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艾有琴
李子燕
+1 位作者
付誉
王国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探讨韦格纳肉芽肿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3例,分析、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确诊方式、治...
目的分析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探讨韦格纳肉芽肿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3例,分析、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确诊方式、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6例患者早期均以耳闷、听力下降,耳痛作为首发症状,其中4例患者出现面瘫,早期均误诊为中耳炎而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确诊可结合临床表现,血清血标志ANCA或c-ANCA,及典型的病理表现,免疫抑制及激素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案。结论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而延误治疗,ANCA或c-ANCA作为韦格纳肉芽肿的血清学标志特异性高,可以帮助早期诊断韦格纳肉芽肿。耳鼻喉科医生应加强对韦格纳肉芽肿在耳部表现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是此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
中耳炎
听力下降
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侧脑室穿刺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内耳病理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张巧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3-865,共3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及内耳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只暴露硬脑膜)、侧脑室穿刺Ⅰ组(暴露硬脑膜,右侧脑室穿刺,收集流出的脑脊液约0.1ml)、穿刺Ⅱ组(将穿刺流出的脑脊液即刻缓...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及内耳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只暴露硬脑膜)、侧脑室穿刺Ⅰ组(暴露硬脑膜,右侧脑室穿刺,收集流出的脑脊液约0.1ml)、穿刺Ⅱ组(将穿刺流出的脑脊液即刻缓慢注入侧脑室)、穿刺Ⅲ组(向侧脑室中缓慢注入0.1 ml生理盐水),每组10只动物.分别于术前、术后1 h、24 h行ABR测试,记录各组豚鼠双耳听力阈值及70 dB时各波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取耳蜗组织做病理检查.以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的6只豚鼠为正常对照.结果:术前各组豚鼠ABR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及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侧脑室穿刺Ⅰ组ABR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较术前延长,阈值升高,术后24 h各指标恢复正常;其余各组动物上述各指标术前、术后1 h、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对照组动物术后1 h和24 h耳蜗病理切片未见异常.侧脑室穿刺组动物术后1 h时,耳蜗底转鼓阶出现红细胞沉积现象;24 h后各阶和前庭阶中均可有红细胞出现.结论:一定量脑脊液丧失会引起豚鼠短暂、可逆性听力下降,而脑脊液体积或压力适量增加对豚鼠ABR无明显影响.侧脑室穿刺后,脑脊液中红细胞可经耳蜗导管到达外淋巴,并随外淋巴纵行流动广泛分布到各转鼓阶和前庭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迷路液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豚鼠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艾有琴
李子燕
付誉
王国建
机构
解放军总
医院
耳
鼻
咽喉
头颈外
科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
医院
耳
鼻
咽喉
科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大连医
科
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
耳
鼻
喉
科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特点,探讨韦格纳肉芽肿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3例,分析、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确诊方式、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6例患者早期均以耳闷、听力下降,耳痛作为首发症状,其中4例患者出现面瘫,早期均误诊为中耳炎而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确诊可结合临床表现,血清血标志ANCA或c-ANCA,及典型的病理表现,免疫抑制及激素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案。结论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而延误治疗,ANCA或c-ANCA作为韦格纳肉芽肿的血清学标志特异性高,可以帮助早期诊断韦格纳肉芽肿。耳鼻喉科医生应加强对韦格纳肉芽肿在耳部表现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是此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
中耳炎
听力下降
面瘫
Keywords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otitis media
hearing loss
facial palsy
分类号
R76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脑室穿刺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内耳病理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张巧玲
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3-86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及内耳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只暴露硬脑膜)、侧脑室穿刺Ⅰ组(暴露硬脑膜,右侧脑室穿刺,收集流出的脑脊液约0.1ml)、穿刺Ⅱ组(将穿刺流出的脑脊液即刻缓慢注入侧脑室)、穿刺Ⅲ组(向侧脑室中缓慢注入0.1 ml生理盐水),每组10只动物.分别于术前、术后1 h、24 h行ABR测试,记录各组豚鼠双耳听力阈值及70 dB时各波潜伏期和Ⅰ~Ⅲ波间期,取耳蜗组织做病理检查.以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的6只豚鼠为正常对照.结果:术前各组豚鼠ABR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及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侧脑室穿刺Ⅰ组ABR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较术前延长,阈值升高,术后24 h各指标恢复正常;其余各组动物上述各指标术前、术后1 h、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对照组动物术后1 h和24 h耳蜗病理切片未见异常.侧脑室穿刺组动物术后1 h时,耳蜗底转鼓阶出现红细胞沉积现象;24 h后各阶和前庭阶中均可有红细胞出现.结论:一定量脑脊液丧失会引起豚鼠短暂、可逆性听力下降,而脑脊液体积或压力适量增加对豚鼠ABR无明显影响.侧脑室穿刺后,脑脊液中红细胞可经耳蜗导管到达外淋巴,并随外淋巴纵行流动广泛分布到各转鼓阶和前庭阶.
关键词
脑脊液
迷路液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豚鼠
内耳
Keywords
cerebrospinal fluid
labyrinthine flui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guinea pig
inner ear
分类号
R76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韦格纳肉芽肿临床分析
艾有琴
李子燕
付誉
王国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侧脑室穿刺对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及内耳病理形态的影响
张巧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