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刊载课题成果的统计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14家高等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刊文统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志强 欧阳梦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8,共4页
基于CNKI数据库2011年度的数据,对我国14家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刊载课题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其中以厅局级基金资助为主,横向基金资助比例过少;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 基于CNKI数据库2011年度的数据,对我国14家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刊载课题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其中以厅局级基金资助为主,横向基金资助比例过少;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作者所占比重显著高于一般院校;作者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较高;基金课题成果多使用理论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核心期刊 课题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困境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35
2
作者 高宏 郭志云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4,共5页
学前融合教育主张让有发展障碍的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学前教育,以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这是当前世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然而,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举步维艰,除了专业师资缺乏、支持保障不足之外,更有深层的文化因素方... 学前融合教育主张让有发展障碍的儿童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学前教育,以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发展,这是当前世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然而,学前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举步维艰,除了专业师资缺乏、支持保障不足之外,更有深层的文化因素方面的消极影响。社会等级观念是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思想桎梏,特殊儿童被当作不正常或发展水平很低的个体看待;法治观念与制度的缺乏使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缺乏法律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维护;社会民众思想观念的封闭致使特殊儿童入园难,无法获得公正的社会环境支持。为推动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有效开展,应以特殊教育法的制定为突破口,不断转变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逐步消除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文化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 学前教育 特殊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弱学校凝练办学理念的思维偏差与重构法则
3
作者 杨运强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6-9,共4页
时下,办学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为人所共知,探寻合适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办学理念的建构并非易事,站在教育哲学高度做好顶层设计理应是其题中之义。薄弱学校要保持办学辨识度,探寻适合自己的崛起道... 时下,办学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为人所共知,探寻合适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办学理念的建构并非易事,站在教育哲学高度做好顶层设计理应是其题中之义。薄弱学校要保持办学辨识度,探寻适合自己的崛起道路,就需要以教育哲学为根本遵循对办学理念凝练重新审视,处理好几方面的统一关系,即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时与历时的统一、自力和群力的统一、文辞与文质的统一。倘若缺乏教育哲学的高位引领和方法指南,办学理念凝练就容易误入华而不实、顾此失彼、随风转舵、缘木求鱼的歧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弱学校 办学理念 教育哲学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特征及其提高策略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云艳 陈希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63,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4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以教师"较为满意"和"较为遗憾"的家园沟通关键事件为主的访谈,然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绩优组与普通组教师各项胜任力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数进行了差异检验,... 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4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以教师"较为满意"和"较为遗憾"的家园沟通关键事件为主的访谈,然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绩优组与普通组教师各项胜任力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数进行了差异检验,同时结合行为检核表调查结果,构建了由10项具有显著差异的胜任力特征组成的幼儿园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扶梯"模型。这10项特征根据其内容与作用,又可以归为四类,其中"专业知识"可以归为认知类胜任力特征,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双方信息传递的核心内容,在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保证沟通行为切实开展的前提条件;"词语表达""建设反馈""交互管理""倾听"可以归为技能类胜任力特征,考察的是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传播与接收信息的能力,帮助教师排除或摒弃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对沟通有效进行起到保障和引导的作用;"认同度""移情"可以归为人际互动类胜任力特征,考察的是沟通双方对自己、他人、情境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是促进沟通双方相互理解与信任的重要保障;"主动""责任心""自信"可以归为人格特质类胜任力特征,更多源自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引导教师在实践中主动反思与不断自我提高。认知类、技能类与人际互动类胜任力特征都属于显性特征,易于观测和通过培训提高,人格特质类胜任力特征则属于隐性特征,难以观测,也不易通过培训提高。今后有关教师家园沟通方面的培训,应首先基于胜任力结构模型对教师的家园沟通能力进行评价,然后依据胜任力结构模型的内容,针对教师的不足之处设计和实施培训课程。此外,幼儿园也应努力为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特征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沟通 胜任力特征 胜任力结构模型 专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在新媒体时代的“位”与“为” 被引量:22
5
作者 杜志强 支少瑞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在新媒体时代,微课教学具有知识点的微空间、教学资源的微粒体、教学内容的精品化、课程传授的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使人们对微课的发展前景有了些许期待,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与反思。微课在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电子教材中"有... 在新媒体时代,微课教学具有知识点的微空间、教学资源的微粒体、教学内容的精品化、课程传授的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使人们对微课的发展前景有了些许期待,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与反思。微课在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电子教材中"有所为",但在知识、技能、体验、适用群体、适用环境中也"有所不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新媒体时代: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运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变革的重要内容。探寻其背后的理论根源可发现,"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深受四种理论影响,即:人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教育底色;人本主义——课堂教学的生命主张;建构主义——...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变革的重要内容。探寻其背后的理论根源可发现,"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深受四种理论影响,即:人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教育底色;人本主义——课堂教学的生命主张;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实践旨向;多元智能——课堂教学的评量尺度。此项研究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正本清源,明确课堂教学变革的理论渊源,也有利于形成共识,更好地推动教学实践开展和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为中心 课堂 课堂教学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