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防水涂料在建筑外墙钢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原征宇 范亚洲 魏淑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为了提高建筑外墙钢板的使用寿命,增强建筑的防水效果,用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原料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6%的纳米TiO_(2)、纳米ZnO、纳米SiO_(2)复合改性剂,制备出3种纳米复合聚氨酯防水涂料试样,并测试每... 为了提高建筑外墙钢板的使用寿命,增强建筑的防水效果,用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原料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6%的纳米TiO_(2)、纳米ZnO、纳米SiO_(2)复合改性剂,制备出3种纳米复合聚氨酯防水涂料试样,并测试每种试样的耐化学腐蚀性能、撕裂强度及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在3种试样中,添加纳米TiO_(2)、纳米ZnO的试样黏度、耐化学腐蚀性能、耐水性均低于添加纳米SiO_(2)的试样。添加纳米SiO_(2)的试样不仅具有良好的外观,且撕裂强度与穿刺力较高,可确保涂料良好的耐划伤能力。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纳米SiO_(2)试样的使用性能及拉伸性能更佳。因此,选用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纳米SiO_(2)的复合聚氨酯防水涂料作为建筑外墙钢板涂料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防水涂料 建筑外墙钢板 纳米SiO_(2) 撕裂强度 穿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支护新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秦鹏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0-354,共5页
基坑支护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设速度的加快推动着基坑支护技术的蓬勃发展。近些年来涌现出一系列新型基坑支护技术,如双排桩支护技术、玻璃纤维土钉墙支护技术、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及浆囊袋锚杆支护技术等... 基坑支护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设速度的加快推动着基坑支护技术的蓬勃发展。近些年来涌现出一系列新型基坑支护技术,如双排桩支护技术、玻璃纤维土钉墙支护技术、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及浆囊袋锚杆支护技术等新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这几种基坑支护新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工程适用条件及工作特性等,期望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工程建设有所裨益,对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发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支护 双排桩 预应力锚索 浆囊袋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与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郝亚勋 秦鹏飞 +1 位作者 潘鹏飞 王振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95,共7页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运算功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先进优势,可以为岩土工程项目的设计、决策及优化提供准确科学的指导。目前以计算机技术为重要依托和鲜明特征的数值分析,已在注浆加固设计、地基沉降计算、边坡稳定分析及渗透破坏...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运算功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先进优势,可以为岩土工程项目的设计、决策及优化提供准确科学的指导。目前以计算机技术为重要依托和鲜明特征的数值分析,已在注浆加固设计、地基沉降计算、边坡稳定分析及渗透破坏防治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造发挥了重要作用。阐释了Plaxis、Comsol、FLAC、PFC、GeoStudio等计算程序的主要特征及功能,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其在基坑、隧道、边坡与水利等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进展。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设计计算方法,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成本低且效率高,必将进一步提升岩土项目建设的精细化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PFC FLAC Comsol PLAXIS GeoStudio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联合微生物矿化技术改善软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秀丽 李佳禧 +2 位作者 谢佳旻 林军 庞书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6,共13页
【目的】实现对软土地基的绿色加固对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和生物炭联合固化软土。【方法】首先确定了MICP灌浆最优细菌浓度和胶结液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物炭含量联合微... 【目的】实现对软土地基的绿色加固对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和生物炭联合固化软土。【方法】首先确定了MICP灌浆最优细菌浓度和胶结液浓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生物炭含量联合微生物矿化技术加固提升软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通过直剪试验,得到MICP联合生物炭固化软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试验(EDS),获得了固化软土的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及元素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1)MICP能够提升软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在最优菌液浓度OD_(600)=0.9,胶结液浓度为1.0 mol/L的条件下,养护28 d时,MICP固化软土的最大内摩擦角为11.3°,最大黏聚力为12.15 kPa;添加生物炭后,MICP固化软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得到显著提升,添加12%生物炭,养护28 d时,内摩擦角最大为20.8°,相应条件下的黏聚力最大值为16.61 kPa。养护周期28 d内,试样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提升速率在前14 d明显高于后14 d,表明微生物矿化技术主要在养护前期发挥作用。(2)微观测试表明,经MICP处理的软土中均可观察到碳酸钙,添加生物炭后在生物炭和软土界面处观察到大量碳酸钙晶体。(3)EDS测试结果表明,土颗粒表面有明显的钙、碳和氧元素分布。【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生物炭协同MICP技术固化软土具有可行性,为滨海软土地层的绿色加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软土 生物炭 内摩擦角 黏聚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体系的抗震韧性研究
5
作者 魏淑静 杨中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74,共9页
单体建筑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韧性较差,在地震中容易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为此,以抗震韧性为参数指标,对单体无筋砌体结构进行加固并分析,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以某实际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 单体建筑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韧性较差,在地震中容易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为此,以抗震韧性为参数指标,对单体无筋砌体结构进行加固并分析,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以某实际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软件建立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有限元模型,选取中国汶川地震波、日本阪神大地震波、美国克恩县地震波、中国台湾集集地震波及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韧性指数法和韧性等级法,从无筋砌体加固体系在震后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及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抗震韧性评估结果。研究表明:(1)在罕遇地震、设防地震和多遇地震的情况下,单体建筑无筋砌体结构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应力、破坏程度均大于单体建筑无筋砌体加固体系;(2)在受到地震强弱因素影响下,无筋砌体结构的抗震韧性指数最高为0.877,而其加固体系的抗震韧性指数最低为0.908;(3)在经历不同地震波后,无筋砌体结构受到较大损害等级占比较高,人员伤亡较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费用完成灾后重建;而经过加固后的无筋砌体结构,加固体系受到较小损害等级占比较高,人员伤亡较轻,且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费用完成灾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筋砌体加固体系 抗震韧性 单体建筑 韧性指数法 韧性等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6
作者 魏淑静 杨中宣 原征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连续倒塌是指工程结构的局部遭受破坏并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结构大范围破坏甚至整体倒塌的现象,而在通过单元失效模拟钢筋断裂和混凝土开裂的过程中,受到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影响,导致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准确性... 连续倒塌是指工程结构的局部遭受破坏并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结构大范围破坏甚至整体倒塌的现象,而在通过单元失效模拟钢筋断裂和混凝土开裂的过程中,受到钢筋和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影响,导致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准确性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下降。为保障建筑结构安全,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型钢混凝土试件参数,制备建筑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板试件,对其中的钢板施加载荷,并进行抗倒塌性能模拟,以提升组合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分析。分别模拟拆除A4-a柱(长边中柱)、C1-a柱(短边中柱)、A1-a(角柱)后不同区域的受力情况,计算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试件的接触界面轴力。结果表明:当模拟拆除建筑底层长边中柱、短边中柱、角柱时均未发生倒塌现象;在拆除建筑不同层长边中柱、短边中柱与角柱时,建筑所产生的位移均小于-50 mm,可以保证其稳定性。因此,该结构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组合 抗倒塌性能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氧化石墨烯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建伟 谢晓杰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98,119,共7页
在水泥砂浆中,砂与水化物之间的界面结合程度往往影响着其使用性能。为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性能的改善作用,通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GO进行改性。研究了GO和改性GO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改... 在水泥砂浆中,砂与水化物之间的界面结合程度往往影响着其使用性能。为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水泥砂浆性能的改善作用,通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GO进行改性。研究了GO和改性GO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改性GO对水泥砂浆界面过渡区和孔隙的改善作用,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分析样品微观结构。结果表明,APTES通过Si—O基团以Si—O—Si共价键对GO进行硅烷功能化。改性GO的最佳掺量为0.04%(质量分数),在该掺量下,相比于空白样,水泥砂浆的吸水率降低12.6%,28 d抗折和抗压强度提高44.4%和31.2%,有害孔和多害孔依次降低41.24%和37.27%。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改性GO提高了砂与水化产物之间的界面黏结性,优化了水化产物的孔隙率,使水泥砂浆整体上结构更致密、韧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氧化石墨烯 改性 界面过渡区 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砂层注浆加固体性能预测
8
作者 潘婷婷 秦鹏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29,共7页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预测-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利用分形理论描述砂土复杂的空间结构形态与变化特征,定义迂曲度为实际流动长度L_(e)与理论流... 在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和恶劣的工程背景下,注浆加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科学合理的注浆效果预测-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利用分形理论描述砂土复杂的空间结构形态与变化特征,定义迂曲度为实际流动长度L_(e)与理论流动长度L比值的平方,推导了砂土多孔介质面孔隙率和体孔隙率的关系,然后分别以面孔隙率和体孔隙率为变量,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和Mori-Tanaka的砂土注浆加固体强度和刚度理论预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项目预测。结果表明:注浆加固体的强度取决于拉伸和剪切破坏两种模式下的最小强度,刚度则与基体弹性常数、夹杂体积占比及Eshelby张量等因素相关;工程现场实测值与所建方法预测的强度和刚度值之间最大误差仅为18.6%和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层注浆 分形多孔介质 强度 刚度 分形理论 MORI-TANAK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磷石膏固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碳化性能研究
9
作者 高丹丹 孟睿君 +2 位作者 秦春丽 刘学瑞 张鸿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19-8227,共9页
以过硫磷石膏(PPG)、矿渣、粉煤灰和水泥熟料作为胶凝材料,通过调整过硫磷石膏的占比,制备出一系列过硫磷石膏固废混凝土,系统研究了过硫磷石膏掺杂量对固废混凝土力学性能、物相结构、水化反应速率以及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 以过硫磷石膏(PPG)、矿渣、粉煤灰和水泥熟料作为胶凝材料,通过调整过硫磷石膏的占比,制备出一系列过硫磷石膏固废混凝土,系统研究了过硫磷石膏掺杂量对固废混凝土力学性能、物相结构、水化反应速率以及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硫磷石膏固废混凝土的磷元素溶出量符合水体污染国家排放标准,随着过硫磷石膏占比的增加,混凝土在前期的水化过程更加温和,减少了因水化反应过快而导致的自收缩,加速了二次水化的进行,累积放热量增加。PPG-46%试样在168 h时的自收缩率达到了最小值1856μm/m,在7 d时相对湿度达到最大值87.8%。随着过硫磷石膏掺杂比例的增加,在养护龄期28 d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先增大后轻微降低,PPG-46%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62和6.08 MPa。当碳化35 d时,PPG-46%试样碳化面积超过了50%,碳化深度最低为9.8 mm,抗碳化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磷石膏 固废混凝土 力学性能 水化反应 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合物改性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贝贝 李正涛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6,共7页
氧化石墨烯(GO)在混凝土中的团聚问题会影响GO作增强填料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为解决GO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问题,用亲水性聚4-乙烯基吡啶(P4VP)对GO进行表面接枝处理,然后再对其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备了阳离子化P4VP(CP4VP)... 氧化石墨烯(GO)在混凝土中的团聚问题会影响GO作增强填料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为解决GO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问题,用亲水性聚4-乙烯基吡啶(P4VP)对GO进行表面接枝处理,然后再对其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备了阳离子化P4VP(CP4VP)接枝改性的GO(CP4VP-GO),并制备了分别掺加未改性GO和阳离子化改性CP4VP-GO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分别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阳离子聚合物改性CP4VP-GO在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分散性要优于未改性GO。此外,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受水化时间和填料含量的影响,当CP4VP-GO在水泥中的掺量为0.04%(质量分数)时,水泥基复合材料在28 d时的抗折强度高达8.2 MPa,明显高于未改性GO;当CP4VP-GO的掺加量为0.06%时,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时的最大抗压强度达到了73.2 MPa。该工作为设计制备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阳离子化 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混凝土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陶粒混凝土细观参数及损伤演化研究
11
作者 汪洪菊 段君峰 +1 位作者 武文龙 吴晓刚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3,49,共8页
轻骨料的弹性参数和强度不易获得,造成轻质混凝土的细观数值仿真难以真实反映材料性能。为此,文章以页岩陶粒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分析界面过渡区的体积分数,提出页岩陶粒细观相参数的反演方法,并进行页岩陶粒混凝土受载细观数值仿真。结... 轻骨料的弹性参数和强度不易获得,造成轻质混凝土的细观数值仿真难以真实反映材料性能。为此,文章以页岩陶粒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分析界面过渡区的体积分数,提出页岩陶粒细观相参数的反演方法,并进行页岩陶粒混凝土受载细观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区的体积分数相对较小,可忽略对页岩陶粒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贡献;页岩陶粒是薄弱相,细观弹性模量和强度分别为约为12.1 MPa和21.2 MPa;页岩陶粒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始于页岩陶粒,并向砂浆基体扩展,最终使页岩陶粒混凝土呈现出斜剪破坏形态。研究结果可为轻骨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及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混凝土 页岩陶粒 细观参数 损伤演化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揣君 项鹏飞 +5 位作者 许启铿 吴文福 袁庆利 吴强 刘永超 周志耀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40,共8页
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已成为粮食仓储管理新的技术需求。在粮食库存数量静态监测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动态监测技术的难点问题,重点介绍了动态库存数量监测在三维测量装置开发、超大型粮堆多测站数据采集及融合技术、不规则粮... 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技术已成为粮食仓储管理新的技术需求。在粮食库存数量静态监测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动态监测技术的难点问题,重点介绍了动态库存数量监测在三维测量装置开发、超大型粮堆多测站数据采集及融合技术、不规则粮堆高精度体积算法、复杂异型粮堆平均密度取值方法、集成管理软件平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粮食库存数量动态监测系统测量误差小于2%,满足使用要求,为粮食行业仓储业务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数量 动态监测 不规则粮堆 测量装置 粮堆平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班-工人关系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雅丽 李玲丽 +2 位作者 陈辉华 蔡超勋 李瑚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8-3150,共13页
建筑业安全事故多发,给国家、行业、社会、企业和个人带来大量损失。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是建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如何激励或培育建筑工人采取安全行为已成为攻克建筑安全事故的关键问题。学术界针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多... 建筑业安全事故多发,给国家、行业、社会、企业和个人带来大量损失。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是建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如何激励或培育建筑工人采取安全行为已成为攻克建筑安全事故的关键问题。学术界针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多延循基于正式契约的项目治理结构,忽略了我国建筑工人开展行为决策的本土关系情境,少有学者对领班−工人关系影响工人安全行为的过程以及班组认同、班组知识共享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开展研究。本研究基于前人文献假设了领班−工人关系、班组认同、班组知识共享和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借鉴以往成熟量表和专家讨论设计领班−工人关系、班组认同、班组知识共享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测量量表,选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综合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本研究的假设。研究表明:领班−工人关系可间接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行为;领班−工人关系可正向影响班组认同,班组认同可正向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班组认同中介影响领班-工人关系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领班−工人关系可正向影响班组知识共享,班组知识共享可正向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班组知识共享中介影响领班−工人关系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揭示了领班−工人关系可通过班组认同、班组知识共享中介影响建筑工人安全行为,深化了工人安全行为致因机理研究,为项目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管理和行业法规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班−工人关系 工人安全行为 班组认同 班组知识共享 中介作用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建筑节能保温砂浆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云丽 侯风 崔二江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36-12141,共6页
为了获得优异保温性能和高强度的节能保温砂浆,以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作为基质材料,通过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的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此制备了碳纤维建筑节能保温砂浆,研究了碳纤维的掺杂量对保温砂浆的力学性能、收缩率及保温性能的影... 为了获得优异保温性能和高强度的节能保温砂浆,以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作为基质材料,通过在砂浆中添加适量的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此制备了碳纤维建筑节能保温砂浆,研究了碳纤维的掺杂量对保温砂浆的力学性能、收缩率及保温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和表观密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掺杂量的增大,保温砂浆的表观密度先降低后轻微升高,稠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先升高后降低。在28 d龄期,当碳纤维的掺杂量为0.5%(质量分数)时,保温砂浆中网状结构的致密性最好,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1和6.8 MPa,其中抗折强度提高了23.64%,改善效果高于抗压强度。随着碳纤维掺杂量的增大,保温砂浆的收缩率持续降低,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增大,当碳纤维的掺杂量为0.5%(质量分数)时,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达到最低值为0.0583 W/(m·K),保温性能最佳。通过拟合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和表观密度发现两者为线性相关,方程的拟合度为98.4%。综合可知,碳纤维的最佳掺杂量为0.5%(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建筑节能 保温砂浆 力学性能 收缩率 保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混凝土材料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晓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3-145,150,共4页
以最低造价为目标,研究高层建筑墙体所用的混凝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3种常用的墙体材料,分析框架结构不同层数的经济性及工程中这3种墙体材料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3层数及以下,混凝土空心砖在3种高层建... 以最低造价为目标,研究高层建筑墙体所用的混凝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3种常用的墙体材料,分析框架结构不同层数的经济性及工程中这3种墙体材料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3层数及以下,混凝土空心砖在3种高层建筑混凝土墙体填充材料经济性最好,当层数大于3层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成本要比混凝土空心砖略低。根据研究结果,在3种高层建筑混凝土墙体填充材料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造价偏高,混凝土空心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造价相差较小,均较为经济。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环境进行选取。对防潮要求不高时,可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墙体填充材料 高层建筑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的细木工板建筑材料承压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9-624,共6页
木质建筑材料承压特征在强震状态下呈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对其特征分析难度较大。以细木工板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强震下细木工板建筑材料承压特征分析方法。设计建筑材料承压模型,确定承压特征,据此进行特征提取。模拟强烈震动环... 木质建筑材料承压特征在强震状态下呈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对其特征分析难度较大。以细木工板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强震下细木工板建筑材料承压特征分析方法。设计建筑材料承压模型,确定承压特征,据此进行特征提取。模拟强烈震动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合提取的细木工板建筑材料承压特征,进行精度、适用范围和PS点相位分析,有效避免强震下的非线性对建筑材料特征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震下的细木工板建筑材料承压特征分析方法,可在最短时间内定位断裂发生位置、确定断裂位置承压等级,也可对细木工板建筑材料性能进行精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级别 细木工板建筑材料 承压特征提取 InSAR原理 特征分析 适用范围 PS点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XPS板表面超疏水涂层的电沉积制备及其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苗方利 姚治会 秦鹏飞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了提高建筑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板结构表面疏水能力,采用电化学氧化方式在XPS板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结构,并对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表征了超疏水涂层结构及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提高苯三腈加入量后,接触角先增大后降低,加... 为了提高建筑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板结构表面疏水能力,采用电化学氧化方式在XPS板表面制备超疏水涂层结构,并对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表征了超疏水涂层结构及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提高苯三腈加入量后,接触角先增大后降低,加入40 mg/L的苯三腈时,形成153.9°的最大接触角,滚动角减小到5.8°;提高电沉积电压和延长电沉积时间后,接触角先增大后降低,控制电沉积电压为8 V和电沉积时间12 h,可获得粗糙度较大的超疏水表面。超疏水处理后的XPS板试样表面形成了许多外形尺寸与分布形态均匀的突起,并产生了明显凹坑。超疏水处理后的XPS板具有更高的自腐蚀电位,对3.5%Na Cl溶液产生更强耐蚀作用,提升了阳极与阴极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板 超疏水 电化学阻抗 耐蚀性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装饰用GF/EHP材料真空辅助成型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佳丽 张庆凯 +2 位作者 张军强 秦春丽 张青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9-793,共5页
为了改善玻纤/乙基己基酯(GF/EHP)材料的层间性能,分别添加氯化聚氯乙稀(PA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PA66)、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四种增强织布类型,来改善VARI工艺制备的玻纤/乙基己基酯(GF/EHP)材料层间性能,并通过实... 为了改善玻纤/乙基己基酯(GF/EHP)材料的层间性能,分别添加氯化聚氯乙稀(PA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PA66)、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四种增强织布类型,来改善VARI工艺制备的玻纤/乙基己基酯(GF/EHP)材料层间性能,并通过实验测试的手段研究了其拉伸、弯曲和层间断裂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织布后,GF/EHP材料获得了更大厚度,密度发生降低,树脂含量出现提升,制得的GF/EHP材料都都基本获得了更高孔隙率。添加织布后,获得了更大的厚度,纤维体积比例发生了降低,更易发生开裂并出现纤维从基体中脱粘情况。将织布加入层间后,弯曲强度发生略微减小。对添加EVA后GF/EHP材料断裂测试,将纤维抽出时并未发生脆性断裂,改善了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能,显著提升了GF/EHP材料的抗裂纹扩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EHP材料 织布 层间增韧 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亚敏 段君峰 +1 位作者 张莉 侯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29-9236,共8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结合超声工艺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分散处理,配置出MWCNTs水性分散液,并将其作为掺杂相制备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TEM、XRD、SEM、FT-IR、力学性能测试和快速冻融实验等方式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掺...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分散剂,结合超声工艺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分散处理,配置出MWCNTs水性分散液,并将其作为掺杂相制备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TEM、XRD、SEM、FT-IR、力学性能测试和快速冻融实验等方式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P结合超声工艺能够有效分散MWCNTs,粉煤灰混凝土中加入MWCNTs能够加速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提高C-S-H和Ca(OH)2等水化产物的生成量。适量的MWCNTs掺杂后能够细化水泥内部孔结构,减少裂纹和大尺寸孔洞的数量,使粉煤灰混凝土的破坏形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MWCNTs-0.3%试样的载荷峰值和形变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1.6 kN和2.92 mm;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5和11.2 MPa。经过1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MWCNTs-0.3%试样的质量损失率为最低值0.271%,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84.34%,抗冻性能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粉煤灰混凝土 分散剂 力学性能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调温墙板热工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路曼 侯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6-877,共12页
为解决墙体能量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进一步提高建筑舒适性,本文结合相变材料和水泥材料的优点,将相变微胶囊(Micro-PCM)掺入到水泥胶凝材料中得到相变砂浆,并将其粉刷在墙板表面形成相变砂浆层,采用白炽灯加热来模拟建筑围护结构... 为解决墙体能量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进一步提高建筑舒适性,本文结合相变材料和水泥材料的优点,将相变微胶囊(Micro-PCM)掺入到水泥胶凝材料中得到相变砂浆,并将其粉刷在墙板表面形成相变砂浆层,采用白炽灯加热来模拟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研究相变调温墙板在太阳辐射下的热工性能,并采用COMSOL软件对相变调温墙板的热工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Micro-PCM掺量的增大,相变调温墙板的储热性能增大,以普通墙板为基准,当Micro-PCM掺量为40%(体积分数)时,相变调温墙板的温度比基准墙板峰值降低了5.166℃,峰值温度出现时间延迟了145 min,峰值温度波幅降低了4.509℃,峰值传热量降低了22.202 W/m^(2)。当相变砂布置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内侧时,峰温度波幅降低了2.38℃,最高瞬时传热降低了1.61 W/m^(2),相变砂浆的储热性能最好,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以应用于围护结构表面发挥其控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水泥砂浆 力学性能 热工性能 控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