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患者外周及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本玲 袁龙 +4 位作者 袁鹏 陈广玉 秦鹏 王振雷 高全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Tim-3和PD-1在胃癌(GC)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首次入住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54例GC患者的全血标本及其中8例Ⅲ期G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 目的:探讨Tim-3和PD-1在胃癌(GC)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首次入住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54例GC患者的全血标本及其中8例Ⅲ期G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流式法检测Tim-3和PD-1在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结果:Tim-3、PD-1和Tim-3^+PD-1^+在G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25例健康对照组的表达[2.8%vs.2.1%,P=0.041 8(Tim-3);19.1%vs.12.3%,P<0.000 1(PD-1);1.44%vs.0.85%,P=0.006 0(Tim-3^+PD-1^+)]。Tim-3、PD-1和Tim-3^+PD-1^+在肿瘤组织中CD4^+细胞上的表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Tim-3^+PD-1^+在Ⅲ/Ⅳ期GC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GC患者及对照组。结论:GC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上抑制性受体Tim-3和PD-1的表达升高,可能与CD4^+T细胞功能耗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促进GC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4+T淋巴细胞 T细胞耗竭 TIM-3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诱导自体CIK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本玲 袁龙 +3 位作者 高全立 范瑞华 张成娟 宋永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RN)诱导的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分离14例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N、CD3单抗、IFN-γ及IL-2等细胞因子诱导产生CIK。患者每周回输一次CIK,... 目的:探讨重组纤维连接蛋白(RN)诱导的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分离14例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N、CD3单抗、IFN-γ及IL-2等细胞因子诱导产生CIK。患者每周回输一次CIK,连续4~6次,同时给予IFN-α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应用BDTM-CBAHumanTh1/Th2型细胞因子试剂盒监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7d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每个患者平均回输细胞数为25.6×109(21.6×109~31.8×109),毒副作用小。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CD3+,CD3+CD56+,CD3+CD8+细胞数均有明显升高。14例患者中有1例获部分缓解,4例稳定,其中缓解和2例稳定患者的AFP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后临床获益患者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t=12.644和17.169,P<0.001),而治疗无反应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RN诱导的自体CIK联合IFN-α治疗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功能 重组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瑞娥 张勇 +4 位作者 王子兵 尚艺曼 杨勇豪 王黎 高全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2010年9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科的2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和/或替吉奥化学药物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2010年9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科的2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和/或替吉奥化学药物治疗,在化疗结束1~3 d内回输体外培养的CIK细胞。观察指标为疾病进展(PD)率,疾病稳定(SD)率,部分缓解(PR)率,完全缓解(CR)率,中位生存期(mOS),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生存率,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不良反应。DCR包括CR、PR和SD。结果:28例患者中5例PR(17.86%),15例SD(53.57%),8例PD(28.57%),DCR为71.43%,mOS 15.41,6、12、18和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5.71%、50.00%、39.28%和10.7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CIK细胞联合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良好,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胰腺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髓样细胞抑制T细胞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雨晴 尹宝靓 +1 位作者 姚毅波 王子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在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中,肿瘤疫苗前景广阔。在设计肿瘤疫苗时,由于许多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必须加入一些佐剂才能诱导出机体免疫应答。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是目前肿瘤疫苗研究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佐剂之一,已知它能够有效诱导产生... 目的:在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中,肿瘤疫苗前景广阔。在设计肿瘤疫苗时,由于许多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必须加入一些佐剂才能诱导出机体免疫应答。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是目前肿瘤疫苗研究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佐剂之一,已知它能够有效诱导产生高滴度抗体。然而,实验发现,应用含有弗氏佐剂的肿瘤疫苗治疗肿瘤时并未出现期望的结果,原因仍不清楚。方法:BALB/c小鼠接受单次剂量的IFA注射,观察脾脏中CD11b+细胞的比例。使用MTT法检测CD11b+细胞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和γ干扰素(IFN-γ)分泌能力的影响。结果:IFA可诱导机体产生一群CD11b+细胞,其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IFN-γ分泌。结论:CD11b+细胞可能是导致含有IFA肿瘤疫苗临床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佐剂的选择会影响肿瘤疫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弗式佐剂 肿瘤免疫 免疫治疗 髓样抑制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组织中C-MYC和MXI1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林平 李威 +2 位作者 马杰 买玲 郭永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观察乳癌组织中C-MYC和MXI1蛋白表达状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乳癌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MYC和MX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癌组织中C-MYC和MX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 目的:观察乳癌组织中C-MYC和MXI1蛋白表达状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乳癌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MYC和MX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癌组织中C-MYC和MX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和50.0%,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χ2=12.613、14.269,P均<0.001)。组织学分级高、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均阴性以及Ki-67阳性的乳癌组织中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χ2=9.135、8.188、7.816,P均<0.05),而MXI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低(χ2=7.822、8.123、8.381,P均<0.05)。乳癌组织中C-MYC和MXI1蛋白表达呈负关联(rp=-0.182,P=0.035)。C-MYC阴性和阳性者、MXI1阴性和阳性者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597、22.556,P均<0.05),C-MYC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较C-MYC阳性者延长(55.98个月vs 46.34个月),MXI1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较MXI1阴性者延长(56.26个月vs 44.61个月)。结论:C-MYC表达上调和MXI1表达下调可能与乳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MXll 乳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