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Cl─NaHCO_3─NH_4Cl─NH_4HCO_3─H_2O体系溶解度
1
作者 闫延平 任保增 +1 位作者 赵天源 曾之平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文应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计算了15℃,35℃氨盐水碳酸化体系NaCl-NaHCO_3-NH_4Cl-NH_4HCO_3-H_2O的相平衡数据。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较为吻合。
关键词 溶解度 氯化钠 溶液 碳酸氢钠 氯化铵 碳酸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干流泥沙中的金属元素背景值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廉洁 李学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82-89,共8页
本文主要根据不同的概率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研究出黄河中游干流泥沙中Cu、Ph、Zn、Mi、Cr、Cd六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为保证其方法及数据的可靠性,将所测得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并将黄河中游于流泥沙的背... 本文主要根据不同的概率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研究出黄河中游干流泥沙中Cu、Ph、Zn、Mi、Cr、Cd六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为保证其方法及数据的可靠性,将所测得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并将黄河中游于流泥沙的背景值同国内外一些地区或流域土壤中同种元素背景值进行比较,数值基本在其所列范围之内;采用对因子序列综合法求出权值,并将泥沙现状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泥沙 金属元素 背景值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法从发酵清液中提取纯柠檬酸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彩荣 钟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本文用有机胺作萃取剂提取发酵清液中柠檬酸,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了适用于工业生产的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和反萃取的平衡级数。
关键词 溶剂萃取法 发酵清液 柠檬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毒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留成 徐海升 +1 位作者 宋成盈 赵建宏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考察了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增塑剂 乙酰柠檬酸丁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水溶液中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结晶介稳区宽度的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留成 宋成盈 +3 位作者 徐海升 栾亚非 于蕾 宁东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甲醇-水溶液中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结晶介稳区宽度的测定王留成,宋成盈,徐海升,栾亚非,于蕾,宁东刚(郑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关键词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结晶;介稳区宽度1前言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的合成是在甲醇过量的条件下完成的[1... 甲醇-水溶液中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结晶介稳区宽度的测定王留成,宋成盈,徐海升,栾亚非,于蕾,宁东刚(郑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关键词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结晶;介稳区宽度1前言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的合成是在甲醇过量的条件下完成的[1],反应终了,溶液中含有甲醇、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二酸二甲酯 结晶 介稳区宽度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复分解法制备柠檬酸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成盈 王留成 +2 位作者 赵建宏 范宾 崔斌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9-21,共3页
研究了用复分解法制备柠檬酸钠的工艺条件,讨论了影响收率的各种因素。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物收率为99.07%,产物的结构经IR测试确证。
关键词 柠檬酸钠 工艺 复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气敏传感器在全功能CO测试报警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惠萍 崔战华 崔光照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110-11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CO中毒报警电路,讨论了CO气敏传感器对电路设计的影响,对CO敏感元件的开发研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气敏器件 传感器 累积 极限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卷烟胶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鸣建 沈国鹏 +2 位作者 刘家永 闫立军 孙彪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高速卷烟胶对卷烟生产工艺与卷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进行了高速卷烟胶的合成,性能测试、应用实验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高速卷烟胶 乳液聚合 卷烟胶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效磷农药光催化降解过程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士夫 赵梦月 +1 位作者 陶跃武 李峰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通过检测久效磷农药光催化降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探讨了久效磷农药光催化降解的过程及机理.认为久效磷农药的光催化降解是由·OH进攻造成的;降解首先发生在酸性较强的酯基上.三甲基磷酸酯的光催化降解是由TiO2... 本文通过检测久效磷农药光催化降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探讨了久效磷农药光催化降解的过程及机理.认为久效磷农药的光催化降解是由·OH进攻造成的;降解首先发生在酸性较强的酯基上.三甲基磷酸酯的光催化降解是由TiO2表面·OH进攻导致脂肪族氢的去除一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久效磷 降解 有机磷农药 半导体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结晶法精制对二氯苯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训遒 周彩荣 钟贤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气泡结晶法的原理及特点,运用该法从氯苯生产副产品混和二氯苯中分离提纯出纯度>99.5%的对二氯笨,并确定了分离级数及各级工艺条件。
关键词 分步结晶 气泡结晶 对二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型磷酸反应器混合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吴玉亭 许秀成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60-68,共9页
本文研究了搅拌桨型式、转向、转速和搅拌桨安装位置对R-P型磷酸反应器的流型、混合时间和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提出斜桨的吸入流体侧是决定混合时间长短的控制区域。并依此观点修正了Joshi的循环混合模型。所得修正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 本文研究了搅拌桨型式、转向、转速和搅拌桨安装位置对R-P型磷酸反应器的流型、混合时间和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提出斜桨的吸入流体侧是决定混合时间长短的控制区域。并依此观点修正了Joshi的循环混合模型。所得修正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观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磷酸 混合 生产设备 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萃取发酵清液中柠檬酸的研究(Ⅰ)
12
作者 周彩荣 钟贤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69-73,共5页
本文研究了有机胺萃取发酵清液中柠檬酸的动力学,确定了萃取机理,考察了添加剂200~#溶剂油。醋酸丁酯和油酸以及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关键词 柠檬酸 萃取 发酵液 有机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萃取柠檬酸的萃合物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13
作者 周彩荣 钟贤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69-72,80,共5页
本文对有机胺萃取水溶液中柠檬酸的萃合物采用双对数法和连续变量法进行了研究,确定有机胺与柠檬酸萃合物的结构为C_6H_8O_7·2R_3N;对平衡过程的反应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萃取反应的热力学现象,经实验表明,有机胺在萃取过程为放... 本文对有机胺萃取水溶液中柠檬酸的萃合物采用双对数法和连续变量法进行了研究,确定有机胺与柠檬酸萃合物的结构为C_6H_8O_7·2R_3N;对平衡过程的反应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萃取反应的热力学现象,经实验表明,有机胺在萃取过程为放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萃取 热力学 有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碱湿分解催化剂筛选研究
14
作者 任保增 赵天源 +1 位作者 曾之平 李伟然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以正交实验法为主,对重碱(碳酸氢钠)湿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筛选,选出1、6--已二胺和二乙醇胺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同时对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做了考察。
关键词 碳酸氢钠 催化剂 分解 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曲线形隔板的双区反应器的开发研究
15
作者 范立明 许秀成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文采用脉冲一一响应技术测定了具有曲线形隔板的单槽双区反应器(Double-region Reactor with Curvic Baffle-platep,简称DRCB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并依据四种数学模型对该反应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学分析.同时还对该反应器使... 本文采用脉冲一一响应技术测定了具有曲线形隔板的单槽双区反应器(Double-region Reactor with Curvic Baffle-platep,简称DRCB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并依据四种数学模型对该反应器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学分析.同时还对该反应器使用二叶平桨的搅拌功率及混合时间进行了测定,并和普通档板槽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为该反应器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双区反应器 隔板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距节点曲面拟合的一种方法
16
作者 郭涛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107-112,106,共6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在非等距节点情况下,利用含有控制参数的三次样条进行曲面拟合的方法。控制参数的引入是为了调整曲面的形状从而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应用灵活且简单易行。
关键词 曲面拟合 样条 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e/SiO_2催化剂中钼流失动力学和流失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建宏 田慧敏 +1 位作者 刘大壮 王留成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71-476,共6页
作为甲醇氧化制甲醛、甲醇氨氧化制HCN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钼的流失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程序升温脱附(TPD)及X-光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Mo-Fe/SiO_2催化剂及工业实际用多元复合钼催... 作为甲醇氧化制甲醛、甲醇氨氧化制HCN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钼的流失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程序升温脱附(TPD)及X-光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Mo-Fe/SiO_2催化剂及工业实际用多元复合钼催化剂中钼的流失动力学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在HCN合成过程中,水能引起活性组分钼的流失,而水又是反应产物。对工业用多元复合钼催化剂的流失情况进行了动力学考察,实验发现,催化剂中的钼是较难流失的,XRD测试结果表明,Mo-Fe/SiO_2催化剂中的钼是以Fe_2(MoO_4)_3晶体形式存在的,而反应后催化剂中Mo为MoO_3晶体状态。与其它催化剂比较,MoO_3/SiO_2催化剂中的钼难流失,而较Bi-Mo/SiO_2催化剂中的钼易流失。其中工业用催化剂是最为稳定的。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我们以前的工作,证明Mo-Fe/SiO_2催化剂中,由于钼组分和铁组分的相互作用,使得Mo-Fe/SiO_2中的Mo的流失难于单组分的MoO_3/SiO_2催化剂,此外钼流失过程中MoO_2(OH)_2与催化剂中铁组分反应生成钼酸盐的倾向也是Mo难于流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动力学 流失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