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例解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祝利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2,共4页
实务界对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一直颇具争议,争论的焦点通常为附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不一致,其中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还涉及账户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全面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对于重组事项的判断与... 实务界对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一直颇具争议,争论的焦点通常为附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不一致,其中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还涉及账户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全面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对于重组事项的判断与分析。基于此,对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该类业务的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新债务 预计负债 债务重组 或有利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交易所得税会计合并处理“清零法”巧解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利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6,共5页
编制合并报表时需抵销内部交易,导致交易资产在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和其计税基础不一致,继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问题也与之相伴而生,使得内部交易所得税会计的合并处理变成合并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创造性地总... 编制合并报表时需抵销内部交易,导致交易资产在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和其计税基础不一致,继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问题也与之相伴而生,使得内部交易所得税会计的合并处理变成合并报表编制的一个难点。创造性地总结出"清零法",并对该项调整抵销的编制方法进行梳理,即将个别报表中调整项目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全部清零,再以合并报表项目应有数全额补充,将该项调整抵销的重心转移到个别报表角度,希望能为其他项目的调整抵销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交易 所得税会计 调整抵销 清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同买断方式下委托代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3
作者 王雪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7,共4页
委托代销业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视同买断方式;二是支付手续费方式。视同买断方式根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合同或协议约定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商品一经发出,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第二种是受托方可将未售出商... 委托代销业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视同买断方式;二是支付手续费方式。视同买断方式根据委托方与受托方的合同或协议约定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商品一经发出,无论是否能够卖出、是否获利,均与委托方无关;第二种是受托方可将未售出商品退回给委托方,或因代销商品出现亏损要求委托方给予补偿。针对第二种情况,企业会计准则未对某些具体细节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本文将针对视同买断方式下受托方将未售出商品退回或因代销商品发生亏损要求补偿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销业务 视同买断方式 退回 亏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对商誉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祝利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47,共3页
个别报表中包含商誉的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后,将影响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列报以及商誉的减值测试,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并未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以致会计学者形成了一些惯性认识,而这些惯性认识在考虑两者的联系后将被打破。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 商誉 减值测试 合并财务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内部商品交易合并抵销处理的推导——引用“成本毛利润率” 被引量:4
5
作者 骆长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61,共4页
内部交易商品的抵销处理涉及交易当年及连续年度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及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随着内部交易商品的销售,各年度期末存货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及存货跌价准备不断变化,连续年度的抵销处理较复杂。引用"成本毛利润率&qu... 内部交易商品的抵销处理涉及交易当年及连续年度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及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随着内部交易商品的销售,各年度期末存货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及存货跌价准备不断变化,连续年度的抵销处理较复杂。引用"成本毛利润率"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成员企业和集团整体期末各项目应确认的金额及合并时需抵销的金额,从而很容易地推导其合并抵销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抵销处理 成本毛利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誉减值在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衔接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骆长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43,共5页
个别报表中商誉减值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项目中,在合并报表中以购买日确定的商誉为基础单独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未将两者结合起来。在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并方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一致的基础上,探析个别报表和合并... 个别报表中商誉减值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项目中,在合并报表中以购买日确定的商誉为基础单独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未将两者结合起来。在长期股权投资与被合并方资产组可收回金额一致的基础上,探析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商誉减值的衔接处理对于弥补会计准则的缺漏、提供实务操作规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减值 个别报表 合并报表 衔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R视阈下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控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红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运作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本文采用WSR系统方法论分别从三个层面(W、S、R)剖析了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层面的风险管理措施,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在上市公司中有效运行提供了... 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运作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本文采用WSR系统方法论分别从三个层面(W、S、R)剖析了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层面的风险管理措施,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为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在上市公司中有效运行提供了一种实践意义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风险控制 WSR系统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转回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骆长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6-119,共4页
会计准则及相关教材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限额没有详尽的解释及指导,使学者们对两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确认及转回感到困惑。在资产谨慎性原则指导下,比照存货期末计量原则,结合债券具体持有情况,推理持有至到... 会计准则及相关教材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限额没有详尽的解释及指导,使学者们对两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确认及转回感到困惑。在资产谨慎性原则指导下,比照存货期末计量原则,结合债券具体持有情况,推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核算对象也是长期债券,从而可推理出其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便于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债券投资 摊余成本 公允价值 现值 减值损失转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少数股东商誉计算客观性的商誉减值测试方法
9
作者 祝利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2,共3页
在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为使其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保持一致,准则规定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包括在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中。然而,准则在计算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时是以母公司的商誉除以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求出... 在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为使其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保持一致,准则规定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包括在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中。然而,准则在计算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时是以母公司的商誉除以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求出整体商誉,再乘以少数股东的持股比例直接得出,即假设母公司每一单位合并成本中包含的商誉与少数股东购买股权时每一单位成本中包含的商誉相同,此举违背了客观性原则,给商誉减值测试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同时也对谨慎性原则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希望为完善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减值测试 少数股东的商誉 客观性 谨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三阶段法”进行原材料的成本核算
10
作者 骆长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7-49,共3页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时,其"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构复杂,所以会计实务工作者有时很难理解材料采购、入库和出库业务的账务处理。笔者结合多年的会计教学经验,本着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对部分账户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时,其"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构复杂,所以会计实务工作者有时很难理解材料采购、入库和出库业务的账务处理。笔者结合多年的会计教学经验,本着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对部分账户核算内容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采用"三阶段法"巧妙解析了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核算的账户结构,使改进后的材料核算账户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材料 计划成本法 账户结构 三阶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清理期间抵销原理推导
11
作者 骆长琴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23,共4页
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涉及交易当期、持有期间和清理期间,清理期间抵销处理较综合且复杂。本文结合案例,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解析抵销分录,采用"还原—替换—抵销合并"的思路,将清理期间分为三个部分来推导其抵销原理。
关键词 内部交易 固定资产 清理期间 还原-替换-抵销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用友ERP-U8的几点改进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文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财务软件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对于常规业务的处理日趋成熟、完善,但是对于特殊业务的处理,目前财务软件开发还相对薄弱。本文仅就用友财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ERP-U8 用友财务软件 企业所得税 公允价值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