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秀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9期3620-3622,共3页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3例)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皮温、周径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干预1周后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LE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皮温、周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GC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可改善患者血流相关指标与下肢皮温、周径,进而降低LEDVT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874-287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疾病认知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92.50%(37/40)]高于对照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00%(38/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可提高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疾病认知度及依从性,能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专题活动
团体干预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氯硝柳胺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3
作者
罗艳林
陈义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2891-2895,共5页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检测氯硝柳胺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氯硝柳胺对HeLa...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检测氯硝柳胺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氯硝柳胺对HeLa和SiHa细胞肿瘤转移相关基因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氯硝柳胺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P<0.05)。4μmol·L^(-1)的氯硝柳胺作用HeLa细胞48、72 h后,细胞活力分别是(24.15±1.13)%和(16.22±2.63)%,作用SiHa细胞48、72 h后,细胞活力分别是(37.23±1.52)%和(23.18%±2.82)%。在0.5μmol·L^(-1)浓度时,氯硝柳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能抑制细胞的迁移(P<0.05)。另外,0.5~4μmol·L^(-1)的氯硝柳胺均可抑制Viment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行使对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论氯硝柳胺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降低宫颈癌细胞活力,抑制宫颈癌细胞转移,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抑制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宫颈癌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宫颈癌
增殖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秀花
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9期3620-3622,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3例)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皮温、周径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干预1周后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LE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皮温、周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GC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可改善患者血流相关指标与下肢皮温、周径,进而降低LEDVT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怡
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874-287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疾病认知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92.50%(37/40)]高于对照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00%(38/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可提高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疾病认知度及依从性,能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宫颈癌
专题活动
团体干预
近距离放射治疗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氯硝柳胺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3
作者
罗艳林
陈义兵
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
郑州大学
基础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郑州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妇产科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2891-2895,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卫生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重点项目(SBGJ2020002081)。
文摘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检测氯硝柳胺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氯硝柳胺对HeLa和SiHa细胞肿瘤转移相关基因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氯硝柳胺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增殖(P<0.05)。4μmol·L^(-1)的氯硝柳胺作用HeLa细胞48、72 h后,细胞活力分别是(24.15±1.13)%和(16.22±2.63)%,作用SiHa细胞48、72 h后,细胞活力分别是(37.23±1.52)%和(23.18%±2.82)%。在0.5μmol·L^(-1)浓度时,氯硝柳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能抑制细胞的迁移(P<0.05)。另外,0.5~4μmol·L^(-1)的氯硝柳胺均可抑制Viment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行使对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论氯硝柳胺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降低宫颈癌细胞活力,抑制宫颈癌细胞转移,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抑制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宫颈癌的药物。
关键词
氯硝柳胺
宫颈癌
增殖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Keywords
niclosamid
cervical cancer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分类号
R711.7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张秀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专题活动的团体干预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
赵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氯硝柳胺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罗艳林
陈义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