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胜利 张晓柯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56-57,63,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盐酸氨溴索)和观察组(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各40例,对比两... 目的 探讨分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盐酸氨溴索)和观察组(盐酸氨溴索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水平对比,观察组显著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TL-1)水平对比,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有助于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也能减轻炎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重症肺炎 肺功能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晓柯 李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15-291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BISA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20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BISAP)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20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111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43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52例)。记录各组一般资料、入院24 h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患者入院当天的SII值和BISAP评分,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SII值和BISAP评分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中,3组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钙(Ca^(2+))、血淀粉酶(AMY)、脂肪酶(LIP)、SII值、BISA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2+)、AMY、SII值、BISAP评分是SAP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值与BISAP评分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4,敏感度分别为92.3%,特异度分别为88.3%(P<0.001),优于SII值、BISAP评分的单独评估。结论Ca^(2+)、AMY、SII值、BISAP评分是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值联合BISAP评分可以作为早期预测SAP的一种简单、经济、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指数 疾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柯 杨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7期3233-3234,共2页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A组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B组患者接...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A组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IHSS评分、WHOQOL-BREF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33%(70/75),B组为97. 33%(73/7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 33%(13/7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 33%(4/7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术后WHOQOL-BREF评分[(28. 74±1. 63)分]高于A组[(23. 97±1. 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术后生存质量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综合疗法和神经节苷脂钠在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柯 杨涛 《北方药学》 2017年第6期50-50,共1页
目的:评估综合疗法配合神经节苷脂钠在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接收的73例中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n=36例,施以综合疗法),研究组(n=37例,施以综合疗法配合神经节苷脂... 目的:评估综合疗法配合神经节苷脂钠在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接收的73例中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n=36例,施以综合疗法),研究组(n=37例,施以综合疗法配合神经节苷脂钠),比对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7.30%;对照组有效率77.78%,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7.02±1.55)、生活质量评分(85.26±5.49),优于对照组(16.45±3.11)分、(69.19±3.61)分(P<0.05)。结论:在对中老年重症脑卒中展开救治工作时,建议选择综合疗法配合神经节苷脂钠,可在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治疗方案操作流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法 神经节苷脂钠 中老年重症脑卒中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镇静对重症患者治疗后全身炎性反应评估
5
作者 张晓柯 《北方药学》 2017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以后,对全身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患者68例,依照镇静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对比... 目的:分析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以后,对全身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患者68例,依照镇静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对比两组全身炎性反应。结果:研究组药物起效时间与停药后清醒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研究组VAS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压平均值、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比较好,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比较短,可以改善各项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重症患者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柯 魏新亭 余少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简要分析。结... 目的观察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简要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胜利 《北方药学》 2019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硫酸镁,联合组(43例)给予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比较两组临床治... 目的:探讨在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硫酸镁,联合组(43例)给予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0min,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硫酸镁与间苯三酚药物联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间苯三酚 痉挛性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