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2008年骨科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桂香 李兴华 +1 位作者 李慧琰 李自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骨科手术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耐药 临床合理用药 感染性疾病 耐药情况 送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史伟伟 赵楠 温曼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312-6314,共3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自我概念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干预下肢骨折患者,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骨折愈合时间 自我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雷哲 赵亮亮 《安徽医学》 201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末次评价结果分为优良组(80例)与可差组(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末次评价结果分为优良组(80例)与可差组(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骨折分型、跟骨牵引、开始康复时间、手术方式、受伤至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46)、C型骨折(OR=1.725)、开始康复训练时间>7d(OR=3.662)、未做跟骨牵引(OR=2.907)是影响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过大、骨折类型、康复训练时间过晚、未做跟骨牵引等均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踝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曹常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83-484,共2页
目的比较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n... 目的比较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组,n=50)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组,n=50),对术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疗效优于交锁髓内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 交锁髓内钉 胫骨干中下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远端骨折锁钉操作总结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嵩峰 陈桂林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科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亮亮 《北方药学》 2018年第7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究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分别予以双醋瑞因、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比... 目的:探究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分别予以双醋瑞因、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比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VAS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0.87)分、(86.53±8.74)分、3.33%(1/30),参照组分别为(4.89±1.01)分、(55.92±10.61)分、20.00%(6/30),研究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而Lysholm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予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葡萄糖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析
7
作者 曹常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125-126,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为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中老年患者施治的效果。方法 50例胫骨颈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术后实施1~3年的随访,观察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0.... 目的观察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为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中老年患者施治的效果。方法 50例胫骨颈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术后实施1~3年的随访,观察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0.00%(5/50),发生时间为术后9.5~32.0个月,Ⅰ型与Ⅱ型骨折发生率为0,Ⅲ型骨折发生率为2.00%(1/50),Ⅳ型骨折发生率为8.00%(4/50);骨折愈合率为90.00%(45/50)。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为股骨颈骨折的中老年患者施治,可有效降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闭合复位空心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isonneuve骨折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双磊 雷哲 +2 位作者 王少华 魏瑄 王爱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Maisonneuve骨折(MFF)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踝关节损伤。通过回顾性分析MFF患者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和术中探查结果来描述MFF的病理解剖特征,为其损伤机制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Maisonneuve骨折(MFF)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踝关节损伤。通过回顾性分析MFF患者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和术中探查结果来描述MFF的病理解剖特征,为其损伤机制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54例MFF患者资料,其中男40例,女14例,年龄18~61(50.45±15.12)岁,左侧26例,右侧28例。54例患者均行患侧踝关节正侧位和胫腓骨正侧位X线检查,42位患者行踝关节三维CT检查,18例患者行踝关节MRI检查。46位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并分析腓骨近端、踝关节内侧结构、下胫腓联合和后踝结构损伤特点。结果54例患者存在腓骨近端1/3骨折。35例患者存在内踝骨折,16例患者存在三角韧带断裂,3例患者内踝结构完整。54例患者存在下胫腓前韧带损伤。45例患者存在后踝骨折,1例患者存在下胫腓后韧带断裂,8例患者后踝结构完整。结论MFF的特点是腓骨近端骨折和下胫腓前韧带断裂。X线在诊断MFF中具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建议踝关节骨折病人进行体格检查、CT和MRI检查。MFF由外旋力引起,影像学表现不同,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SONNEUVE骨折 腓骨近端 下胫腓联合韧带 内踝 后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担程度与预期性悲伤的关联性
9
作者 张利阳 段伟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4期4480-448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与负担程度的关系。方法以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17例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以预期性悲伤量表(AGS)评...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与负担程度的关系。方法以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17例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以预期性悲伤量表(AGS)评估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程度,以Zarit照顾负担量表(ZBI)评估其负担程度。调查不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AGS评分现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担程度与预期性悲伤的关联性。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AGS评分为(69.89±7.62)分;AGS评分在住院时间、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异地就医、付费方式、照顾者年龄、工作状态、负担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出现并发症、异地就医、付费方式、照顾者工作状态、照顾者负担程度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担程度与其预期性悲伤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处于中等程度,影响因素为付费方式、异地就医及患者住院时间等,临床应重视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降低其预期性悲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家庭主要照顾者 负担程度 预期性悲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