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量化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青松 马军霞 +1 位作者 左其亭 韩淑颖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科学评价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明晰影响其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系统考虑水资源禀赋、地区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 为科学评价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明晰影响其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系统考虑水资源禀赋、地区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和谐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SMI-P法定量测算了2007—2016年塔里木河流域5地州各子系统及耦合系统的和谐程度。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各地州耦合系统和谐程度均有所提升,但提升速度及幅度存在差异,且目前均未达到基本和谐状态,大多处于接近不和谐状态;空间维度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耦合系统和谐程度最好,是目前唯一达到较和谐程度的地区,其次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而和田及喀什地区则明显落后于其他3个地区;各子系统对耦合系统和谐度提升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且贡献率时空差异显著;各地州和谐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应在协调多系统均衡发展的同时着重突破各自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程度 水资源 经济社会 生态环境 耦合系统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佳伟 左其亭 马军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1-599,共9页
厘清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是地区谋求自身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首要前提.本文利用历史和监测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提取的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数据,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代表性指标,采... 厘清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是地区谋求自身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首要前提.本文利用历史和监测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提取的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数据,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选代表性指标,采用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1960—2018年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要素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具有一定一致性趋势.根据各子系统要素长序列演变特征,可进一步研究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演变的互馈机制,为新疆长期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时空演变 长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框架 被引量:58
3
作者 左其亭 韩春辉 +1 位作者 马军霞 王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面对日益凸显的水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和矛盾,推进和落实水资源空间均衡已成为当前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到底什么是水资源空间均衡以及其理论方法是什么,是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空间均衡研究的梳理和分析,结合水... 面对日益凸显的水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和矛盾,推进和落实水资源空间均衡已成为当前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到底什么是水资源空间均衡以及其理论方法是什么,是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空间均衡研究的梳理和分析,结合水资源空间均衡发展理念的形成背景,提出了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定义以及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的概念;在对水资源空间均衡原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最后,从理论、方法和应用3个方面对水资源空间均衡研究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总体来看,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方法的研究对解决我国现代治水实践中的空间不均衡问题,支撑国家现代化水利建设论证与规划,促进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为今后开展水资源空间均衡管控与实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空间均衡 水资源空间均衡 理论方法 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应用规则和量化方法 被引量:34
4
作者 左其亭 韩春辉 马军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8,共9页
空间均衡是新时期水利发展的重要导向,是水利工作开展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如何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管控是水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挑战。在前期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方法及应用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空间均衡的理论需求及基本原理... 空间均衡是新时期水利发展的重要导向,是水利工作开展所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如何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管控是水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挑战。在前期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方法及应用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空间均衡的理论需求及基本原理,以回答“为什么要实施水资源空间均衡?”;介绍了水资源空间均衡的理论体系框架与主要内容,以回答“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是什么?”;提出了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的应用规则和量化方法,以回答“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如何应用?”。其应用规则包括遵循三大规律、符合三条原则、承担四项任务、具备三大功能,是正确应用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的守则。其量化方法包括水资源空间均衡判别准则量化、水资源空间均衡度计算、水资源空间均衡优化模型、水资源空间均衡规划方法、水资源空间均衡预警评价与综合调控。研究认为,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是指导区域或流域水利乃至综合空间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为完善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落实空间均衡管控提供了解决途径和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 理论体系 应用规则 量化方法 空间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调控研究框架及展望 被引量:23
5
作者 左其亭 吴青松 +2 位作者 马军霞 张志卓 李赫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4,56,共8页
针对“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调控研究,构建了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作用机理研究、量化研究、调控研究3方面内容;阐明了水资源行为与“双碳”目标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水资源行为对“双碳”目标作用函数确定及... 针对“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调控研究,构建了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双碳”目标下水资源行为作用机理研究、量化研究、调控研究3方面内容;阐明了水资源行为与“双碳”目标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水资源行为对“双碳”目标作用函数确定及定量评估、面向“双碳”目标的水资源行为调控机制与定量描述3个关键问题,并介绍了这3个问题相应的研究方法;围绕上述内容,从水资源行为作用机理、定量评估、调控模型、应用实践4个方面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水-碳系统 水资源行为 作用机理 优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能力评价及调控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星 左其亭 +2 位作者 韩淑颖 李东林 马军霞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8,共6页
基于TOPSIS法与耦合协调度方法对塔里木河流域及5地州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5个典型指标,利用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间协调发展进行调控。结果表明:2004-2016年,... 基于TOPSIS法与耦合协调度方法对塔里木河流域及5地州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5个典型指标,利用多维临界调控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间协调发展进行调控。结果表明:2004-2016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能力在0.4~0.5,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阿克苏地区水平最低,和田地区水平最高;通过多维临界调控后,系统熵值由现状年的0.296降低到调控后的0.027,系统趋于稳定,说明各子系统间协调程度变优,朝有序协调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适应性利用 多维临界调控 系统熵 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新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配置-调控模型研究框架 被引量:10
7
作者 左其亭 韩淑颖 +1 位作者 韩春辉 罗增良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57,共6页
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是一种适应环境变化且保障水系统良性循环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研究面向环境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对保障地区水安全,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将遥感技术与和谐论理论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新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配置-调控... 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是一种适应环境变化且保障水系统良性循环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研究面向环境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对保障地区水安全,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将遥感技术与和谐论理论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新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配置-调控模型的研究框架,该模型是以人水和谐度最大为目标,以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多维临界阈值及互馈关系方程、水循环方程等边界条件为约束的面向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的多维临界和谐配置-调控模型。为了实现该模型的应用,需开展基于遥感的新疆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互馈关系及演变规律、水资源适应性变化机理与适应性利用原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应用规则及量化方法、基于遥感的新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配置-调控模型、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配置-调控模型应用研究的相关工作。围绕上述内容,阐述了实现该模型的3个关键问题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在配置调控模型中的应用;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规则定量化及如何嵌入模型中;水资源适应性利用配置-调控模型如何构建。研究成果为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适应性利用 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调控 人水和谐 遥感(R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适应性利用战略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左其亭 李佳伟 +3 位作者 马军霞 吴青松 郭佳航 李倩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深入剖析新疆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气候模式下的新疆水资源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对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机理的理解,提出变化环境下新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对策及战略框架。研究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新疆降水呈增加趋势,不... 在深入剖析新疆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气候模式下的新疆水资源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对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机理的理解,提出变化环境下新疆水资源适应性利用对策及战略框架。研究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新疆降水呈增加趋势,不同气候模式下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较基准期增加15.6%、20.8%和22.2%,一定程度导致水资源量变化;在此条件下进行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战略研究,提出了工程支撑、政策支撑及科技支撑三大支撑体系,旨在为实现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人水和谐目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时空演变 适应性利用 气候模式 降水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示范效应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星 左其亭 马军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1-367,共7页
根据对河北省改革经验总结,建立了一套可推广、可借鉴的水资源税改示范效应评价体系,利用AHP-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对河北省税改示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秦皇岛等地示范效应度(DED)等级为非常高,... 根据对河北省改革经验总结,建立了一套可推广、可借鉴的水资源税改示范效应评价体系,利用AHP-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对河北省税改示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秦皇岛等地示范效应度(DED)等级为非常高,廊坊、唐山、衡水市、张家口、承德等地DED等级为较高,河北省整体DED为0.790,示范效应等级为较高,河北省整体税改DED较好,税改效果良好;从空间上分析,河北省南部城市的水资源税改示范效应等级要比北部城市的等级稍高,"河北模式"在河南省和广东省的示范效应度等级均为较高,在新疆的水资源税改革示范效应等级远低于河南和广东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税 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度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雯 左其亭 +2 位作者 李东林 韩春辉 马军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3,共5页
"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国制度及文化不同,导致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梳理并分析了沿线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在11个"一带一路"水资源一级分区中选取了13个代表性国家,从水资源管... "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国制度及文化不同,导致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梳理并分析了沿线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在11个"一带一路"水资源一级分区中选取了13个代表性国家,从水资源管理决策部门、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三方面对其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总结归纳,将其分为分散管理、多部门管理、大部门管理、专设部门管理和非政府机构参与管理五大类,并进行分类对比分析。最后从实现"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四点建议,即完善区域内各国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一带一路"区域视域下的统一水资源管理框架;将公众参与管理的行为上升到政策层面进行管理和推动;推进"一带一路"区域水资源管理协商机构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主体水资源区 水资源管理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的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88
11
作者 左其亭 张志卓 吴滨滨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3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九省区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2017年评价结果进行了障碍... 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3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九省区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2017年评价结果进行了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增大趋势,河南、山东、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趋势最为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两准则层相关指标的改善密切相关;空间维度上,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未达到Ⅰ级(可承载)水平,空间差异性明显;产水模数、人均水资源量、供水模数、生态用水率、植被覆盖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为7大主要障碍因子,部分障碍因子在不同省区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组合权重 TOPSIS模型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九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左其亭 张志卓 +1 位作者 姜龙 吴青松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5,共10页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约束,是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尝试将DEA视窗分析方法应用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结合超效率DEA模型,探究黄河流域九省区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水资源利用...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约束,是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尝试将DEA视窗分析方法应用于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结合超效率DEA模型,探究黄河流域九省区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效率变动的内在原因,并引用空间匹配度计算方法,研究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全面小康相对水平匹配程度。研究发现:九省区2012—201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呈增加趋势,水资源利用水平具有显著空间差异性;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TC,制约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综合技术效率EC;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全面小康相对水平的匹配程度呈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部分省区两者动态协同性较差,其中,宁夏需要同时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陕西需要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内蒙古需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超效率DEA模型 小康社会 匹配度 黄河流域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资源对新疆经济社会支撑作用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凌敏华 陈万贺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4,62,共7页
为探究地下水资源在新疆各地、市、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的情况,构建了涵盖地下水依存度、综合用水效率和地下水开发潜力3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SMI-P方法对2004—2016年新疆各地、市、州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进行... 为探究地下水资源在新疆各地、市、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的情况,构建了涵盖地下水依存度、综合用水效率和地下水开发潜力3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SMI-P方法对2004—2016年新疆各地、市、州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和耕地的增加,新疆一些地区地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如伊犁州、巴州、塔城地区等;地下水资源对新疆各地、市、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空间差异较大,地下水资源对东疆和北疆地区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强于南疆地区;东疆和北疆大部分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对地下水的依存程度和综合用水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小,开发空间不足,而南疆地区地下水开发潜力较大,地下水可为其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进一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用水效率 定量评价 和谐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刁艺璇 左其亭 马军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33,共8页
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掌握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构建了基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的水资源利用水平综合... 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一系列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掌握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本文构建了基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的水资源利用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进一步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用于研究二者耦合协调的关系,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省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中下游增速明显;2)区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差异缩小,呈现下游高于上游的东西阶梯状分布;3)耦合协调度空间多样性明显,高值地区主要在上游,率先进入中度耦合协调状态;4)研究时段内,城镇化过程中未出现用水结构失调现象;5)人口和土地均为城镇化水平主要的障碍因素,而用水水平中,各地区主要障碍因素不同.由此建议:进一步加快黄河流域发展速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要注意用水结构的变化,重视生态用水总量投入以确保各类用水平衡;重点关注水资源利用方面主要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指标,侧重提高障碍因素对应的用水水平,使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水平的变化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镇化 水资源利用水平 耦合协调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均衡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倩文 左其亭 +1 位作者 李东林 韩春辉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3,共6页
为明确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均衡程度,选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12个指标,采用空间均衡度计算方法,计算了2004—2017年新疆各地州各指标的空间均衡系数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空间均衡度,并与采用基尼系数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 为明确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均衡程度,选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12个指标,采用空间均衡度计算方法,计算了2004—2017年新疆各地州各指标的空间均衡系数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空间均衡度,并与采用基尼系数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的城镇化率及单位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空间上较为均衡,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差异最大;2004—2017年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空间均衡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不均衡现象有所改善;空间均衡度计算方法与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长期一致性,分析空间均衡的变化应以长期的变化趋势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利用 空间均衡系数 总体空间均衡度 基尼系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关联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佳航 左其亭 +1 位作者 李东林 马军霞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2,共9页
使用脱钩理论和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对新疆14个地州2005—2006年、2009—2010年、2013—2014年和2017—2018年水资源利用与产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新疆产业用水量与GDP关联程度,并将两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 使用脱钩理论和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对新疆14个地州2005—2006年、2009—2010年、2013—2014年和2017—2018年水资源利用与产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新疆产业用水量与GDP关联程度,并将两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一种方法分析指标间关系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应考虑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研究年限内,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适配情况较好,其中2013—2014年情况最好;各地州产业用水量与产业GDP适配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农业单位面积平均用水量与GDP适配度大致呈现适配-负适配的变化趋势;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工业增加值与用水量适配情况较差;各地州第三产业用水量与GDP适配关系随时间波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产业发展 适配度 匹配度 脱钩理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性双层规划的水资源配置及和谐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东林 左其亭 马军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水资源供需矛盾正在加剧,需要建立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本文开发了区间模糊可信度约束双层规划(IFCBP)模型,优化分配水资源,并运用和谐评价方法量化计算配置前后(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资源-经济社... 水资源供需矛盾正在加剧,需要建立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本文开发了区间模糊可信度约束双层规划(IFCBP)模型,优化分配水资源,并运用和谐评价方法量化计算配置前后(现状年和规划年)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和谐程度.该模型使用区间值和模糊集来处理不确定信息,规划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水资源配置,考虑了4种(λ=0.7、0.8、0.9、1.0)不同可信度下的配水方案,评价了2016、2020、2025和2030年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和谐水平.结果表明:IFCBP模型中区间-模糊双重不确定性可引起水资源分配、污染物排放和系统效益的变化;双层模型较好地权衡了系统排污量和经济效益的冲突;规划年比现状年的和谐水平更高,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解决水资源需求、经济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规划 不确定性 水资源优化配置 和谐评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rlove方法的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资源配置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东林 左其亭 +1 位作者 张伟 马军霞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80,共6页
收集2006—2017年塔里木河流域5地州的3种主要农作物价格和种植面积数据,运用Nerlove模型预测未来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并将预测值作为输入数据引入到水资源配置中,以区域农业用水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考虑可用水量、最大最小灌... 收集2006—2017年塔里木河流域5地州的3种主要农作物价格和种植面积数据,运用Nerlove模型预测未来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并将预测值作为输入数据引入到水资源配置中,以区域农业用水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考虑可用水量、最大最小灌溉用水需求等约束,构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表明:Nerlove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大多数农作物与价格的供给响应关系;相较于现状年,5地州3种农作物规划年的预测种植面积,除了和田的玉米出现负增长,其他地州均为正增长;分配总水量为185.622万m^(3),且空间分配极不均匀;总收益为103.865亿元,农作物分配水量越多,其经济收益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LOVE模型 种植面积 农业水资源配置模型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代治水新思想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佳伟 左其亭 +1 位作者 马军霞 吴滨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36,共4页
为充分发挥国家治水新思想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指导作用,需构建量化体现国家治水新思想作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为此,在深入剖析现代治水新思想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现代治水新思想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框架;在此... 为充分发挥国家治水新思想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指导作用,需构建量化体现国家治水新思想作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为此,在深入剖析现代治水新思想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现代治水新思想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治水新思想量化研究方法和多目标决策模型,将治水新思想以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形式引入模型,构建了面向现代治水新思想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豫北地区为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满足常规水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凸显了现代治水新思想作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治水新思想 水资源配置 优化模型 多目标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时空匹配特征量化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青松 田进宽 +1 位作者 左其亭 魏钰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6,83,共7页
为系统分析和精准量化地级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特征,选取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和人口、GDP、耕地面积等典型要素,提出同时运用基于基尼系数和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进行量化研究的思路,以沙颍河沿线10个地级市为例,定量分析了其... 为系统分析和精准量化地级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特征,选取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和人口、GDP、耕地面积等典型要素,提出同时运用基于基尼系数和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进行量化研究的思路,以沙颍河沿线10个地级市为例,定量分析了其2009—2018年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匹配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能够同时从整体时间/空间和单个地级市/时段的角度对水资源和经济社会两系统要素的匹配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各地级市时间基尼系数存在些许差异,但不同要素匹配程度基本一致且结果均较好;除水资源总量-GDP、用水量-GDP的时间匹配度呈现低—高—低的演进态势,其他要素的匹配度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空间基尼系数在时间尺度上变化幅度不大,但不同匹配要素之间差异显著;空间匹配度在时间上基本保持一致,部分地级市匹配结果较差,尤以郑州、南阳和驻马店的问题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数列 基尼系数 匹配度 沙颍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