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管理在眼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晶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1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该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该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基础护理理论、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科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可提高护理管理的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眼科 护理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娟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1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的46名护理人员和102例眼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则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的46名护理人员和102例眼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则给予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和住院治疗期间的医患关系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率95.65%和满意度评分(9.46±0.57)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关系为优的比例为56.8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患关系为差的比例为1.9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且明显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眼科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管理 眼科 应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鹏远 郭明明 +2 位作者 刘江岩 侯敏 王万里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系统硫代硫酸钠在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disc、VIP和Wang Fang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硫代硫酸钠(STS)治疗尿毒症瘙痒(UP)的随机对照试验(RC... 目的系统硫代硫酸钠在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disc、VIP和Wang Fang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硫代硫酸钠(STS)治疗尿毒症瘙痒(U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 Man 5.3软件对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实验室化验甲状旁腺激素、钙、磷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358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硫代硫酸钠组瘙痒评分显著降低(标准化平均差值=-3.20,95%可信区间=-4.65~-1.76,p=0.0001),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风险比=1.30,95%可信区间=0.32~5.26,p=0.71)。结论硫代硫酸钠是改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尿毒症性瘙痒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瘙痒症 硫代硫酸钠 慢性肾脏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检测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慧敏 樊冬生 陈子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探讨8-17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RNFL)厚度临床变化特点,为儿童青少年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诊及误诊。方法:将8-17岁儿童青少年99例165眼按屈光度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度近视组... 目的:探讨8-17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RNFL)厚度临床变化特点,为儿童青少年青光眼的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诊及误诊。方法:将8-17岁儿童青少年99例165眼按屈光度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应用Cirrus HD OCT分别对4组研究对象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直径为3.46mm圆周的RNFL厚度测量,分别得出各组平均、各象限、各钟点RNFL厚度。将各近视组与正常组RNFL厚度进行比较,观察近视眼RNFL厚度变化特点。结果:各近视组与正常组相比,平均RNFL厚度均变薄,高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鼻侧象限RNFL厚度均变薄,颞侧象限厚度均变厚;中度、高度近视组,上方、下方象限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象限厚度均变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5∶00,6∶00,12∶00位RNFL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9∶00,10∶00位RNFL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3∶00位RNFL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Avg(平均RNFL厚度),S(上方象限RNFL厚度),I(下方象限RNFL厚度),1∶00,5∶00,6∶00,12∶00位RNFL厚度变薄,且随着屈光度增加其RNFL厚度变薄,T(颞侧),8∶00,9∶00,10∶00位RNFL厚度变厚,且随着屈光度增加其RNFL厚度变厚。在对近视眼进行RNFL厚度测量时,发现有异常RNFL厚度变化时,应该考虑到屈光度的影响,综合评价其临床意义,以免造成对青光眼的误诊。对于青光眼诊断效能最高的颞下(7∶00-8∶00位)、颞上(10∶00-11∶00位)RNFL并未出现变薄,当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进行RNFL厚度测量时,如果出现上述方位的RNFL厚度变薄,应考虑青光眼的可能性,以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CT检测儿童及青少年正常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被引量:6
5
作者 樊冬生 郭慧敏 陈子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8-17岁儿童、青少年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与年龄、性别、眼别的关系,并得出其特点及参考值范围,为8-17岁儿童、青少年RNFL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Cirrus HD OCT对8-17岁儿童、青少... 目的分析8-17岁儿童、青少年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与年龄、性别、眼别的关系,并得出其特点及参考值范围,为8-17岁儿童、青少年RNFL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Cirrus HD OCT对8-17岁儿童、青少年210人(366眼)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直径为3.46 mm圆周的RNFL厚度测量,分别得出平均、各象限、各钟位RNFL厚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正常眼RNFL厚度与年龄、性别、眼别的关系,得出正常眼RNFL厚度参数参考值及其特点。结果 8-17岁儿童、青少年正常眼RNFL厚度曲线分布呈双峰型,各象限厚薄顺序为:下方〉上方〉颞侧〉鼻侧,各钟位上,6点、7点、11点、12点钟位厚度较厚,3点、4点、9点钟位厚度较薄;平均、上方、鼻侧、1点、4点钟位RNFL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厚,儿童、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鼻侧、1点、2点、11点钟位RNFL厚度与眼别有关(P〈0.05);而RNFL厚度与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rrus HD OCT可有效测量8-17岁儿童、青少年RNFL厚度,可以为与RNFL相关的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6
作者 樊冬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8期48-49,共2页
目的临床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方法 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总结其术前、术后眼压变化规律。结果 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前眼压为(15.20±2.88)mm Hg(1 mm Hg=0.1... 目的临床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方法 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总结其术前、术后眼压变化规律。结果 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前眼压为(15.20±2.88)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即刻眼压(18.25±2.10)mm Hg、术后7 d(19.05±2.28)mm Hg、晶状体膨胀最大时(18.25±3.11)mm Hg、随访6个月(14.50±2.40)mm Hg,术后各时段与术前眼压数值相比较,除随访6个月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呈逐渐上升态势,在术后7 d达到峰值,随后逐步恢复或接近正常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眼压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填充物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侯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联合C3F8与消毒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1-01/2016-01就诊于我院的IMH孔径≤600μm的患者51例51眼,接受我院同一医师独立完成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腔内填...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术联合C3F8与消毒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11-01/2016-01就诊于我院的IMH孔径≤600μm的患者51例51眼,接受我院同一医师独立完成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腔内填充术,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7例为16%C_3F_8填充组,B组24例为消毒空气填充组。所有患者在术后1wk,1、3、6mo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末次复查时裂孔的闭合率(黄斑裂孔闭合率按照孔径≤200、>200~400、>400~600μm区间进行比较)、裂孔闭合形态、俯卧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物变形的改善情况以及术后白内障进展情况。结果:在各孔径区间内,两组患者裂孔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黄斑裂孔闭合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俯卧位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BCVA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物变形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白内障进展率较A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孔径≤600μm的特发性黄斑孔患者,与C_3F_8填充组相比,消毒空气填充组在获得同样较高的裂孔闭合率、良好的裂孔闭合形态以及视功能改善的同时,也明显缩短了俯卧时间,降低了术后长期俯卧位而诱发全身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撕除术 消毒空气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值优化的LASIK术后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波 刘力红 +1 位作者 薛丽霞 李秀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82-1785,共4页
目的:通过视觉质量调查问卷对比研究Q值优化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方法:设计视觉质量调查问卷,123例245眼行Q值优化的LASIK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标准LASIK手术患者152例... 目的:通过视觉质量调查问卷对比研究Q值优化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患者视觉质量。方法:设计视觉质量调查问卷,123例245眼行Q值优化的LASIK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标准LASIK手术患者152例304眼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术后常规视力、屈光状态检查及主观视觉质量问卷调查、评分,统计分析对比。结果:术后3mo BCVA较术前提高者,观察组238眼(97.1%),对照组291眼(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38);屈光度(等值球镜)观察组为0.15±0.58D,对照组为0.11±0.5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45);观察组中央角膜Q值(0.28±0.10)明显低于对照组Q值(0.67±0.13)(t=-38.71,P=0.00)。术后3mo观察组视觉质量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01,P=0.00),观察组在夜视力、暗环境视野、精细辨别力、对比辨别力、夜间眩光及视疲劳症状项目上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Q值优化与标准模式的LASIK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均安全有效,但采用Q值优化由于能够更好地维持角膜非球面形态,与标准模式比较其术后主观视觉质量更好,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Q值引导 非球面 近视 视觉质量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新丽 李丽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101-102,共2页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50例(5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眼压为(13.6±2.6)mm Hg(1...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50例(5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眼压为(13.6±2.6)mm Hg(1 mm Hg=0.133 k Pa),明显低于术前的(34.0±6.7)mm Hg(P<0.05),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均较轻微,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有效控制术后眼压,提高视力,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丽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940-394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渗出型黄斑变性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甲钴胺、银杏叶、维生素类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渗出型黄斑变性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甲钴胺、银杏叶、维生素类治疗,观察组接受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用药前后视力、眼压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视力、眼压和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对照组,观察组视力改善、眼压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效果显著,可改善视力、降低眼压及减小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老年 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内注射 渗m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