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补督汤联合美沙拉嗪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颖 王昊 +2 位作者 黄清 娄华 臧宾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23-3027,共5页
目的探讨脾补督汤联合美沙拉嗪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督汤,疗程5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hs-... 目的探讨脾补督汤联合美沙拉嗪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督汤,疗程5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7、IL-23)、肠道菌群(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ET、DAO)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大肠杆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降低(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健脾补督汤联合美沙拉嗪可改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肠道菌群数量、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督汤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缓解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辉凯 孟祥林 +2 位作者 李海雷 徐玉玲 罗宏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101例。通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将其分为营养不良风险组和非营养不良风险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营...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现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101例。通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将其分为营养不良风险组和非营养不良风险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营养指标、人体测量指标、人体成分、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营养不良风险组的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BMI、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握力显著低于非营养不良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562、5.967、4.024、14.775、4.607、7.182、7.424、2.256,P值均<0.05)。营养不良风险组的细胞内液、总体液量、蛋白质、脂肪和骨骼肌肉含量显著低于非营养不良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20、6.152、1.713、2.444、1.693,P值均<0.05),浮肿指数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风险组(t=1.998,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的6个月内的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门静脉血栓形成、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风险组(χ2值分别为6.410、4.436、3.978、4.316、7.285,P值均<0.05)。结论营养不良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升高,有必要在肝硬化早期加强营养状况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营养不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下荷叶封包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雅丽 孟祥林 +2 位作者 王恩杰 罗宏伟 辛春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39-41,共3页
目的总结肝硬化腹水患者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下荷叶封包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荷叶中药... 目的总结肝硬化腹水患者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下荷叶封包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荷叶中药封包联合红外线治疗。干预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腹水程度及中医证侯积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腹水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荷叶中药封包联合红外线照射能更有效地辅助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患者的腹水,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子午流注理论 荷叶中药封包 红外线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腑行气活血方内服外用对重症急性胰腺湿热毒蕴证的辨证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通腑行气活血方内服外用对重症急性胰腺湿热毒蕴证的辨证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接诊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医辨证为属湿热毒蕴证。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重... 目的:探讨通腑行气活血方内服外用对重症急性胰腺湿热毒蕴证的辨证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接诊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医辨证为属湿热毒蕴证。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通腑行气活血方内服和灌肠,均连续用药14 d。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血清淀粉酶、内毒素、D乳酸的变化,比较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记录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中转手术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内毒素、D乳酸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内毒素、D乳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43/45)vs75.56%(34/45)](P〈0.05);随访过程中,观察组SIRS、MODS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6.67%(3/45)vs31.11%(14/45),4.44%(2/45)vs28.89%(13/45)](P〈0.05),两组中转手术率、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湿热毒蕴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通腑行气活血方内服外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肠道屏障功能,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湿热毒蕴证 通腑行气活血方 内服外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