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盐植物修复赤泥堆场的酶活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1
作者 刘钟森 岳晶晶 +3 位作者 薛海涛 赵永超 赵雅 龚巍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7-1244,共8页
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在赤泥堆场中种植3种耐盐植物(柽柳、碱蓬和黑麦草),考察赤泥基质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特征,并结合赤泥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耐盐植物对赤泥堆场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柽柳、碱蓬和黑... 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在赤泥堆场中种植3种耐盐植物(柽柳、碱蓬和黑麦草),考察赤泥基质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特征,并结合赤泥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耐盐植物对赤泥堆场基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柽柳、碱蓬和黑麦草后,赤泥基质pH、全盐量和电导率均有降低,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基质中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耐盐植物的吸盐能力和根际的分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基质理化性质,缓解基质盐碱化程度,从而提高基质酶活性。其中,碱蓬对拜耳法赤泥的适应性优于黑麦草和柽柳,而柽柳对烧结法赤泥的适应性优于碱蓬和黑麦草。植物类型及赤泥种类均会影响基质酶活性,且植物类型对酶活性的影响大于赤泥种类。酶活性与基础理化指标有着密切关系,其中pH、电导率是影响酶活性的关键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赤泥堆场 修复 酶活性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耐盐植物对赤泥堆场有机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雅 刘钟森 +2 位作者 王骥博 岳晶晶 龚巍峥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756-760,共5页
氧化铝赤泥堆场是一个典型的矿山荒地,种植耐盐植物可以促进赤泥土壤化,其是赤泥堆场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的基础。试验针对赤泥特点添加改良剂和种植不同耐盐植物,3 a后测定赤泥土壤化后植物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并分... 氧化铝赤泥堆场是一个典型的矿山荒地,种植耐盐植物可以促进赤泥土壤化,其是赤泥堆场植被重建和生态修复的基础。试验针对赤泥特点添加改良剂和种植不同耐盐植物,3 a后测定赤泥土壤化后植物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并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竹子>碱蓬>赤泥>空地>柽柳>菌草,其中,竹子和碱蓬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赤泥(原状土,CK)提高103.80%和101.27%;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数大小顺序为碱蓬>竹子>空地>柽柳>赤泥>菌草,其中,种植碱蓬的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分别比CK提高164.90%、942.94%、244.01%和179.5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微生物总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397、0.755和0.875,其中,与细菌、微生物总数呈显著正相关。种植耐盐植物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总体上高于CK,提高最为明显的是种植碱蓬和竹子的土壤。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植被恢复、土壤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氧化铝赤泥堆场的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植物 赤泥堆场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