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经营性场所从业人员苯系物及甲醛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
1
作者 王哲 陈彦哲 +9 位作者 画宝勇 阙菡雅 田锦瑶 刘佳敏 杨嵩泰 张钰涵 宋帅 秦运坤 李萌 周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监测郑州市经营性场所内苯系物及甲醛浓度,评估其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方法:使用2023年郑州市三类经营性场所(宾馆、美容店、健身房)苯系物及甲醛浓度监测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蒙特卡洛模拟及健康风险评估等方法探讨三类经营性... 目的:监测郑州市经营性场所内苯系物及甲醛浓度,评估其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方法:使用2023年郑州市三类经营性场所(宾馆、美容店、健身房)苯系物及甲醛浓度监测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蒙特卡洛模拟及健康风险评估等方法探讨三类经营性场所内苯系物和甲醛浓度及其对从业者的健康危害。结果:美容店甲苯浓度高于健身房,健身房甲醛浓度低于宾馆、美容店(P<0.016)。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苯致癌风险较低,甲苯及二甲苯非致癌风险处于安全限值内。宾馆、美容店、健身房甲醛致癌风险分别为9.3×10^(-5)(4.3×10^(-5),1.9×10^(-4))、7.1×10^(-5)(3.5×10^(-5),1.5×10^(-4))、4.5×10^(-5)(7.0×10^(-6),8.6×10^(-5)),均高于安全限值,蒙特卡洛模拟结果与风险评估结果一致。结论:郑州市宾馆、美容店、健身房三类经营性场所内苯系物致癌及非致癌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甲醛暴露可能对从业人员造成潜在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苯系物 甲醛 蒙特卡洛模拟 健康风险评估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至2021年郑州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源解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阙菡雅 张思雨 +6 位作者 田梅 杨嵩泰 刘佳敏 王哲 宋帅 陈彦哲 周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目的:分析郑州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中多环芳烃(PAH)的污染特征,推测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估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检测郑州市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及各种PAH浓度,利用特征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PMF模型... 目的:分析郑州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中多环芳烃(PAH)的污染特征,推测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估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检测郑州市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及各种PAH浓度,利用特征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和PMF模型推测PAH的来源,根据相关技术指南对PAH吸入途径的致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采暖期PM_(2.5)和总PAH浓度中位数分别为72.00μg/m^(3)和7.28 ng/m^(3),非采暖期为50.00μg/m^(3)和7.16 ng/m^(3)。特征比值法分析结果显示,郑州市PAH污染主要来源于生物质和煤的燃烧以及机动车排放。主成分分析和PMF分析结果显示,采暖期PAH的主要来源为燃煤,非采暖期为机动车排放。郑州市大气PM_(2.5)中PAH对部分人群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结论:郑州市采暖期PM_(2.5)中PAH主要来源于燃煤,非采暖期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PAH对人群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制定排放监测和控制方案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健康风险评估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2020~2021年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靳超美 阙菡雅 +6 位作者 吴雯 焦琳琳 周蓉 田梅 张思雨 陈彦哲 周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分析2020~2021年郑州市两城区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的浓度,推测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测定2020~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和经开区的PM_(2.5)及其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利用富集因子(EF)法和主成分分析评估金属元素的来源,... 目的:分析2020~2021年郑州市两城区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的浓度,推测其可能的来源并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测定2020~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和经开区的PM_(2.5)及其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利用富集因子(EF)法和主成分分析评估金属元素的来源,并根据相关技术指南进行PM_(2.5)中金属元素经吸入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2020~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经开区的PM_(2.5)浓度分别为50.00(38.00,72.50)、53.00(40.00,74.50)μg/m^(3),两城区各金属元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城区Mn、Ni的EF值在10~100之间,其余元素的EF值均大于100;两城区均筛选出两个主成分,成分1包括Se、Sb、Pb、Tl、As、Cd、Ni,成分2包括Al、Mn;两城区金属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均小于1,二七区、经开区As的致癌风险分别为2.20×10^(-5)、2.41×10^(-5),Cd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55×10^(-6)、1.71×10^(-6)。结论:目前郑州市仍然存在大气PM_(2.5)污染情况,其中金属元素As、Cd对人群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金属元素 健康风险评估 郑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