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花生芽菜营养品质及活性物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艳芝 袁冲 +4 位作者 胡珂欣 周宁 任红涛 王娜 王凡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为筛选生长快、营养价值高的花生芽菜,对6个品种花生发芽1~9 d的生长特性、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的发芽率开农80>黑珍珠>四粒红>鲁花8号>红罗汉>花育42;在发芽期间各品种芽长均显著增... 为筛选生长快、营养价值高的花生芽菜,对6个品种花生发芽1~9 d的生长特性、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的发芽率开农80>黑珍珠>四粒红>鲁花8号>红罗汉>花育42;在发芽期间各品种芽长均显著增加,且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四粒红的芽长最长(5.82 cm),开农80的芽长最短(1.53 cm);各品种的芽长均在发芽后1~3 d增长速度较缓慢,在5~9 d增长较快;蛋白质含量随着发芽天数呈先降后升(P<0.05);可溶性总糖含量先增后降(P<0.05);半胱氨酸含量在一定时间内随发芽时间呈不同程度增加,均在第5天达到峰值,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四粒红(12.22%),增幅最小的是开农80(3.27%);发芽能显著增加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各品种发芽5 d后较发芽初始时白藜芦醇含量增幅从大到小顺序为:四粒红>黑珍珠>鲁花8号>花育42>红罗汉>开农80;发芽后各品种的多酚含量随着发芽天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达到峰值时四粒红多酚含量最高(213.99 mg/g)。感官评定综合评分表明,四粒红芽菜色泽、外观形态、滋味、气味评分均高于其他品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四粒红是发芽后生长快、营养价值高、感官品质佳的优质花生芽菜品种。该研究可为开发优质花生芽菜及功能性花生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芽菜 品种筛选 营养品质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及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红涛 周宁 +5 位作者 余秋颖 袁冲 胡珂欣 李军伟 陈琳琳 王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35-248,共14页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 为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原料,利用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制备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原花青素浓度、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胆比)、旋蒸温度、超声功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六因素对包封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与ζ电位的影响,随后利用Plackett-Burman与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脂质体制备工艺,并探究其结构、稳定性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原花青素浓度0.6 mg·mL^(-1)、脂胆比7:1、旋蒸温度45℃、超声功率180 W、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83 s时,包封率94.84%、DPPH自由基清除率69.07%、粒径182.96 nm、PDI 0.247、ζ电位-18.43 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具有单层、多层和多囊结构;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在pH为8.0、20℃以下避光储存更稳定;金属离子对原花青素纳米脂质体保存率影响低于原花青素溶液,影响顺序为Fe^(3+)>Mg^(2+)>K^(+);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表明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经纳米脂质体封装后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研究表明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有效提升了原花青素在纳米脂质体中的封装效率与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蒸发-超声微波协同技术 原花青素 纳米脂质体 抗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珊珊 何坤淼 +5 位作者 刘垚 李佳 余秋颖 陈琳琳 王娜 张改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的诊断检测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关键。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低成本、高特异性、操作简便以及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优势,已在动物疫病检测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 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的诊断检测是防治动物疫病的关键。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低成本、高特异性、操作简便以及优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优势,已在动物疫病检测及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论文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分类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纳米材料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重点梳理了其在常见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畜牧业的病原检测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动物病原 检测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植物源免疫增强剂筛选
4
作者 李军伟 余秋颖 +3 位作者 张艳芝 王运珂 任红涛 王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4,共12页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抗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疫苗免疫增强剂,改善现有佐剂的免疫效力及安全性。【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萜类(青蒿素、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熊果酸)、生物碱类(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氧化苦参碱)、酚酸...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的抗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疫苗免疫增强剂,改善现有佐剂的免疫效力及安全性。【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选取萜类(青蒿素、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熊果酸)、生物碱类(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氧化苦参碱)、酚酸类(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香豆酸)和黄酮类(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原花青素)共16种植物源活性物质,通过测定小鼠体质量比例、IgG抗体水平、脏器指数、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开展靶向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小鼠灌胃植物源活性物质后,体质量呈增加趋势。2)各组抗体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疫苗组相比,黄连素、石蒜碱、千金藤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原花青素组可极显著性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其中以原花青素组效果最佳,比疫苗组抗体水平提高了59.59%。3)槲皮素组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指数呈显著性升高,黄连素、石蒜碱、原花青素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其中,槲皮素、原花青素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呈极显著性提高,脾脏指数提高了49.50%和53.23%,胸腺指数提高了121.82%和103.64%,提示其可能在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分化和成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原花青素组T-SOD活性呈极显著性升高,MDA含量呈极显著性降低,千金藤素、石蒜碱、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连素和原花青素组T-AOC呈极显著性升高。以原花青素对机体的抗氧化效果较好,T-SOD活性和T-AOC分别提高了9.60%和48.57%,MDA含量降低了26.82%。【结论】原花青素对小鼠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佳,可作为靶向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佐剂研究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活性物质 猪圆环病毒2型 疫苗 免疫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芽菜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娜 李娜 +4 位作者 余秋颖 宁灿灿 王路瑶 李正邦 任红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7,79,共8页
本文以发芽花生(0~9 d)为对象,研究了花生萌芽期间基本营养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活性成分多酚、白藜芦醇、原花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芽菜在0~9 d内,水分含量持续增加,蛋白质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 本文以发芽花生(0~9 d)为对象,研究了花生萌芽期间基本营养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活性成分多酚、白藜芦醇、原花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芽菜在0~9 d内,水分含量持续增加,蛋白质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脂肪含量降低4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70%,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212%,多酚含量增加34%,白藜芦醇含量增加45%,原花色素含量略有下降。花生发芽过程中除水分外,其他基础营养物质多为下调,但活性成分含量多为上调。发芽后花生活性成分含量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芽菜 营养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物质
6
作者 王运珂 王娜 +4 位作者 岳珂 何坤淼 张兴 刘垚 张改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77-2589,共13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的病毒,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疫苗接种是当前预防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的病毒,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疫苗接种是当前预防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最经济和有效的措施,但PEDV变异株的频繁出现使得现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不佳,因此开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筛选和评估具有潜在抗PEDV活性的物质,其主要通过靶向病毒的入侵、复制或装配过程,或通过增强宿主的免疫响应来发挥作用。本文从化学药物、天然产物和其他生物制剂抗PEDV作用及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抗PEDV药物的筛选和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化学药物 天然产物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粮复配面包配方优化及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耀东 徐超 +1 位作者 韩晓江 南学梅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8-13,共6页
选用高筋粉和燕麦粉、荞麦粉、豌豆粉、玉米粉四种常见代表性杂粮粉为原料,以感官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杂粮粉的最优配比,并进一步对杂粮面包及原料粉的质构特性、体外消化等营养特性指标进行... 选用高筋粉和燕麦粉、荞麦粉、豌豆粉、玉米粉四种常见代表性杂粮粉为原料,以感官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杂粮粉的最优配比,并进一步对杂粮面包及原料粉的质构特性、体外消化等营养特性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杂粮营养面包原料的最优配比为:燕麦粉、荞麦粉、豌豆粉和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10%、10%、12%和4%,杂粮面包原料复配粉与高筋粉相比淀粉含量低24.8%、粗纤维含量高101.8%。杂粮面包一定程度上硬度变高、弹性和粘附力变小,但预估血糖生成指数(EGI)较低,为59.90,更适宜于高血糖人群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面包 配比质构 血糖生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型IPEC-J2细胞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峥 余秋颖 +3 位作者 杨聪燕 李珊珊 陈琳琳 王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7-965,共9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s, IPEC-J2)损伤的缓解作用,为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新思路。【方法】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建立IP...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诱导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porcine epithelial cells, IPEC-J2)损伤的缓解作用,为促进动物健康养殖提供新思路。【方法】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建立IPEC-J2损伤模型,测定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NO)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质量浓度、白介素-6(IL-6)质量浓度、白介素-4(IL-4)质量浓度、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质量浓度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分析RES对IPEC-J2损伤模型的缓解作用。【结果】RES预处理IPEC-J2细胞的最佳质量浓度为7.8 mg·L^(-1),且能有效缓解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IPEC-J2细胞产生的炎症损伤,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提高抑炎因子(IL-4)的表达,进而有效减缓肠道炎症反应。同时,RES可显著提高T-SOD活力和GSH质量浓度,显著降低MDA浓度,缓解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发的氧化损伤,达到维持机体肠道氧化还原平衡的稳态。【结论】RES对IPEC-J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预防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鼠伤寒沙门氏菌 IPEC-J2细胞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超 张昊宇 +4 位作者 任红涛 余秋颖 王凡 王娜 周道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51-461,共11页
【目的】考察艾草黄酮大孔树脂静态和动态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探究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吸附和解吸试验,从1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合适的材料并进行纯化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对其组分进行分... 【目的】考察艾草黄酮大孔树脂静态和动态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探究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吸附和解吸试验,从1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合适的材料并进行纯化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对其组分进行分析鉴定,并测定艾草黄酮经树脂纯化后的抗氧化效果。【结果】对18种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分析表明,HPD722型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能最佳。以该大孔树脂作为艾草黄酮的纯化树脂,在上样液艾草黄酮粗提液质量浓度1.5 g·L^(-1)、pH值3、吸附温度25℃、流速2.0 mL·min^(-1)、上样液与树脂体积质量比V(艾草黄酮上样液/mL)∶m(大孔树脂质量/g)为10∶1,以及洗脱液为体积分数60%乙醇、pH值6、流速1.5 mL·min^(-1)、洗脱液与树脂体积质量比V(体积分数60%乙醇/mL)∶m(大孔树脂质量/g)为6∶1的条件下,艾草黄酮纯度为92.13%。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联用扫描结果共鉴定出艾草黄酮纯化物含有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高车前素和异泽兰黄素5种黄酮类化合物,同时还存在3,4-二羟基苯甲醛、3-羟基香豆素和咖啡酸3种化合物。艾草黄酮纯化物在质量浓度为1.5 g·L^(-1)时可完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与维生素C的清除效果相同。【结论】HPD722大孔吸附树脂对艾草黄酮的静态和动态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好,纯化后的艾草黄酮纯度高,抗氧化活性好,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 黄酮 大孔树脂 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联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芽白藜芦醇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抑菌功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娜 宁灿灿 +5 位作者 赵峥 李军伟 王凡 任红涛 詹轲 余秋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93-301,共9页
为分离纯化花生芽中具有潜在抑菌活性的白藜芦醇化合物及研究其抑菌功效,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该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从16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中确定白藜芦醇较佳纯化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解吸条件优化,采用倍比稀释法、抑菌... 为分离纯化花生芽中具有潜在抑菌活性的白藜芦醇化合物及研究其抑菌功效,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该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从16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中确定白藜芦醇较佳纯化树脂,并对其动态吸附-解吸条件优化,采用倍比稀释法、抑菌生长曲线及细胞膜通透性变化评价纯化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SA-40大孔树脂为花生芽白藜芦醇较佳纯化树脂,其吸附条件为:上样浓度120.00μg/mL,速率1.00 mL/min,pH值4.2,上样量8.00 mL/g;解吸条件为:80%乙醇溶液,pH值6.6,流速1.00 mL/min,白藜芦醇纯度可达84.0%;利用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纯化后样品进行鉴定分析,发现纯化物中主要成分为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纯化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其最小抑菌浓度为250μg/mL,在此浓度下可显著增加细胞膜通透性(P<0.01),破坏细胞壁完整性,造成胞内蛋白质严重泄露,最终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死亡。该研究可为花生资源综合深度利用及天然抑菌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抑菌 花生芽 白藜芦醇 LSA-40大孔树脂 质谱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与维生素E协同抗氧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娜 高恩光 +5 位作者 李娜 刘情情 王凡 任红涛 李正邦 余秋颖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07-1014,共8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维生素E联合作用下体外抗氧化作用效果,并探究联合作用下活性成分的协同效应对抗氧化功效的影响。【方法】以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entrd,TBHQ)为阳性对照组(TBHQ组),二苯...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维生素E联合作用下体外抗氧化作用效果,并探究联合作用下活性成分的协同效应对抗氧化功效的影响。【方法】以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entrd,TBHQ)为阳性对照组(TBHQ组),二苯基苦基苯肼(diphenylpicrylhydrazyl,DPPH)、2,2′-偶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ABTS)还原力和铁离子还原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检测指标,通过半数清除率IC50和中效原理联合作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对单一使用RES和维生素E的RES组、VE组,以及联合使用的DARV组、ARV组(DARV组的半剂量)的抗氧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RES组、VE组、DARV组和ARV组的质量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现显著性相关且具有一定的正协同效应(P<0.05);RES和VE联合后的DARV组IC50值显著降低,小于单一组分RES组和VE组(P<0.05),表明RES和维生素E联合后呈现出协同抗氧化作用,比各组分单一使用时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联合作用时,RES为主剂,维生素E作为辅剂;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检测指标,V(RES)∶V(维生素E)=1∶2~1∶3时表现为相加作用(0.95<CI<1.05),V(RES)∶V(维生素E)=1∶1~7∶1之间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CI<0.95);当V(RES)∶V(维生素E)=3∶1时,IC50为0.011 g·L^(-1),CI<0.95,RES联合维生素E抗氧化作用正协同效应最强。【结论】白藜芦醇与维生素E按照一定体积比例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协同作用,这有助于活性成分与保健食品及药物联合使用的研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维生素E 抗氧化 协同效应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致敏蛋白Ara h1与咖啡酸互作对其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红涛 石奇磊 +4 位作者 李静 余秋颖 王凡 胡梅 王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8-296,共9页
为探寻适宜的花生脱敏方法,该文研究了花生致敏蛋白Ara h1与咖啡酸互作对其抗原性的影响,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间接ELISA法对碱法、酶法、自由基法处理后的咖啡酸蛋白复合物抗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碱法互作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 为探寻适宜的花生脱敏方法,该文研究了花生致敏蛋白Ara h1与咖啡酸互作对其抗原性的影响,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间接ELISA法对碱法、酶法、自由基法处理后的咖啡酸蛋白复合物抗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碱法互作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咖啡酸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33.2℃、时间25 h、pH值8.67和咖啡酸浓度1.76 mg/mL时,咖啡酸与花生致敏蛋白Ara h1碱法互作后其抗原性降至69.31%,接枝量为119.16 nmol/mg。碱法处理后,咖啡酸与花生致敏蛋白Ara h1互作能降低致敏蛋白抗原性,研究结果可为花生脱敏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优化 花生 致敏蛋白Ara h1 抗原性 咖啡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芽白藜芦醇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娜 宁灿灿 +5 位作者 赵楠雨 李娜 李军伟 郑玉茹 赵峥 余秋颖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8,共10页
以花生芽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花生芽白藜芦醇。以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单因素,以花生芽白藜芦醇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花生芽白藜芦醇的最佳工... 以花生芽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花生芽白藜芦醇。以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单因素,以花生芽白藜芦醇提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花生芽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5、乙醇浓度60%、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400 W、超声时间3 min、超声功率290 W。在此条件下花生芽白藜芦醇提取含量为8.64 mg/g。抗氧化试验研究表明,花生芽白藜芦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略低于维生素C,但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另外,花生芽白藜芦醇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能力,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作用。因此,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是一种高效的白藜芦醇提取方法,且作为一种新型白藜芦醇资源,花生芽白藜芦醇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芽 白藜芦醇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娜 张昊宇 +3 位作者 宁灿灿 范允涛 王林青 余秋颖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4-179,240,共7页
目的:优化艾草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艾草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艾草总黄酮得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确定艾草黄酮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超声—微波辅助水提... 目的:优化艾草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价艾草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艾草总黄酮得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确定艾草黄酮的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超声—微波辅助水提法提取艾草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水浴40 min,340 W超声27 min,600 W微波120 s,料液比1∶30(g/mL);该条件下艾草总黄酮得率可达87.93 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84%,OH自由基清除率为77.92%。结论:该提取方法艾草黄酮的得率显著优于传统煎煮和水浴加热提取法(P<0.05),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水提法 艾草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红枣功能性软糖的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益慧 赵雯 +2 位作者 李娜 任红涛 李廷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对山药红枣功能性软糖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山药护色以及原料配比,得到软糖原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山药片在0.1%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中浸泡2 h护色效果最佳;软糖原料最优配比为山药汁20%、红枣汁15%、木糖醇30%、明胶6%、琼脂1... 对山药红枣功能性软糖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山药护色以及原料配比,得到软糖原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山药片在0.1%D-异抗坏血酸钠溶液中浸泡2 h护色效果最佳;软糖原料最优配比为山药汁20%、红枣汁15%、木糖醇30%、明胶6%、琼脂1.75%、CMC 0.18%,此时软糖的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糖 护色 凝胶 感官评定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石榴复合蛋白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娜 孙灵霞 +3 位作者 万冉 余秋颖 李正邦 任红涛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8期70-75,共6页
以花生、石榴为主要原料,通过工艺参数对饮料感官品质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确定产品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生石榴复合蛋白饮料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花生打浆料液比为1∶15(g/mL),花生浆和石榴汁(原汁)配比为12∶1,乳化剂(单甘酯与蔗... 以花生、石榴为主要原料,通过工艺参数对饮料感官品质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确定产品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生石榴复合蛋白饮料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花生打浆料液比为1∶15(g/mL),花生浆和石榴汁(原汁)配比为12∶1,乳化剂(单甘酯与蔗糖酯配比1∶1)0.11%,黄原胶0.08%;一次均质压力为45 MPa,二次均质压力为35 MPa,均质温度70℃;饮料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得的饮料色泽自然、口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石榴 复合蛋白饮料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生红衣绿原酸微波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娜 李小云 +4 位作者 余秋颖 宁灿灿 李正邦 李军伟 任红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2,56,共8页
为提高花生红衣利用率,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提取工艺提取红衣绿原酸。以提取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60∶1(mL/g)、... 为提高花生红衣利用率,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提取工艺提取红衣绿原酸。以提取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60∶1(mL/g)、乙醇浓度59%、pH 7、微波功率500 W、微波40 s、超声功率350 W、超声10 min时绿原酸提取率最高为0.573%。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绿原酸粗提液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当粗提液为0.1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 绿原酸 响应面法 微波超声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品种花生红衣白藜芦醇的差异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娜 宁灿灿 +3 位作者 张双双 余秋颖 李小云 任红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2,共7页
为筛选高含量和高活性的白藜芦醇,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花生红衣白藜芦醇进行差异化分析。利用超声波辅助微波提取法提取,以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28个花生品种红衣中白藜芦醇含量及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个产地、... 为筛选高含量和高活性的白藜芦醇,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花生红衣白藜芦醇进行差异化分析。利用超声波辅助微波提取法提取,以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28个花生品种红衣中白藜芦醇含量及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个产地、品种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含量区间为0.851~2.207 mg/g,其中“豫南阳鲁花8号”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2.207 mg/g;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含量较高者均为“鲁青岛四粒红”,为2.205 mg/g。28个产地、品种花生红衣中白藜芦醇抗氧化活性最强者分别是“鄂襄阳四粒红”、“豫浚县花育42号”,前者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8.684%、后者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8.886%,均高于V_(c)。该研究为花生红衣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丰富的优质品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 白藜芦醇 品种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红烧肉酱汁加工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奇磊 任红涛 +3 位作者 余秋颖 崔晨旭 张涛 王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91,共5页
实验旨在通过采用单因素变量方法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红烧肉酱汁加工中各个变量的最佳值。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确定各个变量的最佳配方(以肉重100 g计):姜0.4%、桂皮1%、八角0.4%、料酒17%、白糖24%。研究结果表明,姜对... 实验旨在通过采用单因素变量方法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红烧肉酱汁加工中各个变量的最佳值。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确定各个变量的最佳配方(以肉重100 g计):姜0.4%、桂皮1%、八角0.4%、料酒17%、白糖24%。研究结果表明,姜对红烧肉酱汁的风味影响显著,八角对红烧肉酱汁的风味影响极显著。交互项八角和白糖对红烧肉酱汁的风味影响显著且呈正相关。该实验可为红烧肉酱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酱汁 回归方程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 最佳值 工艺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湿面条褐变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丽英 曹振霞 +1 位作者 石奇磊 任红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2-46,共5页
为延缓或抑制鲜湿面条的褐变,根据鲜湿面条褐变原因,针对性地选取添加剂研究其抑制褐变效果。选取L^(*)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在37℃条件下,脱氢醋酸钠、曲酸、抗坏血酸对鲜湿面条褐变没有抑制效果,丙酸钙、柠檬酸、EDTA-Na_... 为延缓或抑制鲜湿面条的褐变,根据鲜湿面条褐变原因,针对性地选取添加剂研究其抑制褐变效果。选取L^(*)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在37℃条件下,脱氢醋酸钠、曲酸、抗坏血酸对鲜湿面条褐变没有抑制效果,丙酸钙、柠檬酸、EDTA-Na_(2)、黄原胶对抑制面条褐变有效。根据响应面试验结果并进行验证得到鲜湿面条抑制褐变的最佳复配方案,以面粉质量为基准,丙酸钙0.108%、柠檬酸0.957%、EDTA-Na_(2)0.024%、黄原胶0.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面条 色泽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