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5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探讨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吴跃伟
-
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236-237,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和探讨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 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护理干预
康复指导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婷婷
吴跃伟
-
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791-3792,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接受手足口病康复治疗的12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手足口病
康复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葛雪娇
吴跃伟
-
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9期3616-3617,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并顺利出院的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家庭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两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残疾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脑瘫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其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关键词
脑瘫
延续性护理
康复效果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梁蒙蒙
吴跃伟
-
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176-4177,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实施护理三级质控,由质控护士对分管项目实施自评、自查和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科室护士长报告质控情况,科室护士长每月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三级质控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护理三级质控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儿科病房
护理三级质控
护理质量
-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儿童综合能力和智力的影响
- 5
-
-
作者
王婷婷
-
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253-25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儿童综合能力以及智力产生的影响。方法脑性瘫痪患儿100例在准备实施康复治疗前以及完成康复治疗后的12个月,分别对患儿进行综合能力以及智力的随访调查,并且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的结果 ,将所有患者分为D1组(能力提高较好组60例)与D2组(能力提高较差组40例)。针对两组患儿,对所有患儿的家庭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估。分析D1组与D2组患儿家庭环境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对比D1组与D2组患儿的正性家庭环境,D1组患儿优于D2组患儿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D1组与D2组患儿的负性家庭环境,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患儿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智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影响。
-
关键词
家庭环境
脑性瘫痪
综合能力
智力
-
分类号
R742.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孔红梅
-
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一病区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264-265,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资料,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患儿进行测试,并收集分析相关病史资料。结果一般结果 :(1)智力障碍程度:轻度占40.0%;中度占41.7%;重度占18.3%;(2)生产情况:早产占28.3%;难产占33.3%;(3)窒息史占53.3%;(4)惊厥史占50.0%;(5)C-WISC测试结果 ,平均智商为(46.3±10.3);(6)临床症状,癫痫占35.0%;大脑发育不全占6.7%。脑电图检查结果 :正常占35.0%;异常占65.0%。CT检查结果 :正常32例;脑容量不足6例,脑积水5例,脑发育不全4例,侧脑室扩大3例,额叶发育不全3例,小脑萎缩2例,硬性化结节2例,先天性脑瘫1例,右额头叶局限性脑萎缩1例,先天性脑瘫1例。32例CT检查正常患儿,15例脑电图异常;28例CT显示异常患儿,7例脑电图显示正常。主要影响因素为窒息史、惊厥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结论影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危险因素较大,有窒息史、惊厥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是引起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高度重度重视孕期和围生期保健护理,消除危险因素,促进优生优育。
-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智力障碍
窒息
影响因素
-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