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47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业建 顾本宇 +1 位作者 关崎 郭长青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7期456-457,共2页
目的:总结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用雷贝拉唑20mg,po,qd,对照组41例,用奥美拉唑20mg,po,q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5%和90.2%,有效率为97.... 目的:总结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用雷贝拉唑20mg,po,qd,对照组41例,用奥美拉唑20mg,po,q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5%和90.2%,有效率为97.9%和95.1%,消化道症状消失率分别为95.7%和92.7%,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4周内溃疡性疼痛消失率分别为100.0%和86.8%,3d内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2.2%和50.0%,1周内疼痛消失率分别为95.6%和76.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较好的质子泵抑制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溃疡 消化性 质子泵抑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酶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小玲 冯斐斐 +3 位作者 何其栋 冯悦静 王威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对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影响,以及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水平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肺癌组DNMT1、DNMT3a表达水平(μg/L)[12.64(9.67~17.07),0.74(0.61~1.05)]高于对照组[11.07(7.85~17.59),0.66(0.49~1.00)(Z =1.884, P=0.002;Z=1.788,P=0.003)],DNMT3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3种DNMTs水平的百分位数25%、50%、75%为分界点分别将肺癌组和对照组分为4层,结果显示随着DNMT1、DNMT3a表达水平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趋势=4.062和7.853,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检测血清DNMTs的变化可预测患肺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D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祥 高剑波 +7 位作者 赵青霞 孙燕 杨学华 张岩 周志刚 郭华 岳松伟 丁昌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0-904,共5页
目的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 目的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扫描。单纯肺结核50例病人均有CT扫描。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果根据发病部位、范围及病变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比:病变累及双肺、病变累及两叶和两叶以上、病变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舌叶、中叶、上叶前段)组间的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性质特点对比: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影、胸内淋巴结结核、胸腔积液出现率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片实变影内多发空洞出现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40)。两组患者年龄及CD4T细胞数检测结果对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76);45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41/mm3,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244/m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7.000,P<0.001)。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由于CD4T细胞数减少而不典型。AIDS病人胸部呈多肺叶浸润,不典型部位(肺基底部或前部)亦常被侵犯,多发斑片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内多发小空洞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常常是多种不典型征象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结核 诊断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艳娟 朱静静 +4 位作者 葛路路 马东波 汪洋 王静 吴秋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结果52例患... 目的分析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结果52例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多在10~15 d,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和肺曲霉球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多在1~2个月。侵袭性肺曲霉病以发热、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多见,占53.8%(14/26);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以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多见,占76.2%(16/21),少数(3例)合并发热和(或)胸痛,2例无任何症状;肺曲霉球多以咯血(占4/5)为唯一症状,1例合并咳嗽。实验室检查中出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比例分别为32.7%(17/52)、28.8%(15/52)和34.6%(18/52),G试验、GM试验等指标仅少数患者出现升高,占15.0%。影像学表现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病变多位于双肺,占57.7%(15/26),且多表现为炎症伴周围炎性渗出,占69.2%(18/26);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和肺曲霉球病变多位于单肺,分别占85.7%和5/5,且二者多表现为结节伴空洞。及时行抗真菌治疗或手术后,98.1%(51/52)的患者症状和(或)影像学好转后出院,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结论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临床特征不典型,尤其是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和肺曲霉球,极易与肿瘤混淆,在诊断不明时,及时选择合适的确诊方法,为尽早治疗提供依据,以改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病 病理确诊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文 王同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7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基础治疗用药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7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基础治疗用药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及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average blood ow rate,VM)、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7.14%(27/35),低于观察组94.29%(3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BP为(137.81±13.26) mm Hg,(128.63±11.42) mm Hg,DBP为(84.13±7.86) mm Hg,(77.34±7.35) mm Hg,NIHSS量表为5.98±2.10、4.65±1.74,大脑中动脉VM为(53.17±9.69) cm/s、(62.28±8.74) cm/s,大脑中动脉RI为0.64±0.08、0.57±0.07,基底动脉VM为(38.84±9.67) cm/s、(45.61±8.9) cm/s,RI为0.67±0.09、0.58±0.08,TNF-α(42.91±13.51) ng/m L、(26.50±12.69) ng/m L,IL-6为(11.96±3.81) pg/m L、(9.14±3.54) pg/m 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2例胃部不适,服用为抑制胃酸药后缓解。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有助于提高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降低血压和炎症因子水平,且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