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性瘫痪儿童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晓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3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采取中西医集合康复模式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8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中医康复+现代康复+家庭康复治疗,对照组行现代医学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采取中西医集合康复模式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8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中医康复+现代康复+家庭康复治疗,对照组行现代医学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后随访,疗效均好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在疗效和总体生存治疗指标上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可改善脑微循环,促进脑发育,进而改善患儿生存质量,降低脑瘫患儿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中西医结合 康复模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宣教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住院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昕 张庆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243-244,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康复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康复病房的4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随机宣教)和观察组(规范宣教),每组24例,对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接受治疗情况、心理情况、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康复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康复病房的4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随机宣教)和观察组(规范宣教),每组24例,对两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接受治疗情况、心理情况、生活自理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接受治疗率、无焦虑倾向率、生活自理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患者及家长给予有效的康复专科健康宣教,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康复 脑性瘫痪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柴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4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并且总结康复护理的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9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都是在急性期采用对症... 目的:观察与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并且总结康复护理的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9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都是在急性期采用对症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是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实行康复护理。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儿在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恢复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治疗后一年可以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伤残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管理在小儿康复病房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柴红 杨丽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1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小儿康复病房中的作用并进行分析。方法对130例开展系统护理的小儿康复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开展系统护理以来的小儿康复患者130例,无一例有纠纷、意外差错出现。其出院时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出...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小儿康复病房中的作用并进行分析。方法对130例开展系统护理的小儿康复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开展系统护理以来的小儿康复患者130例,无一例有纠纷、意外差错出现。其出院时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出院时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家属满意人数为116例,总满意度为89.23%。结论在小儿康复病房中实施护理管理,得到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管理方法、方案,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和患儿的病房风险,促进患儿的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小儿康复 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吴跃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236-237,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 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和... 目的观察和探讨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 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护理干预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脑瘫康复运动疗法评价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晓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256-257,共2页
目的:对小儿脑瘫康复运动疗法评价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36例小儿脑瘫患者,对其进行康复评定、运动疗法评定、肌张力的评价、肌力的评定,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发射发育的评定,协调性的评定,并进行步态分析... 目的:对小儿脑瘫康复运动疗法评价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36例小儿脑瘫患者,对其进行康复评定、运动疗法评定、肌张力的评价、肌力的评定,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发射发育的评定,协调性的评定,并进行步态分析。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评定方式,对小儿脑瘫患者的情况,得到准确的反应,通过进行康复运动疗法,36例小儿脑瘫患者的各项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在小儿脑瘫康复运动疗法评价中,应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全面的评定,对其异常发育特点,加以重视,并对原发损伤,及继发障碍,进行准确的判断。还应对患儿的家庭,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准确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康复运动疗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结合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柴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脑性瘫痪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的治疗,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专业康复医师进行分型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实施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脑性瘫痪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的治疗,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专业康复医师进行分型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实施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穴位注射和家庭护理康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分别为(59.28±10.67)分、(49.67±4.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是中西医结合兼顾家庭康复护理的有效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家庭康复护理 小儿脑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冯鹏飞 耿香菊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9期188-188,190,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小儿脑性瘫痪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小儿脑性瘫痪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MDI及PD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康复训练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探讨
9
作者 李晓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索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为治疗小儿脑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院于2013年3月~6月抽样小儿脑瘫患者68例,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的综合康复疗法,... 目的探索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为治疗小儿脑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院于2013年3月~6月抽样小儿脑瘫患者68例,将这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的综合康复疗法,实验组(34例)另给予引导式教育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实验组患儿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治疗 引导式教育 康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6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伤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障碍恢...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伤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减少伤残,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干预 小儿病毒性脑炎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雪娇 吴跃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9期3616-3617,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并顺利出院的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家庭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并顺利出院的10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家庭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两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脑瘫量表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残疾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的脑瘫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其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延续性护理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儿童综合能力和智力的影响
12
作者 王婷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儿童综合能力以及智力产生的影响。方法脑性瘫痪患儿100例在准备实施康复治疗前以及完成康复治疗后的12个月,分别对患儿进行综合能力以及智力的随访调查,并且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的结...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儿童综合能力以及智力产生的影响。方法脑性瘫痪患儿100例在准备实施康复治疗前以及完成康复治疗后的12个月,分别对患儿进行综合能力以及智力的随访调查,并且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的结果 ,将所有患者分为D1组(能力提高较好组60例)与D2组(能力提高较差组40例)。针对两组患儿,对所有患儿的家庭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估。分析D1组与D2组患儿家庭环境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对比D1组与D2组患儿的正性家庭环境,D1组患儿优于D2组患儿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D1组与D2组患儿的负性家庭环境,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患儿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智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环境 脑性瘫痪 综合能力 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疏肝泻火方对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第二性征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庆梅 尚清 +2 位作者 马彩云 林海凤 张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滋肾疏肝泻火方对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证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第二性征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证,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 目的探讨滋肾疏肝泻火方对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证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第二性征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证,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37例,观察组给予自拟滋肾疏肝泻火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大补阴丸治疗,2组均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血清LH、FSH、E2水平变化,骨龄变化及卵巢、子宫容积的变化,并评价治疗6月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P〈0.05);治疗期间2组血、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骨龄相对实际年龄的增加值(骨龄提前)均显著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2组FSH、LH、E2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卵巢及子宫容积均显著缩小(P〈0.01),但观察组缩小更为明显(P〈0.01)。结论滋阴疏肝泻火方明显降低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证特发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水平,有效控制并改善女童第二性征的出现,抑制骨龄的快速增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疏肝泻火 性早熟 女童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婷婷 吴跃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0期3791-3792,共2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接受手足口病康复治疗的12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接受手足口病康复治疗的12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手足口病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264-265,共2页
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资料,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患儿进行测试,并收集分析相关病史资料。结果一般结果 :(1)智力障碍程度:轻度占40.0%;中度占41.7%;重... 目的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资料,应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患儿进行测试,并收集分析相关病史资料。结果一般结果 :(1)智力障碍程度:轻度占40.0%;中度占41.7%;重度占18.3%;(2)生产情况:早产占28.3%;难产占33.3%;(3)窒息史占53.3%;(4)惊厥史占50.0%;(5)C-WISC测试结果 ,平均智商为(46.3±10.3);(6)临床症状,癫痫占35.0%;大脑发育不全占6.7%。脑电图检查结果 :正常占35.0%;异常占65.0%。CT检查结果 :正常32例;脑容量不足6例,脑积水5例,脑发育不全4例,侧脑室扩大3例,额叶发育不全3例,小脑萎缩2例,硬性化结节2例,先天性脑瘫1例,右额头叶局限性脑萎缩1例,先天性脑瘫1例。32例CT检查正常患儿,15例脑电图异常;28例CT显示异常患儿,7例脑电图显示正常。主要影响因素为窒息史、惊厥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结论影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危险因素较大,有窒息史、惊厥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是引起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临床高度重度重视孕期和围生期保健护理,消除危险因素,促进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 智力障碍 窒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蒙蒙 吴跃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176-417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实施护理三级质控,由质控护士对分管项目实施自评、自查和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科室护士长报告质控情况,科室护士长每月对科室...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实施护理三级质控,由质控护士对分管项目实施自评、自查和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科室护士长报告质控情况,科室护士长每月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三级质控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护理三级质控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病房 护理三级质控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楠 《北方药学》 2017年第5期128-128,127,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4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62例)和治疗组(8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4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62例)和治疗组(8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乙酰谷酰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觉醒人数、植物状态和死亡人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格拉斯哥大学昏迷)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C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谷酰胺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觉醒,减少植物状态和死亡人数,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乙酰谷酰胺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