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的氨基葡萄糖糖基化修饰及其生物活性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宋莲军 潘浩东 +2 位作者 徐潘 汤若冰 余留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9年第4期28-31,共4页
大豆分离蛋白经木瓜蛋白酶酶解后与氨基葡萄糖在转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进行糖基化修饰,探究糖基化修饰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及抗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经糖基化修饰后其抗氧化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水解度为10%的大豆分离蛋... 大豆分离蛋白经木瓜蛋白酶酶解后与氨基葡萄糖在转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进行糖基化修饰,探究糖基化修饰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及抗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经糖基化修饰后其抗氧化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水解度为10%的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经糖基化修饰后还原能力最强,其DPPH清除能力的IC_(50)为0.95 mg/ml;水解度为9%、10%、11%的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经糖基化修饰后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0、30、3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木瓜蛋白酶 转谷氨酰胺酶 糖基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酶法糖基化交联改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余留印 乔明武 +3 位作者 李向力 赵秋艳 黄现青 宋莲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2,共5页
大豆分离蛋白(SPI)用木瓜蛋白酶适度水解再与氨基葡萄糖在转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进行糖基化交联改性,制备高乳化性能SPI。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氨基葡萄糖与SPI质量比、SPI水解度和交联反应时间为自变量,以乳化活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 大豆分离蛋白(SPI)用木瓜蛋白酶适度水解再与氨基葡萄糖在转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进行糖基化交联改性,制备高乳化性能SPI。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氨基葡萄糖与SPI质量比、SPI水解度和交联反应时间为自变量,以乳化活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SPI糖基化改性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氨基葡萄糖与SPI质量比0.96∶1、SPI水解度0.64%、交联反应时间3.29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改性SPI乳化活性为16.97 m2/g,是未改性SPI乳化活性的3.25倍,乳化稳定性提高了35个百分点,达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氨基葡萄糖 改性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转化与富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秀楷 张平安 +3 位作者 乔明武 赵秋艳 宋莲军 黄现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18-224,共7页
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为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和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具有比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更高的生理活性,如预防骨质疏松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抗氧化和抗癌抑癌等。大豆异黄酮在食品保健方... 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为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和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具有比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更高的生理活性,如预防骨质疏松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抗氧化和抗癌抑癌等。大豆异黄酮在食品保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国内外研究者对大豆异黄酮研究越发深入。该文主要综述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和富集方法,旨在为生产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功能性豆制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 大豆异黄酮 Β-葡萄糖苷酶 豆腐 凝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处理对红枣汁加工及营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程永霞 赵若琪 +5 位作者 马燕 宋莲军 张羽萱 冯珂颖 肖天 胡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1-146,共6页
为改善红枣汁的加工及营养性能,采用复合植物水解酶(Viscozyme L)酶解处理红枣汁,基于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并通过理化分析和感官评定等手段对红枣汁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酶添加量0... 为改善红枣汁的加工及营养性能,采用复合植物水解酶(Viscozyme L)酶解处理红枣汁,基于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并通过理化分析和感官评定等手段对红枣汁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酶添加量0.02%、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0.5 h的条件下制得红枣汁的出汁率和透光率分别为80.26%和69.36%,与未经酶解处理的红枣汁相比分别提高了0.39倍和5.14倍;该酶解处理能确保红枣汁中小分子糖和总酚完全保留,且使总糖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3.18%和5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处理 红枣汁 出汁率 透光率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Ⅲ)参与调控机体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倩 袁勇敢 +3 位作者 张燕青 宋莲军 程永霞 黄现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7-405,共9页
铬(Ⅲ)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及其在体内的含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参与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降糖、降脂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糖脂代谢异常是许多慢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复杂。铬(Ⅲ)与机体糖脂代谢有关,... 铬(Ⅲ)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与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及其在体内的含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参与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具有降糖、降脂等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糖脂代谢异常是许多慢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复杂。铬(Ⅲ)与机体糖脂代谢有关,因此本文对铬(Ⅲ)的安全性以及对糖脂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铬(Ⅲ)通过调节AMPK/GLUT-4、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吸收及糖原合成,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SREBP-1C、ACC1、CD36表达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旨在为铬(Ⅲ)防治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使其能够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代谢 糖代谢 糖尿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的重组表达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闻诗歌 李爽 +4 位作者 彭小锋 杜兵耀 黄现青 乔明武 海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105-114,共10页
为了解决对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构成重大风险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势在必行。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抗菌脂肽不易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且无任何副作用,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抗菌剂之一。但是,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对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构成重大风险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势在必行。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抗菌脂肽不易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且无任何副作用,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抗菌剂之一。但是,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生产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医药、环境等工农业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抗菌脂肽产量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和优化发酵策略来生产高产量的抗菌脂肽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本文从枯草芽孢杆菌所产脂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出发,主要从高产抗菌脂肽技术、构效关系以及应用进行综述,特别是基因工程方法提高脂肽产量的研究进展,为枯草芽孢杆菌高产抗菌脂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抗菌脂肽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莲军 余留印 +4 位作者 黄现青 乔明武 赵秋艳 张平安 李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38,共5页
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可提高其功能性质,介绍了蛋白质通过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修饰的优点,综述了其反应机制、糖基化蛋白主要功能性质变化及结构变化,并讨论了转谷氨酰胺酶途径糖基化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蛋白质 糖基化 转谷氨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中国不同区域传统发酵香肠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郑朝 宋莲军 +4 位作者 黄现青 乔明武 赵秋艳 张平安 刘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5-21,共7页
为了提高发酵香肠微生物资源利用率和对发酵香肠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收集自四川成都(SC)、广东深圳(GD)、湖南长沙(HN)、黑龙江哈尔滨(HB)地区的传统发酵香肠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四川... 为了提高发酵香肠微生物资源利用率和对发酵香肠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收集自四川成都(SC)、广东深圳(GD)、湖南长沙(HN)、黑龙江哈尔滨(HB)地区的传统发酵香肠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四川和哈尔滨地区的细菌多样性>其他地区;厚壁菌门,蓝藻菌门和变形菌门是4个地区的优势菌门;乳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是四川地区的优势菌属;乳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巨型球菌属是广东地区的优势菌属;乳球菌属,四联叠球菌属,乳杆菌属是湖南地区的优势菌属;未成功测定的细菌菌属是哈尔滨地区的优势菌属。巨型球菌属是广泛存在于除哈尔滨地区之外的特殊菌属,该菌对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有促进作用。乳酸菌是除哈尔滨地区之外的优势菌群,Macrococcus caseolyticus可以作为香肠发酵剂的候选优良菌株,但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半胱氨酸对揭竹过程中腐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星星 赵秋艳 +5 位作者 赵瑞芳 张平安 宋莲军 黄现青 张梦楠 乔明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35-242,共8页
在腐竹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半胱氨酸,替代亚硫酸盐类漂白剂用于改善腐竹色泽,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揭竹过程中腐竹的成膜速率、产率、蒸煮损失率、机械特性、营养组成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为传统豆制品腐竹的质量提高和科学化生产提供... 在腐竹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半胱氨酸,替代亚硫酸盐类漂白剂用于改善腐竹色泽,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揭竹过程中腐竹的成膜速率、产率、蒸煮损失率、机械特性、营养组成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为传统豆制品腐竹的质量提高和科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添加量为0.05%时腐竹的成膜速率及总产率最高,蒸煮损失率较小。添加量0.25%时,腐竹的L*值最大、机械特性以及感官得分最高,同时可以显著提高腐竹的成膜速率及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竹 L-半胱氨酸 添加量 成膜速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多酚的组成、提取和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婧 宋莲军 +3 位作者 马燕 黄现青 乔明武 王世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18-428,共11页
豌豆多酚是广泛存在于豌豆中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白杨素、山奈酚、槲皮素)、酚酸(对香豆酸、芥子酸、阿魏酸)和单宁(儿茶素)3类组分。豌豆多酚的含量、种类及分布取决于豌豆品种,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又受到环境和诱导因素的影响... 豌豆多酚是广泛存在于豌豆中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白杨素、山奈酚、槲皮素)、酚酸(对香豆酸、芥子酸、阿魏酸)和单宁(儿茶素)3类组分。豌豆多酚的含量、种类及分布取决于豌豆品种,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又受到环境和诱导因素的影响。豌豆多酚的提取方法由低效的溶剂萃取法,逐步向高效率、高提取率的微波萃取技术转变,其生理活性研究也逐步向分子和细胞水平发展,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至肉制品、水产品及面制品等产业中。为进一步了解豌豆多酚的化学性质及潜在利用价值,本文对豌豆中多酚的分布,影响豌豆多酚种类和含量的因素,豌豆多酚的分离提取、生理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豌豆多酚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多酚 提取 种类 鉴定 生理活性 抑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铬(Ⅲ)豌豆制备及其含铬蛋白组分生物活性研究
11
作者 袁勇敢 李倩 +5 位作者 宋莲军 黄现青 乔明武 马燕 程永霞 李天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144,共9页
目的 制备富铬(Ⅲ)豌豆(Pisum sativum L.),并探究富铬豌豆蛋白的体外生物活性,为新型有机铬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形态铬的含量,以有机铬含量为指标评价各因素水平对铬(Ⅲ)的生... 目的 制备富铬(Ⅲ)豌豆(Pisum sativum L.),并探究富铬豌豆蛋白的体外生物活性,为新型有机铬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不同形态铬的含量,以有机铬含量为指标评价各因素水平对铬(Ⅲ)的生物富集效应影响;对比不同萌发生长周期的富铬豌豆铬含量及蛋白质铬含量。并通过体外降糖、降脂及抗氧化实验评价富铬豌豆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 豌豆种子浸泡的最佳条件为:铬离子浓度为1.32 mmol/L的三氯化铬溶液在20℃浸泡12 h,该条件下,富铬豌豆铬含量约为未富铬豌豆铬含量的930倍,富铬豌豆中有机铬的含量为(170.65±2.61)μg/g,有机化程度达87%;萌发过程中富铬豌豆的铬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其蛋白质铬含量在萌发第4 d最高,为(82.15±0.45)μg/g,随后下降。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富铬豌豆蛋白具有良好的体外降糖、降脂及抗氧化活性。结论 利用豌豆通过生物富集方法将无机铬转化为有机铬是切实可行的,富铬豌豆蛋白具有优于普通豌豆蛋白的体外降糖、降脂及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生物富集 降糖活性 降脂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糖家族寡糖的提取方法及功能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若琪 程永霞 +3 位作者 宋莲军 马燕 黄现青 乔明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57-466,共10页
棉籽糖家族寡糖(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rides,RFOs)是α-蔗糖的1,6-半乳糖基延伸物,是一种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花糖,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中。其中,在豆科植物、地黄、水苏、草石蚕等植物中较为常见... 棉籽糖家族寡糖(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rides,RFOs)是α-蔗糖的1,6-半乳糖基延伸物,是一种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花糖,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中。其中,在豆科植物、地黄、水苏、草石蚕等植物中较为常见,属于功能性低聚糖。RFOs因具备调节肠道菌群、预防炎症性肠病、保护肝脏、降血糖等活性功能,在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综述RFOs的来源,RFOs提取、分离、纯化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RFOs的功能性,以期为RFOs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糖家族寡糖 来源 提取 分离纯化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