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连续血红蛋白监测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爱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0-501,共2页
麻醉科医师需要通过评估患者的血容量及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来决定术中的补液量、补液时机、补液种类及是否需要输血。目前临床上常规监测血红蛋白的方法多为有创监测.耗时且不能连续检测。胰腺癌根治术是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 麻醉科医师需要通过评估患者的血容量及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来决定术中的补液量、补液时机、补液种类及是否需要输血。目前临床上常规监测血红蛋白的方法多为有创监测.耗时且不能连续检测。胰腺癌根治术是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术中失血风险大,血压波动剧烈。术中连续、动态地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并指导麻醉医师做出输血决策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水平 腺癌根治术 有创监测 临床应用 麻醉科医师 补液量 连续检测 常规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乔迎帅 卢锡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下腹部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n=151)和生理盐水组(B组,n=149)。术后行超声引导双侧作TAP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 L(A组)或等容... 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下腹部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全麻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n=151)和生理盐水组(B组,n=149)。术后行超声引导双侧作TAP阻滞,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 L(A组)或等容量生理盐水(B组)。术后观察VAS、Ramsay及BCS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VAS及Ramsay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24 h内A组VAS评分下降(P<0.05);BCS评分升高(P<0.05);镇静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TAP阻滞可满足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 神经传导阻滞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乔迎帅 卢锡华 +2 位作者 蒋卫光 李蕾 魏亚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研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ESPB组)和B组(对照组),术前A组行ESPB。观察A组阻滞区域,两组不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血清TNF-α... 目的研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ESPB组)和B组(对照组),术前A组行ESPB。观察A组阻滞区域,两组不同时间点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血清TNF-α和IL-10含量和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肠道排气时间减少,24 h内静息VAS评分降低,48 h内运动VAS评分和舒芬太尼消耗量降低,血清TNF-α降低,血清IL-10含量增高。结论 ESPB可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疼痛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处理 竖脊肌 神经传导阻滞 腹腔镜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喉上神经联合颈神经通路阻滞对甲状腺癌手术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冯爱敏 何双双 +1 位作者 卢锡华 乔迎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98-2602,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superior laryngel nerve block,SLNB)联合颈神经通路阻滞(cervical nerves pathway block,CNPB)对甲状腺癌手术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甲状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神经阻滞组(A组)和对...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superior laryngel nerve block,SLNB)联合颈神经通路阻滞(cervical nerves pathway block,CNPB)对甲状腺癌手术喉返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甲状腺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神经阻滞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喉上神经联合颈神经通路阻滞。观察A组患者神经阻滞前后声音、膈肌运动情况和SpO2数值,患者插管条件评分和手术相关内容。记录25%TOFR恢复时间(T1)、75%TOFR恢复时间(T2)、90%TOFR恢复时间(T3)、术者初次探查迷走神经时间(T4)和探查喉返神经时间(T5)及各时间点神经监测肌电信号波幅峰值。观察患者术后2、12、24和48 h患者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和咽喉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插管条件达到优等级例数明显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增多,术中呛咳例数和术后咽喉疼痛例数增多,24 h内VAS评分增高。结论神经阻滞提高了患者插管条件,减少了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降低了术中呛咳患者例数,减轻了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和24 h内患者疼痛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甲状腺肿瘤 罗哌卡因 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检查时不同浓度羟考酮对丙泊酚ED_(50)/ED_(90)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爱敏 何双双 +3 位作者 王建伟 幸芳 李佳 卢锡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评价无痛胃镜检查时不同浓度羟考酮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并确定不同浓度羟考酮时丙泊酚的有效浓度。方法选取我院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O1组:羟考酮:0.05 mg/kg和O2组:羟考酮:0.1 mg/kg。对于O1组和O2组... 目的评价无痛胃镜检查时不同浓度羟考酮对丙泊酚药效学的影响,并确定不同浓度羟考酮时丙泊酚的有效浓度。方法选取我院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O1组:羟考酮:0.05 mg/kg和O2组:羟考酮:0.1 mg/kg。对于O1组和O2组,首例患者丙泊酚初始靶控浓度为3.5μg/mL和3μg/mL。观察患者入镜时吞咽、呛咳、体动发生情况,并根据前例患者麻醉情况,决定次例患者丙泊酚靶控浓度。根据患者最终观察结果,采用保守回归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得出各组丙泊酚的有效浓度,并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O1组丙泊酚ED50为2.46(2.03~2.84)μg/kg,O2组丙泊酚ED_(50)为2.23(1.68~2.50)μg/kg。O1组ED_(90)为4.1μg/kg,O2组ED90为2.6μg/kg。O1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O2组。结论0.05 mg/kg和0.1 mg/kg羟考酮相比,后者可明显降低丙泊酚达峰浓度,更好的满足无痛胃镜麻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羟考酮 丙泊酚 药效学 保守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时羟考酮抑制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有效剂量 被引量:8
6
作者 冯爱敏 何双双 +1 位作者 王建伟 卢锡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复合不同浓度丙泊酚时羟考酮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和95%有效剂量(95%effective dose,ED95)。方法纳入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女性患者62例,年龄18~55岁,BMI 20~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复合不同浓度丙泊酚时羟考酮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和95%有效剂量(95%effective dose,ED95)。方法纳入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女性患者62例,年龄18~55岁,BMI 20~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丙泊酚TCI血浆浓度3.0μg/ml(A组)和5.0μg/ml(B组),首例患者羟考酮剂量分别为0.13mg/kg和0.10mg/kg。根据上一例置入喉罩时情况,决定下一例羟考酮剂量。根据最终观察结果,分析计算羟考酮的ED50和ED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A组和B组羟考酮抑制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分别为0.131(0.127~0.137)mg/kg和0.085(0.078~0.093)mg/kg。A组和B组羟考酮抑制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95分别为0.136(0.127~0.186)mg/kg和0.115(0.101~0.241)mg/kg。结论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给予丙泊酚TCI血浆浓度3.0μg/ml和5.0μg/ml后,羟考酮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分别为0.131(0.127~0.137)mg/kg和0.085(0.078~0.093)mg/kg,ED95分别为0.136(0.127~0.186)mg/kg和0.115(0.101~0.24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肿瘤 丙泊酚 羟考酮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气管破裂致心跳骤停一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乔迎帅 卢锡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6-416,共1页
患者,男,68岁,75 kg,ASAⅡ级。入院诊断食管癌,拟全麻下行胸腹腔镜食管胃部分切除加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现病史及既往病史无特殊,术前ECG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未见异常,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心跳骤停 胸腹腔镜 心脏填塞 气管导管 食管癌 气管破裂 顺式阿曲库铵 手控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