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单眼弱视18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先桃 陈敏 卢跃兵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27-528,共2页
目的观察单眼弱视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追踪观察门诊治疗的182例单眼弱视,对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与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76.86%(93/121);单纯斜视性弱视治愈率10.53%(2/19);斜视合并屈光... 目的观察单眼弱视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追踪观察门诊治疗的182例单眼弱视,对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与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76.86%(93/121);单纯斜视性弱视治愈率10.53%(2/19);斜视合并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7.14%(3/42);轻度弱视治愈率88.00%(22/25);中度弱视治愈率66.97%(73/109);重度弱视治愈率6.25%(3/48);中心注视性弱视治愈率73.60%(92/125);非中心注视性弱视治愈率10.53%(6/57);其中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及注视性质各组间疗效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眼弱视以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好,斜视伴屈光参差的弱视治疗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弱视 斜视 屈光参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复发原因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敏 卢跃兵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观察了123例217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基本治愈后3a以上的病例,经再次扩瞳验光后证实矫正视力低于0.8以下。结果本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复发因其类型和程度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复...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观察了123例217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基本治愈后3a以上的病例,经再次扩瞳验光后证实矫正视力低于0.8以下。结果本组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复发因其类型和程度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复发率为25.2%,其中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复发率最高,依次为单眼性屈光参差性弱视,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双眼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后的巩固是预防复发的根本。对弱视中易复发的病例应进行重点观察,早期发现、了解视力下降的原因,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弱视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斜视术后立体视觉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斜视术后影响立体视觉恢复的因素。方法斜视儿童90例,根据斜视的类型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前记录儿童的一般情况以及斜视相关症状。术后对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查和随访,对影响患儿术后立体视觉恢复的因素进行单因... 目的分析儿童斜视术后影响立体视觉恢复的因素。方法斜视儿童90例,根据斜视的类型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前记录儿童的一般情况以及斜视相关症状。术后对患儿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查和随访,对影响患儿术后立体视觉恢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黄斑中心凹型立体视视锐度为(58.55±16.35)″,术后为(41.83±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黄斑立体视视锐度为(195.56±20.34)″,术后为(160.36±1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周边立体视视锐度为(623.23±60.25)″,术后为(488.45±6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斜视首发年龄、斜视病程、控制正位与否、术后立体视觉训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性别、斜视发病类型、家族史与否、术前立体视觉正常与否、兼有弱视与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斜视首发年龄、斜视发病病程、术后立体视觉训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斜视首发年龄、斜视发病病程、术后立体视觉训练是影响斜视患儿术后立体视觉恢复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立体视觉 手术治疗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68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敏 于兰 孙先桃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68例治疗体会陈敏1)于兰2)孙先桃1)1)郑州市儿童医院眼科郑州4500532)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郑州450003关键词屈光参差;弱视;压抑疗法;优势眼遮盖;双眼竞争;1992~1996...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68例治疗体会陈敏1)于兰2)孙先桃1)1)郑州市儿童医院眼科郑州4500532)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郑州450003关键词屈光参差;弱视;压抑疗法;优势眼遮盖;双眼竞争;1992~1996年共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68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弱视 压抑疗法 优势眼遮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uresight对1-3岁婴幼儿屈光状态的筛查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卢跃兵 夏天 +1 位作者 王惠 孙先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应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视力筛查仪对1~3岁婴幼儿的屈光状态进行检测,了解婴幼儿视觉系统屈光状态及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郑州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进行视力体检的1~3岁婴幼儿239名,按年龄分成4组:12~17个月龄... 目的应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视力筛查仪对1~3岁婴幼儿的屈光状态进行检测,了解婴幼儿视觉系统屈光状态及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郑州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进行视力体检的1~3岁婴幼儿239名,按年龄分成4组:12~17个月龄组、18~23个月龄组、24~29个月龄组、30~36个月龄组,利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39名被检测幼儿中,有18名幼儿未检测出其屈光状态,其总检测率为92.5%,其中近视状态2例。12~17个月龄组、18~23个月龄组、24~29个月龄组、30~36个月龄组屈光球镜值分别为(+1.93±0.63)D、(+1.79±0.55)D、(+1.50±0.65)D、(+1.54±0.71)D,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7.062,P=0.000),屈光柱镜值分别为(0.82±0.40)D、(0.78±0.46)D、(0.69±0.49)D、(0.72±0.43)D,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5,P=0.339)。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1~3岁婴幼儿月龄与其屈光球镜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11,P=0.000),即1~3岁婴幼儿屈光球镜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1~3岁婴幼儿月龄与其屈光柱镜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105,P=0.035),即1~3岁婴幼儿屈光柱镜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但其相关性较低。结论建议婴幼儿应从出生后6个月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及屈光检查,密切观察屈光及视力的发育状态,保证视力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屈光状态 视力筛查 Suresight手持式自动视力筛查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泪囊炎泪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敏 卢跃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8-54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泪囊炎 泪囊分泌物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筛查标准的300例早产儿,分别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进行检查,分别记录两种检测技术... 目的探讨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筛查标准的300例早产儿,分别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和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进行检查,分别记录两种检测技术的详细结果,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测数据为标准对照,分别统计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和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检测后分别准确诊断50例(16.67%)和48例(16.00%),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准确诊断50例中,Ⅰ期病变6例,Ⅱ期病变14例,Ⅲ期病变24例,Ⅳ、Ⅴ期病变6例;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准确诊断48例中,Ⅰ期病变7例,Ⅱ期病变11例,Ⅲ期病变24例,Ⅳ、Ⅴ期病变6例;两组病变分期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OP诊断方面,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准确诊断50例,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准确诊断48例,灵敏度高达100.00%,特异度有96.00%,阳性预测值为95.10%,阴性预测值为0.23%。在阈值前病变和阈值病变诊断方面,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准确诊断35例,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准确诊断33例,灵敏度高达100%,特异度有94.29%,阳性预测值为93.55%,阴性预测值为0.16%。结论 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可以作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准确、有效、安全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camⅢ数字视网膜照相机 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发育迟滞与鼠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研究
8
作者 刘大鹏 张耀东 +11 位作者 熊虹 孟莉 康文清 孙慧清 许邦礼 王彩君 李明超 金娟 郭静 孙仙桃 周炎娟 余增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探讨生后生长发育迟滞对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将怀孕18 d的C57BL/6母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长发育迟滞组、氧诱导视网膜病(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正常对照组母鼠予正常饮食;生长发育迟滞组母... 目的探讨生后生长发育迟滞对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将怀孕18 d的C57BL/6母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长发育迟滞组、氧诱导视网膜病(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正常对照组母鼠予正常饮食;生长发育迟滞组母鼠予等热卡低蛋白饮食,持续至幼鼠出生21 d;OIR组建立OIR模型;生长发育迟滞+OIR组予生长发育迟滞及OIR联合诱导。于出生14 d、21 d检测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的变化。于生后14 d、21 d留取视网膜组织,检测精氨酸2活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出生70 d,应用视网膜电流图评估视网膜功能。结果生长发育迟滞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生后14 d、21 d,生长发育迟滞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体质量、胰岛素、IGF-1值、VEGF在视网膜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而精氨酸2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OIR组、生长发育迟滞组、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指数增加,而以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增加最显著。生后70 d时OIR组、生长发育迟滞组小鼠视网膜电流图反应减弱,RmP 2振幅(双极细胞)及8 Hz频闪振幅(R8:视网膜内功能)显著减小,且生长发育迟滞+OIR组小鼠变化更加明显。结论生长发育迟滞小鼠影响IGF-1、VEGF的表达及精氨酸2的活性,对视网膜病的发生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迟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精氨酸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