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被引量:15
1
作者 姬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进行,本笔谈3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何云波的《文学与伦理学:对话如何可能》以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为例,揭示不同学科之间,共用一套话语,却因为价值取向的歧异,导致对话的困难。就像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描写,与现实的伦常,往往是相冲突的。文学与伦理学,如何对话、融通,便成为一个问题。姬宁的《从跨学科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结合音乐传统美学研究"声无哀乐论"的学理思路来梳理舞蹈学科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提出"舞蹈样式决定律"。宋德发、王晶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则将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30年,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争议概括为3点:第一,"跨文化"是必须的吗?第二,"以文学为中心"是必须的吗?第三,到底如何"跨学科"?并提出,如果以"学科立场"来审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自然会纠结于这些争论,如果以"问题立场"来审视,这些纠结就会烟消云散。只要研究者真的具备跨学科的意识,尤其是具备跨学科的能力,那么,无论怎样跨其实都可以。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展开,相信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不乏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音乐 学科视野 20世纪80年代 现代主体意识 文艺理论 改革开放 舞蹈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树一帜的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吹笙挞鼓”艺术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2
作者 陈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170,共4页
"吹笙挞鼓"是我国稀有的音乐舞蹈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吹笙挞鼓",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以广西恭城平地瑶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吹笙挞鼓"... "吹笙挞鼓"是我国稀有的音乐舞蹈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吹笙挞鼓",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以广西恭城平地瑶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吹笙挞鼓"的价值意义、面临困境、建言献策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从文化保护与传承这两个角度进行重点探讨,研究"吹笙挞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独特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进行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笙挞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批评新起点——兼评《舞蹈艺术价值论——中国当代舞蹈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姬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4-266,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艺术在思想解放、转变观念的政治制度背景下勃兴,舞蹈艺术也开始大跨步前进,从“八十年代:舞蹈本体意识的苏醒”转向“九十年代:舞蹈本体意识的认同”,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是进入到一个舞蹈本体意识勃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艺术在思想解放、转变观念的政治制度背景下勃兴,舞蹈艺术也开始大跨步前进,从“八十年代:舞蹈本体意识的苏醒”转向“九十年代:舞蹈本体意识的认同”,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是进入到一个舞蹈本体意识勃发的时代,舞蹈艺术工作者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审视舞蹈,用自己的舞蹈语言去创作舞蹈,面对潮涌般出现的舞蹈作品,“标准”有没有?标准是什么?标准应该如何建立?便成为了每一个舞蹈工作者不约而同思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价值分析 中国当代 舞蹈批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价值论 本体意识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元任的音乐创作理念探析——以钢琴音乐作品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崔跃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100,共2页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和语言学家,其一生创作了一百三十二首音乐作品。本文从赵元任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入手,探讨其音乐创作的风格与理念,认为赵元任先生的音乐创作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和语言学家,其一生创作了一百三十二首音乐作品。本文从赵元任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入手,探讨其音乐创作的风格与理念,认为赵元任先生的音乐创作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在尊重原创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创新,使原创歌曲与钢琴配乐相得益彰。赵元任的音乐作品总体而言旗帜鲜明、特色突出、风格新颖、旋律优美,其音乐创理念为后世音乐创作提供的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元任 钢琴音乐 创作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语境下之采茶音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珂成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76-377,共2页
茶文化与采茶音乐,深受人们的喜欢,它对人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作用。茶文化与采茶音乐强调的是文化与精神内涵传承。自古以来,茶文化与采茶音乐有着密切联系,茶音乐是茶文化弘扬和传承的载体,因此,基于茶文化语境下,深入研究采茶音乐,是... 茶文化与采茶音乐,深受人们的喜欢,它对人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作用。茶文化与采茶音乐强调的是文化与精神内涵传承。自古以来,茶文化与采茶音乐有着密切联系,茶音乐是茶文化弘扬和传承的载体,因此,基于茶文化语境下,深入研究采茶音乐,是发扬现代新文化的关键。现就茶文化历史渊源进行分析,阐述茶文化与采茶音乐的联系,总结采茶音乐中的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茶音乐 茶文化语境 音乐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邦《降E大调夜曲》音乐赏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静乐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5-166,共2页
肖邦是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浪漫主义钢琴作曲家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内涵丰富,让人沉醉不已。作为肖邦重要的创作形式,夜曲成为他作品里最精致的一组珍品。而《降E大调夜曲》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 肖邦是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浪漫主义钢琴作曲家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内涵丰富,让人沉醉不已。作为肖邦重要的创作形式,夜曲成为他作品里最精致的一组珍品。而《降E大调夜曲》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具备非凡的音乐美学价值。下面将围绕着该曲目,从曲式结构、和声、变奏性等方面进行音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和声语汇 《降E大调夜曲》 曲式结构 旋律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对河南传统音乐与文化的推介 被引量:1
7
作者 楚玲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77,共3页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河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河南传统音乐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将舞台艺术、音乐艺术、武术表演、禅宗演绎融为一体,兼具传统性、和谐性、独创性和时代感。它深得传统音乐与文化的精髓,有...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河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河南传统音乐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将舞台艺术、音乐艺术、武术表演、禅宗演绎融为一体,兼具传统性、和谐性、独创性和时代感。它深得传统音乐与文化的精髓,有效运用声乐器乐化、器乐声乐化的传统手法又显现出新的音响效果。在禅宗圣地的山水之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带给观众难得的精神洗礼,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少林》 音乐 创新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渗透式音乐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鹏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86,共4页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仍过多地停留在形式层面,忽视了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为克服这些弊端,幼儿园应建构渗透式音乐主题课程,把音乐元素渗透到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中,并与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不仅培养幼儿基本的音乐素养,而...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仍过多地停留在形式层面,忽视了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为克服这些弊端,幼儿园应建构渗透式音乐主题课程,把音乐元素渗透到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中,并与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不仅培养幼儿基本的音乐素养,而且促使幼儿获得语言、情感、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秉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教育的综合性,注重幼儿对音乐的积极体验与即兴表演,借助音乐游戏、乐器、图谱等来实现音乐与其他教育活动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 主题课程 课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曼特殊的音乐世界——钢琴曲《蝴蝶》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夏瑒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6-137,共2页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十九世纪时期的杰出音乐家,其代表性作品《蝴蝶》让人们看到了其在作曲方面的才华,也成就了舒曼的音乐地位。舒曼把自己对音乐的看法融入到《蝴蝶》音乐创造当中,使浪漫主义风格在音乐中更加明显,从而形成了具有...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十九世纪时期的杰出音乐家,其代表性作品《蝴蝶》让人们看到了其在作曲方面的才华,也成就了舒曼的音乐地位。舒曼把自己对音乐的看法融入到《蝴蝶》音乐创造当中,使浪漫主义风格在音乐中更加明显,从而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一种套曲模式的钢琴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曼 钢琴曲《蝴蝶》 音乐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对音乐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思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雪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人们的生活追求不再是满足自我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是去追求...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标志着人们的生活追求不再是满足自我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是去追求更加有品质的物质文化生活,意味着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已经发生了一个质的转变,在此转变下,我国的教育宗旨也从单一为培养优秀人才转变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本文旨在将发展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寻找新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音乐教学 艺术素养 教育体制 教学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在何方?——文化视域下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复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作为典型精英文化代表的中国艺术歌曲,由于对其本质文化属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界目前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尚未取得较为明确的共识,进而影响这一声乐体裁自身的发展与与创新。本文将立足于文化的角度,去考量、分析和研究有... 作为典型精英文化代表的中国艺术歌曲,由于对其本质文化属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界目前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与范畴界定尚未取得较为明确的共识,进而影响这一声乐体裁自身的发展与与创新。本文将立足于文化的角度,去考量、分析和研究有关中国艺术歌曲的的发展问题。笔者以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一方面必须以健康、理性的民族文化心态来遵循艺术歌曲的文化属性、基本艺术特征、美学规范与创作规律;另一方面,根植优秀民族音乐传统,保持中国艺术歌曲的多样性,才能使中国艺术歌曲更加繁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艺术歌曲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民族歌剧多元化发展途径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2,共2页
民族歌剧是我国特有的歌剧艺术形式,在历经了百年的历程之后,已然成为了我国音乐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为了使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延续和巩固,需要民族歌剧主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民族歌剧是我国特有的歌剧艺术形式,在历经了百年的历程之后,已然成为了我国音乐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为了使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延续和巩固,需要民族歌剧主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本文从简要回顾了民族歌剧的发展历史,从创作、演唱、形式和传播等多个方面,就其多元化的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发展历史 多元化发展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评析
13
作者 张伟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92,共3页
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重要素材。以宋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形式考究,内容丰富,呈现出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内涵。鉴于此,本文从宋词和艺术歌曲的渊源谈起,以几首代表作品为例,对其创作特点进行了评析,以期... 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重要素材。以宋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形式考究,内容丰富,呈现出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内涵。鉴于此,本文从宋词和艺术歌曲的渊源谈起,以几首代表作品为例,对其创作特点进行了评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艺术歌曲 渊源 创作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浪漫曲的创作特点及其启示
14
作者 曹姝莉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2-163,共2页
俄罗斯浪漫曲是世界艺术歌曲宝库中的一颗奇珍,具有浪漫性、民族性、现实性、传承性等鲜明的艺术特点,既是对艺术歌曲本身的丰富,也能给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和发展以深刻的启示。鉴于此,本文从俄罗斯浪漫曲发展历程谈起,分析了其创作特点,... 俄罗斯浪漫曲是世界艺术歌曲宝库中的一颗奇珍,具有浪漫性、民族性、现实性、传承性等鲜明的艺术特点,既是对艺术歌曲本身的丰富,也能给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和发展以深刻的启示。鉴于此,本文从俄罗斯浪漫曲发展历程谈起,分析了其创作特点,并对获得的启示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浪漫曲 创作历程 创作特点 启示和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消解之后——再议《红》《白》二剧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姬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1-186,共6页
被称为"样板芭蕾"的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是新中国舞剧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鲜明的、强劲的政治话语,创造了一种承载民族共同心理的"仪式",用"象征化"本土民族舞蹈... 被称为"样板芭蕾"的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是新中国舞剧艺术的典型代表,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鲜明的、强劲的政治话语,创造了一种承载民族共同心理的"仪式",用"象征化"本土民族舞蹈语汇来改造芭蕾艺术使之与大众之间建立起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并由于国家强制的推广而得到了国民的审美认同,实现了精英艺术"大众化"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仪式化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代“江姐”看民族歌剧演唱的变化和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伟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7-178,共2页
《江姐》是我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曾历经多次复排,由多位演唱者分别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一经典艺术形象。通过对她们的演唱分析,既能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同时也能获得对民族歌剧演唱更加深刻的认识。鉴于此,本文简述... 《江姐》是我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曾历经多次复排,由多位演唱者分别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一经典艺术形象。通过对她们的演唱分析,既能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同时也能获得对民族歌剧演唱更加深刻的认识。鉴于此,本文简述了多版《江姐》的概况,分析了三位代表性演唱者的演唱技术和风格,并就民族歌剧演唱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江姐》 歌剧演唱 变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美学中的乐与舞
17
作者 姬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0-172,共3页
诗、乐、舞是先秦古典美学的三大概念,有"诗、乐、舞三位一体"之说。其时,诗理论已得到长足发展,乐舞依附于诗,呈现出不同的乐舞观。儒家思想强调尽善尽美,认为合乎礼的乐舞才是好的乐舞;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乐舞有自... 诗、乐、舞是先秦古典美学的三大概念,有"诗、乐、舞三位一体"之说。其时,诗理论已得到长足发展,乐舞依附于诗,呈现出不同的乐舞观。儒家思想强调尽善尽美,认为合乎礼的乐舞才是好的乐舞;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乐舞有自身的规律,乐舞表演时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达到纯熟至自由的境界;墨家思想强调非乐,认为只有当民众具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后,才能谈论欣赏乐舞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美学 乐舞 尽善尽美 天人合一 非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拉文斯基托卡塔创作的"吸纳"与"超越"
18
作者 李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177,共6页
本文以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托卡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作曲家在"吸纳"传统创作特征的基础上,力求将创新的音乐语言、交混的多重结构力融入作品,实现了相较于传统的"超越".他复活传统的艺术理... 本文以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托卡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作曲家在"吸纳"传统创作特征的基础上,力求将创新的音乐语言、交混的多重结构力融入作品,实现了相较于传统的"超越".他复活传统的艺术理念和实践同当下音乐创作产生一定的契合,或可为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托卡塔 吸纳 超越 多重结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赋格主题研究
19
作者 李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67,共6页
本文以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第二乐章的赋格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主题旋律及作品各音乐要素构成的整体结构途径的分析与阐释,探讨了作曲家立足传统复调体裁基础上富于创新性的音乐创作。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赋格 主题 动机 整体结构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中的“看图讲唱”初探
20
作者 余复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2,共5页
“看图讲唱”是一门曾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口头表演艺术,表演者往往通过一幅或多幅图画,一边指点画面,一边向观众进行讲唱。因其形象、简明和通俗易懂的艺术特点,曾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从相关戏曲考古文物及文献来看,自宋杂剧至元杂剧... “看图讲唱”是一门曾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口头表演艺术,表演者往往通过一幅或多幅图画,一边指点画面,一边向观众进行讲唱。因其形象、简明和通俗易懂的艺术特点,曾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从相关戏曲考古文物及文献来看,自宋杂剧至元杂剧乃至地方戏曲山东周姑子戏中,都有“看图讲唱”的运用。此种现象为探究两宋杂剧的舞台表演,观照中国戏曲与说唱音乐之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图讲唱 变文 说唱 轴画 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