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清白蛋白与氯氰菊酯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培渊 王辉 +2 位作者 袁洪哲 王广军 李长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7,共7页
运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丙氨酸扫描等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氯氰菊酯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氯氰菊酯与HSA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与其氨基酸残基Arg209形成1个氢键,结合... 运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丙氨酸扫描等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与氯氰菊酯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氯氰菊酯与HSA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与其氨基酸残基Arg209形成1个氢键,结合自由能为–83.43 kJ/mol,其中范德华力是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极性溶剂化能是主要抑制力。丙氨酸突变扫描结果显示,氨基酸残基Lys199的ΔΔG_(bind)值为16.78 kJ/mol,是HSA和氯氰菊酯结合的关键氨基酸。该研究结果为阐明氯氰菊酯在人体内的代谢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氯氰菊酯 分子动力学 分子力学泊松-波尔兹曼表面积法(MM-PBSA) 丙氨酸突变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蚕蛾醛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2
作者 邓培渊 袁伟 +2 位作者 李玉华 王广军 李长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6-799,共4页
为明确家蚕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和蚕蛾醛作用的分子机制,运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和能量分解等分子模拟方法分析二者结合的模式和关键氨基酸。结果表明蚕蛾醛与PBP的Trp59位点形成1个H... 为明确家蚕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PBP)和蚕蛾醛作用的分子机制,运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和能量分解等分子模拟方法分析二者结合的模式和关键氨基酸。结果表明蚕蛾醛与PBP的Trp59位点形成1个H键,结合自由能为-53. 87 k J/mol,范德华力和非极性溶剂化能是主要驱动力,极性溶剂化能是主要抑制力,能量分解发现Leu30、Phe34、Ala95、Leu112和Phe130是二者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这些结果为阐明家蚕性信息素蚕蛾醛在家蚕识别性信息素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结合蛋白 蚕蛾醛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 结合自由能 能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化学感受蛋白SexiCSP3结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培渊 袁伟 +2 位作者 李玉华 王林青 李长看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9-986,共8页
本研究构建夜蛾科昆虫化学感受蛋白系统进化树,发现化学感受蛋白在种间保守性强,并与气味结合蛋白明显分为两类。运用反转录RT-PCR方法克隆了Sexi CSP3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重组Sexi CSP3蛋白纯化后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其... 本研究构建夜蛾科昆虫化学感受蛋白系统进化树,发现化学感受蛋白在种间保守性强,并与气味结合蛋白明显分为两类。运用反转录RT-PCR方法克隆了Sexi CSP3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重组Sexi CSP3蛋白纯化后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其与24种外源气味分子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Sexi CSP3与苯甲醛、苯乙酮、2-戊基-3-苯丙基-烯醛、1-苯基-1-丁酮、对甲氧基苯甲醛的结合能力较强,解离常数为0.76、1.39、2.23、3.23和5.30μmol/L,推测Sexi CSP3可能参与了甜菜夜蛾对这5种化学物质的识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化学感受蛋白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沉淀方法对外源表达凝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邓培渊 郭红玲 +1 位作者 袁伟 李玉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2,共3页
从粗提重组凝乳酶的得率、保存活性2个方面比较了乙醇沉淀法和硫酸铵沉淀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相对于硫酸铵沉淀法,乙醇沉淀法获得蛋白的量相差不是很大,但是乙醇沉淀法所获得蛋白的单位效价是硫酸铵沉淀法的1.27倍,且乙醇沉淀法所得产... 从粗提重组凝乳酶的得率、保存活性2个方面比较了乙醇沉淀法和硫酸铵沉淀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相对于硫酸铵沉淀法,乙醇沉淀法获得蛋白的量相差不是很大,但是乙醇沉淀法所获得蛋白的单位效价是硫酸铵沉淀法的1.27倍,且乙醇沉淀法所得产物的比活性提高了16.78%。综合考虑重组凝乳酶的得率与活性,用乙醇沉淀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凝乳酶 活性 乙醇沉淀法 硫酸铵 盐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腐剂苯甲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邓培渊 袁伟 +2 位作者 李长看 陈龙欣 杨莹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4-1021,共8页
为研究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在人体内的转运和降解机制,在人体血液的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丙氨酸突变扫描等方法研究了苯甲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甲酸和HSA... 为研究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在人体内的转运和降解机制,在人体血液的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丙氨酸突变扫描等方法研究了苯甲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甲酸和HSA的结合为静态猝灭过程,不同条件下结合常数KA均大于1.0×10^(4 )L/mol,结合位点数约为1,结合位点为Site II;根据Van′t Hoff方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两者结合主要促进作用力是静电作用力,抑制力是极性溶剂化能,且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反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复合物中苯甲酸与ARG186形成1个氢键,丙氨酸突变扫描计算显示ASP108、GLN425和GLV459是结合的关键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脂苷A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培渊 袁伟 +1 位作者 陈龙欣 杨莹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8-181,272,共5页
连翘脂苷A(forsythiaside A,FTA)是连翘的主要活性成分,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一定的疗效。运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丙氨酸突变扫描等方法分析了连翘脂苷A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和... 连翘脂苷A(forsythiaside A,FTA)是连翘的主要活性成分,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一定的疗效。运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丙氨酸突变扫描等方法分析了连翘脂苷A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和结合模式。结果显示:连翘脂苷A对AChE有一定抑制作用IC_(50)值为1.11×10^(-7)mol/L,解离常数Ki值为5.5×10^(-8)mol/L,连翘脂苷A经由H键作用结合于AChE的CAS区,两者结合自由能为-98.20 kJ/mol,静电作用力是结合的主要驱动力,Ser200,Phe120和Ser205为两者结合的关键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脂苷A 乙酰胆碱酯酶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分子动力学 丙氨酸突变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与顺-9-十四碳烯酸酯作用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奇 邓培渊 +3 位作者 李玉华 杨玉珍 杨宗渠 雷志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93-2197,共5页
【目的】研究小菜蛾性信息结合蛋白(PxylPBP2)与顺-9-十四碳烯酸酯(Z9-14∶Ac)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式、结合内驱力及关键作用氨基酸,阐明二者识别的分子机制,为小菜蛾性诱剂的研发和小菜蛾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YASARA对PxylPBP... 【目的】研究小菜蛾性信息结合蛋白(PxylPBP2)与顺-9-十四碳烯酸酯(Z9-14∶Ac)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式、结合内驱力及关键作用氨基酸,阐明二者识别的分子机制,为小菜蛾性诱剂的研发和小菜蛾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YASARA对PxylPBP2进行同源建模,运用AutoDock 4.2进行PxylPBP2与Z9-14∶Ac的空间结构对接,运用YASARA平台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运用MMPBSA.py模块计算PxylPBP2-Z9-14∶Ac复合物的结合自由能,以Amber12软件包描述结合关键氨基酸,分析PxylPBP2与Z9-14∶Ac的结合模式及相互作用力。【结果】同源建模构建了合理的PxylPBP2空间模型,分子对接结果表明Z9-14∶Ac结合于PxylPBP2结合腔的内部,受体配体间无氢键,1.4 ns时对接复合物收敛平衡;PxylPBP2-Z9-14∶Ac结合自由能为-9.76 kcal/mol;Phe22和Ile104的贡献能量和占总结合自由能的43%。【结论】范德瓦斯力和非极性溶剂力是PxylPBP2与Z9-14∶Ac形成稳定复合物的主要内驱力,能量贡献最大的两个关键氨基酸(Phe22和Ile104)位于侧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xylPBP2) 性信息素 分子动力学模拟 能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梓醇和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培渊 袁伟 +1 位作者 李长看 徐欢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1,共5页
梓醇能有效的的改善阿茨海默尔症状,但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晰.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和丙氨酸突变扫描的方法研究了两者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梓醇结合位点为乙酰胆碱酯... 梓醇能有效的的改善阿茨海默尔症状,但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晰.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和丙氨酸突变扫描的方法研究了两者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梓醇结合位点为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活性中心,并形成3个氢键,结合自由能为-60.59 k J/mol,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是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力,主要抑制力是极性溶剂化能,Tyr151和Gln176是两者结合的关键氨基酸.这些研究为开发高效的Ach E梓醇类似物抑制剂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梓醇 分子动力学 结合自由能 丙氨酸突变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