝缘材料为研究对象,将全氢聚硅氮烷(PHPS)作为涂层材料,利用底涂浸涂、面涂喷涂的KH-AORX湿化学法镀膜工艺,把PHPS直接转化为二氧化硅(SiO2)无机防护涂层。基于型号在轨15年的工作寿命要求,开展5年原子氧总通量为2.61×10^26 atoms/m^2、原子氧通量率为6.5×10^15 atoms/(cm^2·s)的试验验证,分析试验前后的材料质量损失率、原子氧剥蚀率和外观形貌的变化。结果采用的KH-AORX湿化学法镀膜工艺可实现将PHPS涂层材料作用于PEI绝缘材料并直接转换为SiO2保护涂层。涂层边缘厚度及中心厚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涂层硬度及附着力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已涂覆SiO2的PEI绝缘体经历5年通量的原子氧剥蚀后,质量损失率为0.05%,拟合计算后,经历15年通量的原子氧剥蚀后的质量损失率为0.29%。经电子显微镜检查,PEI绝缘体表面SiO2涂层未见起层、脱落和基体暴露现象。结论利用KH-AORX湿法镀膜工艺在PEI绝缘材料上将PHPS转化为SiO2涂层,能够获得较大的膜层,且膜层厚度分布均匀。SiO2涂层能有效提高PEI绝缘材料的耐原子氧性能,满足舱外应用在轨服役寿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涂层 PEI绝缘材料 原子氧 质量损失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控制系统改进事件触发机制与L_∞控制协同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富强 郜丽赛 张益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92-2497,共6页
研究了网络诱导延时和外部干扰约束下,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改进事件触发机制与L∞控制协同设计策略。为了克服相对(绝对)事件触发机制在系统接近(远离)平衡点运行时数据发送率较高的局限,提出了综合利用状态相关信息和状态无关信息的改进... 研究了网络诱导延时和外部干扰约束下,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改进事件触发机制与L∞控制协同设计策略。为了克服相对(绝对)事件触发机制在系统接近(远离)平衡点运行时数据发送率较高的局限,提出了综合利用状态相关信息和状态无关信息的改进事件触发机制,其能够在系统整体运行期间获得较低数据发送率;然后,建立了同时刻画事件触发机制和网络诱导延时影响的闭环时滞系统模型,得到了系统最终有界稳定的充分条件,给出了事件触发机制与控制器的协同设计方法,比要求控制器预先给定的两步设计方法更方便。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控制系统 事件触发机制 网络诱导延时 协同设计 最终有界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倾角传感器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东伟 王培先 张江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7,共3页
传统军用测角仪器采用分体设计,其体积庞大、读数困难,因此,研究设计一种便携式倾角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测量和显示功能一体化,并采用干电池供电,实现了简易快捷的测量,具有便携式、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实践证明该设计产品综合性能... 传统军用测角仪器采用分体设计,其体积庞大、读数困难,因此,研究设计一种便携式倾角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测量和显示功能一体化,并采用干电池供电,实现了简易快捷的测量,具有便携式、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实践证明该设计产品综合性能较高,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测角需求的军事和工业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倾角传感器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通门的钢缆损伤检测
7
作者 张开拓 张永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9,共4页
根据钢缆在不同的损伤状况下对磁通具有不同的影响,采用磁通门技术检测出钢缆的磁能信号,并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下,磁能信号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出钢缆的内部损伤情况。使用磁通门技术,不仅解决了弱磁信号的检测问题,而且放... 根据钢缆在不同的损伤状况下对磁通具有不同的影响,采用磁通门技术检测出钢缆的磁能信号,并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下,磁能信号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出钢缆的内部损伤情况。使用磁通门技术,不仅解决了弱磁信号的检测问题,而且放大了弱磁信号幅度,提高了信号的检测灵敏度。实践证明,基于磁通门技术的钢缆损伤检测具有灵敏度高、信号直观、制作方便和成本低的特点,具有应用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 钢缆损伤 磁能 无损检测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磺酸盐电镀镍层内应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德鑫 彭晓杰 +1 位作者 赵桂兰 肖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4,共5页
镀镍层内应力是影响镀镍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一种镀镍层内应力的测试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氨基磺酸盐电镀镍层内应力的影响因素;优选了氨基磺酸盐镀镍的工艺,并探究了NiCl_2·6H_2O含量、pH、温度、电流密度及添加剂对... 镀镍层内应力是影响镀镍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一种镀镍层内应力的测试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氨基磺酸盐电镀镍层内应力的影响因素;优选了氨基磺酸盐镀镍的工艺,并探究了NiCl_2·6H_2O含量、pH、温度、电流密度及添加剂对镀层内应力的影响,为槽液的维护和镀层改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镍层 正交试验 内应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分析的气固两相流声速模型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志江 胡尚锋 李言钦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声波法是多相流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可靠的声速模型是其中时差法等测量的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所建立的气固两相声速模型。为直观地呈现其差异、发展与局限,该文以颗粒相浓度的影响为例,采用模拟计算和实验测量相结... 声波法是多相流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可靠的声速模型是其中时差法等测量的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所建立的气固两相声速模型。为直观地呈现其差异、发展与局限,该文以颗粒相浓度的影响为例,采用模拟计算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不同典型声速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传统的拟均相介质模型声速随颗粒浓度变化,与在其基础上考虑声波特性的改进模型,以及分别基于相间耦合和颗粒散射的声速模型差异均较大,且显著偏离实验测量值。其主要源于传统的拟均相介质模型未考虑两相间相对运动的影响;而考虑相间相互作用的声速模型间虽有不同差异,但均与实验测量值较为接近,根据稀相区实验研究,所得声速值均较实验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模型 声波法测量 气固两相流 颗粒浓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空间站舱内目标检测研究
10
作者 曹哲 曹郁葱 +2 位作者 李剑飞 徐超凡 谭启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4-89,共6页
面向空间站内对物体感知的需求,基于Darknet-53网络建立了人工智能物体识别模型,利用COCO数据集开展了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研究,采用国际空间站舱内生活视频进行了物体识别实验,分析了识别物体时边框划分准确程度和类别准确程度。结果表... 面向空间站内对物体感知的需求,基于Darknet-53网络建立了人工智能物体识别模型,利用COCO数据集开展了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研究,采用国际空间站舱内生活视频进行了物体识别实验,分析了识别物体时边框划分准确程度和类别准确程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空间站内的典型物体识别效果好,边框划分正确率为95.45%,边框内物体类别的识别正确率达到79.54%。所提方法为空间站内物体感知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法,工程上易于构建和实现,也可拓展到舱外物体识别的任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感知 空间站 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