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自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及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心血管介入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及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心血管介入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6±1.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1±2.2)d,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1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中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年医务人员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俊格 郑蒙蒙 +3 位作者 冯晓慧 艾小婧 杜雅聪 魏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年医务人员生活方式与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为该群体的综合干预及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 000名中年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中年医务人员因工作的特殊性,存在诸多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 目的 探讨中年医务人员生活方式与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相关性,为该群体的综合干预及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 000名中年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中年医务人员因工作的特殊性,存在诸多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值夜班多、抢救危重患者、紧张的医患关系等工作压力及饮食不规律、超负荷工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其中17.9%血压异常、15.3%血糖异常、19.4%血胆固醇异常、49.7%三酰甘油异常.中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方式与发生心血管事件均存在密切关系(P〈0.05或0.01).结论 中年医务人员因工作的特殊性,存在诸多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问题,也是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身疾病 中年医务人员 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崔留义 赵子明 +1 位作者 陈愿 陈俭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入住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的130例合并低血压状态的HFr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入住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的130例合并低血压状态的HFr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常规药物外均加用达格列净,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主要终点为患者再发心力衰竭住院、心血管死亡等,次要终点包括血压、心率、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记录12个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肾功能异常、血钾水平异常、血容量不足、低血糖等)。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再发心力衰竭住院、心血管死亡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心率、LVEDD、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达格列净是心力衰竭再入院(HR=0.551,95%CI:0.319~0.952,P=0.033)和心血管死亡(HR=0.317,95%CI:0.153~0.656,P=0.00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达格列净能够提升HFrEF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 达格列净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保健科在新立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作者 马彩红 胡云霞 蒋艳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4期61-62,65,共3页
保健科作为医院的保健专业管理科室,不仅发挥着它应有的职能作用,同时还对医院建设和长远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医院保健科能够发挥窗口形象、沟通协调和调解矛盾等作用。作为新立医院,要做好保健科工作,发挥"政府关爱的绿色通... 保健科作为医院的保健专业管理科室,不仅发挥着它应有的职能作用,同时还对医院建设和长远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医院保健科能够发挥窗口形象、沟通协调和调解矛盾等作用。作为新立医院,要做好保健科工作,发挥"政府关爱的绿色通道"功能,保障广大保健干部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应得实惠和温暖,发挥"医院优质服务的示范窗口"作用,彰显新立医院医护人员的过硬素质,发挥"综合医疗实力展示的平台"作用,树立新立医院后起之秀的实力形象,发挥"组织协调沟通"作用,构建新立医院良好的新型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科 新立医院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贾俊格 祖占霞 +2 位作者 阴晓婷 秦延平 姜艳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211-212,共2页
总结5例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的护理体会。重点内容包括:血压、心电监测、以及围绕血压的一系体征的观察护理。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有1例于术后9个月时死亡,死于高血压合并心衰,心源性猝死。余存活患... 总结5例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的护理体会。重点内容包括:血压、心电监测、以及围绕血压的一系体征的观察护理。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有1例于术后9个月时死亡,死于高血压合并心衰,心源性猝死。余存活患者大多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芮明艳 马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索伊伐布雷定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93例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基础组和联用组。... 目的探索伊伐布雷定对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期间93例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基础组和联用组。基础组46例给予规范治疗,联用组47例给予加用伊伐布雷定,对比两组患者心率,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运动最大心率水平经比较无差异(P>0.05);基础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运动最大心率水平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静息心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用组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用组高于基础组;LVEDD、LVES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用组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MAP水平经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MAP、C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用组CO水平高于基础组(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3/47)与基础组2.17%(1/46)经比较无差异(双侧P=0.6168,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可调节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功能不全伴窦性心动过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心率及改善心功能,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右心功能不全 窦性心动过速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预处理对择期介入治疗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杰 张莹 +4 位作者 宋红星 何冉 郭赫立 袁义强 刘怀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预处理对PCI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具有典型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的患者156例,标准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他汀组78例(阿托伐他汀20mg/晚)与联合组78例(阿托伐他汀10mg/晚+依折麦布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预处理对PCI围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具有典型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的患者156例,标准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他汀组78例(阿托伐他汀20mg/晚)与联合组78例(阿托伐他汀10mg/晚+依折麦布10mg/晚),治疗7d后行PCI,分别于PCI术前、术后8、24、48h和7d检测hs-CRP。结果与PCI术前比较,术后7d2组TC、LDL-C均明显降低(P<0.01),且联合组术后较他汀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PCI术前比较,联合组和他汀组术后8hhs-CRP明显升高,术后24hhs-CRP达高峰(P<0.01),48hhs-CRP处于升高水平(P<0.01),术后7dhs-CRP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术后8、24[(6.10±2.27)mg/L vs(7.08±3.78)mg/L]和48hhs-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时间他汀组(P<0.05),术后7d2组hs-CRP比较无显著差异[(2.02±1.35)mg/L vs(2.15±1.23)mg/L,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较阿托伐他汀单用对围术期急性炎性反应具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C反应蛋白质 心绞痛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勇锋 张向立 +3 位作者 浮志坤 杜鹏 杨恒 张曙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入组患者33例,二尖... 目的观察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入组患者33例,二尖瓣成形环应用于所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二尖瓣硬质成形环。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3±7.7)岁,51.5%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径为(58.0±4.7)mm,射血分数为(52.3±11.4)%。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二尖瓣再次手术、术后出现二尖瓣中量以上返流需手术干预、心力衰竭。结果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20.3±8.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二尖瓣瓣环扩张、心功能大于Ⅱ级及室壁瘤是与终点事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瓣环扩张、心房颤动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有着更高的终点事件发生率(HR=5.64,95%CI 1.20±28.05,P〈0.05)。结论对于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二尖瓣瓣环扩张、心房颤动和较长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其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术 危险因素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再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89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向立 王立成 +4 位作者 杨斌 陈国锋 李少珂 赵俊涛 王海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0期736-738,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管理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89例婴儿VSD并PH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本组患儿年龄42 d至12个月(平均7.2个月),体重3.1~9.7 kg...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并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管理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89例婴儿VSD并PH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本组患儿年龄42 d至12个月(平均7.2个月),体重3.1~9.7 kg(平均6.4 kg),其中轻度PH 28例、中度PH 42例、重度PH 19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1期矫治术.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1例,重要并发症6例.结论 对于反复肺炎、心衰伴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婴儿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心肌保护及术后围术期管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婴儿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通道胸腔镜简单心脏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卿 王国锋 +4 位作者 陈现杰 刘洋 魏金聚 郑丽娜 胡亚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 总结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简单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简单心脏病患者22例行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术中行快通道麻醉拔管,术后行综合管理.结果 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时间3.5~6.5 h,平均4.5 h;主动... 目的 总结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简单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简单心脏病患者22例行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术中行快通道麻醉拔管,术后行综合管理.结果 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时间3.5~6.5 h,平均4.5 h;主动脉阻断时间25~72 min,平均34 min;出血量30~260 ml,平均63 ml;意识清醒时间10~360 min,平均25 min;30 min后肌力恢复3级以上占90%;呼吸机辅助时间12~40 min,平均29 min;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术后30~120 min,平均75 min;住院4~12 d,平均6.5 d;住院费用总计2.5~4.5万元,平均2.8万元.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管理各环节之间应达到无缝连接,保证快通道技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心脏手术 快通道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健康人群体检进行便潜血常规筛查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颖 蒋翠霞 +1 位作者 梁威 乔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城市健康人群体检进行便潜血常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1653例城市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全体研究对象均接受粪便常规与潜血常规检测。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性状,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采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免疫法进行潜血试验... 目的分析城市健康人群体检进行便潜血常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1653例城市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全体研究对象均接受粪便常规与潜血常规检测。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性状,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采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免疫法进行潜血试验,统计粪便常规异常率与便潜血阳性率。结果本组研究共获取粪便常规与便潜血标本1653例,筛选便潜血呈阳性21例,占1.27%;其中粪便常规检查异常6例,占0.36%;粪便常规正常15例,占0.91%。便潜血呈阴性1632例,占98.73%,均为粪便常规检查正常者。所有健康体检者粪便常规外观异常主要以性状、颜色为主,显微镜检测异常主要以红细胞、白细胞为主,均未发现寄生虫、虫卵与原虫。结论便潜血检测在早期筛查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起重要作用,将其列为城市健康人群体检常规项目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体检 便潜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体会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利敏 常进华 王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42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儿采取整体护理,并观察小儿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42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儿采取整体护理,并观察小儿支气管炎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中痊愈1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儿中痊愈7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1.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炎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及时地促进患儿体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炎 整体护理 应用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慧 吴艳 王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1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方法 2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干预,并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呼...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方法 2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干预,并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质量、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明显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护理干预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慧娟 姚辉梅 袁国胜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8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房颤组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70例,对照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70例,两组都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与计算。结果房...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房颤组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70例,对照组同期选择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70例,两组都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与计算。结果房颤组的LA容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AA-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SEC发生率为0%,房颤组的SEC发生率20.0%(14/70),房颤组的SEC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6.552,P<0.05)。Pearson分析显示LAA-EF与LA容积呈现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的诊断有利于判断左房体积及左心耳血栓情况,从而指导疾病诊断、治疗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左房 左心耳 左心耳排空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整体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永华 王灵香 李利娟 《内科》 2021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 目的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3+1整体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肺功能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1整体康复护理” 自我效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的64层螺旋CT听小骨VR重组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查潇逸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了解中耳胆脂瘤的64层螺旋CT听小骨容积再现(VR)重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将获取的数据输入ADW4.3工作站,予以听小骨VR重组处理。结果 49例患者中9例(18.37%)锤骨前突破... 目的了解中耳胆脂瘤的64层螺旋CT听小骨容积再现(VR)重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将获取的数据输入ADW4.3工作站,予以听小骨VR重组处理。结果 49例患者中9例(18.37%)锤骨前突破坏,5例(10.20%)砧骨短脚破坏,7例(14.29%)镫骨及锤骨完全破坏,7例(14.29%)砧骨完全破环,21例(42.86%)仅部分锤骨破坏。结论针对中耳胆脂瘤患者而言,强化64层螺旋CT听小骨VR重组,可掌握中耳胆脂瘤听小骨破坏程度与部位,指导临床早期治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 胆脂瘤 多层螺旋CT 听小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潘砚鹏 陈刚 +5 位作者 陈文宽 蒋艳艳 陈红卫 王娟 刘旭 袁义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oronary endarterectomy,CE)患者的近中期临床资料,为优化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CAD)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 目的回顾性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oronary endarterectomy,CE)患者的近中期临床资料,为优化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DCAD)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649例患者在我中心接受CABG手术,114例(6.9%)同期行CE,其中103例患者数据完整并完成随访.结果患者年龄42~73岁,平均(60.6±10.7)岁,男性72例(69.9%),女性31例(30.1%),内膜剥脱冠状动脉分支总数为116支,围术期共78例(75.7%)输注红细胞,62例(60.2%)术后早期需要正性肌力药物辅助心脏功能;呼吸机辅助时间(18.5±6.4)h;围术期共发生MACCE16例次,发生率为15.5%.随访期间死亡5例(4.9%),术后12个月患者CCS分级及NYHA分级均较术前好转(86.4%比21.4%,P<0.001;76.7%比34.0%,P<0.001);SF-12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健康及精神健康较分值均较术前提高(45.3±5.6比32.9±8.2,P=0.022;42.1±7.5比33.6±6.8,P=0.006).结论DCAD患者CABG同期行CE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血运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 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刚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入路选择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左胸切口组(41例)与正中切口组(41例),左胸切口组采用经... 目的探讨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入路选择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左胸切口组(41例)与正中切口组(41例),左胸切口组采用经左胸微创小切口实施非体外循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搭桥术治疗,正中切口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左乳内动脉前降支搭桥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ICU病房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术后1年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左胸切口组的手术时间、ICU病房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正中切口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1年,左胸切口组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LVEDD、LVEF均明显优于正中切口组(P<0.05)。左胸切口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正中切口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39%,左胸切口组明显低于正中切口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中切口入路比较,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搭桥术的各项手术指标更理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胸小切口 非体外循环 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观察
19
作者 毛幼林 袁义强 +1 位作者 于力 黄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97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加用氯吡格雷组(49例)与阿司匹林组(48例),观察其超敏C-反应蛋白在用药6个月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6个月后超...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97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加用氯吡格雷组(49例)与阿司匹林组(48例),观察其超敏C-反应蛋白在用药6个月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用药6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用氯吡格雷组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降低显著大于阿司匹林组(P<0.05),且其出血等副反应并没有显著增加。结论氯吡格雷合并阿司匹林能更显著降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并且两者较长期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媒介的远程督导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居家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丽霞 丁荣晶 +1 位作者 戚瑞雪 武百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895-900,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智能手机媒介的远程督导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居家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观察基于智能手机媒介的远程督导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居家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投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及随访管理,观察组予以基于智能手机媒介的远程督导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结果;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血脂水平及疾病康复相关知识评分、二级预防能力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LVEF、SAQ评分高于对照组[(67.12±6.89)%比(57.48±5.83)%、(68.22±6.93)分比(66.41±6.63)分],而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37.48±3.89)mm比(40.52±4.17)mm、(34.01±3.68)mm比(35.09±3.75)mam](P<0.05);观察组干预后SBP、DBP、TC、TG、LDL-C低于对照组[(124.71±12.57)mmHg比(130.54±13.59)mmHg、(78.74±7.89)mmHg比(81.38±8.37)mm Hg、(3.95±0.41)比(4.28±0.45)mmol/L、(1.42±0.16)mmol/L比(1.65±0.17)mmol/L、(2.07±0.23)mmol/L比(2.58±0.26)mmol/L],而HDL-C高于对照组[(1.37±0.14)mmol/L比(1.27±0.13)mmol/L](P<0.05);观察组干预后疾病康复相关知识、二级预防能力、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70.45±7.18)分比(64.25±6.57)分、(68.44±6.93)分比(57.42±5.86)分、(6.12±0.65)分比(5.91±0.63)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30.16±3.24)分比(35.96±3.67)分、(26.75±2.86)分比(34.52±3.61)分],而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31.54±3.27)分比(29.89±2.93)分](P<0.01);观察组1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1.67%比7.50%,P<0.05).结论基于智能手机媒介的远程督导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居家康复治疗中有较好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生化指标、心绞痛症状,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及服药依从性,减少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再住院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远程督导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居家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