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COVID-19继发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崔燎媛 李晓燕 +2 位作者 马丽 张根生 高延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构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继发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151例重症COVID-19患者(包括重型与危重型)的资料,其中住院期间继发感染91例(60... 目的:构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继发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151例重症COVID-19患者(包括重型与危重型)的资料,其中住院期间继发感染91例(60.26%)。基于Bootstrap(1 000次)法,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继发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分析继发感染部位及病原学特点。结果:Logistic回归筛选出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有创机械通气、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淋巴细胞计数及氧合指数作为重症COVID-19继发感染风险预测因子,OR(95%CI)分别为2.214(1.252~3.915)、7.404(1.473~37.209)、1.513(1.180~1.939)、0.093(0.021~0.415)、0.987(0.975~0.999)。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为0.920(0.877~0.964),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临床决策曲线远离基准线,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展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共分离出315株病原菌,主要继发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75.6%)。下呼吸道继发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3.52%),其中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占60.00%;真菌感染次之(18.49%),以曲霉菌为主(63.63%)。结论:构建的重症COVID-19继发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需警惕继发下呼吸道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及曲霉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继发感染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淑雅 李双凤 +3 位作者 张磊 董睿 张瑞霞 高延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ΔPPV)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入住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采集确... 目的:探讨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ΔPPV)联合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对脓毒症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入住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采集确诊后0、6、24和72 h的外周血,检测SDC-1、乳酸(Lac)等实验室指标,并收集相同时间点的舌下微循环图像,计算得到ΔPPV、乳酸清除率(LCR);分别于0、24 h和72 h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取2组间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及72 hΔPPV联合SDC-1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脓毒症休克并ARDS患者28 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ROC分析结果显示,24 h SDC-1、LCR,72 h SOFA评分、ΔPPV、SDC-1及72 hΔPPV联合SDC-1对预后有预测价值(P均<0.05),其中72 hΔPPV联合SDC-1曲线下面积最大[AUC(95%CI)为0.832(0.721~0.943)],敏感度为0.931,特异度为0.680。结论:72 hΔPPV联合SDC-1比单一指标对脓毒症休克并ARDS预后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舌下微循环 灌注血管比例变化率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高延秋 张华 +3 位作者 刘敏 周丽娟 孙广信 任英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常规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14 d为一个疗程。...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常规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14 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30%)高于常规组(66.67%)(χ2=7.570,P=0.006)。治疗组较常规组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t=7.183、6.102、7.616,P均<0.001),降低了60 d病死率(7.94%vs 20.63%,χ2=4.148,P=0.036)。2组患者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IL-6和IL-18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25
4
作者 高延秋 张华 +3 位作者 刘敏 任英杰 马珊珊 李双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者45例,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6分15例,CPIS≤6分30例;常规治疗10 d后好转26例,恶化19例。选择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者33例作为...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者45例,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6分15例,CPIS≤6分30例;常规治疗10 d后好转26例,恶化19例。选择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者33例作为对照。重症肺炎组分别于治疗前和病程第3、7天,对照组于就诊当天抽取外周静脉血3 m L,放射免疫法测定IL-6,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8。结果:治疗前,重症肺炎组外周血IL-6和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7.672、8.376,P<0.05),CPIS高分组患者高于CPIS低分组(t=6.685、6.652,P<0.05)。治疗好转组和恶化组患者外周血IL-6和IL-18水平随病程进展均逐渐降低(F时间=17.921、10.533,P<0.05),好转组患者外周血IL-6和IL-18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恶化组(F组间=10.186、8.276,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重症肺炎患者外周血IL-6与IL-1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17,P<0.001)。结论:外周血IL-6和IL-18水平可反映重症肺炎患者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与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延秋 张华 +3 位作者 李双凤 董睿 李振华 任英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A组)、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B组)...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A组)、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B组)、重症肺炎合并MODS患者60例(C组),选取同期入住呼吸内科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患者入院第1、3、7天以及存活组(n=96)和死亡组(n=84)s FLT-1水平变化,分析血浆s FLT-1在重症肺炎中的预测价值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PCT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 3组患者血浆s FL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B、C 3组第7天均低于第1天(P均<0.05)。重症肺炎死亡组s FLT-1水平高于存活组(P<0.001)。重症肺炎患者s FLT-1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有关(r=0.647,P<0.001)。s FLT-1预测重症肺炎和28 d病死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8%、75.0%和69.7%、80.1%,AUC分别为0.787(95%CI=72.6%~84.8%,P<0.001)和0.775(95%CI=70.5%~84.5%,P<0.001)。结论:血浆s FLT-1水平可以预测重症肺炎和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重症肺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对脓毒性休克并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延秋 明月 +3 位作者 晁琳琳 许瑞涛 李双凤 李晓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对脓毒性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的血液净化模式,分为连续性静脉血液... 目的:探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对脓毒性休克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的血液净化模式,分为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30例和CPFA组30例。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氧合指数(OI)、SOFA评分等指标,比较两组14 d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14 d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影响因素。结果:CPFA组和CVVH组患者治疗后第1、2、3天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IL-10、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CPFA组IL-6、IL-10、TNF-α水平降低程度大于CVVH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3天MAP上升,HR、Lac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OI上升,SOFA评分下降(P<0.05)。CPFA组14 d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率高于CVVH组(P=0.014)。CPFA、3 d Lac清除率、3 dΔSOFA评分是14 d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4.817(1.148~20.212)、1.095(1.024~1.171)、0.705(0.515~0.967),P<0.05]。结论:CPFA可以稳定脓毒性休克并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清除血清炎症介质,改善器官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脓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