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生长发育规律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旭东 张广政 +3 位作者 孟宪生 张书红 葛秀峰 郭克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该地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在郑州地区夏季,以人肝组织作为诱饵和培养物,观察丝光绿蝇的卵、蛆和蛹的变化。结果:在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首先飞临培养物产卵,卵经9h孵化出幼蛆...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该地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依据。方法:在郑州地区夏季,以人肝组织作为诱饵和培养物,观察丝光绿蝇的卵、蛆和蛹的变化。结果:在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首先飞临培养物产卵,卵经9h孵化出幼蛆,在孵出后的48h内蝇蛆长度-生长时间曲线呈近似的“S”形。幼蛆出生后72h变蛹,240h变蝇。结论:郑州地区夏季丝光绿蝇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为郑州地区推断人体死亡时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地区 夏季 丝光绿蝇 生长发育 蝇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生长发育规律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旭东 张广政 +5 位作者 孟宪生 阎红涛 张书红 郭克民 葛秀峰 杨卫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该地区该季节人体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法医昆虫学依据。方法:以人肝组织作为诱饵和培养物,观察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的生长演变过程及特点。结果:在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首先飞临尸...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该地区该季节人体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法医昆虫学依据。方法:以人肝组织作为诱饵和培养物,观察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的生长演变过程及特点。结果:在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首先飞临尸体产蛆,培养物放置48h见麻蝇幼蛆,幼蛆体长在幼蛆出生后的72h内与生长时间呈近似的直线关系。幼蛆出生后144h变蛹,19d变蝇。结论:郑州地区夏初季节尸食性麻蝇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为该地区推断人体死亡时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昆虫学 尸食性麻蝇 死亡时间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复合扩增检测3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晓燕 王磊 +2 位作者 原宝龙 冯常俊 黄代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3个Y-STR基因座Y-GATA-A7.1、DYS456和DYS443的荧光复合扩增体系,并获取中国汉族人群单倍型频率分布。方法用荧光标记引物对郑州地区203名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进行3个基因座复合扩增,ABI310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分型。结果Y-GAT... 目的建立检测3个Y-STR基因座Y-GATA-A7.1、DYS456和DYS443的荧光复合扩增体系,并获取中国汉族人群单倍型频率分布。方法用荧光标记引物对郑州地区203名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进行3个基因座复合扩增,ABI310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分型。结果Y-GATA-A7.1、DYS456和DYS443基因座分别检出5、6和6个等位基因,其基因多样性(GD值)分别为0.6692、0.5839和0.7053。三个基因座构成的单倍型共有44种,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9523。结论建立的3个Y-STR基因座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可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TRs 复合扩增 单倍型 Y—GATA—A7.1 DYS456 DYS4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猝死1例
4
作者 郑旭东 孟宪生 +2 位作者 耿书峰 相志德 郭克民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 双侧大脑半球 猝死 小脑扁桃体疝 硬脑膜外 帽状腱膜 硬脑膜下 脑部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脑损伤大鼠皮质和海马中BrdU和Nestin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宁娟 张孝刚 +5 位作者 杨静 张文娟 刘光旭 郭淑香 杨波 张广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不同时间皮质和海马中5-溴-2-脱氧尿苷(BrdU)和巢蛋白(Nes-tin)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大鼠制作DBI模型后用免疫...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不同时间皮质和海马中5-溴-2-脱氧尿苷(BrdU)和巢蛋白(Nes-tin)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大鼠制作DBI模型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损伤后不同时间(1、3、7、14和28d,n=6)皮质和海马中BrdU和Nest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DBI后不同时间脑皮质、海马中的BrdU及Nes-tin阳性细胞均增加(BrdU:F皮质=141.447,F海马=48.361,P均<0.001;Nestin:F皮质=94.159,F海马=98.183,P均<0.001)。伤后1d,皮质和海马内就有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的大量表达;皮质内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于3d达到高峰,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于7d达到高峰,均持续至第14天后开始下降;海马内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于第7天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结论:BrdU和Nestin蛋白表达所呈现出的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用于DBI损伤时间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5-溴-2-脱氧尿苷 巢蛋白 损伤时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期训练中对血迹搜索犬引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
作者 梁冰 马开飞 《中国工作犬业》 2012年第10期34-36,共3页
血迹搜索犬的初期训练从培养犬对草地场地的搜索形式开始,这个过程中包含了犬对血液逐渐产生和加深气味联系,并建立示警能力的培养。训导员在这个初始阶段训练中,应施加正确有效规范的引导以加速警犬实现从草地搜索到硬质地面搜索的过渡... 血迹搜索犬的初期训练从培养犬对草地场地的搜索形式开始,这个过程中包含了犬对血液逐渐产生和加深气味联系,并建立示警能力的培养。训导员在这个初始阶段训练中,应施加正确有效规范的引导以加速警犬实现从草地搜索到硬质地面搜索的过渡,使犬在单调的硬质地面能够比较兴奋地捕捉人体血腥气味,并提高犬精确定点示警的能力;为其后期进行房间内外搜索、车辆内外的平面和立体搜索及稀释血液乃至区别月经血、动物血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搜索 养犬 训练 引导 精确定点 训导员 动物血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起命案中警犬使用的思考
7
作者 梁冰 《中国工作犬业》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警犬技术在郑州刑侦战线作为一支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在协助命案侦破上展示了应有技术特点。2011年以来,在几起命案中警犬都直接找到重要犯罪物证,正确指明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的精彩案例。笔者有幸亲历其中,感想良多。现择取... 警犬技术在郑州刑侦战线作为一支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在协助命案侦破上展示了应有技术特点。2011年以来,在几起命案中警犬都直接找到重要犯罪物证,正确指明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的精彩案例。笔者有幸亲历其中,感想良多。现择取两起案例分析讨论命案现场成功警犬使用的经验教训,从中探究现阶段城市化条件下现场用犬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犬 犯罪嫌疑人 案例分析 城市化 技术 逃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