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药三联治疗艾滋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越凯 卢洪洲 +4 位作者 薛以乐 何云 尹春煜 潘孝彰 翁心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 观察国产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 (三药 )联合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早期不良反应。方法 艾滋病患者 8例 ,给予三药联合治疗 ,随访 9个月。监测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 1、3、6、9个月时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 +T淋巴细... 目的 观察国产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 (三药 )联合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早期不良反应。方法 艾滋病患者 8例 ,给予三药联合治疗 ,随访 9个月。监测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 1、3、6、9个月时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 ,并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血浆中HIVRNA含量均明显降低 ,CD4 +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早期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8例患者的 9个月随访显示 ,国产三药联合治疗在早期就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 ,机体免疫功能也有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联合治疗 早期 CD4+T淋巴细胞 三联治疗 艾滋病 药物不良反应 RNA 复制 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gag基因p24编码区的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春煜 卢洪洲 +5 位作者 蒋卫民 胡越凯 赵清霞 何云 潘孝彰 翁心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HIV感染者p2 4蛋白编码区的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 收集我国河南及上海地区 2 8份已经证实的HIV - 1感染患者的血浆标本并抽提出RNA ;采用逆转录和Nested PCR的方法扩增所需的目的基因 ,使用DNA测序仪直接测序 ;应用CLUST... 目的 了解我国HIV感染者p2 4蛋白编码区的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 收集我国河南及上海地区 2 8份已经证实的HIV - 1感染患者的血浆标本并抽提出RNA ;采用逆转录和Nested PCR的方法扩增所需的目的基因 ,使用DNA测序仪直接测序 ;应用CLUSTALW、PHYLIP等软件包对序列进行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 2 8份gag样本中 2 5份为B亚型 ,3份为A亚型。与共享序列相比 ,2 5例B亚型的 p2 4编码区中发生核苷酸改变的位点比例为 0 .4 %~ 4 .8% ,平均为 1.4 % ,其中A→G占 2 0 .5 % ,G→A占 17.3% ;3例A亚型发生核苷酸改变的位点比例平均为 0 .2 4 %。在所有变异位点中均未发现G→A的高度突变。B亚型和A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平均为 2 .9%和 0 .5 8% ,A亚型与B亚型之间的基因离散率平均为 11.1%。 2 5例B亚型根据基因序列所推测的p2 4蛋白发生氨基酸改变的比例为 0 .4 %~ 5 .2 % ,平均为 2 .2 %。进化树分析表明在我国河南地区HIV感染B亚型多为与泰国株相近的B’亚型。结论 HIV 1p2 4编码区仍相对保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gag基因 p24编码区 变异 序列 HI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孟祥 高剑波 +7 位作者 赵青霞 孙燕 杨学华 张岩 周志刚 郭华 岳松伟 丁昌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病人Mcloud分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2例艾滋病合并PCP病人进行CT平扫及HRCT扫描,扫描结果应用Mcloud分类法分类。结果42例病人中磨玻璃样阴影的7亚类分布和范围显示,呈Ⅳ类分布的有23例病人(54....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病人Mcloud分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2例艾滋病合并PCP病人进行CT平扫及HRCT扫描,扫描结果应用Mcloud分类法分类。结果42例病人中磨玻璃样阴影的7亚类分布和范围显示,呈Ⅳ类分布的有23例病人(54.8%),呈Ⅵ类分布的有19例病人(45.2%)。按肺野分类中,呈M/U分布的7例(16.7%),呈M/L分布的5例(11.9%),呈M/M分布的9例(21.4%),呈BF分布的14例(33.3%),呈B/F分布的7例(16.7%)。磨玻璃样发生率100%;不规则小条状、丝网状影35例(83.3%):呈s1/1样改变的3例(8.6%),s1/2的5例(14.3%),s2/2样改变的10例(28.6%)。st1/2的8例(22.8%),st2/2样改变4例(11.4%),st2/3的5例(14.3%)。网结状影36例(85.7%):x1/2改变2例(5.6%),x2/2改变8例(22.2%),x2/3改变4例(11.1%),xy2/2改变10例(27.7%),xy2/3改变8例(22.2%),xy3/3改变2例(5.6%),xyz2/3改变2例(5.6%)。小圆结节影21例(50.0%):p1/1改变3例(14.3%),p1/2改变2例(9.5%),p2/2改变9例(42.9%),pq1/2改变4例(19.0%),pq2/2改变3例(14.3%)。结论HRCT对PCP的病变特征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发现较细微病变;Mcloud分类法应用的符号和描述把影像学、组织学及病变类型更好地结合起来,适用于不同时期PCP病人的分类;艾滋病合并PCP胸部X线常呈现以肺门为中心或中下肺野为著的弥漫对称逐渐向上、向远侧浸润的磨玻璃样改变、丝网状影或网结状改变的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肺炎 肺囊虫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