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幼儿园眼病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梅 帖彪 +2 位作者 戴涛 朱凤兰 李伟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弱视 斜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单纯性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伴黄斑裂孔一例
2
作者 闫淑 杜敏 杨凯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6-847,共2页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中心黑影遮挡1个月于2019年11月25日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自述视力好,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病史,无近亲结婚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视力检查右眼0.3,左眼0.8;双眼眼前节未见... 患者,女,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中心黑影遮挡1个月于2019年11月25日就诊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自述视力好,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病史,无近亲结婚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视力检查右眼0.3,左眼0.8;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黄斑中心凹偏颞下方见约0.5个视盘大小的圆形棕黑色隆起、边界清晰,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黄斑裂孔 右眼视力 患者自述 黄斑中心凹 医院眼科 视力检查 全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乔宝笛 戴涛 +1 位作者 帖彪 陈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4-738,共5页
背景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l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其代表性药物为曲安奈德。但曲安奈德局部应用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关注。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 背景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l临床效果已得到证实,其代表性药物为曲安奈德。但曲安奈德局部应用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关注。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队列研究试验设计,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或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120例12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口基线特征匹配。试验组实施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对照组仅行黄斑格栅样光凝,分别于术后1周,1、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对检查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对试验组术后检测结果与术前值进行比较。结果与玻璃体腔注射前视力比较,试验组在注射后1周、1、3、6个月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对照组的视力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00、0.002、0.046)。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水肿明显减轻,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腔注射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7例在玻璃体腔注射后4~6个月黄斑水肿复发,占11.67%;玻璃体腔注射后11例眼压升高至21mmHg以上,占14.1%。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可有效治疗黄斑水肿,但少数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复发及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玻璃体腔注射 格栅样光凝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骞 郑广英 +1 位作者 周尚昆 陈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213-214,21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方式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5例81眼。随机分为3组:A组实施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22例(28眼),B组实施1100钟位透明角膜斜形切...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方式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5例81眼。随机分为3组:A组实施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22例(28眼),B组实施1100钟位透明角膜斜形切口22例26眼,C组实施1100钟位透明角膜隧道切口21例27眼。3组切口均长3.2mm,由同一医师实行常规的超声乳化手术。在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视力、裂隙灯、检影验光检查,对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术后1d、1周A组与B、C组间视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3个月A、B、C3组视力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A组的散光均小于B、C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C2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角膜颞侧切口操作方便,术后对角膜散光影响最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好,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方位。角膜隧道切口和斜行切口对角膜屈光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别,但斜行切口操作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角膜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角膜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图像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邵玲 刘瑜玲 +3 位作者 杜敏 鹿新荣 张敏 钱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1-573,57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图像,分析患眼及对侧眼脉络膜的改变特征。方法经确诊的30例单眼CSC患...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OCTA)图像,分析患眼及对侧眼脉络膜的改变特征。方法经确诊的30例单眼CSC患者及20例(20眼)正常人纳入研究,患眼30眼、对侧眼30眼及正常对照眼20眼均行常规检查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OCTA检查。利用Optovue OCT获得OCTA图像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值,观察患眼及对侧眼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图像特点及SFCT变化。结果患眼SFCT为(423.70±72.88)μm,对侧眼SFCT为(370.70±61.97)μm,正常对照眼SFCT为(244.23±51.24)μm;患眼SFCT较对侧眼增厚(t=3.205,P<0.05),患眼和对侧眼SFCT均较正常对照眼增厚(t=7.161,5.667;均为P<0.05)。30只患眼中29眼(96.7%)OCTA见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异常血流信号,高信号范围与吲哚菁绿血管造影高灌注区域基本对应;1眼(3.3%)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其中高血流信号外环绕低血流信号7眼,低血流信号区内外均见高血流信号5眼,斑驳状高血流信号16眼,新生血管形态1眼。30只对侧眼中12眼(40.0%)见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异常血流信号,呈斑驳状改变;18眼(60.0%)未见异常。20只正常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均表现为正常均匀的血流信号。结论 CSC的脉络膜改变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异常血流信号及SFCT增厚,部分对侧无症状眼也会出现相应改变。OCTA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CSC的诊断、预防和病情评价中均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彩红 赵宏 +2 位作者 贾博 马时光 郭慧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评价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的患者37例(61眼),使用Avedro快速角膜胶原... 目的评价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A-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的患者37例(61眼),使用Avedro快速角膜胶原交联系统(30 mW·cm-2,4 min)进行手术。随访12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 of cell size,CV)及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s,Hex)、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maximum keratometry,Kmax)、角膜后表面高度(posterior corneal elevation,PCE)、最薄点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39眼(63.9%)交联术后角膜前中基质层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分界线,深度(278.2±45.6)μm;角膜ECD和Hex分别较术前平均下降(97.6±138.6)个和(7.8±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二者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角膜CV由术前(35.6±8.0)%增加至(40.6±7.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时为(37.3±6.8)%,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个月,BCVA及S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Kmax及TCT分别下降(2.06±2.51)D和(8.9±10.8)μ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PCE保持稳定,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XL手术后早期会出现短暂可逆性内皮细胞数量下降及形态改变,该手术可明显改善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形态及视力,阻止或延缓角膜膨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快速角膜交联术 胶原 角膜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1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彩红 赵宏 +2 位作者 贾博 郭慧娟 马时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评价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8例25眼,平均年龄(14.4±1.3)... 目的评价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8例25眼,平均年龄(14.4±1.3)岁。采用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CXL治疗,术后随访1年,测量并分析术前与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值(K_(max))、最薄点角膜厚度(TCT)、角膜后表面高度值(PCE)、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变化。记录术眼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UCVA(LogMAR)和BCVA(LogMAR)分别由术前的0.96±0.35和0.45±0.22提高至术后1年的0.84±0.33和0.34±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5、-4.843,均P<0.01)。术前SE为(8.66±5.11)D,明显高于术后1年的(8.07±5.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3,P=0.003)。术前K_(max)为(58.58±9.07)D,术后1年降至(56.25±9.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7,P<0.01);其中K_(max)下降1 D以上的有17眼,占68%,变化在1 D以内的有6眼,占24%,增加1 D以上的有2眼,占8%。TCT由术前的(485.0±32.5)μm下降至术后1年的(475.3±3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6,P<0.01)。术前与术后1年PCE和E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3,P=0.316;t=-1.424,P=0.167)。1眼术后2 d出现角膜周边无菌性浸润,经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点眼后症状好转,预后良好,其余眼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CXL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胶原交联术 青少年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凯转 乔玉好 闫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8-302,307,共6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100例(100眼)DME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DM...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100例(100眼)DME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DME病理学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组(40眼)、囊样黄斑水肿组(35眼),弥漫性视网膜增厚组(25眼)。以末次抗VEGF治疗后1个月CMT下降率≥20%为患者黄斑水肿消退疗效达标,反之为未达标。以BCVA提高2行及以上为患者视力提高疗效达标,反之为未达标。比较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个月三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糖相关指标、血压、血脂指标及生化指标、眼科相关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抗VEGF玻璃体内注射对DME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末次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BCVA(logMAR)、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水肿消退疗效未达标患者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HDL)、基线CMT、感光细胞外节长度均小于疗效达标患者,收缩压(SBP)、基线BCVA(logMAR)、椭圆体带(EZ)破坏比例均大于疗效达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力提高疗效未达标患者HbA1c、载脂蛋白(apoA)、基线BCVA均大于疗效达标患者,基线CMT小于疗效达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SBP、低HDL、基线CMT薄、EZ破坏是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未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高apoA水平、基线BCVA(logMAR)高是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提高未达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结论 高SBP、低HDL、基线CMT薄、EZ破坏、高apoA水平、基线BCVA(logMAR)高是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短期疗效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疗效反应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的降眼压疗效和耐受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汪梦园 袁军 张慧芝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疗效和耐受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试验,64例(128眼)POAG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贝美前列素(贝美前列素组)、拉坦前列素(拉坦前列素组)、曲... 目的探讨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疗效和耐受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试验,64例(128眼)POAG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贝美前列素(贝美前列素组)、拉坦前列素(拉坦前列素组)、曲伏前列素(曲伏前列素组)和他氟前列素(他氟前列素组)滴眼液治疗,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眼压、眼部检查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结果贝美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6.1±6.2)mmHg(1 kPa=7.5 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7.1±3.4)mmHg、(15.6±4.2)mmHg、(15.5±2.9)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08、13.016、12.352,均为P<0.001)。拉坦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4.7±2.4)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6.3±3.0)mmHg、(17.0±3.8)mmHg、(17.4±2.6)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38、13.365、16.140,均为P<0.001)。曲伏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4.4±1.9)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6.3±2.0)mmHg、(17.4±1.3)mmHg、(14.9±1.1)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09、14.451、11.732,均为P<0.001)。他氟前列素组用药前眼压为(25.2±2.3)mmHg,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7.2±3.1)mmHg、(17.0±2.1)mmHg、(18.1±2.4)mmH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40、16.129、14.006,均为P<0.001)。拉坦前列素组患者睫毛增长和虹膜变色的发生率最高,4组患者的结膜充血和角膜炎的发生率相似。用药6个月后患者的OSDI评分贝美前列素组(21.8±11.1)分、拉坦前列素组(32.1±24.1)分、曲伏前列素组(10.7±5.7)分、他氟前列素组(25.6±6.3)分,曲伏前列素组患者的OSD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四种前列腺素类药物均能显著降低POAG患者眼压,曲伏前列素耐受性较好,拉坦前列素的耐受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类药物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眼表疾病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TOR SV25T0与ReSTOR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俊英 王骞 +1 位作者 肖燕 陈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5-957,96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Re STOR SV25T0与Re STOR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o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临床视觉效果。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M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1例(43眼),根据植入的MIOL不同分为两组:SN6AD1组20例... 目的对比观察Re STOR SV25T0与Re STOR SN6AD1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o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术后的临床视觉效果。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M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1例(43眼),根据植入的MIOL不同分为两组:SN6AD1组20例(22眼)植入Re STOR SN6AD1 MIOL,SV25T0组21例(21眼)植入Re STOR SV25T0 MIOL,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裸眼近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50 cm、70 cm)及裸眼远视力,绘制离焦曲线,并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视觉质量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5 m裸眼远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25T0组患者50 cm及70 cm的裸眼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12±0.07)log MAR和(0.17±0.08)log MAR,均明显优于SN6AD1组患者的(0.18±0.08)log MAR和(0.24±0.09)log MAR(均为P<0.05),而SN6AD1组患者33 cm的裸眼近距离视力为(0.11±0.08)log MAR,高于SV25T0组患者的(0.16±0.08)log MAR(P<0.05);SV25T0组术后暗视下3.0 c·d-1及6.0 c·d-1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优于SN6A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问卷调查示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视觉干扰,SV25T0组患者在近距离视力的视近满意度较SN6AD1组低,在中距离和远距离下满意度稍高,但是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e STOR SV25T0与SN6AD1 MIOL均能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对比敏感度,Re STOR SV25T0在中距离视力的表现优于Re STOR SN6A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离焦曲线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传文 陈伟 +1 位作者 杨潇远 王怀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2-765,共4页
目的评价Ex-Press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行ExPress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的患者23例(23眼),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的眼压、... 目的评价Ex-Press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行ExPress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的患者23例(23眼),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的眼压、降眼压药物种类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前眼压为(39.0±4.2)mm Hg(1 k Pa=7.5 mm Hg);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眼压分别为(12.8±0.7)mm Hg、(15.5±0.9)mm Hg、(18.4±1.0)mm Hg、(20.6±2.5)mm 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至末次随访时,手术完全成功17眼(73.9%),条件成功1眼(4.3%),总手术成功率78.3%。术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3.3±0.9)种,术后12个月为(0.2±0.5)种。术后浅前房3眼、前房积血1眼、高眼压7眼。结论 Ex-Press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Ex-Press房水引流物植入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环植入与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蕾 王骞 +3 位作者 朱俊英 肖燕 屈林 谢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33例(41眼),按手术方式分...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33例(41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行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共14例17眼; B组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共19例(24眼)。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及IOL稳定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66±0. 15; 1眼(5. 9%)发生低眼压; 5眼(29. 4%)发生高眼压; 8眼(47. 1%)发生人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复合体脱位; 12眼(70. 6%)发生后发性白内障。B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72±0. 14; 8眼(33. 3%)发生低眼压; 1眼(4. 2%)发生高眼压; 18眼(75. 0%)发生后发性白内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 257);术后低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77,P=0. 036);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077,P=0. 024)。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达到相似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不全脱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单襻缝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立峰 张炬 +1 位作者 周欣欣 王贝贝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评估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氪激光大光斑自虹膜中外1/3交界处开始向前房角方向依次进行放射状光凝,范围为360°周边虹膜。用此方法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52眼。观察术后1d、1... 目的评估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氪激光大光斑自虹膜中外1/3交界处开始向前房角方向依次进行放射状光凝,范围为360°周边虹膜。用此方法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52眼。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患者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前房角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术前平均眼压为(42.7±8.9)mmHg(1kPa=7.5mmHg);术后1d、1周、1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5.3±8.2)mmHg、(14.4±11.1)mmHg、(14.8±13.2)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d、1周、1个月眼压≤21mmHg者分别为45眼(86.5%)、43眼(82.7%)、41眼(78.8%)。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术前为(2683±248)mm-2,术后1周为(2651±284)mm-2,术后1个月为(2625±321)mm-2,术后1周、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d、1周、1个月前房角累积开放范围>1/2周者分别为46眼(88.5%)、44眼(84.6%)、42眼(80.8%)。术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瞳孔变形(1周后减轻,1个月后有9眼未恢复)和虹膜炎症反应(用药3d后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无虹膜脱色素、出血、一过性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结论改良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使关闭的前房角开放,眼压得到控制,且无明显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虹膜成形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兰文 袁军 +1 位作者 唐文建 李伟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3,97,共4页
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辅助的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创造一个全新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只通过飞秒激光进行精确的角膜基质透镜的切削,将透镜从小切口完整取出,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预测性和稳定性,使角膜屈光手术从此进入"全飞秒... 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辅助的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创造一个全新的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只通过飞秒激光进行精确的角膜基质透镜的切削,将透镜从小切口完整取出,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预测性和稳定性,使角膜屈光手术从此进入"全飞秒"时代。随着飞秒激光系统设备的不断改良和创新以及飞秒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2种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立峰 郝燕燕 唐文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658,共3页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晓金 丁相奇 钱立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发生缺血性眼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00例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共13例患者发生缺血性眼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例,晶状体脱...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发生缺血性眼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00例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共13例患者发生缺血性眼病。缺血性视神经病变8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例,晶状体脱位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5例,包括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患者分别行眼底、视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后,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结果 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有6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后2例视力提高,3例视力未恢复。结论由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引起的缺血性眼病,主要与患者本身存有血管性疾病和手术过程中引起视神经缺血、缺氧有关;如及早发现,尽早治疗,视力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靶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在过氧化氢诱导的人小梁网细胞氧化应激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思佳 王骞 +4 位作者 张蕾 屈林 肖燕 朱俊英 王怀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6-830,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1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小梁网细胞(HTMCs)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TMCs随机分为空白组(0μmol·L^(-1)H_(2)O_(2))、200μmol·L^(-1)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组、600... 目的探讨miR-181a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小梁网细胞(HTMCs)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TMCs随机分为空白组(0μmol·L^(-1)H_(2)O_(2))、200μmol·L^(-1)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组、600μmol·L^(-1)H_(2)O_(2)组,分别使用相应浓度H_(2)O_(2)处理HTMCs,24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8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蛋白表达。根据转染物的不同分为miR-181a inhibitor组、miR-181a NC组、miR-181a mimics组、miR-181a inhibitor+si-SIRT1组和miR-181a inhibitor+si-NC组,使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SOD和MDA活性,使用Annexin V 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00μmol·L^(-1)H_(2)O_(2)组、400μmol·L^(-1)H_(2)O_(2)组、600μmol·L^(-1)H_(2)O_(2)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为P<0.05)。细胞miR-181a mRNA的表达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IRT1蛋白的表达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均为P<0.05)。与miR-181a NC组比较,miR-181a mimics组细胞凋亡率、MDA活性和ROS含量均升高,细胞SOD活性、SIRT1蛋白表达均降低,miR-181a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MDA活性和ROS含量均降低,细胞SOD活性、SIRT1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81a靶向抑制SIRT1蛋白的表达。与miR-181a inhibitor+si-NC组比较,miR-181a inhibitor+si-SIRT1组细胞凋亡率、MDA活性和ROS含量均升高,SOD活性降低(均为P<0.05)。结论miR-181a可能通过靶向SIRT1调节H_(2)O_(2)诱导的HTMCs氧化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人小梁网细胞 氧化应激 miR-181a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加固巩膜层垫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军 王骞 +1 位作者 周尚昆 陈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巩膜层 临床观察 加固 2004年 2002年 治疗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玻璃体内美罗培南浓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立 沈丽君 +1 位作者 乔宝笛 胡国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894-895,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线检测法,测定玻璃体内的美罗培南浓度。方法:应用Agilent1100系列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EclipseXDB-C8,流动相为乙腈-水(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98nm,参比波长:400nm,加入乙腈自然沉淀,...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线检测法,测定玻璃体内的美罗培南浓度。方法:应用Agilent1100系列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EclipseXDB-C8,流动相为乙腈-水(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98nm,参比波长:400nm,加入乙腈自然沉淀,提取剂为乙腈,内标物为对乙酰氨基酚,流速为0.8mL/min。结果:本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5~2.5mg/mL,最低检测浓度是0.05mg/mL,回收率为98.93%,日内精密度≤3.03%,日间精密度≤5.4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适合于玻璃体腔注射美罗培南的药物浓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玻璃体 美罗培南 抗生素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益气汤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林 肖燕 朱俊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养阴益气汤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中药组(52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睑板腺按... 目的 探讨养阴益气汤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中药组(52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睑板腺按摩治疗,中药组在上述基础给予养阴益气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泪膜稳定性指标、眼表疾病指数(OSDI)、最佳矫正视力,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中药组临床有效率(90.38%,47/52)较对照组(72.00%,36/50)显著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畏光、视物不清、眼干涩、异物感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眼表疾病指数(OSDI)、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T、SⅠt、最佳矫正视力均升高,FL、OSDI评分均下降,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应用养阴益气汤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泪膜功能,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养阴益气汤 睑板腺按摩 中医证候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