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正邪理论与肿瘤免疫疗法辨证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史伟伟 张璐 +5 位作者 武艺铭 杨铠滔 申星辰 陈银芝 郭之蕾 刘怀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2,共4页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规避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因此,应当辨证看待中医正邪理论与现代免疫疗法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邪理论 肿瘤免疫治疗 理念共趋性 整体观 微环境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帆 袁军辉 +7 位作者 方少伯 张孝先 郭兰伟 陈天东 张宏凯 曲金荣 张仁知 陈学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观察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3例浸润性乳腺癌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示TI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TIL≥10%,n=73)与低水平组(TIL<10%,n=70)。记录... 目的观察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3例浸润性乳腺癌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示TI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TIL≥10%,n=73)与低水平组(TIL<10%,n=70)。记录临床-病理信息,观察乳腺癌病灶MRI特征,测量其平均T1值(T1 mean)、ADC值(ADC mean)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相比低水平组,高水平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占比较高(P<0.05),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占比较高(P均<0.05),而瘤周水肿占比较低(P<0.05)。组间病灶强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T1 mean、ADC mean均高于低水平组(P均<0.05)。强化模式、T1 mean及ADC mean均为乳腺癌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联合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预测TIL水平的AUC为0.848,高于单一病灶强化模式(AUC=0.569;Z=5.384,P<0.05)及T1 mean(AUC=0.662;Z=3.876,P<0.05)而与ADC mean(AUC=0.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8,P=0.11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临床应用价值较好。结论T1 mapping联合DWI可于术前有效预测乳腺癌TI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3
作者 米琰 郭怡辛 +2 位作者 刘世娅 刘文铜 李格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方案为奥赛利定2...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方案为奥赛利定2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单次按压剂量1.8 ml(奥赛利定0.36 mg),锁定时间6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背景剂量组(O组,n=30),背景剂量0.2 mg/h(奥赛利定1 ml/h)(O1组,n=30),背景剂量0.4 mg/h(奥赛利定2 ml/h)(O2组,n=31)。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奥赛利定用量、曲马多和帕洛诺司琼使用情况、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前及术后24、48 h 15项术后恢复质量(QoR-15)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与O组比较,O1组和O2组术后6、12、24和48 h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奥赛利定用量明显增加(P<0.05);O1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48 h QoR-15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O1组比较,O2组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奥赛利定用量明显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48 h QoR-15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后静息时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曲马多和帕洛诺司琼使用率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奥赛利定背景剂量0.4 mg/h比较,奥赛利定背景剂量0.2 mg/h PCIA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并能有效改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是骨肿瘤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更适宜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奥赛利定 术后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背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风险管理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买轩 徐晓霞 +3 位作者 王睿 陈梦然 贾伞伞 毛真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860-1864,共5页
目的:基于风险评估矩阵构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的风险管理指标,为提升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风险评估矩阵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访谈和专家函询的方法构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的风险管理指标。结果:共开... 目的:基于风险评估矩阵构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的风险管理指标,为提升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风险评估矩阵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访谈和专家函询的方法构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的风险管理指标。结果: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3.33%(15/18)、100.00%(15/15),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92,2轮专家函询中各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90~0.381。基于风险评估矩阵构建的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风险管理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采血风险管理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提升门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矩阵 肿瘤 门诊采血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珍英 陈琦慧 +4 位作者 徐晓霞 张一帆 刘腊梅 代秋维 徐梦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55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伦理行为量表、拉什顿道德复原力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552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伦理行为量表、拉什顿道德复原力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得分为(75.85±10.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道德韧性、医院伦理氛围是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0.0%。结论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升肿瘤科护士道德韧性水平,营造良好的医院伦理氛围,从而改善肿瘤科护士伦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伦理行为 道德韧性 道德困扰 道德困境 医院伦理氛围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韩斌斌 李宗泽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成本管理对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河南省某公立医院为例,构建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体系,探讨医院成本管理实践举措与效果,为其他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院成本 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升级对公立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韩靖远 李宗泽 韩斌斌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数字化升级对运营效率的影响,为数字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 通过半结构访谈、田野观察等方法收集H医院数字化转型资料,并采用探索型单案例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数字化升级通过促...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数字化升级对运营效率的影响,为数字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 通过半结构访谈、田野观察等方法收集H医院数字化转型资料,并采用探索型单案例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数字化升级通过促进信息流通、加强医院治理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医院文化、组织架构和信息素养影响数字化升级效果。结论 数字化升级在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使其效益最大化,医院可以加强数字化建设顶层设计,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数据治理与信息安全,促进部门协同和推动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升级 公立医院 运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统 孟庆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学资料(CT检查14例,PET-CT检查...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3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4例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学资料(CT检查14例,PET-CT检查5例)。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和病史、影像学特征(部位、直径、血管征和SUV等)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32~73岁,中位年龄59.5岁。4例有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部不适或痰中带血。主要CT表现如下:病灶长径5~30 mm,平均(14.1±6.7)mm;病灶主要位于肺下叶(10例),位于右肺8例;实性病灶5例、部分实性病灶7例、非实性病灶2例;边缘模糊者7例、边缘清晰者7例;血管征阳性10例;细支气管充气征阳性3例;空泡征阳性3例。术前CT有2例被诊断为肺恶性病变、12例被诊断为恶性暂不除外并均建议结合穿刺活检。PET-CT检查显示3例有代谢异常,SUV_(max)值为0.6~13.9 kBq/mL;2例代谢无明显异常。1例被诊断为恶性病变暂不除外,2例被诊断为肺恶性病变,2例被诊断为肺良性病变。结论: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T及PET-CT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部分病灶SUV值升高,故临床上极易将其误诊为肺部恶性病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此病变的认识并做好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腺瘤 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61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对骨肉瘤MG63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世磊 王家强 +4 位作者 姚伟涛 田志超 李超 梁潇潇 王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8-988,共11页
目的:分析外泌体(Exo)微小RNA-761(miR-761)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极化对骨肉瘤(O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阐明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miR-761质粒和阴性对照(miR-NC)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39细胞中,同时设不转染的... 目的:分析外泌体(Exo)微小RNA-761(miR-761)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极化对骨肉瘤(OS)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阐明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miR-761质粒和阴性对照(miR-NC)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39细胞中,同时设不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转染效果。分离含miR-761的Exo,采用透射电镜观察Exo形态,采用纳米颗粒分析仪检测Exo样品浓度和粒径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xo表面标志蛋白表达情况。采用佛波酯(PMA)刺激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成为M0巨噬细胞,采用含miR-761的Exo处理M0巨噬细胞并与OS MG63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实验分组为M0组、TAM组、miR-761 NC组和miR-761 Exo组,收集各组M0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M1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和M2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阳性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巨噬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M2巨噬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含miR-761的Exo处理M0巨噬细胞并与MG63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TAM组、miR-NC Exo+TAM组和miR-761 Exo+TAM组,收集各组MG6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MG63细胞中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及EMT调控相关转录因子Twist1、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MG63细胞中侵袭和迁移细胞数。结果:通过转染实验成功获得含miR-761的HEK239细胞,并分离得到Exo。与M0组比较,TAM组巨噬细胞中CD86阳性率降低(P<0.05),CD206阳性率升高(P<0.05),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IL-10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AM组比较,miR-761 Exo组巨噬细胞中CD86阳性率升高(P<0.05),CD206阳性率降低(P<0.05),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IL-10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TAM组MG63细胞中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减弱而Vimentin荧光表达强度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Vimentin、Twist1、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增加(P<0.05);与TAM组比较,miR-761 Exo+TAM组MG63细胞中E-cadherin荧光表达强度增强而Vimentin荧光表达强度减弱,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Vimentin、Twist1、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Exo传递miR-761能够抑制OS细胞EMT进程,进而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AM极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微小RNA-761 外泌体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靖远 李宗泽 韩斌斌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39,共4页
社会责任是公立医院发挥社会效益和体现公益性的关键要素。通过借鉴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探讨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基本内涵和评价模式及模型,提出了涵盖医院职工合法权益、预防保健与医疗服务价值创造、医疗健康供应链价值共创、自然生态... 社会责任是公立医院发挥社会效益和体现公益性的关键要素。通过借鉴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探讨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基本内涵和评价模式及模型,提出了涵盖医院职工合法权益、预防保健与医疗服务价值创造、医疗健康供应链价值共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创造、医院责任理念和参与意愿及政府制度要求与社会监督6大维度的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评价“钻石模型”。该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医院社会责任评价模型,推动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社会责任 钻石模型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案例编码的肿瘤MDT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一晴 马文杰 +6 位作者 张博文 杨欣睿 陈淑婉 张亚丰 杨梦雨 杨珊珊 王成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1,共6页
目的旨在构建全流程视角下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践应用与模式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基于MDT模式发文量与实践情况选取全国范围内20家省级医院作为典型案例,采用扎... 目的旨在构建全流程视角下我国肿瘤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践应用与模式优化提供指导。方法基于MDT模式发文量与实践情况选取全国范围内20家省级医院作为典型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对案例原始文本进行三级编码并提炼评价指标,在投入-过程-产出框架下构建肿瘤MDT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通过三级编码梳理出27个初始范畴、8个副范畴和3个主范畴,构建了以投入、过程、产出为一级评价指标,顶层设计、管理制度、物件资源、会议准备、会议进行、方案实施、患者层面、医院层面为二级评价指标的肿瘤MDT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全流程视角的肿瘤MDT模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指导实践优化,但仍需配套政策、信息系统的完善助力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学科诊疗 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肿瘤表观弥散系数直方图鉴别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组织学级别
12
作者 孟帆 袁军辉 +4 位作者 张孝先 方少伯 郭兰伟 单东秋 陈学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54-1759,共6页
目的 观察全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鉴别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病理组织学级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ASPS、包括高级别组27例和低级别组16例,记录患者生存资料,分析肿瘤MRI表现,获取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评... 目的 观察全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直方图鉴别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病理组织学级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ASPS、包括高级别组27例和低级别组16例,记录患者生存资料,分析肿瘤MRI表现,获取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数与组织学分级结果的相关性,评估其鉴别高、低级别ASPS的效能。结果 低级别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2.05%,高于高级别组的51.28%(P<0.05)。与低级别组相比,高级别组远处转移、ASPS肿瘤≥5 cm,以及伴瘤周水肿、肿瘤内分隔等特征者占比均较高(P均<0.05)。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中,高级别组5th、10th、25th、50th、75th、90th及均值均低于低级别组(P均<0.05),且均与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0.547~-0.385,P均<0.05),其鉴别高、低组织学分级ASP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4~0.822,鉴别效能均较好。结论 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可较为有效地鉴别高、低级别A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软组织腺泡状 间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黎 付晓敏 杨勇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6-238,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而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为临床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肿瘤晚期患者经1~2个疗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1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8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 目的:研究中药益气活血方治疗肿瘤患者因化疗而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为临床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肿瘤晚期患者经1~2个疗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1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8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用中药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利可君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数均低于正常值,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白细胞数较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显效时间最短3 d,最长14 d,平均8 d,但白细胞升至正常以上维持的时间短,临床症状改变不明显;治疗组虽起效慢,显效时间最短5 d,最长16 d,平均11 d,但维持白细胞计数大于正常的时间长,临床症状改变明显,尤其是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纳差呕恶、口咽干燥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能明显的升高白细胞,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价格低廉,副反应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肿瘤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颖姝 曲金荣 +5 位作者 李祥 王立峰 张宏凯 李方坤 高朋瑞 黎海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5-668,共4页
目的 评价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方法 收集并分析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氩氦刀治疗前7天内及治疗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CT和MRI表现。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消融组(A组)和残留或复发组(B组)... 目的 评价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方法 收集并分析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氩氦刀治疗前7天内及治疗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CT和MRI表现。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消融组(A组)和残留或复发组(B组)。结果 治疗后1~7天的CT和MRI均表现为消融灶较治疗前增大,消融灶周围出现环形低密度/信号影,A组消融灶周围的环形影较B组完整。MRI显示消融灶周围环形影的清晰度优于CT。治疗后1~6个月,A组消融灶开始缩小,无明显强化;B组消融灶与治疗前相仿或稍增大,明显不均匀强化。治疗后6个月~1年,A组消融灶逐渐缩小;B组消融灶明显增大。结论 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后消融灶周围的环形低密度/信号影是评价肿瘤是否残留或复发的重要征象,且MRI对环形影的显示清晰度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氩氦刀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免疫/靶向治疗中肿瘤评效标准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帅 谷小磊 +3 位作者 李晓婷 曲金荣 崔湧 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2-1027,1034,共7页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欧洲肝病学会标准(EASL)、肿瘤体积评估标准(vRECIST)和三维定量强化体积评估标准(qEASL)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免疫/靶向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改良实体瘤评价标准(mRECIST)、欧洲肝病学会标准(EASL)、肿瘤体积评估标准(vRECIST)和三维定量强化体积评估标准(qEASL)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免疫/靶向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靶向/免疫治疗的54例经临床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中晚期HCC患者的动态增强CT及临床信息,应用5种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5种标准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5),客观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6,P<0.001)。以mRECIST评价病灶治疗前后大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5),其他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6、0.667、0.074、0.667,P>0.05)。mRECIST无效组、伴有静脉癌栓、伴有远处转移患者生存曲线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ECIST适用于评估免疫/靶向治疗的中晚期HCC治疗疗效,其评价无效、静脉癌栓及远处转移是预测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治疗结果 病理学 外科 疗效评价标准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D-1及PD-L1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马宝镇 高全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6-800,F0003,共6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PD-L2)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耗竭"以及诱导免疫耐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患者体内,PD-1/PD-L1的高表达能够增强肿瘤的转移能力、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成为...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PD-L2)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耗竭"以及诱导免疫耐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患者体内,PD-1/PD-L1的高表达能够增强肿瘤的转移能力、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抑制PD-1/PD-L1信号通路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PD-L1 PD-1 治疗 T淋巴细胞 死亡受体 免疫耐受 转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主动脉区腹膜后肿瘤4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斌 马飞 +5 位作者 马奇 姬社青 张伟 孔烨 陈小兵 花亚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2,共3页
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以传统开放为主,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陆续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报道[1]。由于腹膜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开展此类手术者为数尚少,特别是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肿瘤,2016年7月~2017年7... 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以传统开放为主,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陆续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报道[1]。由于腹膜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开展此类手术者为数尚少,特别是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肿瘤,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们应用腹腔镜手术成功施行腹主动脉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4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腔镜手术 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 肿瘤切除术 腔镜技术 解剖结构 手术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性照护对同期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艳丽 焦妙蕊 +4 位作者 胡艳丽 方方 王艺卓 米艳芝 张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改善同期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方法将入住放疗科行同期放化疗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灵性照护干预。干预前... 目的改善同期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方法将入住放疗科行同期放化疗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灵性照护干预。干预前、干预结束后1个月、3个月分别测评患者焦虑、抑郁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结果干预组72例、对照组64例完成研究。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伤后成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灵性照护可使同期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逆境中寻求超越和成长,改善负性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疗 化疗 灵性照护 焦虑 抑郁 创伤后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肿瘤治疗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玲娣 韩露 高全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9-864,共6页
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CD19阳性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被认为是近几年肿瘤治疗的重大进步,引起了研究者对开发CAR-T细胞治疗肿瘤的强烈兴趣。但是C... 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CD19阳性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被认为是近几年肿瘤治疗的重大进步,引起了研究者对开发CAR-T细胞治疗肿瘤的强烈兴趣。但是CAR-T细胞肿瘤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患者由于需要等待较长的CAR-T细胞培养时间,从而失去治疗机会;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一些特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CAR-T细胞治疗对实体瘤的疗效不尽人意,即使是对血液恶性肿瘤来说部分患者也终究会复发导致治疗失败;因此探索提高CAR-T细胞疗效的方法、及时发现CAR-T细胞治疗的不良反应并给予适当处理、扩大CAR-T细胞治疗的可能获益人群是目前CAR-T细胞治疗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CAR-T细胞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包括通用型CAR-T细胞的前景、双靶点CAR-T细胞和CAR-T细胞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及作用、提高CAR-T细胞治疗疗效的策略以及CAR-T细胞特有的不良反应等进行阐述,为CAR-T细胞肿瘤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河南省结直肠癌流行现状及2010~2018年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建功 刘茵 +7 位作者 陈琼 徐慧芳 王潇杨 郭兰伟 康瑞华 张璐瑶 王红 张韶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8年结直肠癌流行现状及2010~2018年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库中的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数据,结合户籍人口数据,计算2018年河南省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的标准人口和Segi′s世...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8年结直肠癌流行现状及2010~2018年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库中的结直肠癌发病及死亡数据,结合户籍人口数据,计算2018年河南省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的标准人口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进行标化。分析2010~2018年河南省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18年河南省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为14.32/10万,中标死亡率为6.39/10万,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城市(16.88/10万、7.02/10万)高于农村(13.14/10万、6.10/10万),男性(15.80/10万、7.31/10万)高于女性(12.89/10万、5.53/10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2010~2018年,河南省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死亡率整体呈平稳趋势,但城市地区男性中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95%CI)为2.8%(0.3%~5.4%)。结论:河南省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未出现下降趋势,应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及精准干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