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5例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后随访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志晓 熊晖 +8 位作者 张月华 包新华 姜玉武 吴晔 王爽 常杏芝 秦炯 林庆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总结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分型、治疗及随访情况,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及预后...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总结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分型、治疗及随访情况,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35例儿童M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按临床类型、治疗药物分组,予以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随访。结果:135例患儿均临床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男59例,女76例,男:女=1:1.3,其中Ⅰ型(眼肌型)115例(85.2%),仅4.2%进展为全身型;Ⅱ型(全身型)18例,占13.4%;Ⅲ型(暴发型)2例(1.5%)。起病年龄5个月至15岁,3岁前起病者占50.3%,7岁前起病者占80.7%;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占26.7%(36/135例)。随访到的106例患儿中54例(50.9%)复发,复发次数1~9次。初发病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率40.19%(43/106例),AchR-Ab阳性率在各临床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随访发现复发患儿中53%(9/17例)由阴性转为阳性;肌电图检查神经重复频率刺激试验阳性者占37.97%(30/79例);71%(45/63例)病例伴CD4+和(或)CD8+和(或)CD3+下降;胸腺增生占5.93%(8/135例),胸腺瘤占1.48%(2/135例);多数患儿激素治疗有效,结果较满意。结论:我国儿童型MG常见,以眼肌型多见,在患病率、性别、病情进展、辅助检查和治疗各方面与欧美患者或成人MG相比有其自身特点,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及病死率低,合并胸腺瘤者少见,总体预后好,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治疗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跃生 张敬 +2 位作者 李小芹 于静 周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5-836,共2页
腹泻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轮状病毒(HRV)、人类星状病毒(HAstV)、人杯状病毒(HuCV)、肠... 腹泻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轮状病毒(HRV)、人类星状病毒(HAstV)、人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EAdV)是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本研究收集2011—2014年河南地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分析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轮状病毒血清型基因分型,为本地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儿童死亡 河南地区 病原学 公共卫生问题 轮状病毒 消化道疾病 人杯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疫苗接种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凌 李彦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2-913,共2页
关键词 疫苗 血小板 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材矮小儿童血铅水平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9-989,共1页
关键词 血铅水平测定 身材矮小 矮小儿童 内分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春兰 郭燕军 +4 位作者 成怡冰 金志鹏 陈丹 顾雪 李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早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8例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存活的42例患儿进行随访。结果:58例患儿中,脑干脑炎42例(... 目的:分析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早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8例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存活的42例患儿进行随访。结果:58例患儿中,脑干脑炎42例(72.4%);急性弛缓性麻痹13例(22.4%),其中脑脊髓炎8例,类脊髓灰质炎综合征5例;脑炎3例(5.2%)。随访到的42例患儿中,康复30例,有后遗症12例(28.6%);肺出血、腱反射减弱和肌力0级是影响神经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以脑干脑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为主,其后遗症的发生率高;合并肺出血、腱反射减弱和肌力0级的患儿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损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宋春兰 张莉蓉 成怡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EV71感染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203例患儿中伴肺出血38例,探讨EV71感染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呕吐、嗜睡、肢体抖动、心动过... 目的探讨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EV71感染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203例患儿中伴肺出血38例,探讨EV71感染并发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呕吐、嗜睡、肢体抖动、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静脉血糖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7项指标,在并发肺出血和未并发肺出血患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呕吐、肢体抖动、静脉血糖水平、嗜睡5种因素是EV71感染合并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EV71感染患儿出现嗜睡、肢体抖动、血压升高或降低、静脉血糖升高、呕吐时,并发肺出血的可能性较大,应严密监测,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肺出血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起病的克隆恩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晓景 杨威 +4 位作者 陈永兴 李春枝 高静 卫海燕 周喜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起病的克隆恩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起病的克隆恩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患儿,生后5 d即出现间断发热、口腔溃疡、皮肤脓疱疹、间断腹泻伴白细胞增高,先后诊断为"脓毒血症、细菌性肠炎、白塞... 目的探讨新生儿起病的克隆恩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起病的克隆恩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患儿,生后5 d即出现间断发热、口腔溃疡、皮肤脓疱疹、间断腹泻伴白细胞增高,先后诊断为"脓毒血症、细菌性肠炎、白塞病、免疫缺陷病、营养性贫血、牛奶不耐受、炎症性肠病",直肠黏膜病理诊断及术后肠管病理检查确诊为克隆恩病,于8月龄死于肠穿孔。结论对于新生儿起反复口腔溃疡、皮肤脓疱疹、肛周溃疡和发热的患儿,应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隆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硬肿症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值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常雪琴 宋红 +1 位作者 陈莹 王群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病死率较高,多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原因,临床上如何早期预防本病所致的肾功能障碍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值的检测较能早期反应肾功能情况,我们自1993年...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病死率较高,多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原因,临床上如何早期预防本病所致的肾功能障碍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值的检测较能早期反应肾功能情况,我们自1993年1月~1996年12月对40例新生儿硬肿症与尿NAG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 尿液 NAG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CSF对缺氧脑瘫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莉 徐浩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5-780,共6页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缺氧脑瘫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制备缺氧脑瘫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5d组和21d组各8只)、模型组(5d组和21d各7只),同时设假手术组(5d组和21d组各4只...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缺氧脑瘫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制备缺氧脑瘫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5d组和21d组各8只)、模型组(5d组和21d各7只),同时设假手术组(5d组和21d组各4只)。治疗组于造模12h后腹腔注射rhG-CSF40μ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3d;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BrdU)10mg/kg;分别于BrdU注射5d(5d组)和21d(21d组)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BrdU、GFAP、NeuN和PSA-NCAM的表达。结果:手术后5d和21d,模型组海马及大脑皮层BrdU阳性细胞增多,BrdU+GFAP、BrdU+NeuN及Brdu+PSA-NCAM双阳性细胞也增多(P<0.05);治疗组多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海马齿状回区域急性期(术后5d)Brdu+NeuN双阳性细胞较稳定期(术后21d)少(t=2.279,P=0.038),而Brdu+GFAP双阳性细胞较稳定期多(t=7.220,P<0.001)。结论:rhG-CSF能促进缺氧脑瘫大鼠内源性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脑瘫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神经干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HIV感染25例口腔病变与免疫抑制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志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1-1102,共2页
关键词 HIV感染 免疫抑制 口腔黏膜 严重 口腔病变 观察 小儿 数量 人类健康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