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中的纸材料应用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高雪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32-I0033,共2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纸张凭借良好的可塑性与绿色可回收优势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同时,纤维艺术设计者为了突破创作瓶颈,寻找新的创意灵感,将设计视角转到纸质材料上来,为纸质材料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纸张凭借良好的可塑性与绿色可回收优势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同时,纤维艺术设计者为了突破创作瓶颈,寻找新的创意灵感,将设计视角转到纸质材料上来,为纸质材料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将纸质材料应用于现代纤维艺术既有效满足了当代受众的个性化审美需求,又对纸材料艺术设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纤维艺术 纸质材料 艺术设计 纸材料 设计视角 创意灵感 生态文明建设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医护职业服设计研究
2
作者 杨抒青 《纺织报告》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文章从材料、色彩、图案、细节等方面探讨医患认可的情感化设计因素,以提高医护职业服的温暖感和可信任度,强化医护职业服的情感慰藉功能,为国内医护职业服设计提供参考;结合现阶段情感化设计理念在国内外医护职业...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文章从材料、色彩、图案、细节等方面探讨医患认可的情感化设计因素,以提高医护职业服的温暖感和可信任度,强化医护职业服的情感慰藉功能,为国内医护职业服设计提供参考;结合现阶段情感化设计理念在国内外医护职业服中的优秀应用案例,总结医护职业服设计思路。将情感化设计理念融入医护职业服设计中,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医患情感需求,又可以为医护职业服的迭代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医护职业服设计 情感慰藉 设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丘地区虎头帽的面部造型及其艺术特征
3
作者 李珂心 董怡 于荷悦 《纺织科技进展》 2025年第4期44-49,共6页
虎头帽是商丘民间主要的儿童帽饰之一。综合运用田野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图像分析等方法,以20顶商丘虎头帽实物样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72张当地儿童佩戴虎头帽的影像样本,通过对面部器官(眉、眼、鼻、嘴)造型及布局方式的分析和探讨,剖... 虎头帽是商丘民间主要的儿童帽饰之一。综合运用田野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图像分析等方法,以20顶商丘虎头帽实物样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72张当地儿童佩戴虎头帽的影像样本,通过对面部器官(眉、眼、鼻、嘴)造型及布局方式的分析和探讨,剖析商丘地区虎头帽面部造型的艺术特征,探寻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研究揭示,商丘地区虎头帽的面部布局疏密皆具,在塑造上采用了多样化的复合造型方式,展现了当地妇女丰富的造型技巧、对艺术性和创造性的理解以及独有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丘虎头帽 面部造型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丘虎头帽色彩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研究
4
作者 李珂心 董怡 于荷悦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5年第2期63-66,74,共5页
商丘虎头帽是商丘地区民间布艺工艺品中比较典型的童帽样式,其丰富的色彩表现是虎头帽主要的特点之一。文章综合运用田野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图像分析等方法,以20顶商丘虎头帽实物样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100张当地儿童佩戴虎头帽的图片... 商丘虎头帽是商丘地区民间布艺工艺品中比较典型的童帽样式,其丰富的色彩表现是虎头帽主要的特点之一。文章综合运用田野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图像分析等方法,以20顶商丘虎头帽实物样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100张当地儿童佩戴虎头帽的图片样本,通过对虎头帽的帽体、五官、装饰色彩的分析,探寻其色彩搭配规律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文章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为虎头帽的批量生产提供配色参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丘虎头帽 色彩 文化内涵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雪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88,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生活展开重构,使二者有机融合,重新建构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价值体系。服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目光锁定在传统审美文化当中,从中汲取养分。2018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生活展开重构,使二者有机融合,重新建构传统文化的当代审美价值体系。服装设计领域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目光锁定在传统审美文化当中,从中汲取养分。2018年,著名运动品牌“李宁”旗下子品牌“中国李宁”,受邀参加纽约时装周。应组委会要求,“李宁”提高了发布产品中中国元素的整体比例,并推出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的作品--“悟道”系列。该系列一经发布,好评如潮,并得到市场的积极回应。由此,“李宁”开始转变设计理念,开始在服装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而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注意到国潮风对于年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也开始在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国潮”设计风格,逐渐成为中国当前服装设计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成为中国当代服装设计的典型风格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当代审美价值 好评如潮 运动品牌 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布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天元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22-26,34,共6页
以文化创意的视角,研究河南黄河流域民间布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与应用。利用归纳总结法、文献分析法研究河南民间布艺的历史沿革、种类特征、文化含义和工艺制作,分析黄河流域布艺所蕴含的文化语境,并利用调研论证法分析河南布艺旅游产... 以文化创意的视角,研究河南黄河流域民间布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与应用。利用归纳总结法、文献分析法研究河南民间布艺的历史沿革、种类特征、文化含义和工艺制作,分析黄河流域布艺所蕴含的文化语境,并利用调研论证法分析河南布艺旅游产品设计现状的不足之处,对河南地区布艺旅游产品在文化创意设计开发的优化升级方面提出对应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设计对象的类型定位,以其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形成系统化的宏观思维模式,完成旅游布艺产品的流程设计。以河南洛绣为案例佐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并完成对应设计实践。以河南黄河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布艺设计中鲜明的民俗符号元素为线索,充分挖掘其艺术指征,归纳整合布艺设计流程,提炼设计要素,为探索河南民间布艺旅游产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河南民间布艺文化传播和旅游产品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文化创意 民间布艺 旅游产品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娜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8期65-67,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厚精神内涵,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实现充分展现,是文化创意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尤为必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内涵,然...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厚精神内涵,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实现充分展现,是文化创意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尤为必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内涵,然后梳理了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现状,最后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42年前后力群新木刻创作风格之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卓怿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力群先生是中国新木刻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纵观力群70余年的创作生涯,其一贯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方向。文章将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视为力群木刻版画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关注其1942年前后艺术创作风格之变,梳理力群... 目的:力群先生是中国新木刻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纵观力群70余年的创作生涯,其一贯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方向。文章将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视为力群木刻版画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关注其1942年前后艺术创作风格之变,梳理力群创作风格之变的动因,并挖掘其内在艺术价值,旨在为当代艺术创作以及艺术主体性建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图像学、形式分析、文献考察、文本细读等方法,分析力群1942年前后两个不同阶段木刻作品的风格之变,结合力群个人经历、社会背景,对力群新木刻艺术风格、艺术价值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系统讨论。结果:力群的艺术创作生涯与我国新兴木刻的发展历程几乎同步,其深受鲁迅先生和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始终把生命和艺术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坚持为社会和人民大众服务。力群始终随时代发展而创新,其一开始模仿借鉴西方,1942年后作品开始呈现出圆润、流畅、明快,融合传统和民族元素,略带稚拙又不失厚重的独特风格。结论:力群的创作风格之变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即艺术创作时的个体经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审美受众,脱离社会和观者。艺术家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群 新木刻 版画 创作风格 延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越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传统媒体仍然拥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成为了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传统媒体仍然拥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成为了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然后从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商业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媒体行业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媒体 融合创新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解读: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相关标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雪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在可持续时尚理念下,天然植物染料满足人们对纺织服装产品绿色环保、个性时尚及防护保健等功能需求。文章从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植物染料判定与鉴别、安全性检测、染色色牢度及色差等级指标判定四个方面分析了FZ/T 1... 在可持续时尚理念下,天然植物染料满足人们对纺织服装产品绿色环保、个性时尚及防护保健等功能需求。文章从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相关标准的适用范围、植物染料判定与鉴别、安全性检测、染色色牢度及色差等级指标判定四个方面分析了FZ/T 12024—2011《靛蓝染色棉纱线》、FZ/T 42012—2013《染色桑蚕绢丝》、FZ/T 73065—2020《植物染料染色针织服装》、FZ/T 13054—2021《天然染料染色棉制品》、T/CTES 1007—2018《纺织用植物染料靛蓝》、T/CTES 1037—2021《纺织用植物染料茜草染料》6个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异同,以期促进植物染料染色纺织品相关标准的应用,为传统染色技艺与当代色彩实践的结合、植物染料染色产品开发提供标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植物染色 色牢度 产品质量安全 测试方法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女子服饰数字化复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晓杰 赵雪婧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11期41-43,49,共4页
为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传统服饰数字化复原中的应用,梳理虚拟仿真技术在传统服饰复原中的现状。以唐代女子典型服饰襦裙服为例,结合文献资料、出土实物及图像分析方法,对襦裙服结构和纹样进行复原,在三维虚拟试衣软件中完成服饰虚拟效果... 为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传统服饰数字化复原中的应用,梳理虚拟仿真技术在传统服饰复原中的现状。以唐代女子典型服饰襦裙服为例,结合文献资料、出土实物及图像分析方法,对襦裙服结构和纹样进行复原,在三维虚拟试衣软件中完成服饰虚拟效果展示,为唐代服饰的数字化复原提供思路和方法,实现传统服饰的数字化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襦裙服 结构复原 三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虚拟技术的明代女装服饰数字化复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宇微 孔文文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第6期97-99,共3页
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虚拟形象设计、数字服装、虚拟试衣等服装新型业态也应运而生。数字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饰文物保护、服饰文化研究及传承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运用成熟的三维仿真和渲染技术,对明代女子服饰进行现... 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虚拟形象设计、数字服装、虚拟试衣等服装新型业态也应运而生。数字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饰文物保护、服饰文化研究及传承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运用成熟的三维仿真和渲染技术,对明代女子服饰进行现存文物的数字模拟和立体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全人类的文化共享,也是服装专业人士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积极努力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虚拟技术 明代女装服饰 数字化复原 虚拟试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花境在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思穗 《南方农业》 2021年第5期63-64,共2页
道路花境属于花境的一种,通过合理搭配和艺术创造,能够形成独具一格的景观,对于丰富城市微空间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针对道路花境在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的应用进行研究,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花境属于花境的一种,通过合理搭配和艺术创造,能够形成独具一格的景观,对于丰富城市微空间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针对道路花境在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的应用进行研究,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道路花境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花境 城市 微空间 更新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予申 《美与时代(城市)》 2021年第6期98-99,共2页
部分新农村建设工作破坏传统村落景观,导致部分传统村落景观丧失了地域性特征。文章旨在结合中原文化的发展,研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中原文化发展过程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分析中原文化在传统村落景观中的传承... 部分新农村建设工作破坏传统村落景观,导致部分传统村落景观丧失了地域性特征。文章旨在结合中原文化的发展,研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中原文化发展过程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分析中原文化在传统村落景观中的传承与发展,以此提出三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手段:修复传统村落景观元素、再生设计文化景观、控制村落格局与整体风貌。同时结合保护手段,提出传统村落景观传承策略,即建立景观文化生态圈、保留建筑文化特征、传承传统村落景观的非物质要素,以期实现中原文化影响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传统村落 景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诗词意境与园林色彩的美学研究
15
作者 赵林 高雪美 《色彩》 2023年第11期93-96,共4页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作,以其独特的诗词意境和精美的园林描写而著名。文章以诗词意境与园林色彩为基础,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在审美表达上的作用。通过诗词的吟咏和园林的描绘相互呼应,营造了一种细腻且...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作,以其独特的诗词意境和精美的园林描写而著名。文章以诗词意境与园林色彩为基础,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在审美表达上的作用。通过诗词的吟咏和园林的描绘相互呼应,营造了一种细腻且绚丽多彩的意境。色彩成为诗词意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作品增添了生动的视觉享受;运用诗词意境更具深远的内涵,引发了读者更广泛的情感共鸣;诗词描绘赋予了园林以审美感受,使得读者在欣赏诗词和园林时能够产生更为强烈的艺术享受,以色彩美学浸润的方式,提升了读者对园林色彩的文化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诗词 色彩 园林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