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MALDI-TOF-MS法筛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潜在标记物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叨 吕艳琦 +2 位作者 刘玉峰 苏淑芳 李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5-136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的肿瘤特异性蛋白,寻找新的肿瘤蛋白分子标志物。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及联网检索数据库,鉴定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并应用细胞免疫... 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的肿瘤特异性蛋白,寻找新的肿瘤蛋白分子标志物。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及联网检索数据库,鉴定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并应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相关蛋白。结果表明,获得了4个表达上调的蛋白点,经质谱分析初步鉴定出其中2个表达上调的差异蛋白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P和阻殖蛋白;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二者在儿童ALL细胞内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S转移酶P和阻殖蛋白有望成为儿童ALL新的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夏 徐基昕 +2 位作者 蒋卫芹 孔令军 赵文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5-200,共6页
目的:分析40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初诊为MDS患儿的临床特点、危险分层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40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初诊为MDS患儿的临床特点、危险分层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儿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4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1.4∶1.0,男性略多于女性,中位年龄6.0岁。其中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是最常见类型,染色体异常11例,合并基因异常1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5例,未进行HSCT而行单纯药物治疗25例。接受HSCT治疗和非HSCT治疗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2±12.2)%和(35.3±10.2)%(P=0.039),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5.0±12.9)%和(19.2±8.4)%(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岁(P=0.033)、初诊血小板<50×10^(9)/L(P=0.007)、存在复杂核型和/或基因突变(P=0.0002)、未接受HSCT治疗(P=0.016)是影响儿童MDS预后的高危因素。40例患儿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WHO分型预后积分系统(WPSS)及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3种方法分类,分析显示以上3类风险评估方法对儿童MDS进行风险评估都存在局限性,不能全面评估儿童MDS预后。结论:儿童MDS以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多见。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岁、初诊血小板<50×10^(9)/L、存在复杂核型和/或基因突变、未接受HSCT治疗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高危因素。HSCT是目前治愈儿童MDS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临床评估儿童MDS预后的IPSS-R等方法具有明显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儿童 临床特点 危险分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儿脑脊液β2-MG、IL-2、IL-6水平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传新 胡国敏 +2 位作者 贾国存 邹旭凤 李彦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8-569,共2页
为了解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患儿脑脊液中的变化,作者以... 为了解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患儿脑脊液中的变化,作者以血象正常的外科手术患儿及ALL不伴CNSL患儿为对照,观察了26例ALL伴C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MG IL-2 IL-6 脑脊液 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组织源造血干/祖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玉峰 张永卓 +1 位作者 张传新 王叼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了探讨足月胎盘组织源单个核细胞(human mature placenta tissue-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hPTMNC)中CD34+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寻找新的造血干/祖细胞来源供临床应用,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培养和体外无... 为了探讨足月胎盘组织源单个核细胞(human mature placenta tissue-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hPTMNC)中CD34+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寻找新的造血干/祖细胞来源供临床应用,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培养和体外无细胞因子长期培养的方法,测定胎盘组织源和脐血中的CD34+细胞及其亚群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表明:胎盘组织源CD34+细胞(2.74±0.61%)及其亚群CD34+/CD38-细胞(2.46±0.42%)、造血干/祖细胞集落CFU-GM(186.90±24.52)和BFU-E(101.40±13.35)水平都较脐血CD34+细胞(1.73±0·32%)、CD34+/CD38-细胞(0.80±0.25%)、CFU-GM(136.90±25.15)、BFU-E(49.20±8.13)高;前者在体外无细胞因子培养条件下存活时间长,且细胞数量增加约2倍。结论:胎盘是胎儿期的造血器官,胎盘细胞成分更幼稚,是一种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新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组织 脐血 CD34^+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可变铁池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国存 高举 +3 位作者 廖清奎 李丰益 袁粒星 何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68-470,共3页
为了研究细胞可变铁池(labileironpool,LIP)的检测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去铁胺(DFO)与K562及HL-60细胞共同培养0、6、12、24、48小时,用钙荧光素(caicein)负荷K562及HL-60细胞,荧光分辨仪检测细胞荧光量;用快速铁螯合剂螯合铁,使恢复荧光,... 为了研究细胞可变铁池(labileironpool,LIP)的检测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去铁胺(DFO)与K562及HL-60细胞共同培养0、6、12、24、48小时,用钙荧光素(caicein)负荷K562及HL-60细胞,荧光分辨仪检测细胞荧光量;用快速铁螯合剂螯合铁,使恢复荧光,然后计算2次荧光差值。结果表明:浓度为50和100μmol/L的DFO作用于K562及HL-60细胞12小时后,荧光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LIP的荧光差值(ΔLIP)随DFO作用时间的延长及浓度增加而降低,即呈一定的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DFO通过螯合细胞内铁降低了白血病细胞LIP;calceinAM荧光可作为检测细胞LIP变化的比较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K562 HL-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60细胞IRP_2 mRNA、TfR mRNA、Fn mRNA的表达关系研究
6
作者 刘玉峰 张传新 曾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84-588,共5页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铁代谢及其调节机制,以及铁调节蛋白2(IRP2)在HL-60细胞铁代谢中的作用,将FeCl3或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使HL-60细胞处于缺铁或富铁的不同状态下进行培养。分别于细胞...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铁代谢及其调节机制,以及铁调节蛋白2(IRP2)在HL-60细胞铁代谢中的作用,将FeCl3或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使HL-60细胞处于缺铁或富铁的不同状态下进行培养。分别于细胞培养后第12、24和48小时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半定量法测定IRP2mRNA、铁蛋白(Fn)mRNA和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等指标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各实验组之间IRP2mRNA的表达量变化不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199,P>0.05);而细胞培养时间对IRP2mRNA的表达有影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43.418,P<0.01),表现为随时间的延长,IRP2mRNA的表达降低。②各实验组之间TfR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7.184,F组间=113.926,P<0.01)。在加入DFO的两个实验组中,TfRmRNA的表达升高。在加铁的两个实验组中,与对照组相比较,于12小时时TfRmRNA的表达量上升,24小时时达到高峰,之后迅速下降。③在加铁的两个实验组中,FnmRNA的表达量较高,大约是对照组的2倍,它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加入DFO的两个实验组中Fn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④IRP2mRNA与TfRmRNA及FnmRNA的表达均不相关(r=-0.005,r=0.074,P>0.05)。结论:①IRP2在转录水平上可能是通过自身不同片段的量的变化,而在转录后水平上是以氧化修饰的方式通过自身降解,对HL-60细胞的铁代谢进行调节。②FnmRNA和TfRmRNA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对HL-60细胞内铁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铁调节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铁蛋白 去铁胺 FEC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铁状态下HL-60细胞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mRNA的表达
7
作者 张传新 贾国存 刘玉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载铁情况下HL-60细胞中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和铁蛋白(Fn)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取HL-60细胞分5组培养。FeCl3-20组和FeCl3-40组培养液中加入FeCl3,终浓度分别为20μmol/L,40μmol/L;DFO-50和DFO-100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目的:探讨不同载铁情况下HL-60细胞中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和铁蛋白(Fn)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取HL-60细胞分5组培养。FeCl3-20组和FeCl3-40组培养液中加入FeCl3,终浓度分别为20μmol/L,40μmol/L;DFO-50和DFO-100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去铁胺(DFO)50μmol/L,100μmol/L;对照组用单纯培养液,不加FeCl3或DFO。分别于细胞培养12h、24h和48h收集细胞,采用RT-PCR半定量法测定TfR mRNA和F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FO-50和DFO-100组TfR mRNA表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Fn mRNA表达量变化不大(P>0.05)。FeCl3-20和FeCl3-40组TfR 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增高后降低,Fn mR-NA的表达则逐渐降低。结论:TfR和Fn不同程度地参与了HL-60细胞铁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转铁蛋白受体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刘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992,共2页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